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一门艺术,是一门交织着预设与生成的艺术。课堂不是教案的展开过程,也不是师生的即兴生成表演。没有弹性的预设就不会有动态的生成。语文教师应注重弹性预设,关注动态生成,把握生成价值,使语文课堂充满灵性,上出语文味儿。
案例一:这是一节一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内容是《北风和小鱼》,老师大概认为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北风的骄傲自大和小鱼的勇敢,一定会喜欢勇敢的小鱼,因此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北风和小鱼,你喜欢谁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喜欢小鱼,老师满意地笑了。但正在这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却说:“我喜欢北风,因为北风很厉害,大家都怕它!”于是老师停下来,示意他不要再说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发现这个小男孩还在念叨刚才这句话,不再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后面的学习了……
反思一:“快乐课堂需要充分预设”
我们应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进行全面的预设,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多种创造性的应对策略,以便能够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第一位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没有做出周密的预设,对学生生成的语言没有作出创造性的应变,丧失了一次绝佳的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机会。教师不妨这样处理:“是啊!那么就请你当一回厉害的北风,其他小朋友做勇敢的小鱼,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吧!”然后组织学生互动:“勇敢的小鱼,面对厉害的北风,你害怕吗?你最想对北风说什么呢?”在小鱼坚定的回答、与北风的对话中,更有效地利用了课堂生成资源,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案例二:苏教版第三册《狼和小羊》:狼故意找碴儿,一开始的故作平静,假模假样,到气冲冲,再到最后的蛮横无理,穷凶极恶,“可怜”的小羊在强大的狼面前据理力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彬彬有礼,可是最后还是逃脱不了厄运。第一位老师教学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 “小羊看到狼不会跟他说这么多话的,肯定会吓得逃跑”。于是老师就围绕这个问题和学生长时间讨论……
反思二:“面对生成需要价值引领”
学生的个性思维是独立的、千差万别的,因此在课堂上他们的想法也会不同,作为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突发问题是否具有“生成价值”。积极的、有效的生成,一方面取决于生成的问题和事件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解决生成问题和事件过程的价值。如果生成问题带有普遍性,是同学们的共性问题,就应抓住它进行指导,给全班一个示范。当老师给这位学生一种方法指导的同时,也教给了大家一种思维的方法,大家都能从中获得益处。反之,如果某学生的生成只是他个人的简单想法,没有“生成价值”,就没有必要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如果还是不舍不弃地再三挖掘,预设的环节无法充分实施,训练语言文字、培养良好情感的时间必定因为这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而得不到保证,阅读课堂效益必将大打折扣。
案例三: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乌鸦和狐狸》一课教学,教师问学生:“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它会怎么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答:“我以后再也不能相信狡猾的狐狸了!”一位学生却说道:“乌鸦想,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多好听的话,心里蛮舒服的,叼走就叼走吧!”老师立刻微笑,称赞道:“好!心胸真开阔!”
反思三——“课堂对话需要人文关怀”
课堂是动态的,是不断生成变化的,学生的反应往往出乎教者的预料。只有抓住课堂教学中应该坚持的最根本原则,我们才能在突发的教学意外面前保持一种科学冷静的应对态度,也才能在纷繁迷雾中把住课堂教学的正确航向。”
面对学生,教师自己不能忘记文本、忘记阅读教学的根本、忘记阅读教学的本质。《乌鸦和狐狸》隐含的哲理是“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教师必须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一内涵。当学生生成错误时,教师应积极应对,巧妙点拨,认真倾听,因势利导,才会柳暗花明,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朝着课前预设的健康方向发展。
案例四: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识字课。老师正在田字格中范写了一个生字,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书上不是这样写的……” 老师一楞,随即笑着说:“我是故意这样说的……”
反思四——“错误资源需要艺术处理”
教育家凯洛夫曾这样告诫我们:“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在低年级学生心中,教师更是神圣的。但如果为了维护教师“神圣”及教学表面的成功,而忽视对学生“诚实虚心”这一可贵品质的培养,实在是太可惜了。教师不妨虚心地告诉学生:“字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真要好好感谢你们,以后我们都好好向字帖学习,写的不好的欢迎你们帮老师指出来哦!”在学生惊异之际,想必他们一定会更认真地思考怎样把字写好的,并潜移默化地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
