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我国高校教育发出的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问,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状况提出高校培养杰出人才的三个标准,即博古通今,中西贯通;文理兼通,提升素养;富有创造精神。同时对高校如何改革提出三点建议,即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管理体制。
【关键词】杰出人才的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对钱学森之问的反思
五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中国总理温家宝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追问”,让中国教育界反思至今。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北大一学生的问话时也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了25年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我感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其实对这个问题,钱老自己是有答案的。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在向温家宝总理进言时就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时所接受的教育,归结起来有一点,“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温总理也是有答案的。他在对北大学子讲话时就提到: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他还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
二、高校培养杰出人才的标准
面对钱老之问,我想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高校培养杰出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杰出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标准:
其一,博古通今,中西贯通。这是杰出人才首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可是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大学教育,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真正让学生做到博古通今,中西贯通了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是否完成?试问,今天的学生有多少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他们读过多少
中国古今的优秀作品?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阅读国外原版的学术杂志?在对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又何谈创新之举?
其二,文理兼通,提升素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对孪生姐妹。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对于人才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的分离必然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然而我国的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自高中就开始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失衡。而在当代许多高校,重理工、轻人文的暗流也在不断涌动,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被人为阻隔,从而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质量。
与此同时,个人素养的提升与精神架构的重建也成为杰出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瓶颈。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杀人案层出不穷,大学生杀人已是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2007年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云南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残忍的杀害了四名同班同学,被判死刑。同年,丽江女大学生张超及情人谢宏因贪图木鸿章的钱财,将其杀害并分尸。该案件查证后,两人均被判死刑,另外一名帮凶陈光吕被判死缓。2006年,北京大学公共学院2002级学生安然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坐在了北京市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2010年西安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倒一名女服务员后怕“农村人难缠”而将对方刺死……从普通高校到著名学府,都不乏怵目惊心的悲剧。那作为天之骄子的他们,到底是什么使他们变得那么的残忍,而最终滑落到犯罪的深渊里?
许多高校都把“厚德载物”作为自己的校训。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换句话也可以说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具有高深的修养。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商业界也有句名言:“小富靠智,大富靠德”。这一道理似乎可以解释上述让人扼腕叹息的悲剧的发生。
为什么厚德能载物呢?古代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爱厚德,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钢教授讲过他旅美期间遇到的一件事:1988年,美国最大的黄石公园发生了特大火灾,由于火势一时难以控制,有关部门发出招募灭火志愿者的通知,每小时的工资是7美元(相当于餐馆打工的工资)。高教授猜想可能没有多少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干这低薪酬的灭火工作,可不到三天就贴出了报名已满的告示。他问一个报了名的研究生:“你去干这样危险的志愿者工作,到底是为什么?”那位朋友毫不掩饰地回答:“我非常爱我的女朋友,我们都想要孩子。如果黄石公园真的烧毁了,我们、甚至我们的孩子就永远不会再看到这片绝无仅有的美丽的土地。一旦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对我说,我们去黄石公园看看吧。我告诉他已经在1988年的大火中毁灭了,孩子就可能会问我:你们当时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去拯救它?我们该怎么回答?所以,我要尽我的力量去保护黄石公园,为我和我所爱的人、为了我们未来的孩子能够永远看见地球上这个美丽的地方。”原来志愿者们不是因为7美元做出选择,而是他们的仁爱厚德让他们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挥洒自己的满腔热血。
两相比较,我们学生的人格教育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啊!
