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策略的思考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816971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搞得轰轰烈烈,但仔细思之,发现很多活动已经游离于语文学习之外,教师过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忽略了自身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学习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缺乏调控的状态之中,大大降低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质量。如何才能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更有效地开展这样的活动呢?
  一、积极鼓励,营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这就要我们善于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开始时哪怕做得不够好,也应该多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尝到一些成功的喜悦。当然提高学生的兴趣,光靠一些鼓励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可以在整个班级营造这样的氛围,如学生的个人心得体会、美文佳作、小组的手抄小报等贴在作品区进行展示;每次活动设立单项奖,最佳组织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口才奖,最佳表演奖,活动精美照片和单项奖得主的照片在班级宣传栏展出;利用班会课指导学生辩论及课本剧的排练等等。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己的广阔舞台,这样就帮助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语文活动的氛围,让大家喜欢并乐于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
  二、整体规划和具体规划相结合
  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个整体,首先要有一个总体的规划:
  1、在学习目标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无论是在学科内部还是跨学科的学习,无论涉及到哪个领域,哪门学科,采取哪些方式,落脚点都应在“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2、在学习内容上,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别于一般的课堂学习。它所面对的不只是课本和学科知识,而是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学习探究的内容,同时也构成了他们个性发展的世界。因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选择什么样的学习内容,实质上是把学生带入怎样的一个世界里去成长,其内容的取向不宜过窄。
  3、在过程方法上,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还要加强过程性引导和基本方法技巧指导。其次,每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也应有一个具体的规划。
  1、规划活动方式。一般来说,现在活动多采用分组开展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并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综合性学习中来。分组时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由组合(每次活动相对固定),但我们也要注意宏观调控,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特长及个性,对于个别能力偏低的学生,就要强化组长的责任心,以强带弱,发扬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最终成果展示教师评价到小组,由组长和组员再评价到个人。
  2、规划活动时间和步骤。由于活动所需花费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加上中学阶段学生本身的学业负担比较重,因此每次活动我会安排大约两周左右,给学生尽量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一般将分为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各小组分配任务;各成员收集、筛选并整理资料(教师进行方法指导);(2)成果展示设计、排练(教师进行过程指导)(3)全班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随堂拓展延伸、评价总结。
  三、切实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
  1、少全面控制
  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它面向生活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与教材,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一种教师“低控制度”的教学活动。学生以自身感兴趣的事物为学习内容;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选取研究主题;凭自己的见解提假设并搜寻相关资料;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自己设计并组织成果展示等等,学生的“学”是外显的、自主的,而教师的“教”是隐性的、辅助的,尽量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度,少一些控制。
  2、多积极参与
  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在平等沟通与合作中实施教学。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设计学习活动,并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着学生。
  3、重个别指导
  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教学不再是统一的“灌输”,而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体验,承认学生在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上的自主性和差异性,重视个别指导教学。由于学生之间的兴趣爱好和认知能力等方面有差异,这种差异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因此,教师有必要注意观察、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实际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反映要相当敏感,分组前照顾能力较弱的部分学生,过程上多作个别帮助指导,或及时抓住契机以点拨,或主动创设情景以引导,或在资料上、技术上为他们提供有力的支持,或在信心方面给以鼓舞,机智和艺术地帮助他们跨过活动道路上的一道道“坎”。
其他文献
一堂课由四十五分钟精缩到四十分钟,开展高效的课堂教学成为了更迫切的需求。在如此背景下,每节课匆匆导入、提问精缩、思考精简,讨论更是几乎无暇顾及。只想一节课能结束一课或二分之一课的“战斗”。一学期下来,细细数来,语文综合性学习仓促开展甚至只停留在计划。连学生珍贵的自由阅读时间偶尔也会被“匆匆”的课文教读课占用。虽如此,面对考试中的阅读题,学生依然“茫茫然”。师生被这样的“高效”搞得身心俱疲。  可见
期刊
如何做好小学生的作文起步,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作文,享受作文。我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作文的兴趣  作为第一线的老师,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对于一个小学生,让他们写什么呢?怎样写?没有兴趣如何写!作文教学很有经验的管建刚老师的这一个观点。“你要好好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啊。”作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我也觉得是:因为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
期刊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  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阵地,但其现状令人担忧。通过对本学年度我所带班级的学生作文能力和周边几所学校关于作文教学方面的调查,我发现了很多问题:  一、学生作文能力参差不齐。有些同学不仅能写出含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而且议论文、散文也写得像模像样。而有些同学就一般的记叙文也难以写得好。如学年初第一篇摸底作文我布置的是写人记叙文,不少同学写母亲、老师,而写母亲、老师的又有不少同学写送伞、赠伞的。不但题材
期刊
不同的学科对人格有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人格是“一个人表现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有人说人格是“某人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有人认为人格是“演员在戏剧中充当的人物性格和角色”;还有人认为人格是“人的一贯行为模式”。这些不同的定义都是从外显角度对人格的描述。还有人从人的内在的欲望、动机、品质、理想、意识、本性等特征给人格下定义,如:认为人格是“使一个人适合于他的工作的那个人品质的总和”,是“完善的理想”;“
期刊
走上教坛二十多年了,一直从事语文科教学。语文这一学科像无底深潭,无论掷多少石子下去,都填不满,得到的,只是被石子激起的一片小小浪花!唉,教语文难啊!想在语文科取得成绩,难上加难!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清楚知道;语文科的教学,投入大,收获小。那么,怎样才能扭转这一局面?做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呢?我决定尽全力,另辟途径,争取转败为胜。  我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第一、教会学生掌握解题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
期刊
“以善致善”是儒家的哲学思想,蒋庆在《以善致善—— 蒋庆与盛洪的对话》一书中指出,“以善致善”就是实现善的目的必须用善的手段,也叫“以正治正”。如果将这一思想运用在德育中,就是要求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既要持有正义的教育目的,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又要采用正义的德育手段,即采用合情、合理、合法的办法,遵循教育原则,对学生进行精神育化。  那么,教育者究竟如何才能“以善致善”,让德育焕发生命活力
期刊
实施集体备课的初衷是凝聚集体的智慧,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但是我们发现在一些学校,把集体备课等同于分工备课。为了便于研究和管理,有些学校在学期初就排出了备课的分工表,将整册内容进行了分解,每个教师分别负责一部分,让教师明确任务,提前做好准备。到参加集体备课时,就确定一位中心发言人,应该说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是对的,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最终演变成一人一个单元,只有在自己负责的单元自己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愿看到学生作文出现东拼西凑、胡编乱造现象,不愿看到无创造力的克隆文章,我们希望看到有创新、有真情实感的作文,作文的本质应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剖白。鉴于此,《初中语文日记随笔式写作训练探索与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志同道合、求索创新,经历过研究的困惑、推进的努力、殷切的期待和成功的喜悦,在初中语文日记随笔式写作之兴趣研究方面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探索,下面结合实践,谈一些我们的做法。  一、
期刊
幸福应该是一种感觉,它既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取决于人的心理状态。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等都很难轻言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和烦琐的事务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寻找——享受课堂  如果我们以享受的态度对待课堂,眼前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