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也是语文教学践行新课改要求的有力证明。小学阶段作为巩固和提升学生语文基础的良好时期,如何通过探索和实践,发掘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语文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界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兴趣质疑求新实践活动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催化剂,而且为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典范。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摒弃传统的机械式的教学观念或者形式,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以课堂主人翁的意识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进程中的每个环节,从细节中找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增强的有力因素,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就是关键所在。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文章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到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以获胜的可能性,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颜色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马匹,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去探索最恰当的出场顺序,从而不仅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独有的催化剂的成效。再者,教师在教学之余要经常性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兴趣所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教学策略和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性保障,使得教学步伐与新课改的发展并驾齐驱。
2、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以后要求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驾驭课文的能力。上《丝绸之路》时,让学生搜集历史上一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如: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大破匈奴的班超:西天取经的大唐著名僧人玄奘……他们都曾从这条路上经过,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拓展学生的视野,体现生活中的“大语文”。上《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让同学看文中的插图,说明这就是2002年10月19日全长工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时的场景。请大家仔细观察,试着为这照片写一写解说词。锻最好的教育素材莫过于生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都具有教育意义。正如建构主义强调的:教育应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以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作铺垫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文本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活动如记者、推销员、解说员、明星等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描绘方法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向同学描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激炼学生观察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大家都要讲礼貌》教学设计,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和助力,它能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快结束时,我提问:“课题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字,借东西要征得主人的同意,也应该按时归还,可课文中的借箭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会归还,真的有‘骗’的味道。你们怎么认为呢?”这一问,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起来,自主思维的火花在闪耀。
3、放手合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活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调节课堂气氛,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学生不是听老师唱独角戏,盲目跟着老师思路走,不加思考,囫囵吞枣。老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传达课文主旨的理解不是唯一的这一讯息,避免学生思维刻板化,对事物的认识千篇一律。
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教学中,考虑到第三人称叙事性较强但情感体验不够强烈,在带领学生把握该文基本故事情节后,我提出进行分小组讨论,每小组中学生自主设定自己为故事中的汤姆、父亲或湖边的一位普通居民。就故事中的情景,在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一条大鲈鱼,此刻你的想法会是什么,会怎么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研讨本文的中心思想。学生们设身处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站在各自的角度,据理力争,又经过总结后,我开始请各组代表发言。发言同学感慨:“汤姆”作为一个孩子很希望能够带走大鱼,而父亲尽管爱孩子但更希望孩子诚信正义,这深沉严格的父爱让他们感动。而另一位学生激动地说明了刚才他们组的混乱,汤姆坚持带回大鱼,诱惑正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刻,我们需要去坚守底线。此外,还有同学考虑到周边居民,站在公平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提出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这种形式的自主研讨下,同学们设身处地,有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分析中,通过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拘泥于某方面,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其中的人生哲理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4、点拨评价,自悟提升
通过讨论,教师进一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行科学评价,保证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学生自悟,达到提升。激励——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持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张扬个性。点拨——对学生的疑问,学习习惯,思维障碍,适时点拨、启发、引导、调控和补救。自悟——内容广泛,依据学生自学成果各有不同,重点包括:(1)对疑问的新发现、新理解;(2)对教材中的思想、情感的理性自悟;(3)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感悟。提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自悟发现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巩固、拓展,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规律,形成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中,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得以不断提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不斷创新教育理念,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学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组织指导水平。只有教师组织得力、方法科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才是高效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兴趣质疑求新实践活动
