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过程中的负迁移性冗余的特点与对策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us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译英的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心理学上称为负迁移性的冗余现象,本文结合实例分析其性质和特点,并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揭示汉英翻译的内在规律及外语教学都有现实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李克强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特别致辞英译本;冗余;负迁移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27—02
  汉语和英语属于截然不同的两套符号系统,两种语言在信息表达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虽然翻译的重要标准是忠实原文,但这不等于要死译、硬译,对原文亦步亦趋;死译、硬译只是表面的忠实,而不是真正的忠实。在现实的汉译英翻译实践过程中,往往有来自母语的迁移性冗余信息现象发生,使得许多汉译英的译文明显带有“中国式英语”的特点,这是典型的负迁移,这种负迁移影响了信息交流的效果,因此研究负迁移性冗余的性质和特点,不仅有利于揭示汉英翻译的内在规律,而且对外语教学也有现实的启示意义。本文所举例句均摘自李克强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特别致辞及其英译本。
  一、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负迁移
  迁移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人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发挥作用的心理过程。行为主义心理学把语言学习过程看作行为的形成过程,学习第二语言就是去学习一套新的习惯。根据行为主义迁移观,母语干扰是造成外语学习的主要困难所在,外语学习的关键就是克服来自母语的负迁移。一方面,以母语为英语者觉得译文某些表达方式较别扭,难以接受其中的冗余信息,因为含有大量冗余的译文不仅给读者造成过重的心理负荷,且降低了信息的价值,直接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迁移机制的作用,译者可能完全觉察不到译文的过度冗余,对某些“中式表达”习以为常。受母语表达方式的影响,负迁移性冗余在翻译实践中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可以直接负迁移到译文中。
  二、翻译过程中的冗余及对策
  汉英翻译的冗余现象是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所致,即两种语言表意方式的差异所致。其问题根源在于译者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受到汉语句子结构和表达习惯的影响。在汉英翻译实践中,如果把汉语的冗余成分照搬到英语,往往会产生信息冗余或缺失,从而影响交际的成功进行。本文将探讨在汉英翻译过程中部分常见的冗余现象及处理办法。
  本文将李克强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特别致辞英译本中的负迁移性冗余现象归纳为名词的冗余、动词的冗余、修饰语的冗余、短句的冗余以及矛盾性的冗余。
  (一)名词的冗余
  汉语中存在很多习惯性搭配,如果照字面意思译成英语,就会造成冗余过度,不符合英语简约的风格。以名词为例,汉语中存在大量的范畴词,用来表明事物的属性或范畴,它虽然意义空泛,没有实质内容,但在汉语中通常不可或缺。英译时一般需将其省略,如:
  1、中文原文:有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更为豁达的心胸。
  英文译文:…he will have a broader vision and be more open—minded.
  中文中前后呼应能够达到词汇抑扬顿挫的美感,而英文中开阔的视野与后面豁达的心胸重复累赘,此处仅用一个broader vision即可。
  2、中文原文:保持在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3%的合理范围以内。
  英文译文:At the same time,fiscal deficit was kept within a reasonable range of less than 3% of the GDP.
  中文中不超过即为以内的意思,英文中直译显然会产生名词的累赘,而range为表达范围的词汇,在英文中这类词汇不属于英文的文法现象,为纯粹的多余,可将译文直接改成…kept within 3% of the GDP。英文中类似于range的词汇有范围、程度、大小、工作、水平、领域、局面等,遇见此等词汇时在翻译时可将上述词汇直接去掉。
  以上例句中的加划线部分均为范畴词,如将其直接译成英语,不仅行文啰嗦,也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汉语中其它的范畴词还有:任务、现象、情况、因素、局面、状况、态度等,在英译时可适当省译。
  (二)动词的冗余
  除名词外,汉语中的动词结构也会在英译时出现迁移性冗余,汉语较多地使用动词,在译文中有时不必译出每个动词,而应根据英语的语义搭配进行省译,避免译文中的赘语,如:
  1、中文原文:在较短时间里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
  英文译文:our efforts resulted in quick economic rebound and recovery.
  此处的动词回升向好类似于名詞中的用法,中文中追求的平衡美感导致这里重复的四字结构,英文中的rebound and recovery两词意义类似,为了译文的简洁,可以考虑在修改译文时去掉其中的一个。
  2、中文原文:同时,大幅度增加社会保障投入。
  英文译文:Meanwhile,w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put in social security.
