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入耳入脑 情思入行入心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yuguo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合情感教育等的现代多元教学理念,让学生爱上音乐,并主动学习音乐,有利用音乐的魅力感染人心的效果。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开展音乐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活动;兴趣;融合;感染
   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开展音乐教学,让枯燥的乐理知识通过有趣的音乐活动传递给学生,也让刻意灌输音乐知识的教学观念转变为学生提供感知、感受、体验音乐过程、融合情感教育等的现代多元教学理念,旋律入耳入脑,情思入行入心。让学生爱上音乐,并主动学习音乐,怀有探究欲望获取音乐知识,这样的音乐教学呈现出的吸引力能够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得音乐的旋律美、内涵美、艺术美得到释放,并驻扎在学生的心田,开花结果。
   一、循序渐进,让学生层层递进
   面对小学生的不同年龄阶段,小学阶段大致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层次。每一阶段的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也需要结合这一特点设计。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爱玩好动,适合采取唱游等教学方式。而到了中年级,学生理解歌词的速度更快,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情绪,鼓励学生自我创编动作和结构,通过表演唱,抑或者参加比赛,或者是配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巩固乐理知识和理解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逐步走向高年级,也是遵循学生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自然过渡的规律,持续保持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其提供更多的音乐曲目以及创设音乐活动,使得音乐体裁以及音乐表演形式更为丰富。教师利用音乐课堂的独特魅力,用音乐教育学生思想,开设“小舞台”等展现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的平台,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挥学生学习独立性,在日常教学中围绕学生这一主体的不同认识特点,因材施教,引领他們参与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现、探究、感受、理解、表现、创造音乐,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个人需求得到满足,自觉主动跟随教师的指引,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体验更多的魅力音乐,获得熏陶,富足心灵。
   二、丰富形式,让学生学有所乐
   音乐可谓是美不胜收。如何让学生对音乐感兴趣,提高音乐素养,教学方法的采用至关重要。如在低年级,注重唱游教学,通过这一场充满动感的音乐教学形式,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潜移默化地引领他们认识到音乐的美妙,熟悉音乐的旋律和节拍,通过融入教师所创设的唱游活动,学生一方面把握音乐速度,另一方面也能实现情感共鸣,从而在培养学生音乐素质的同时还能够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以及健康人格。如,教学《亚克西巴郎》这支充满浓郁地域特色的新疆歌曲,欢快的节奏,热情的旋律,作品本身极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教师摒弃单一唱的形式,结合乐曲,设计律动的舞蹈动作,引导学生学会模仿,并在模仿中自我创造,由此,这一教学通过“唱动结合”的课堂结构与设计安排,让歌曲中浓厚的艺术色彩通过学生“一唱”来感知音乐,并了解新疆音乐的特色,通过学生“一动”来凸显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教师还可以创编学生集体律动的音乐场景,学生个个又唱又跳,在共同参与中,音乐兴趣被激发,思维更为活跃,音乐课堂在音乐旋律中流淌出生机与活力。又如,在歌曲教学中,面对识记反复记号、休止符、升降记号等乐理小常识,教师自制写有符号的新颖小卡片,通过富有童趣的语言进行形象讲解,从而使音乐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让学生爱上音乐、乐于学习。
   三、融合渗透,让学生学有所悟
   作为一门具有听觉艺术的音乐课程,最为基本的就是能够锻炼和培养小学生的乐感,也就是通过听觉体验提高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以及审美意识。音乐课堂教学,不单单是美妙音乐的弥漫,在此还有各种如欢快的、悲伤的、激昂的等情感内涵,教师引领学生感悟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元素,本身就是在挖掘音乐的“内核”,一首打动人心的歌曲,是通过节奏与旋律等音乐符号的载体,充分展现内在的丰富意蕴,使学生在识记乐理知识的同时培育其审美体验,并形成惯性情感。当然,音乐歌曲中的情感元素的感知和获取,对于小学生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在教授音乐作品中巧妙进行融合与渗透,从而让小学生从中体悟与内化。如,教学京韵儿歌《蝈蝈与蛐蛐》这节音乐课时,本课的歌词幽默且富有寓意,教师先进行表演唱引领学生走进音乐“我先唱一唱,听听这哥俩在干什么?”让学生从中体会歌唱情绪以及演唱特点,在学生面对演唱特点的归纳有些困难的情形,教师播放了京剧著名唱段《苏三起解》,由此,让学生切实感受京剧的演唱特点。为了能深入感受每段的演唱情绪,让学生分角色演唱全曲,在评价中,师生一起找不足,并进一步深入体验演唱情绪。整个教学轻松自然,既让学生充分体会了国粹的艺术价值,也激发了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同时从歌词中认识做人、做事的道理,学生从音乐教学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获得了精神鼓舞。
   总之,小学作为培养小学生音乐乐趣、习得音乐知识、感受音乐魅力、催生创新萌芽的初步阶段,课堂教学一定要结合教材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教学凸显出人文化,既有引领学生融入音乐活动的兴趣策略,又有利用音乐的魅力感染人心的效果,实现教学相长,顺利达到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琼.从“有效性”到“长效性”:小学音乐常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J].中国音乐教育,2018(11).
