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环节”教学模式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以“激趣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练习总结”五环节为课堂教学基本规范要求,为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反思与创新[1]。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五环节”教学模式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课堂互动,从而便于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五环节 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170-01
一、激趣导入
在导入新课过程中,为了达到课堂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营造氛围,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2]。如在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时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导入,让学生感受诗句描述的浑然景象,再配以雄浑的景观图片,然后提问意境中降水多还是少,最后再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出本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因层层山脉阻隔,夏季风难以到达,即使能到达,也是强弩之末,诗句中浩瀚的沙漠因此而形成。根据以上导入设问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这种导入以一贯之,使学生对整堂课程有种形散而神聚的感受,从而以后只要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便能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等知识全部联系起来,起到真正的激发兴趣的巨大作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在教师的展示和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特性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在预习中已经看懂了的知识再经过老师讲解,印象会更深,没看懂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听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个“拦路虎”会轻而易举的搬掉。地理课程预习中地理填充图册以其彩色、简捷的设计在地理教学中能很好的得到应用,安排学生做好课本预习,并配合课本对填充图册边填边写进行预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预习没有方向和没有支撑。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时,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填写地理填充图册,填充图册中设置了东北地区的位置(如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朝鲜,相邻的省份有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地形类型(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辽东丘陵等),使学生大致对地形有了以平原、山地、丘陵为主的认识。
课堂预习突出合作探究,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获得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赋予学生更多参与课堂的权力,要让每一个学生行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在课前预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节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堂自主学习中则主要布置这些任务:1.合作探究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合作探究自然环境各要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的特征,通过小组内组长组织和带动,各组员积极互动,最终找出小组内的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在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三、交流展示
学习小组的学生代表在全班互动交流与精彩展示时,老师应耐心倾听,尤其是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的新知识和新问题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比如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让各小组展示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特征,如位置:小组如只能说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时,其他组补充其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地形类型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为主,其他组则可以补充以及扩充地形区知识,分别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气候类型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时,其他组则补充气候类型的特征,如雨热同期等。
四、练习总结
地理学科可以依托重、难点知识进行变式练习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还可以师生动手一起画图来总结。比如画一幅关于自然环境的简图,可以先画出区域轮廓,接着依次画出经纬线、海陆位置等,再继续表示出地形区和河流等地理要素,当然这些要素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示,最后在图的下方写出图的名称,并用自己简短的话对本课自然环境特征进行总结。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要让高效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在比学赶帮过程中,对所学内容不断进行提问质疑、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畅所欲言、精彩展示和练习总结,同时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岷县中小学“五环节”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2]石庆庆,宋保平.中学地理课堂情境导入策略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18).
【关键词】五环节 教学模式 初中地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12-0170-01
一、激趣导入
在导入新课过程中,为了达到课堂既定的教学目标,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营造氛围,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教學情境之中,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2]。如在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时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导入,让学生感受诗句描述的浑然景象,再配以雄浑的景观图片,然后提问意境中降水多还是少,最后再引用“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出本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因层层山脉阻隔,夏季风难以到达,即使能到达,也是强弩之末,诗句中浩瀚的沙漠因此而形成。根据以上导入设问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特征是什么?这种导入以一贯之,使学生对整堂课程有种形散而神聚的感受,从而以后只要想起“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便能将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等知识全部联系起来,起到真正的激发兴趣的巨大作用。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在教师的展示和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特性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在预习中已经看懂了的知识再经过老师讲解,印象会更深,没看懂的地方自然就成了听课的重点,在老师的帮助下,这个“拦路虎”会轻而易举的搬掉。地理课程预习中地理填充图册以其彩色、简捷的设计在地理教学中能很好的得到应用,安排学生做好课本预习,并配合课本对填充图册边填边写进行预习,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预习没有方向和没有支撑。比如在学习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第一节《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时,让学生提前预习和填写地理填充图册,填充图册中设置了东北地区的位置(如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朝鲜,相邻的省份有内蒙古自治区和河北省),地形类型(如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辽东丘陵等),使学生大致对地形有了以平原、山地、丘陵为主的认识。
课堂预习突出合作探究,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获得能力;教师要在课堂上赋予学生更多参与课堂的权力,要让每一个学生行动起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比如在课前预习《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一节内容的基础上,在课堂自主学习中则主要布置这些任务:1.合作探究东北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合作探究自然环境各要素(地形、气候、河流等)的特征,通过小组内组长组织和带动,各组员积极互动,最终找出小组内的问题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在各小组中进行指导。
三、交流展示
学习小组的学生代表在全班互动交流与精彩展示时,老师应耐心倾听,尤其是发现学生思维中萌发的新知识和新问题应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比如在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时,让各小组展示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要素特征,如位置:小组如只能说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时,其他组补充其东临黄海和东海,南临南海;地形类型以平原、盆地、丘陵、高原为主,其他组则可以补充以及扩充地形区知识,分别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气候类型以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时,其他组则补充气候类型的特征,如雨热同期等。
四、练习总结
地理学科可以依托重、难点知识进行变式练习一些选择题和填空题,还可以师生动手一起画图来总结。比如画一幅关于自然环境的简图,可以先画出区域轮廓,接着依次画出经纬线、海陆位置等,再继续表示出地形区和河流等地理要素,当然这些要素也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表示,最后在图的下方写出图的名称,并用自己简短的话对本课自然环境特征进行总结。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要让高效学习小组内的学生在比学赶帮过程中,对所学内容不断进行提问质疑、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畅所欲言、精彩展示和练习总结,同时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岷县中小学“五环节”高效课堂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
[2]石庆庆,宋保平.中学地理课堂情境导入策略分析[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