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杨昌盛,男,苗族,大专,50岁,30年来一直从事小学班主任及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工作。
【摘要】教师是以教书来培育人的专门人才,这种职业的特殊性除了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外,还规定了评价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教师应有的从教为善的品质。而作为外在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内得而成的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道德内涵所不可缺少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有这样的内涵特征。而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实际怎样,只有通过人的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关键词】师爱;素质;奉献;为人师表
New time teacher's ethics connotation
Yang Changsheng
【Abstract】The teacher is cultivates the human by teaching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his professional particularity besides intrinsic has stipulated the teacher proper state-of-art, education ability, but also had stipulated appraises the teacher behavior the good and evil standard and the teacher proper from teaches for the friendly quality. But takes the morality consciousness which and the behavior quality in the external behavior standards or the standard of conduct become, is the moral connotation essential. The teacher occupational ethics take the social morals one kind, also has such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 inevitably. But a person, a society's moral level, moral climate actual what kind, only then can make the appropriate appraisal through person's mora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moral behavior quality.
【Key words】Shi Ai; Quality; Offer; Being a teacher by worthy example
教师是以教书来培育人的专门人才,这种职业的特殊性除了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外,还规定了评价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教师应有的从教为善的品质。比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待人,公正合理,关爱集体,善于协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精心施教等,这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作为外在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内得而成的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道德内涵所不可缺少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有这样的内涵特征。离开了人内在的观念意识行为品质就无法去衡量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道德实际水平是怎样的了。因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只能反映对人的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要求,这要求都是什么而不能反映一个人、一个社会实际的道德水平。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实际怎样,只有通过人的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运用师爱,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发展史上,师生关系是个古今不断的话题,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进行的中价,没有师生间各种形式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教育活动就难以持久开展下去,那就只有运用师爱了。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如此说来,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才能倾心于教师,才能乐于接近教师,才更愿意接受教师之教育,所谓“师其亲,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不光这样,热爱学生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气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
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职业活动,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秘,所以,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具有博学多识。教师面对的最重要的实际职责要求就是用科学文化知识去武装“新生代”,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广闻博识,厚积博发,游刃有余地对学生的求知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水平,才能成为一个合格和教育者。
2 提高自己的素质,担当起多样化的职业角色
也就是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此必须有真才实学。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因而,教师的工作,必须需要博采众长。教师的普通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和科学精神,做到闻道在先,术业精湛。君子云“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就是这个道理。好学不倦,才能精通业务,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只有具备好学不倦的精神,才能履行自身职责,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能手,才能担负走多样化的职业角色。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就很难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3 注重奉献,营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含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人格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正确取向。教师应当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具有一颗只求奉献,不图回报之心,就像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什么,这两者之间要保持严格的和谐,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才会养成向往文明的愿望。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而是成就学生们的业绩,使他们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籍。当然,如今社会已不断发展,人的合理利益已受到社会的重视,满足合理的个人利益已成社会努力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因此而崇尚重利轻义,应坚持“义”与“利”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才不致于为利而行不义,陷入金钱物欲的泥潭。教师是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不能长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思想,应当注重奉献,营造良好的道德人格。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敬业乐教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是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证,才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 为人师表,做人之模范
教师不仅要授之以知,教之以事,而且要喻诸以德。完成这样的职责,不仅要学识深厚,智如泉源,而且能够在行为仪表上,以身作则,做之模范。因为青少年习性未定,行端的习得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而且需要教师的身教。因此,社会择师,总是赋予其为人师表的特殊要求。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传接者。因此,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应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谈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要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可以说,为人师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总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具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使这支队伍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中更加光彩焕然。
【摘要】教师是以教书来培育人的专门人才,这种职业的特殊性除了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外,还规定了评价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教师应有的从教为善的品质。而作为外在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内得而成的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道德内涵所不可缺少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有这样的内涵特征。而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实际怎样,只有通过人的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
【关键词】师爱;素质;奉献;为人师表
New time teacher's ethics connotation
Yang Changsheng
【Abstract】The teacher is cultivates the human by teaching th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his professional particularity besides intrinsic has stipulated the teacher proper state-of-art, education ability, but also had stipulated appraises the teacher behavior the good and evil standard and the teacher proper from teaches for the friendly quality. But takes the morality consciousness which and the behavior quality in the external behavior standards or the standard of conduct become, is the moral connotation essential. The teacher occupational ethics take the social morals one kind, also has such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 inevitably. But a person, a society's moral level, moral climate actual what kind, only then can make the appropriate appraisal through person's morality consciousness and the moral behavior quality.
