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具有情趣性、实际性的游戏,将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使劳逸结合的教学目的顺利实现,同时,要按照一定原则选择体育游戏,确保顺利开展游戏,也要注意合理选择游戏,在游戏中注意安全,让学生可以将自我价值观实现,好的游戏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在体育教育中要有效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将教学目的顺利完成,确保学生可以健康、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216
引言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体育教学便能使其这一发展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确保学生可以将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构建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其教学理念也从单纯的强身健体变成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在此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将教学方法改变,结合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游戏教学和体育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引入体育游戏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很难保持较长时间,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且还易让他们走神。游戏作为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让小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
(二)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游戏的特点为趣味性与竞技性,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有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将体育游戏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与训练可培养孩子们的运动技能,促使神经与肌肉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强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应变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游戏带有娱乐性特点,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通常学生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游戏,并需要遵守相关游戏规则,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与规则意识,也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体育游戏是在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不同于基本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一大特征就是竞争性。这一点正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比赛中体验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快乐,从而锻炼他们的竞争精神。
二、将体育游戏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才会集中精力去做。游戏作为小学生最爱的活动,符合他们爱玩的天性,运用游戏教学有助于不断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为此,体育教师应围绕教学需要合理设计体育游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开展“两分钟定时跑”体育训练为例,笔者选用了“老鹰捉小鸡”的传统游戏进行教学。首先开展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高抬腿练习与原地摆臂运动,指导学生调整好呼吸。随后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人扮演老鹰,其余扮演小鸡,排成一队。母鸡由队长扮演,领着一群小鸡,当笔者发令时游戏开始,老鹰开始追逐小鸡。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既锻炼了体能,也激发了参与兴趣,同时,也训练了自己的反应能力。
(二)开展竞争性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用体育
游戏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可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游戏過程中身心得到放松,并学到相关体育技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竞争性游戏,合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进行比赛。比如,可开展“仰卧起坐”比赛,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躺下身体仰卧,双腿弯曲,双手交叉放在脑后,由同伴压住自己的脚不动。当教师一声令下并计,比一比一分钟内哪个小组做得最多。如此教学能明显降低教学难度,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也让学生掌握了相关体育技能。
(三)在体育课堂教学尾声中运用体育游戏。当一节课快接近尾声时通常是教师对整节课教学工作的一种回顾总结。体育教师可在教学尾声环节融入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起到巩固教学成效的目的。比如,在教学“马步架打”相关知识时,在课堂尾声时段笔者邀请学生上台与教师共同向同学展示。不仅让学生回顾了“马步架打”的相关动作要领,巩固了学习知识,而且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加以鼓励与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为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体育运动能力,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基本功展示竞赛,通过团队参与的方式带动个人的进步。
(四)师生共同设计和创造新游戏。课程改革尤其强调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做主人翁。但是,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很难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中有绝对的发言权,学生只是一个配角,这样体育教学的多元功能就被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体现。因此,在体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让学生来发挥和创造。例如,师生共同设计“搬运小树苗”“你追我赶”等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对规则和细节进行完善。另外,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设定的游戏一定要规则明确,以免学生因为不清楚游戏规则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学生一起创造的这些游戏项目都整理和记录下来,并不断地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小老师”,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革新教学,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将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有效改变,营造生动有趣的小学体育课堂氛围,以此将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积极利用体育游戏,确保体育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国茂.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7(2):70-71.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5-216
引言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体育教学便能使其这一发展需求得到有效满足。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确保学生可以将终身运动的体育意识构建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现阶段,素质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其教学理念也从单纯的强身健体变成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意识。在此形势下,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将教学方法改变,结合符合学生个性特征的游戏教学和体育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引入体育游戏的意义
(一)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对于小学生来说注意力很难保持较长时间,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难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并且还易让他们走神。游戏作为儿童喜欢的一种活动方式,将体育游戏融入到体育教学中可让小学生在参与实践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感受体育活动的魅力。
(二)寓教于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游戏的特点为趣味性与竞技性,游戏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有趣,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将体育游戏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给予相应的指导与训练可培养孩子们的运动技能,促使神经与肌肉的协调发展,从而增强身体的灵活性与协调性。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应变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游戏带有娱乐性特点,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身心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通常学生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完成游戏,并需要遵守相关游戏规则,这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与规则意识,也能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体育游戏是在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不同于基本的体育活动,体育游戏的一大特征就是竞争性。这一点正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在比赛中体验战胜对手,获得胜利的快乐,从而锻炼他们的竞争精神。
二、将体育游戏融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策略
(一)设计趣味性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感兴趣的事情他们才会集中精力去做。游戏作为小学生最爱的活动,符合他们爱玩的天性,运用游戏教学有助于不断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为此,体育教师应围绕教学需要合理设计体育游戏,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以开展“两分钟定时跑”体育训练为例,笔者选用了“老鹰捉小鸡”的传统游戏进行教学。首先开展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高抬腿练习与原地摆臂运动,指导学生调整好呼吸。随后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人扮演老鹰,其余扮演小鸡,排成一队。母鸡由队长扮演,领着一群小鸡,当笔者发令时游戏开始,老鹰开始追逐小鸡。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既锻炼了体能,也激发了参与兴趣,同时,也训练了自己的反应能力。
(二)开展竞争性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应用体育
游戏的教学模式能够增加小学生的学习参与度,促进师生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氛围可以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在游戏過程中身心得到放松,并学到相关体育技能。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组织一些竞争性游戏,合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征进行比赛。比如,可开展“仰卧起坐”比赛,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躺下身体仰卧,双腿弯曲,双手交叉放在脑后,由同伴压住自己的脚不动。当教师一声令下并计,比一比一分钟内哪个小组做得最多。如此教学能明显降低教学难度,也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仅达到了体育锻炼的目的,也让学生掌握了相关体育技能。
(三)在体育课堂教学尾声中运用体育游戏。当一节课快接近尾声时通常是教师对整节课教学工作的一种回顾总结。体育教师可在教学尾声环节融入一些简单的体育游戏,起到巩固教学成效的目的。比如,在教学“马步架打”相关知识时,在课堂尾声时段笔者邀请学生上台与教师共同向同学展示。不仅让学生回顾了“马步架打”的相关动作要领,巩固了学习知识,而且也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让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加以鼓励与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为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提高体育运动能力,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基本功展示竞赛,通过团队参与的方式带动个人的进步。
(四)师生共同设计和创造新游戏。课程改革尤其强调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做主人翁。但是,在当前的体育课堂中很难做到这一点。教师在课堂中有绝对的发言权,学生只是一个配角,这样体育教学的多元功能就被削弱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学生的个性也得不到体现。因此,在体育游戏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要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让学生来发挥和创造。例如,师生共同设计“搬运小树苗”“你追我赶”等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对规则和细节进行完善。另外,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给学生讲解游戏规则,设定的游戏一定要规则明确,以免学生因为不清楚游戏规则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在设计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与学生一起创造的这些游戏项目都整理和记录下来,并不断地改进,让学生成为学习中的“小老师”,有力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革新教学,推动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将传统的体育运动形式有效改变,营造生动有趣的小学体育课堂氛围,以此将学生的运动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应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积极利用体育游戏,确保体育教学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林国茂.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黑河教育,2017(2):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