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极为特殊的一个时代,这一时期朝代更迭频繁,多国处于并存的时代,思想文化经历了一个大的爆发,各家思想相互融合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魏晋文化,而这一特殊时期也对我国的绘画发展有了很多的影响,从内容到技法,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了巨大的变化。本文主要针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背景对当时的文人绘画的风格特点做简要的分析和概括。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东汉以来的战乱引发了社会、思想的一系列变化,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各国为了扩展自身你的实力,开始大范围的招揽贤才,昔日的举孝廉、察举制已成为空话,统兵治国才是真章,曹操公开摒弃名节、德行,提出唯才是举得用人政策,汉代所讲究的忠孝礼仪的儒家思想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思想意识方面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学渐渐失利,各家思想开始竞相发展,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次思想大爆发的时代,其中老庄哲学最为显著,在老庄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不少士人选择了隐居生活、淡泊名利,追求一种唯心的,放浪不羁的练达生活。在清淡之风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下,人们不在看重外在的功绩而是追求一种行为的通达洒脱,不受外物的影响,安于内心的一角,飘然于世的人生境界。形成了一种人们意识里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不仅是个人行为特征,实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绘画中名人肖像风靡一时,无不为因,这一次时期的魏晋绘画出现了新的发展。
绘画由贵族阶级的专属逐渐转向民间,加上宽松自由的环境,产生了大批的文人画家,使魏晋时期的绘画技法较秦汉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汉代绘画的古拙简率,转至魏晋的精密婉约之美,这一转变出现在三国末期至两晋时期,画家曹不兴和卫协对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曹不兴,东吴吴兴人,以善画名冠一时,最善画佛。曾在五十尺的绢上画人物,运笔迅捷,转瞬即成,不失尺度,衣纹褶皱,别处新样。相传孙权让他画屏风,屏风上误落一墨点他就顺势将其画为一只苍蝇,孙权来看画好的屏风,误将画上的苍蝇视为活蝇,引手去弹,可见其技法之高。
卫协,西晋人,师承曹不兴,有“画圣”之称,顾恺之在《画论》中评论卫协的绘画“伟而有情势”,“巧密于情思,世所并贵”。“其技法,用线细如蛛网,而仍有遒劲的笔力,所画对象内在精神气质的刻画已较之汉画更细腻。”④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也这样评论:“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可见卫协在汉代画风向魏晋范式转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至衛协后,绘画技巧日趋提高,到顾恺之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顾恺之师承卫协,他继承了卫协精思巧密的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春蚕吐丝的线型,用线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将中国绘画中的用线造型推至一个新的高度。其人物塑造已不再满足于外表、动作、姿态等外形的相似,而是多注重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的描绘,戴逵、陆探微等人深受其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皆具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国虽然处于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但艺术却处于高度发展状态。绘画领域逐渐摆脱了秦汉古拙简率的面貌,走向了成熟。帝王贵族和文人的加入使绘画价值大大提升,由政教之用转而成为贵族阶级和文人所推崇的一门艺术。由此,绘画技法也有了根本的发展,绘画技法的精密、婉约与传神成为这一时期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绘画技法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绘画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绘画艺术实践置于理性指导之下。虽然300余年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同时也带来了各民族、宗教文化的融合和发展,魏晋的士人们用他们的风骨、智慧编织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作品,创造了系统完善的画论,对后世的绘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绘画史上画下了厚重的一笔。只有这样的大混乱大动荡的时代,才能孕生出这样一批极具风骨特色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才能成为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光亮。
参考文献
[1]作者:罗红曾,《中国全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25页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589年隋朝灭南朝陈而统一中国,共369年。可分为三国时期(以曹魏正统,蜀汉与孙吴并立)、西晋时期(与东晋合称晋朝)、东晋与十六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南朝与北朝对立时期,共150年)。另外位于江南,全部建都在建康(孙吴时为建业,即今天的南京)的孙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等六个国家又统称为六朝。
东汉以来的战乱引发了社会、思想的一系列变化,在群雄逐鹿的年代,各国为了扩展自身你的实力,开始大范围的招揽贤才,昔日的举孝廉、察举制已成为空话,统兵治国才是真章,曹操公开摒弃名节、德行,提出唯才是举得用人政策,汉代所讲究的忠孝礼仪的儒家思想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时期思想意识方面开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学渐渐失利,各家思想开始竞相发展,并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为继春秋战国以来又一次思想大爆发的时代,其中老庄哲学最为显著,在老庄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在这样动荡不安的年代里,不少士人选择了隐居生活、淡泊名利,追求一种唯心的,放浪不羁的练达生活。在清淡之风和道家学说的影响下,人们不在看重外在的功绩而是追求一种行为的通达洒脱,不受外物的影响,安于内心的一角,飘然于世的人生境界。形成了一种人们意识里的魏晋风度。魏晋风度不仅是个人行为特征,实为时代思想解放之标志。绘画中名人肖像风靡一时,无不为因,这一次时期的魏晋绘画出现了新的发展。
绘画由贵族阶级的专属逐渐转向民间,加上宽松自由的环境,产生了大批的文人画家,使魏晋时期的绘画技法较秦汉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汉代绘画的古拙简率,转至魏晋的精密婉约之美,这一转变出现在三国末期至两晋时期,画家曹不兴和卫协对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曹不兴,东吴吴兴人,以善画名冠一时,最善画佛。曾在五十尺的绢上画人物,运笔迅捷,转瞬即成,不失尺度,衣纹褶皱,别处新样。相传孙权让他画屏风,屏风上误落一墨点他就顺势将其画为一只苍蝇,孙权来看画好的屏风,误将画上的苍蝇视为活蝇,引手去弹,可见其技法之高。
卫协,西晋人,师承曹不兴,有“画圣”之称,顾恺之在《画论》中评论卫协的绘画“伟而有情势”,“巧密于情思,世所并贵”。“其技法,用线细如蛛网,而仍有遒劲的笔力,所画对象内在精神气质的刻画已较之汉画更细腻。”④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也这样评论:“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可见卫协在汉代画风向魏晋范式转折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至衛协后,绘画技巧日趋提高,到顾恺之已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顾恺之师承卫协,他继承了卫协精思巧密的艺术风格,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春蚕吐丝的线型,用线优美流畅,富有节奏感,将中国绘画中的用线造型推至一个新的高度。其人物塑造已不再满足于外表、动作、姿态等外形的相似,而是多注重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感情的描绘,戴逵、陆探微等人深受其影响,在中国美术史上皆具有重要地位。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分裂、大混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中国虽然处于政治上的分裂、割据局面,但艺术却处于高度发展状态。绘画领域逐渐摆脱了秦汉古拙简率的面貌,走向了成熟。帝王贵族和文人的加入使绘画价值大大提升,由政教之用转而成为贵族阶级和文人所推崇的一门艺术。由此,绘画技法也有了根本的发展,绘画技法的精密、婉约与传神成为这一时期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绘画技法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绘画理论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使绘画艺术实践置于理性指导之下。虽然300余年的战乱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同时也带来了各民族、宗教文化的融合和发展,魏晋的士人们用他们的风骨、智慧编织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绘画作品,创造了系统完善的画论,对后世的绘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的绘画史上画下了厚重的一笔。只有这样的大混乱大动荡的时代,才能孕生出这样一批极具风骨特色有思想有创造力的人才,才能成为历史上最为璀璨的光亮。
参考文献
[1]作者:罗红曾,《中国全史——中国魏晋南北朝思想史》,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