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俭以养德”之我见

来源 :吉林画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136156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伦理文化遗产中,重多优秀传统直至今天仍然有着强大生命力,激励着人们励志、博爱、明理、珍爱生活等,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弘扬“俭以养德”的传统道德,必将极大地丰富社会士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加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步伐。
  古人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每个公民的一种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要想生存,要想发展,都离不开“勤俭节约”这四个字。诸葛亮把“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为“修身”之道;毛泽东以“厉行节约,勤俭建国”为“治国”的经验。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了。当务之急,我们还要用俭以养德的优良传统来约束自己,节俭并不是贫穷的人无可奈何的下策,而是每一个人都要具备的美德。
  一、节俭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他人人格的尊重。
  我在报纸和媒体上看到很多学校的学生都会把白白的馒头和米饭不加吝惜都抛在垃圾桶,这不值得我們大家深思吗?我们都念过这样的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当你若无其事地把吃剩的饭菜倒掉时,你有没有想到这是多少劳动人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着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啊?它不光凝结着农民伯伯的辛勤汗水,也饱含着千万人的辛勤和汗水。所以,无辜的浪费,就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不尊重,也就是对他人人格的不尊重。
  二、节俭体现了一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明灯”、“长流水”等随意浪费现象比比皆是。一些“大款开豪车”、“公款大吃喝”的现象也在此凸显出来。这种社会现象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中也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学习整改中,整顿了这些奢靡之风,也整治了一些铺张浪费的不道德者。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高度,因为一个国家的能源是有限的,绝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辜的浪费还不以为然的人是对国家不负责任的。而只有那些具有节俭美德的人才是对国家对人类有责任感的人。
  古人教诲我们“俭以养德”。在当今社会,提倡节俭这种美德已成为当务之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具有节俭美德的人,并为在社会上形成“以节俭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良好风气而努力!
  勤俭节约的美德如甘霖,能让贫穷的土地开出富裕的花;勤俭节约的美德似雨露,能让富有的土地结下智慧的果。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要牢固树立“厉行节约”“俭以养德”的意识,使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时尚、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班主任,自己的工作作风,处世态度、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教师的道德水准决定了学生的道德水准。因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要对教育事业充满爱心、信心和责任感。同时,也应具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巧能力,既要举止文明、注意大方、朴实无华,而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我认为“勤”字最重要。  一、勤动腿。  几年的班主任生涯,使我认识到
期刊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堪称国粹。李岚清同志曾说过:“凡是现在需要的好品德,都可以从我们古代的资料中原原本本地找出来,不要‘包装’”。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学生们的民族精神,是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结合起来,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更好地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传统美德教育重要地位  1.中华传统美德具有不朽
期刊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今的学校育人都是教育学生先成人、再成才的原则。“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更是我们学校育人的终极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在学校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这就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校的工作是围绕教育局工作精神开展的。按照教育局的要求“小学不让一名学生掉队,抓好后三分之一学生的工作,国学经典进校园,建立家长学校,培养学生良好习
期刊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民族,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化遗产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美德相融汇,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这就是中华传统美德。可以说,中华传统美德是一份熠熠闪光的文化财富。  孝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是最重要的道德。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也是教化产生的根源。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特别注
期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现人生理想的步骤和模式。這种为人处世的基本道德观念,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和自身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们共同生活的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人类社会道德关系的具有科学性的优秀的遗产。  传统道德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  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
期刊
1、利用各种集体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小学生年龄小,一些思想意识不能自发的产生,因而“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也是如此,我们要通过故事会、报告会、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主题队会等形式,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向学生系统地灌输传统美德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传统美德教育的主体
期刊
在社会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传统美德在物质文化的冲击下显得岌岌可危,社会群体日益漠视了传统美德教育,随之而来的就是毒奶粉,地沟油等事件,这些道德沦丧的事件委实让人痛心,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校园自杀事件和青少年犯罪事件屡屡发生。这些事件无不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道德教育缺失有关,我认为思想道德教育应着重加强对青少年的传统美德教育,“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见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期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瑰宝,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国人修身经世之本,其价值永恒不朽,历久而弥新,同时更是学校道德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礼仪之邦”美称的大国,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社会,老师占有有相当高的地位。古代先人列举出的应该受到特别尊崇的对象是“天地君亲师”,老师就占有一席。儒家经典《白虎通义》也特别强调:人有三尊:君父师是也。老师被列入与君猪、父亲一同受到特殊尊敬的行列。教育界的祖师爷孔子,更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即使是天下至尊的皇帝,对自己的老师也要顶礼膜拜。  一个人,无论地位有多
期刊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然而近几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华传统美德逐渐减弱,学校道德教育陷入困境。青少年道德素质严重下滑。而在当今改革的新时期,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提高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措施,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我认为,对小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可采用如下的几种方法:  一、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就是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