其三,富有创造精神。这是杰出人才的又一个重要特征。鼓励与众不同,而不是人云亦云,鼓励独一无二,而不是“泯然众人”——中国其实并不缺少这样的理想,1929年,陈寅恪在他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中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我们的大学,离这个理想却是越来越远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教育的导向主要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学生提问的欲望和兴趣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疏于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在培养杰出人才时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而急功近利般的短视的实用主义教育盛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仅仅是一个专业工具,连孔子所说“君子不器”也做不到;至于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也是层出不穷。当前盛行于许多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代代有专业水准的小市民来,而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却将丧失殆尽。
美国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学生只有变成学习主体,其主觀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充分激活,教师的教学才能最终提高效率。
三、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有鉴于此,我想针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去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特别容易用一个标准化的模式来衡量人才,用考试分数、用学历证书来衡量人才,今后要改变这种情况,要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观念。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要有多种人才评价的方式,要克服唯学历、唯分数评价人才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形成一个好的培养人才的社会环境,使各级各类人才能够涌现,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观念,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已经成为历史的使命、时代的呼唤,作为高校教师更不能置身度外。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新观念。要从不重视人的智力开发、重智轻德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现代教育观念,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要从单纯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目的的观念,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眼于每个学生,发掘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的创造,培养学生的自信;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现代教育使命的观念,进而把时间精力集中到如何给学生以有效有用的知识、如何使学生掌握探索真理的方法上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我们的教师不应当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出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负学生的信任,不负家长的期盼,不负社会的希望。其次是要有新责任。我们应警觉我们面临的危机——即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不充分已经威胁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真正承担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或更直白地说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责任,不仅是学校层面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且是每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都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同时,要树立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感。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不只是领导、教学部门的事儿,而是全体师生都应积极思考、大胆实践的全民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中,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特别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高度责任、高度兴奋、高度智慧是很难完成的。
2.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师”,这是有识之士的疾呼。教学之所以难改,一是教材滞后,许多教材的内容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二是教学思路滞后,部分教师抱残守缺,执拗于必须记住什么,而不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三是教学内容滞后,新的科研成果、技术发展、产品得不到介绍,学生仍是在废纸堆里寻觅。四是教学方法滞后,多数教师仍津津乐道于灌输式的知识传授,不容许学生的质疑,不容许学生从另一角度的辩析;有的虽然搞了启发式,但还是以自问自答为主;有的虽然也搞了教学互动,但多为应景之举,没有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五是考核方式滞后,仍然是以“年终结帐”式的考核为主,即或有平时的考核,其权重也很小,而期末考试权重很大,导致学生特别看重期末考试,为过期末考试关铤而走险的舞弊者屡禁不止。六是最难的,难在教师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没有人敢于从学生就业角度说我这门课应少讲,这样就等于自砸饭碗或减少收入;没有人敢从学生就业角度提议说应开设一门新课,这门课由我来上。因为这样说或做等于是自讨苦吃,就等于是傻子。而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3.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实施管理创新,必须真正确立“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理念,这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以生为本”要求所有的管理者和管理部门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己任,时时处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教学管理部门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技能,为学生奠定牢固的发展基础。学生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严与慈”的关系。严格管理是教育学生知所趋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真诚的关注和热心的服务,是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全面成才。“以师为尊”要求所有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必须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造,尊重教师的诉求,尊重教师的积极性。实施管理创新,关键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实施管理创新,就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种阻碍发展,阻碍进步的规章制度。制度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如由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过渡,就需要修订制度;教师的聘后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引进人才的制度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只有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使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管理到位,学校内部就会形成规范有序、充滿活力、和谐向上的人才培养环境。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实现科学管理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以较少的投入换来最佳的产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人才培养最需要的地方,师资培训、仪器设备、学生实习实训等经费必须予以保证。实施管理创新,必须厘清管理者的责任,管理是有层级的,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任务。
基于上述思考,反思钱学森之问,我们深深感受到教育体制改革的艰难、艰巨和艰辛,但更感悟到这又是一次历史机遇。只有乘势而上,才能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创举、新突破、新成就,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杰出人才,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洪冬梅.直面钱学森之问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2):80-81.
[2]姚忆江.“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J].青年教师,2011(4):13-15.
[3]陈丽萍.制约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对策——从“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再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1(1):10-12.
本文系2010年度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研究-以凉山州为例》(编号:TER2009-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边仕英(1966-),女,四川西昌人,教育学硕士,教育心理学教授,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与管理。
【关键词】杰出人才的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对钱学森之问的反思
五年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中国总理温家宝感叹:中国为什么老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追问”,让中国教育界反思至今。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北大一学生的问话时也说:“钱学森之问对我们是个很大的刺痛,也是很大的鞭策。”作为一名在高校从事了25年教育教学的高校教师,我感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哀。
其实对这个问题,钱老自己是有答案的。2005年7月30日,钱学森在向温家宝总理进言时就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上个世纪30年代钱老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时所接受的教育,归结起来有一点,“在这里,你必须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东西,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
温总理也是有答案的。他在对北大学子讲话时就提到:一是要让学生去想去做那些前人没有想过和做过的事情,没有创新,就不会成为杰出人才;二是学文科的要懂一些理工知识,学理工的要学一点文史知识。他还说“大学改革要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环境。大学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教育家办教育不是干一阵子,而是干一辈子。”
二、高校培养杰出人才的标准
面对钱老之问,我想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就是高校培养杰出人才的标准是什么?我认为杰出人才应该具有以下三个标准:
其一,博古通今,中西贯通。这是杰出人才首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可是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大学教育,我们在传授知识的时候真正让学生做到博古通今,中西贯通了吗?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是否完成?试问,今天的学生有多少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他们读过多少
中国古今的优秀作品?又有多少人能真正阅读国外原版的学术杂志?在对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又何谈创新之举?