“弹性预设”也可以上出精彩,“动态生成”不见得全都精彩,教师必须把握“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定位,使学生个性飞扬,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使阅读教学真正充满语文味儿。
案例一:这是一节一年级的阅读课,教学内容是《北风和小鱼》,老师大概认为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北风的骄傲自大和小鱼的勇敢,一定会喜欢勇敢的小鱼,因此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北风和小鱼,你喜欢谁呢?”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说喜欢小鱼,老师满意地笑了。但正在这时,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却说:“我喜欢北风,因为北风很厉害,大家都怕它!”于是老师停下来,示意他不要再说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发现这个小男孩还在念叨刚才这句话,不再那么认真、那么投入后面的学习了……
反思一:“快乐课堂需要充分预设”
我们应对课堂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心理的、情感的、知识的需要进行全面的预设,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多种创造性的应对策略,以便能够随时做出富有创意的调整。第一位教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没有做出周密的预设,对学生生成的语言没有作出创造性的应变,丧失了一次绝佳的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机会。教师不妨这样处理:“是啊!那么就请你当一回厉害的北风,其他小朋友做勇敢的小鱼,分角色读一读课文吧!”然后组织学生互动:“勇敢的小鱼,面对厉害的北风,你害怕吗?你最想对北风说什么呢?”在小鱼坚定的回答、与北风的对话中,更有效地利用了课堂生成资源,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案例二:苏教版第三册《狼和小羊》:狼故意找碴儿,一开始的故作平静,假模假样,到气冲冲,再到最后的蛮横无理,穷凶极恶,“可怜”的小羊在强大的狼面前据理力争,不卑不亢,能言善辩,彬彬有礼,可是最后还是逃脱不了厄运。第一位老师教学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 “小羊看到狼不会跟他说这么多话的,肯定会吓得逃跑”。于是老师就围绕这个问题和学生长时间讨论……
反思二:“面对生成需要价值引领”
学生的个性思维是独立的、千差万别的,因此在课堂上他们的想法也会不同,作为教师,应分析学生的突发问题是否具有“生成价值”。积极的、有效的生成,一方面取决于生成的问题和事件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取决于解决生成问题和事件过程的价值。如果生成问题带有普遍性,是同学们的共性问题,就应抓住它进行指导,给全班一个示范。当老师给这位学生一种方法指导的同时,也教给了大家一种思维的方法,大家都能从中获得益处。反之,如果某学生的生成只是他个人的简单想法,没有“生成价值”,就没有必要占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如果还是不舍不弃地再三挖掘,预设的环节无法充分实施,训练语言文字、培养良好情感的时间必定因为这些没有价值的问题而得不到保证,阅读课堂效益必将大打折扣。
案例三: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乌鸦和狐狸》一课教学,教师问学生:“乌鸦嘴里的肉被狐狸骗走了,它会怎么想?”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答:“我以后再也不能相信狡猾的狐狸了!”一位学生却说道:“乌鸦想,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多好听的话,心里蛮舒服的,叼走就叼走吧!”老师立刻微笑,称赞道:“好!心胸真开阔!”
反思三——“课堂对话需要人文关怀”
课堂是动态的,是不断生成变化的,学生的反应往往出乎教者的预料。只有抓住课堂教学中应该坚持的最根本原则,我们才能在突发的教学意外面前保持一种科学冷静的应对态度,也才能在纷繁迷雾中把住课堂教学的正确航向。”
面对学生,教师自己不能忘记文本、忘记阅读教学的根本、忘记阅读教学的本质。《乌鸦和狐狸》隐含的哲理是“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教师必须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一内涵。当学生生成错误时,教师应积极应对,巧妙点拨,认真倾听,因势利导,才会柳暗花明,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朝着课前预设的健康方向发展。
案例四:这是一节低年级的识字课。老师正在田字格中范写了一个生字,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书上不是这样写的……” 老师一楞,随即笑着说:“我是故意这样说的……”
反思四——“错误资源需要艺术处理”
教育家凯洛夫曾这样告诫我们:“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在低年级学生心中,教师更是神圣的。但如果为了维护教师“神圣”及教学表面的成功,而忽视对学生“诚实虚心”这一可贵品质的培养,实在是太可惜了。教师不妨虚心地告诉学生:“字帖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我真要好好感谢你们,以后我们都好好向字帖学习,写的不好的欢迎你们帮老师指出来哦!”在学生惊异之际,想必他们一定会更认真地思考怎样把字写好的,并潜移默化地学会正确面对自己的错误。
“弹性预设”也可以上出精彩,“动态生成”不见得全都精彩,教师必须把握“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角色定位,使学生个性飞扬,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使阅读教学真正充满语文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