   [2]杨荣华.求真·求善·求美·求效:小学音乐教学如何构建有效课堂[J].黄河之声,2019(10).
  编辑 温雪莲
其他文献
摘 要:社会在进步,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改变,教育方式也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而不断改变,素质教育成为现在教育的重中之重。体育教育和学科教育有很大的不同,学科教育更多的是理论,而体育教育注重实践。体育教育是注重学生身体和心理共同发展的一门学科。以足球教学为例分析小学体育培养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足球教学;小学体育;核心素养;策略   培养学生素养是学校教育的目标,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是学科
摘 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自然学科,数理知识庞杂而抽象,而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故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架起一座数学知识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桥梁,而信息技术可以实现这一桥梁作用。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呢?就该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论述,希望對其他教育同仁有所增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融合   新课程标准
摘 要:主要针对小学教育过程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赏教并举;扬长避短;持之以恒  后进生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我通过仔细研究揣摩先辈的经验总结,结合本人的教育工作实践,现将一些我在教育工作中总结的心得体会与全体同行教育人交流,还望指正,以待提高。  一、转变后进生的重要意义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提高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课堂是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兴趣特点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结合新课标要求和自身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认为构建低年级有效的识字教学的模式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整体感知,自主识字—合作识字,互帮互助—指导识记,提高效率—以写促识,学以致用—反复再现,拓展提高。  一、创设情
摘 要:历史与社会是义务教育综合性课程。以《中华文明探源》一课教学为例,从“整合化,让学科教学更有厚度”“分层化,让学科教学更有温度”“活动化,让学科教学更有广度”三个维度探讨学科教学模式,努力让历史与社会课堂更加异彩纷呈。   关键词:整合化;分层化;活动化;教学   《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力求遵循唯物史观,从学生实际出发,顺应
摘 要:在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呈增加趋势。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进入青春期后往往问题多多。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黄金时期,学校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帮助留守儿童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安全度过青春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农村中小学;帮扶策略   “用爱和鼓励浇灌的孩子懂得了感恩,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的糖果。虽然不赞成孩子买东西,但这份心意让人非常感动。换个方式也许那些调皮的孩子会发生让人想不到的
今天我有幸参加了乌鲁木齐市八一中学百人观摩示范课《光的直线传播》,感触颇深,从中学到了很多经验,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得到了不少启发。这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反思总结(说课),从学生实验到教师手工制作到学生演示、教师演示,每个环节过渡自然,学生活动恰到好处,问题设计巧妙,老师语言精练,面向全体学生,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一、课例分析   (1)在引课上,老师是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以形象直观的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以译林牛津英语7A Unit 4 My day一节英语公开课为例,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英
摘 要:折纸操作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操作活动.在涉及一些图形性质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做数学”的方式主动去探究和发现,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从感性体验再到理性掌握,深化对几何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和把握,是初中生有效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一种重要方式.   关键词:数学活动;折纸;初中几何   一、问题背景   折纸活动是发现数学的一种途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熟悉纸张折叠、裁剪和展开,初步
一、说教材   “认识分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一共编排了4个知识点,分别是认识分数(一)、认识分数(二)、同分母、同分子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加减法。《认识分数(二)》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分数后进行教学的,学习本课不仅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做铺垫,还为学习五年级分数的再认识、分数的四则运算等一系列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教材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充分经历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