其二,文理兼通,提升素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一对孪生姐妹。自然科学知识与人文科学知识对于人才的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的分离必然导致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离。然而我国的高中阶段,为了应对高考,自高中就开始的文理分科,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和失衡。而在当代许多高校,重理工、轻人文的暗流也在不断涌动,文理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被人为阻隔,从而严重影响了我们的教育质量。
与此同时,个人素养的提升与精神架构的重建也成为杰出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瓶颈。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杀人案层出不穷,大学生杀人已是一个“屡见不鲜”的现象。2007年的“马加爵事件",马加爵,云南大学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残忍的杀害了四名同班同学,被判死刑。同年,丽江女大学生张超及情人谢宏因贪图木鸿章的钱财,将其杀害并分尸。该案件查证后,两人均被判死刑,另外一名帮凶陈光吕被判死缓。2006年,北京大学公共学院2002级学生安然因涉嫌故意杀人罪坐在了北京市人民法院的被告席上。2010年西安大学生药家鑫驾车撞倒一名女服务员后怕“农村人难缠”而将对方刺死……从普通高校到著名学府,都不乏怵目惊心的悲剧。那作为天之骄子的他们,到底是什么使他们变得那么的残忍,而最终滑落到犯罪的深渊里?
许多高校都把“厚德载物”作为自己的校训。厚德载物,旧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换句话也可以说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具有高深的修养。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商业界也有句名言:“小富靠智,大富靠德”。这一道理似乎可以解释上述让人扼腕叹息的悲剧的发生。
为什么厚德能载物呢?古代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爱厚德,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中国人民大学的高钢教授讲过他旅美期间遇到的一件事:1988年,美国最大的黄石公园发生了特大火灾,由于火势一时难以控制,有关部门发出招募灭火志愿者的通知,每小时的工资是7美元(相当于餐馆打工的工资)。高教授猜想可能没有多少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干这低薪酬的灭火工作,可不到三天就贴出了报名已满的告示。他问一个报了名的研究生:“你去干这样危险的志愿者工作,到底是为什么?”那位朋友毫不掩饰地回答:“我非常爱我的女朋友,我们都想要孩子。如果黄石公园真的烧毁了,我们、甚至我们的孩子就永远不会再看到这片绝无仅有的美丽的土地。一旦有一天,我们的孩子对我说,我们去黄石公园看看吧。我告诉他已经在1988年的大火中毁灭了,孩子就可能会问我:你们当时在做什么,为什么不去拯救它?我们该怎么回答?所以,我要尽我的力量去保护黄石公园,为我和我所爱的人、为了我们未来的孩子能够永远看见地球上这个美丽的地方。”原来志愿者们不是因为7美元做出选择,而是他们的仁爱厚德让他们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挥洒自己的满腔热血。
两相比较,我们学生的人格教育真是值得我们深思啊!
其三,富有创造精神。这是杰出人才的又一个重要特征。鼓励与众不同,而不是人云亦云,鼓励独一无二,而不是“泯然众人”——中国其实并不缺少这样的理想,1929年,陈寅恪在他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文中就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是,我们的大学,离这个理想却是越来越远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系统中,教育的导向主要是死记硬背标准答案,学生提问的欲望和兴趣在中小学阶段已经被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疏于独立思考、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是我们在培养杰出人才时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而急功近利般的短视的实用主义教育盛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而仅仅是一个专业工具,连孔子所说“君子不器”也做不到;至于学术造假、学术腐败也是层出不穷。当前盛行于许多大学的实用主义教育,只能培养出一代代有专业水准的小市民来,而整个民族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却将丧失殆尽。
美国哈佛大学曾强调,学校要赋予学生三个“法宝”,即给学生学习上选择的自由;使学生在所擅长的学科上有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行为转化为自主行为,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和从属关系中解放出来。学生只有变成学习主体,其主觀能动性和无限的潜力才会被充分激活,教师的教学才能最终提高效率。
三、对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有鉴于此,我想针对当前的高等教育提出几点建议:
1.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过去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特别容易用一个标准化的模式来衡量人才,用考试分数、用学历证书来衡量人才,今后要改变这种情况,要树立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的观念。要进一步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人才评价制度。要有多种人才评价的方式,要克服唯学历、唯分数评价人才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够形成一个好的培养人才的社会环境,使各级各类人才能够涌现,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改革中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创新教育观念,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已经成为历史的使命、时代的呼唤,作为高校教师更不能置身度外。首先要创新人才培养新观念。要从不重视人的智力开发、重智轻德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现代教育观念,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加强道德修养,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要从单纯地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目的的观念,进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着眼于每个学生,发掘学生的天赋,激发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的创造,培养学生的自信;要从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中解放出来,确立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现代教育使命的观念,进而把时间精力集中到如何给学生以有效有用的知识、如何使学生掌握探索真理的方法上来,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运用。