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生态初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语文项目学习为例,运用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方法,探寻在语文教学中,借助项目学习培植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審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项目学习;线上线下;整本书阅读
  一、 确立项目主题和目标
  (一)着眼于高一教材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在统编教材高一必修下册的第七单元部分,单元导语介绍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地位,也提出了单元的学习目标。章回体长篇小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一座高峰,它的艺术架构、语言表达、人物形象都具有教学价值。《红楼梦》也是一部艺术化的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百科全书,它的思想主旨、艺术价值也可作为教学内容。
  (二)扎根于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鉴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改善审美品位;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体会中华文化及人文精神。
  (三)立足于具体学情
  王荣生教授在《语文课程基础论》中提出:“课程内容并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而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材内容里加以选择,在这一课和下一课,在这一班和另一班,具体教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定夺。”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阅读过《红楼梦》的片段,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对《红楼梦》的文学地位和文学价值有一定的了解。此外,在学生在高一第一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些小说,积累了一些关于小说的语文知识和阅读经验,比如运用评点法分析人物形象、概括内容把握整体结构等。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各地普遍推广了特殊的教学形式,即“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高一阶段的学生,面对长篇小说的阅读任务,存在以下问题:缺乏阅读兴趣,无法从古典小说作品中获得轻松愉悦;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面对复杂的人物和情节时,缺乏相关经验,难以整体把握文学作品;受碎片化阅读的影响,缺乏阅读长篇小说的耐心;小说作者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较大,学生无法理解特定的文化内涵;学业压力较大,语文学习时间有限,无法对整本书进行精读品鉴。此外,2020年受疫情影响,在各地普遍推广了特殊的教学形式,即“停课不停学”的网络课堂教学模式,这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
  基于教材、核心素养、学情这三个方面,我们确立此次项目学习的主题为“《红楼梦》多元主题研讨会”,确定项目学习的具体目标:
  1. 以“精读和浏览”的方式阅读古典长篇小说,以图表的形式梳理人物关系和主要情节,把握小说双线并进的结构,重点体会前五节的纲领性作用。
  2. 运用分析细节、类比对照等方法欣赏主要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社会主题和爱情主题。
  3. 对《红楼梦》的内容和人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4. 学会团队协作,能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阅读跨媒介的学习信息和资料,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
  二、 创设项目情境
  近期,校文学社的邮箱里有一封特殊的信件,来自一位热爱文学的校友。这位校友,计划在明年开办一家以《红楼梦》为主题的书咖店,但在装修设计上遇到了困难。希望大家可以从文学角度,为他提供一些装修设计的建议。
  读了《红楼梦》,你有什么发现吗?你能找到《红楼梦》中有趣的解读点,为书咖提供设计素材吗?
  我们将召开一场《红楼梦》多元主题研讨会,请同学们积极参与,畅言所思。
  三、 提供学习资源
  1. 原典阅读:《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2. 介绍不同版本的《红楼梦》。
  3. 介绍戏曲、电影、电视剧等不同媒介载体和不同年代创作的《红楼梦》作品。
  4. 提供相关资料的查询途径,比如知网、网易公开课平台等。
  5. 提供主题书咖店的常见设计方案。
  四、 实施项目活动
  在整个项目学习中学生要完成以下活动:
  活动一:《红楼梦手札》设计——以章节为单位,以小说内容为素材,绘制读书手札。
  学生初读《红楼梦》,逐章概括小说内容,梳理人物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绘制读书手札,为接下来的精读原著做好准备。
  该活动以“寒假的线下作业”进行,作业完成后,学生运用手机软件“美篇”,将读书手札制作成个性化的《红楼手札》。所有同学的作品,将在班级qq群进行展示与交流。
  活动二:《红楼梦》群星秀——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喜爱的小说人物。
  学生精读庚辰版本的《红楼梦》,从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等角度展示自己印象最深或者最喜欢的一个形象。
  该活动,在线上语文课前进行,每位同学用时3分钟。人物的支持者,分工合作,运用“爱剪辑”软件,制作精彩的人物解说视频。
  活动三:小组讨论——借助“石墨文档”,动态呈现各组的主题讨论成果
  教师提供解读小说主题的基本路径:
  1. 通过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主题
  2. 通过重要事件探究小说主题
  3. 通过环境描写探究小说主题
  4. 通过创作背景探究小说主题
  此外,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在班级群空间,上传《红楼梦》相关学术论文,为大家自主探究《红楼梦》的社会、爱情主题提供参考资料。   活动四:线上线下研讨会——综合运用“钉钉”线上会议和线下课堂,开展《红楼梦》多元主题研讨会。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角度研读小说,并且归纳出小说的主题。教师平等参与同学们的讨论,明确《红楼梦》的社会和爱情主题。
  活动五:设计创意征集活动——以文字的形式,为书咖的装修提供建议
  书咖店主介绍店铺的基本设想以及设计需求:
  店铺为两层楼,计划设置若干独立阅读包厢及公共读书座位。
  1. 请为店铺中的不同功能的区域命名。
  2. 请为店铺筛选“装饰字画”的内容。
  3. 请为店铺公众号的运营提供图文素材。
  整个项目活动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运用情境之中,自主阅读、探究和交流。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动态学情,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架,并且平等地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线上与线下相混合的学习方式,在此次项目活动开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线上的丰富资源,可以为学生及时提供所需的语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对文本解读的广度和深度。线下的课堂教学及研讨活动,是学生展示自己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的重要平台,也是进行多种评价活动的关键节点。
  线下阅读教学实践节选:
  
  五、 项目实践的反思
  (一)教学要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式
  经过这次长达几个月的项目学习,学生研读了长篇小说《红楼梦》;在《红楼手札》的设计活动中,训练了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在《红楼梦》群星秀活动中,训练了文本细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线上线下的《红楼梦》多元主题研讨会中,训练了综合的语文能力,探究了解读小说主旨的多种路径和方法;在《红楼梦》主题书咖的创意征集活动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课程,让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发展和提升能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式的需要。此整本书阅读项目学习,灵活打通线上与线下,这是符合新课标的理念的。
  (二)学习支架要适应学生的动态需求
  “学习支架包括各类知识、资源链接、学习任务单的使用、同伴讨论、导引性问题、工作辅导、项目模板、学习技术等。”例如,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语文项目学习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动态学情,提供能解答学生疑惑的学术论文等资料;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给予鼓励和监督;借助网络技术,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项目学习,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做好学生深入阅读的引导者和辅助者。
  (三)多元评价贯穿项目始终
  教师的评价,一方面要从多方面促进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成长,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的求学激情,从而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成长。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项目开展的前后,应当结合学生的心理现状和年龄特征,尊重他们表现上的差异性,给予学生多维度的评价,也可以转换评价主体,让学生互相评价。此外,教师应当仔细倾听并分析学生的回答,就学生的表现,生成动态评价。总之,教师可借助多维、动态、生生互评等方式,生成多元评价。例如,在《红楼梦》多元主题研讨会上,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观点、分析情况等角度对他进行评价,也可以让其他同学在公聊區自由留言进行生生互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3]吴钟铭.阅读写作贯通线上线下相混合[J].语文学习,2020(2).
