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上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sy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许多孩子对于学习数学都没有兴趣,因此如何在数学课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了我们老师经常讨论的话题。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恰当的利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结合创设的愉悦情景,引导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探求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想要去探究,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一定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根据学习内容创设愉悦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注重从教材中挖掘兴趣因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巧妙地设计新课的导入内容。常言道,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新颖巧妙的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在认知、情感上高度专注,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的认知活动更加敏锐、想象力更丰富、思维也更活跃。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我记得曾经看到过有一个非常好的导入,是一个多媒体的课件,我拿来借鉴,过程是这样的:首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三个和尚》出现在画面上的是一个美丽的风景,渐入佳境,音乐突然中止,同学们感到惊讶时,大屏幕上传来激烈的争吵声,原来是三个小和尚因为分东西而争吵的画面:老和尚化缘化来一张大饼,他分成3/9、1/3、2/6,他们三个都抢着要3/9这一份,不要1/3的和2/6的,老和尚在旁边哈哈大笑,画面停止,我问:“三个小和尚都抢3/9这一份,能占着便宜吗?你用什么方法帮助他们证明一下?老和尚为何哈哈大笑?”这样的导入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情激趣,让学生不知不觉中快乐地进入学习新知当中。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的直观感受,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给学生以形、声、色等直观上的感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染力,也可以采取创设悬念,创设谜语等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候一个故事、一场游戏,甚至是教师抑扬顿挫、节奏明快、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还需要通过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用直观手段提起的兴趣及时引导到教学内容上来,给学生设置一些力所能及的思考空间,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后给出答案,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用激励性评价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在数学教学中,学习方法一般来说是指学生接受、消化、巩固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与程序,是由学习习惯、思维方法,思维品质等因素构成的。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方法的培养,要舍得在学法指导上下功夫。如观察,实验,排除等。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使他们从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他们深刻地理解知识并有效地运用。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体积时,帮学生在实验室里借来相同底面积和高的圆锥和圆柱,然后让他们亲自动手用圆锥往圆柱里到沙子,正好是三个圆锥里的沙子装满一个圆柱。学生顿时明白,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1/3圆柱的体积,而且非常扎实。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动口说、动手摆、动脑想,从大量的感性认识中逐步抽象出数学概念,变枯燥被动为主动学习,从而达到激趣乐学。而且通过让学生具体实践,动手操作,能不断地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并且在参与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较大的效果。
  另外为了提高学习兴趣,我们还要从心理上抓住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同作用协调活动中完成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对一切学习活动和智力活动起着动力、维持、刺激、强化的作用,是促进学生有效地掌握学法的有力保障,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做到多表扬、多激励,出现问题也要在评价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启发,多用鼓励性语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在学习中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努力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民主平等的情感氛围中使学生敢于向老师发问,并在课堂上留给学生发问的时间,激发学生发问的欲望,并向学生說明多问的好处。针对学生实际,在方式方法上采取竞赛,评比等激励性措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尊重学生的差异,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把他们放在一个组。结果这些学生学到的知识更多,而且他们积极主动意识也更强,我们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差点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上可以采用分层递进的办法,适当降低要求,放慢进度,也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总之,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努力挖掘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从中找到切入点,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把枯燥的数学课变得有滋有味,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兴趣盎然,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随着打工潮不断升温,农村留守儿童比重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农村学校教育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它不仅给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社会问题,现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对留守儿童加强教育,给予母爱般的温暖,促进他们心灵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对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具有重大意义。  一、与留守儿童进行心灵沟通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多数学生都是跟爷爷、奶奶或者外
期刊
古人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许多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有一股源头活水。因此,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应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引进"活水",在教学思路设计上努力求新,把课上“活”,还要在教学方法上真正变注入式为启发式,达到教与学和谐交流,把学生教“活”。“活”是切实提高语文教学效益的必要保证。那么,如何让自己的舞台变得精彩?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  一、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广闻博
期刊
中学时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该时期中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能够促进学生的三观建设向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对中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受到德育教育开展模式的限制,传统的课堂教学德育教育模式已经落后,发挥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成为推进德育教育的开展的新重点。本文从多角度对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方法展开探究。  一、教师德育素质提
期刊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贯彻实行,以五大领域为基础,全国各地纷纷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幼儿园教材,它们以其新的观念、新的内容,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欢迎,为《指南》的贯彻、《指南》的实施提供了便利的途径。而且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幼儿园教材是编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及当地的教育情况、生活水平、社会风俗等教育资源编写的,具有鲜明的区域色彩。鉴于这种特殊性,幼儿园在运用这些教材时都
期刊
一、为什么要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有这方面的要求,教学的实际亦更需要重视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学习中,评价基本上是老师、家长的事,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老师、家长等成人对自己具体行为的评价,往往认为我们的评价勿容质疑的,并简单重复成人的评语。自己的评价方式简单、片面,评价自己的时候往往是好的方面居多,而在评价别人时则是不如自己或差的方面多。而且只看结果,忽视了过程。这些都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期刊
一、帮助学生找闪光点  有谦卑心理的学生凡事都表现畏缩、害羞的一面。如何帮助他们消除这种心理现象?我认为必须从扬长开始。  我现任的班级就有几个学生自卑感特别强,尤其是梁厚利和黄成龙这两位同学。我决定帮助他们重塑信心。首先,我对他们进行分析。梁厚利同学个子高大,但学习基础差,纪律散漫,经常欺负一些弱小的同学。黄成龙同学作业几乎都是抄同学的。要找这两位同学的缺点批评他们,毫不费力就能找到许多,但这样
期刊
合作性学习完全符合建构主义理论。它侧重以学习者为本,并且通过学习者之间不停交流意见的过程,使学习者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得到促进,使意识品质与价值观三维方向的整体得到发展,从而实现自我完善。这种活动是一种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互动的活动,以学生帮助学习为主,教师要负责管理和调控学习方法。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学们兴致盎然的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研究,有时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争得不可开交、面红耳赤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知、思想出现变化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中,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离不开德育教育的有效进行。在实际的教学中,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而是需要在学习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小学生本身内心情感就比较丰富,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加倍的关心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且与家长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这样就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行为习惯的
期刊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探索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能力。但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学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显得很重要。而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呢?下面是我在十几年数学教学生涯中总结的一些见解。  一、课前预习,和情景导入中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发展到现在和
期刊
家校沟通是学生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有效动力,但在实际的沟通中还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表现为沟通意识不强。就家庭而言,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责任,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从思想上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家校沟通频率较低,有一部分家长只在开学的时候与老师沟通一次,或是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再沟通一次,其他时间就再也不闻不问了。沟通缺乏艺术,跟问题学生家长沟通的时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