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学能力是后天可培养的一项技能,也是唯一值得被不断改善的能力。拥有了自学能力,无论世界怎样改变,无论知识怎样更新,我们都可以主动去学习,不怕被淘汰。同时,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学习太过被动,总是要等到教师讲,他们才能够获取知识,需要跟着教师,等教师引导,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提升学生自学能力的方法,以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状态,发展成为新时代的人才。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课余时间;独立解题;习题答案
自学能力,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部分。自学能力能够督促学生不断进步,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深度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在自学的过程中,说明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这也在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逐渐学会去审视自己,不断进步。学生有了目标,才能开启自学历程,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今天,笔者就以自身为例,讲解一下怎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希望有所帮助。
一、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主动学习相比跟着教师被动接受知识要重要的多。我们要给学生传输一种观念,告诉他们,你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学校,总有一天你们会没有人教,这个时候,你们要获取知识,就需要自己去寻找了,这就需要依靠你们自己的自学能力了。第一步,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下时间。毕竟课堂必须有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才能够解决疑惑。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与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知识,课堂中教师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以及困难,互相结合。
例如,我在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我会先了解到本节课将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将重点知识做好备案。同时,我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这节课的讲授之前,进行粗略的预习。预习需要学生做到,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划出重点知识,将不会的地方标注出来。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检验一下学生的预习状况。同时,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明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由我进行详细解答,让学生对不会的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课堂中,我也会给予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我不进行干涉。课下我也会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温故知新,进行自学,提高自身能力。
二、鼓励学生独立解题
在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这些年,我见到过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数学教师,喜欢在课堂上主导课堂走向,利用课本中的例题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基本上,很多的习题都是教师给予答案之后,学生开始解答。上来就给答案,这样很不利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应该循循善诱,一步一步的带领学生寻求知识的答案。同时给予学生独立解题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努力找到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锻炼。他们会在失败与成功之中,寻找学习数学的奥妙,从而爱上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我在讲授“两位数减两位数”给学生们听的时候,我会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找到重点知识。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我会以一个例子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假如你有十一个苹果,你朋友有十个苹果。你们交替着吃苹果,一人分一个,最后还剩下几个?这个时候,学生们会十分的好奇,于是利用原来的知识进行计算,最后发现算不出来。于是,我不会解答,而是借此机会,展开本节课的讲解。等到所有基础内容都说完之后,我公布答案。之后,我会布置十道题给学生们进行练习,检验学习情况。同时,我也会找几个学生上台解答。要求他们,尽量独立完成,如果实在做不出来,也不要抄别人的,空在那即可。
三、减少习题答案供给
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我们会发现,学生越来越讨厌做作业,于是出现了一个不好现象。我们都知道,很多练习册或者习题集都有着课后答案以及详细解答,于是有的学生为了偷懒,不去仔细解答,而是直接把答案抄上了事。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完全消失了,只是知道一个答案罢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尽量避免先给学生答案,这样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我带领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节课里的知识点,我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我讲授起来十分轻松,因为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了内容以及重点。我上课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检验同时训练他们的熟练度。于是,我出了一道题,一个长方形的两条边分别是12和6厘米,正方形的边是8厘米,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没过多久,程度好的学生就做完了,他们向我寻求答案。我知道,学生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所以我没有提前公布答案,而是让他们自行检查,等所有学生都做完之后,才公布答案,让学生自行检验。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有利。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提高,自主学习课本以及课外内容,减轻课堂压力。其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防止抄袭现象。
参考文献:
[1]鄭丽波.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培训,2015(20).
[2]黄丽萍.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自学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学能力;课余时间;独立解题;习题答案
自学能力,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部分。自学能力能够督促学生不断进步,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深度挖掘学生自身的潜力。在自学的过程中,说明学生有自己的思考,这也在潜移默化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逐渐学会去审视自己,不断进步。学生有了目标,才能开启自学历程,所以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今天,笔者就以自身为例,讲解一下怎样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希望有所帮助。
一、合理利用课余时间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主动学习相比跟着教师被动接受知识要重要的多。我们要给学生传输一种观念,告诉他们,你们不可能一辈子都在学校,总有一天你们会没有人教,这个时候,你们要获取知识,就需要自己去寻找了,这就需要依靠你们自己的自学能力了。第一步,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下时间。毕竟课堂必须有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才能够解决疑惑。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与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知识,课堂中教师帮助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的疑惑以及困难,互相结合。
例如,我在讲解“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我会先了解到本节课将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将重点知识做好备案。同时,我会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这节课的讲授之前,进行粗略的预习。预习需要学生做到,大概了解文章内容,划出重点知识,将不会的地方标注出来。我在讲这节课的时候,会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问,检验一下学生的预习状况。同时,让学生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说明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然后,由我进行详细解答,让学生对不会的知识点印象更加深刻。课堂中,我也会给予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我不进行干涉。课下我也会给学生布置练习题,让学生温故知新,进行自学,提高自身能力。
二、鼓励学生独立解题
在我从事小学数学教育的这些年,我见到过很多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数数学教师,喜欢在课堂上主导课堂走向,利用课本中的例题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基本上,很多的习题都是教师给予答案之后,学生开始解答。上来就给答案,这样很不利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应该循循善诱,一步一步的带领学生寻求知识的答案。同时给予学生独立解题的机会,让他们通过努力找到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能力才会得到有效的锻炼。他们会在失败与成功之中,寻找学习数学的奥妙,从而爱上学习,激发学习数学的动力。
例如,我在讲授“两位数减两位数”给学生们听的时候,我会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找到重点知识。在课堂的讲解过程中,我会以一个例子来吸引学生的目光。假如你有十一个苹果,你朋友有十个苹果。你们交替着吃苹果,一人分一个,最后还剩下几个?这个时候,学生们会十分的好奇,于是利用原来的知识进行计算,最后发现算不出来。于是,我不会解答,而是借此机会,展开本节课的讲解。等到所有基础内容都说完之后,我公布答案。之后,我会布置十道题给学生们进行练习,检验学习情况。同时,我也会找几个学生上台解答。要求他们,尽量独立完成,如果实在做不出来,也不要抄别人的,空在那即可。
三、减少习题答案供给
随着学生的不断学习,我们会发现,学生越来越讨厌做作业,于是出现了一个不好现象。我们都知道,很多练习册或者习题集都有着课后答案以及详细解答,于是有的学生为了偷懒,不去仔细解答,而是直接把答案抄上了事。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完全消失了,只是知道一个答案罢了。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尽量避免先给学生答案,这样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例如,我带领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一节课里的知识点,我先让学生提前预习。在课堂上,我讲授起来十分轻松,因为学生基本上已经了解了内容以及重点。我上课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检验同时训练他们的熟练度。于是,我出了一道题,一个长方形的两条边分别是12和6厘米,正方形的边是8厘米,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没过多久,程度好的学生就做完了,他们向我寻求答案。我知道,学生之间是有差异性的,所以我没有提前公布答案,而是让他们自行检查,等所有学生都做完之后,才公布答案,让学生自行检验。
总之,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未来的发展中更有利。首先,教师要教会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提高,自主学习课本以及课外内容,减轻课堂压力。其次,督促学生独立完成作业,防止抄袭现象。
参考文献:
[1]鄭丽波.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策略分析[J].中国培训,2015(20).
[2]黄丽萍.浅谈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自学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