  显然,增加社会保障,也就是增加投入社会保障,投入在这里属于冗余词语可去掉。
  以上例句中,译文的划线部分不够简约,属冗余信息,不仅缺乏实质内容,而且拗口,可将其中的动词略去,从而使译文更加符合英语表达习惯。
  (三)修饰语的冗余
  我国翻译界著名学者程镇球先生曾指出,从事汉译英笔头工作的同志常会碰到一个棘手问题,那就是如何在译文里处理好原文中的修饰词(1980:232)。汉语中有很多加强语气的形容词和副词,属冗余信息,如“不切实际的幻想”、“毫无根据的诽谤”等。
  显然,我们在进行汉英翻译时必须慎重对待修饰语的使用。倘若我们在英译时经常使用“The true facts are?.”这样的搭配,那么当我们只说“the facts”的时候,人们自然就会怀疑这一“事实”是否属“实”。同样,如果在译文中经常出现acute crisis和grave emergency的搭配,那么crisis和emergency这些词本身的意义就会被削弱。另外,为了表示强调,汉语中在表达“贯彻”时总习惯在前面加修饰语,如:认真、坚决、积极、全面等,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这种思维定势会通过迁移机制体现在译文中。因此,当人们需要翻译“市政府正式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这句话时,很可能会把它译为“Smoking in public is officially prohibited by the city government”,其实“prohibit”一词本身就包含“正式禁止”之意。类似的例子还有:   1、中文原文: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产能。
  英文译文:intensive and heavily polluting. intensive and heavily.
  在英文中是相同的意义,可以选择去掉一个,是典型的修饰性的赘余。
  2、中文原文:我们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英文译文:we will keep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 of our macroeconomic policies,continue to follow a proactive fiscal policy and moderately easy monetary policy and make our policies better targeted and more flexible in response to new circumstances.
  前半句中的中文继续实施积极在英文译文中翻译为keep continuity and stability,这里两词均为保持稳定之意,准确来说前半句中的赘余情况属于累赘性冗余中的名词冗余。英文译文中的easy已为表示程度的词汇,不需要另外再用moderately来形容,即适度宽松可以仅用easy翻译即可,是明显的修饰性冗余。
  (四)短句成分的冗余
  镇球先生还指出,由于两种语言差别较大,在汉语里有些修饰语可以重复,不显得累赘,有时还起强调的效果,或者读起来更为顺口,可是译成英文就不一样,会显得多余,念起来别扭,产生削弱原意的结果(1980:245)。
  冗余成分不仅产生于名词、动词、修饰语中,还表现在段落或短句或类似于不严格排比句的中心句內,在翻译过程中,冗余现象在译文中也有所体现。具体例子如下:
  1、中文原文:既刺激了市场需求,促进了经济增长;又减轻了企业负担,增强了经济活。
  英文译文:They stimulated market demand and spurred economic growth,while reducing burdens on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vitality of the economy.
  这里的几个并列短句中均有经济恢复增长的意义,特别是“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增强了经济活力”两句,意义几乎一致,译文中保持了原中文中的结构导致短句的重复赘余,可将原文改正为They stimulated market demand while reducing burdens on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ing vitality of the economy.
  2、中文原文: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英文译文:We will promote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sector of the economy to strengthen the inherent dynamism of economic growth.
  这里两个短句都为表达经济增长之意,可以去掉后一个分句。
  (五)矛盾性的冗余
  冗余的矛盾性指的是,中文中经常出现两个严格意义上是意思矛盾的词并列使用的情况,如果直译成英文往往使英文读者难以接受。请看下面的例子:
  1、中文原文:实施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英文译文:…aimed at maintaining steady and fast growth.
  英文中steady与fast growth存在矛盾,使得难以理解,不知此处具体为steady growth还是fast growth。这里的矛盾情况产生于中国政治报告词汇的特有现象,平稳较快发展为特有的形容词,而在英文中产生冗余。
  2、中文原文:和节能减排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英文译文: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此句中restructuring和upgrading意为重建与升级,产生矛盾,upgrading意为将旧的有缺陷的东西改进以提高性能,重建则为推翻并重新建设,两者产生矛盾。译文可改正为: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s reduction to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
  三、结语
  迁移是最基本的翻译心理机制,在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英文有不同的习惯,所以有时是正迁移,有时是负迁移,译者要熟悉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尽量避免负迁移,冗余就是一种突出的负迁移,我们可以看出,冗余多半不是独立发生的,而是几个共用时发生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熟悉译文语言的纵组合关系,也要高度重视译文语言的横组合关系,不能硬译、死译,这样才能保证译文的地道性。
  参考文献:
  [1]程镇球.翻译问题探索——毛选英译研究[M].商务印书馆,1980.