  作者简介:
  金炜,浙江省杭州市,浙江省桐庐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西方学者德加默指出:提问得好,即教得好。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师生思维交流的主要方法,也是知识传递的必要手段,更是“教学的生命”。在品德教学中,准确、适时、灵动的提问,不仅有助于学生课堂思维的启动、推进和提升,也在问答的同时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文章结合道德与法治的课堂精彩片段,对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有效提问;方向;时机;策
摘 要:教育,总在变革中厚积出育人的沃土。梦想,总在奋斗中张扬着磅礴的力量。  关键词:课程;发展;探索  在教育改革大潮中蓬勃发展的福田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中学(以下简称教科院附中),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枢纽,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大气、自信。1998年建校,如今桃李年华正青春,全校1200名师生朝着“重构课程谱系,特色发展提升质量”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以永不懈怠的改革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砥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核心素养是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加强人文底蕴修养,挖掘区域特色资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国家认同度,加强国际理解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以此目标为导向,以“爱我家乡”为主线,深挖本地区适合课程发展的资源,如“咸水歌文化、家乡名人、农家习俗、地名传说、革命老区历史、种养植技术”等本土资源,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补充,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增强对
摘要:我县采用的部编版生物是初中才开设的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对生物的概念以及生物学是什么基本没有接触和了解。生物也是高考理科必考科目,因此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成效是为以后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势必要从传统的“老师讲”向学生“主动学”转变,下面就如何提高生物课堂的有效性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生物;有效课堂;策略  课堂
摘 要: 要让学生走出习作的困境,就要从三年级开始养成天天写日记的好习惯。学生的兴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前提条件,要让学生对写日记有更浓厚的兴趣,可以通过每天的日记将自己的真实生活状况体现出来,将他们人生中那些难忘的事件和经历记录下来,展现学生真实的情感。只有激发了学生的个人热情和浓厚兴趣,才能更好地用日记去记录成长的历程,真实地发挥出日记的作用。让学生体会成长过程中的乐趣,并且体会写日记带来的快乐,
摘要:在“做中学”“学中做”两者的相互作用下,学生的思维品质会进一步提高。而在小学教育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因此对信息量较大、较为枯燥乏味的数学信息难以理解与接受,教师若是在数学课中融入数学实验,便能很好地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文章就将数学实验如何融入理论教学,提出相关见解及策略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数学实验;数学课;融入  古代数学家
摘要:纵观当下语文教学课堂,教师一厢情愿解读文本,强行灌输文本知识和自己的解读,无视学生内在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导致课堂断裂、失衡的现象并不在少数。文章提出要依循认知规律,逐层感知画面之美;紧扣认知能力,依照原始经验感知;关注小说特质,多维体悟环境价值,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  关键词:关注特质;认知能力;依循规律;减负增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师生双方围绕着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过程
摘 要:在议论文写作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借助一则新闻报道,引导学生的评价由情感判断走向理性判断。在思维推进中,探究辩证思维的两条常规路径;结合学生修改语段,总结理性之“理”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价值层面、方法层面与责任层面。  关键詞:一分为二;理性思维;思维路径;合情合理  培养学生理性精神,是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公民的现实诉求。而现实不容乐观,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和智性发展滞后等因素,高中生对人、
摘要: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追求科技创新的当今社会,学校却仍然使用20世纪的配置、简陋的环境来普及小学生计算机知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落实就必须跳出这个禁锢。本文试从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在缺少设备,缺乏网络的机房环境的前提下,探求多种“流动”的解决之道,使我们的信息技术课体现出信息素养。地点流动:多地调和,因地制宜;课堂流动:相互学习中提高;班级流动:资源共享中优学。以统筹调控实现相互学习和资源共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落实的过程就是学生将思品学科知识和技能内化,并付诸实践的过程。这就要通过精雕细琢的课堂教学来实现。本文以“灵江之春”京苏浙特级教师课堂风采展示活动中的《公平正义的守护》一课为例,探索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导入、精心架构、巧设疑问、妙对生成、回归本真等途径来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培育落实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