【Key words】Shi Ai; Quality; Offer; Being a teacher by worthy example
教师是以教书来培育人的专门人才,这种职业的特殊性除了内在地规定了教师应有的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外,还规定了评价教师行为的善恶标准和教师应有的从教为善的品质。比如: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平等待人,公正合理,关爱集体,善于协作,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精心施教等,这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而作为外在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内得而成的道德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是道德内涵所不可缺少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道德的一种,也必然有这样的内涵特征。离开了人内在的观念意识行为品质就无法去衡量一个人、一个集体、一个社会道德实际水平是怎样的了。因为外在的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只能反映对人的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要求,这要求都是什么而不能反映一个人、一个社会实际的道德水平。一个人、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道德风尚实际怎样,只有通过人的道德观念意识和道德行为品质才能做出恰当的评价。要做到这点,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 运用师爱,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发展史上,师生关系是个古今不断的话题,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进行的中价,没有师生间各种形式的相互接触,相互作用,教育活动就难以持久开展下去,那就只有运用师爱了。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教育之爱。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如此说来,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才能倾心于教师,才能乐于接近教师,才更愿意接受教师之教育,所谓“师其亲,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使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不光这样,热爱学生还有助于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从事各种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创造积极、愉快的学习气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所以,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
教书育人是一项复杂的职业活动,其中蕴含着无穷的奥秘,所以,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首先要具有博学多识。教师面对的最重要的实际职责要求就是用科学文化知识去武装“新生代”,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和利用自然改造社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广闻博识,厚积博发,游刃有余地对学生的求知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水平,才能成为一个合格和教育者。
2 提高自己的素质,担当起多样化的职业角色
也就是说,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因此必须有真才实学。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因而,教师的工作,必须需要博采众长。教师的普通知识不仅要渊博,而且要饱学有识,将其内化为个人的文化素养。要提高自身素质,就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和科学精神,做到闻道在先,术业精湛。君子云“学必日新,日新者日进也”就是这个道理。好学不倦,才能精通业务,才能更好地教书育人。教师只有具备好学不倦的精神,才能履行自身职责,完成教学任务,才能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的能手,才能担负走多样化的职业角色。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自律自爱,持之以恒,力学苦练,就很难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要“为人师表”,恐非易事。故此,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3 注重奉献,营造良好的道德人格
一个合格的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育和教学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人格。教师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通过努力学习,认识到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到社会主义教师道德的内容和含义,并通过自身的修养,将认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进而外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习惯,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人格应该是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的正确取向。教师应当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这一职业,就应具有一颗只求奉献,不图回报之心,就像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那样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从社会得到什么,这两者之间要保持严格的和谐,只有懂得这些道理的人,才会养成向往文明的愿望。教师职业是一个充满自我牺牲的职业,在这一职业中的我不是要成就自己的什么业绩,而是成就学生们的业绩,使他们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这些学生实现了其人生价值,当教师的才能够体会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体会到教师职业给予的慰籍。当然,如今社会已不断发展,人的合理利益已受到社会的重视,满足合理的个人利益已成社会努力的一个方面,但不能因此而崇尚重利轻义,应坚持“义”与“利”的有机结合,协调统一,才不致于为利而行不义,陷入金钱物欲的泥潭。教师是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不能长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思想,应当注重奉献,营造良好的道德人格。只有这样,教师才有敬业乐教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是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证,才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 为人师表,做人之模范
教师不仅要授之以知,教之以事,而且要喻诸以德。完成这样的职责,不仅要学识深厚,智如泉源,而且能够在行为仪表上,以身作则,做之模范。因为青少年习性未定,行端的习得不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而且需要教师的身教。因此,社会择师,总是赋予其为人师表的特殊要求。我国汉代哲学家杨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不仅要有这种做人的威望,人格的力量,令学生所敬佩,还要以最佳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和行为表现,积极地影响和教育学生,使他们健康成长。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传接者。因此,教师作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更应注意为人师表,严格要求自己,从思想作风到生活作风,从言谈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要体现教师应有的文明风度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可以说,为人师表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
总之,教师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建设一支具有优秀的师德、师表风范,具有模范的师爱形象、具备高超的师识本领和掌握精湛师艺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根本所在,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适应市场经济新型人才的需要。具有这样一支教师队伍,才会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能使这支队伍在“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中更加光彩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