我们的教师不应当再是系统知识的灌输者,而应是新视角的提出者,新问题的发现者和新思维的探索者。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不负学生的信任,不负家长的期盼,不负社会的希望。其次是要有新责任。我们应警觉我们面临的危机——即毕业生质量不高,就业不充分已经威胁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如何真正承担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或更直白地说帮助学生顺利就业的责任,不仅是学校层面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且是每位教师都应思考的问题、都应承担的直接责任。同时,要树立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感。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不只是领导、教学部门的事儿,而是全体师生都应积极思考、大胆实践的全民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中,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特别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高度责任、高度兴奋、高度智慧是很难完成的。
2.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改到深处是教学”、“改到难处是教师”,这是有识之士的疾呼。教学之所以难改,一是教材滞后,许多教材的内容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二是教学思路滞后,部分教师抱残守缺,执拗于必须记住什么,而不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三是教学内容滞后,新的科研成果、技术发展、产品得不到介绍,学生仍是在废纸堆里寻觅。四是教学方法滞后,多数教师仍津津乐道于灌输式的知识传授,不容许学生的质疑,不容许学生从另一角度的辩析;有的虽然搞了启发式,但还是以自问自答为主;有的虽然也搞了教学互动,但多为应景之举,没有真正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五是考核方式滞后,仍然是以“年终结帐”式的考核为主,即或有平时的考核,其权重也很小,而期末考试权重很大,导致学生特别看重期末考试,为过期末考试关铤而走险的舞弊者屡禁不止。六是最难的,难在教师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没有人敢于从学生就业角度说我这门课应少讲,这样就等于自砸饭碗或减少收入;没有人敢从学生就业角度提议说应开设一门新课,这门课由我来上。因为这样说或做等于是自讨苦吃,就等于是傻子。而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阻碍着教学改革的深入。
3.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实施管理创新,必须真正确立“以生为本,以师为尊”的理念,这是一个价值取向问题。“以生为本”要求所有的管理者和管理部门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己任,时时处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教学管理部门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技能,为学生奠定牢固的发展基础。学生管理部门要正确处理“严与慈”的关系。严格管理是教育学生知所趋避,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真诚的关注和热心的服务,是鼓励学生奋发向上、全面成才。“以师为尊”要求所有管理者和管理部门必须尊重教师的劳动,尊重教师的创造,尊重教师的诉求,尊重教师的积极性。实施管理创新,关键是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实施管理创新,就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种阻碍发展,阻碍进步的规章制度。制度需要与时俱进,逐步完善。如由学年学分制向完全学分制的过渡,就需要修订制度;教师的聘后管理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引进人才的制度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只有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才能使管理更科学、更规范、更有效。管理到位,学校内部就会形成规范有序、充滿活力、和谐向上的人才培养环境。对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实现科学管理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以较少的投入换来最佳的产出,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人才培养最需要的地方,师资培训、仪器设备、学生实习实训等经费必须予以保证。实施管理创新,必须厘清管理者的责任,管理是有层级的,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层级都有自己的任务。
基于上述思考,反思钱学森之问,我们深深感受到教育体制改革的艰难、艰巨和艰辛,但更感悟到这又是一次历史机遇。只有乘势而上,才能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有新创举、新突破、新成就,才能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杰出人才,才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洪冬梅.直面钱学森之问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1(2):80-81.
[2]姚忆江.“为什么中国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中科院院士朱清时解读“钱学森之问”[J].青年教师,2011(4):13-15.
[3]陈丽萍.制约学生创造能力发展的因素及对策——从“钱学森之问”引发的再思考[J].内蒙古教育,2011(1):10-12.
本文系2010年度四川省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民族地区高师院校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养研究-以凉山州为例》(编号:TER2009-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边仕英(1966-),女,四川西昌人,教育学硕士,教育心理学教授,西昌学院文化传媒与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民族地区教育教学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