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的培养,这不仅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良好催化剂,而且为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典范。首先,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摒弃传统的机械式的教学观念或者形式,努力创建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以课堂主人翁的意识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来,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进程中的每个环节,从细节中找寻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增强的有力因素,引导学生的动手实践就是关键所在。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文章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到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以获胜的可能性,教师可以用事先准备好的颜色不同的小球代表不同的马匹,让学生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去探索最恰当的出场顺序,从而不仅使得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而且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独有的催化剂的成效。再者,教师在教学之余要经常性的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去,了解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和兴趣所在,不断地补充和完善教学策略和手段,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基础性保障,使得教学步伐与新课改的发展并驾齐驱。
2、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激励学生大胆探索,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例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以后要求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驾驭课文的能力。上《丝绸之路》时,让学生搜集历史上一些与丝绸之路有关的著名人物,如: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大破匈奴的班超:西天取经的大唐著名僧人玄奘……他们都曾从这条路上经过,与它结下不解之缘。拓展学生的视野,体现生活中的“大语文”。上《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让同学看文中的插图,说明这就是2002年10月19日全长工1338米的风火山隧道胜利贯通时的场景。请大家仔细观察,试着为这照片写一写解说词。锻最好的教育素材莫过于生活,学生周围发生的事件都具有教育意义。正如建构主义强调的:教育应该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在课堂导入环节时,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经常以学生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情境作铺垫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文本教学中,老师可以依据文本内容的特点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综合性活动如记者、推销员、解说员、明星等角色扮演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在教授三年级《我爱故乡的杨梅》一课时,我启发学生运用自己熟知的描绘方法将自己最喜欢的水果向同学描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也非常具有想象力和创造性。通过语文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是激炼学生观察和书面表达的能力。《大家都要讲礼貌》教学设计,拓展提问是好的课堂提问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和助力,它能让学生在宽畅的思维空间中展开多角度思维,能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的养成。例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快结束时,我提问:“课题中的‘借’字用得不恰当,我认为应该用‘骗’字,借东西要征得主人的同意,也应该按时归还,可课文中的借箭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会归还,真的有‘骗’的味道。你们怎么认为呢?”这一问,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起来,自主思维的火花在闪耀。
3、放手合作,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是一门活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调节课堂气氛,不断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确保学生不是听老师唱独角戏,盲目跟着老师思路走,不加思考,囫囵吞枣。老师也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打开思路,形成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传达课文主旨的理解不是唯一的这一讯息,避免学生思维刻板化,对事物的认识千篇一律。
在《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教学中,考虑到第三人称叙事性较强但情感体验不够强烈,在带领学生把握该文基本故事情节后,我提出进行分小组讨论,每小组中学生自主设定自己为故事中的汤姆、父亲或湖边的一位普通居民。就故事中的情景,在离允许钓鲈鱼的季节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一条大鲈鱼,此刻你的想法会是什么,会怎么做。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研讨本文的中心思想。学生们设身处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同学们站在各自的角度,据理力争,又经过总结后,我开始请各组代表发言。发言同学感慨:“汤姆”作为一个孩子很希望能够带走大鱼,而父亲尽管爱孩子但更希望孩子诚信正义,这深沉严格的父爱让他们感动。而另一位学生激动地说明了刚才他们组的混乱,汤姆坚持带回大鱼,诱惑正是考验我们意志的时刻,我们需要去坚守底线。此外,还有同学考虑到周边居民,站在公平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提出无规矩不成方圆。在这种形式的自主研讨下,同学们设身处地,有了强烈的情感体验,在自主分析中,通过交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不拘泥于某方面,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其中的人生哲理也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4、点拨评价,自悟提升
通过讨论,教师进一步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实行科学评价,保证探究活动有效进行,促进学生自悟,达到提升。激励——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保持浓厚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提升品质,张扬个性。点拨——对学生的疑问,学习习惯,思维障碍,适时点拨、启发、引导、调控和补救。自悟——内容广泛,依据学生自学成果各有不同,重点包括:(1)对疑问的新发现、新理解;(2)对教材中的思想、情感的理性自悟;(3)对教材中语言文字的感悟。提升——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自悟发现的基础上,通过训练、巩固、拓展,使学生获取知识,掌握规律,形成技能。同时,在自主学习中,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态度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得以不断提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必须不斷创新教育理念,准确地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树立教学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要提高教师的组织指导水平。只有教师组织得力、方法科学,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才是高效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