  [2]李克强.在2010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的特别致辞.
其他文献
摘要:线损“四分”管理是指按照电压等级、行政区域、供电线路、供电变压器的方式分别统计和分析电能损耗,从而发现降损目标的管理方法,它是供电企业实现线损工作精细化管理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营销、计量、生产等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有利于形成线损“四分”管理的常态化工作模式,从而推进线损工作的常态化管理,达到管理降损的工作目的,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信息技术
期刊
摘要:路遥的《人生》表达了浓烈的人生命运的沧桑感,小说通过对男女主人公的“人生”叙述,体现了对人生命运的美学表达,描绘了带有宿命色彩的悲剧美,和悲剧下潜在的忏悔意识。小说用真实的力量证明了美学的实践意义并突出其美学价值。  关键词:人生命运的美学表达;悲剧美;潜在的忏悔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20—02  小说作者倾注热情,
期刊
摘要:马克·吐温是十九世纪美国一位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和幽默讽刺大师。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者,他用一支犀利无比的笔撕裂了美国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假面具,尖锐地批判了美国社会的丑恶现象,真实地再现了十九世纪后期美国五光十色的社会图景。《竞选州长》(1870)是他典型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之一。笔者将从《竞选州长》这篇小说来研究批判现实主义,结合文中的细节来分析其中的三大特点来表现批判
期刊
摘要:《当代英美文学批评视角中的悖论诗学》是廖昌胤教授最新的学术硕果,是一个全方位地研究文学艺术悖论性的尝试。该书研究视野具有综合性,全面关注悖论从哲学到各派文学理论的研究,不仅关注哲学悖论,还关注文化悖论。全书展示出独树一帜的高新品性——创新多维性、阐述系统性、论证严谨性、引证规范性。本书是国内外范围内悖论诗学的提出和系统理论创新的奠基之作,开创了悖论诗学这门新的学科,其社会价值、学术价值的确与
期刊
摘要:楹联区别于其他文體最显著、最基本的特征,就在于它的上下两联的字数、结构、音律、内涵全用对偶。对偶,是我国最具文化特色的汉语修辞格,是“对仗”与“骈偶”两个词的演化与综合,把它运用到汉语艺术创作,就鲜明地表现为用两句平行排列的语句,结合一起来表达相关或相反的意境。本文拟就楹联艺术以及楹联修辞中的字形修辞、主体形式、双关辞格和宽严原则等问题作出论述。  关键词:楹联艺术;修辞;特点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新疆汉语中大量存在的的维吾尔语借词,着重探讨了新疆汉语方言吸收借用维吾尔语的情况,以及新疆汉语方言借用维吾尔语词汇的特点等。  关键词:维吾尔语;新疆汉语方言;借词  中图分类号:H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14—02  一、新疆汉语方言中的维吾尔语借词  (一)借词的概念  所谓借词是指在民族的交往接触中,遇到本民族没有的事物和概念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将风险管理理论应用于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之中,通过对电力安全的背景分析,对风险管理涵义和流程的界定,尝试建立基于风险管理的电力安全管理体系。对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风险管理;电力安全;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73—02  一、引言  电力生产是一项危险性与复杂度极高的系统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社区体育发展的有关理论为指导,从社区体育特点、现状和意义出发对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社区体育的价值进行分析,主要阐明社区体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诸多功能价值。  关键词:社区体育;和谐社会;作用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281—02  一、前言  实现社会和谐是千百年来人类不懈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语言文化的多元融合,我们的识读方式已由过去传统的以语言为中心的读写转变为由更多符号系统,如文字、图像、动画、音频等组成的媒介转换的多元识读。传统的识读教学法不再适应多种语言、多元文化、多模态的社会。因此,以提高学习者多模态意义识读能力为目标的多元识读教学法应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重视,并在教学中有效采用。本文介绍了多模态化、多元识读(能力)和多元识读教学法等几个概念,并粗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应迎合市场需求。本文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以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提升学生就业实力和商务英语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探讨了如何把商务英语建设成明达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专业。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建设;双证制;双师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335—02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职教育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