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爱护水资源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guxinzh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述
  本科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将用1课时的时间来完成本课的学习。这一课的主要讲授的是如何保护我们人类宝贵的水资源和预防水资源污染,它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爱护水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
  2.知道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
  3.初步掌握节水的一些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调查与统计的方法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状况,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切实感受到水资源缺乏离我们并不远,节约用水刻不容缓。
  2.通过设计节水计划,使学生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3.通过对学生周围的水污染情况的调查,让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们经过对第二单元对空气的学习后,对大气污染和空气资源的保护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因此在学习本节课时能够很轻松的进行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水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结合学生在生物、地理等学科中学习的知识,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水资源的重要和宝贵。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科的教学策略主要采取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归纳,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评价的作用。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具体的活动形式将采用学生观看节水纪录片,并在观看后分享自己的感悟的形式来进行。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的教学资源主要有多媒体白板、教学课件、挂图和节水公益视频《一公升自来水》。学生需要准备的是坐标纸和文具。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生物中的《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和地理中的《水资源》的部分知识来进行新课的导入(学生以上的知识学生均在八年级时学过了)。
  教师:同学们,我们在学习生物学后知道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体所必须的六种营养物质之一;在地理学中知道了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地域、时间分别不均匀等特点。但是这些知识的学习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就让我们一起从化学的角度从新认识水资源的宝贵。打开课本第68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爱护水资源》。
  学生:好。
  (二)阅读材料,查找信息
  给学生7分钟时间阅读教材第一部分“人类拥有的水资源”,并总结课文大意。
  教师:同学们先快读课文第一部分,并归纳出课文的大意,可以互相交流讨论。现在开始!
  学生:读课文、讨论。
  教师:好了,时间到!哪位同学愿意来分享他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甲:老师,我读了课文后感觉到地球上的水资源十分的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而我国地大物博,更是不用擔心水资源的问题!
  教师:谢谢你的分享,请坐!有没有其他同学有不一样的看法?还是你们都认同他的说法?
  学生乙: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虽然地球上水的总量大但是大多数是难以利用的咸水,淡水资源十分的宝贵;还有就是,我国的水资源虽然总量很大,但是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所以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反而是倒数的!
  教师:恩!很好,请坐!也谢谢你的分享。同学们现在我们又两种截然性反的说法,你们认为谁的对呢?
  学生:乙!
  教师:很好,这次真理在大多数人的手中,但有一点要注意,不是“咸水”是海水!我国的水资源到底缺乏到什么样子呢?让我们来一起观看短片《一公升自来水》。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并带着以下几个问题:1、一公升水能做哪些事?2、水是怎么变成自来水的?
  学生:好!
  (三)学生探究,教师指导
  通过观看公益短片,激发学生爱护水资源的观念。教师从旁引导。
  教师:同学们!看完这段短片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一公升的自来水,连两个矿泉水瓶都装不满!但是他却是非洲干旱地区一家三口的一日饮水!生活在那里的人一辈子都没有洗过澡,因为水都用来饮用了!即使是在我国的西部,也有一些地区,人一生才能洗三次澡,出生、结婚和死亡时才能“奢侈”一次。虽然我们在这现在不缺水,但是我们能够肆意的去浪费水资源么?
  学生:不能!对水资源的浪费是对生命的践踏!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对于那些生活在缺水地区的人来说简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啊。我们更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四)查找资料,统计信息
  展示挂图,让学生在坐标纸上描点、连线和作图,分析我省的人均水资源变化情况。
  教师:张贴挂图,同学们,请你们分解挂图所给信息作出我省人均水资源的折线图并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后排的学生可以到前面来观看。
  学生活动。
  教师:做完了么?课代表收一下。你们认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丙:水资源的浪费。这使我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逐年降低。
  教师:很好,请坐!还有么?
  学生丁:还有,环境的污染也造成了可利用的人均水资源变少了!
  教师:你们都很棒!总结很好、很充分,老师也没有什么好补充的了。下面我们来一起看课文的第二部分“爱护水资源”。
  (五)重点点拨、难点详解
  看课文的第二部分“爱护水资源”。
  七、课后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学生活动、展示,教师引导点评的思路,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采用了多种的教学方法,争取让学生在每个环节都能达到学习目标。本节课成功在学生在之前其他兄弟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水资源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和联系。本节课的课程设计上,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学生素质的培养。使学生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简单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化方案的意识,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优化方案。  2.能力目标:通過观察、操作、比较、讨论、思考等活动,寻找规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优化思想的应用。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
期刊
一、目标制定中的思考  3月中旬我们便进入了《春天小花园》的主题,根据幼儿数领域的目标要求以及对学习用书《幼儿数学新编》的参考,本主题中幼儿所涉及的数领域集中在分类及排序这一块,主要目标为:1.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大小、形状等特征进行分类。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排列。2.在分类的基础上学习将物体按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进行简单有规律的排序。小班下学期的模式排序有:AB、AABB、ABC三种。  在本主题
期刊
案例背景: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九日是约翰内斯堡大学一年一度的员工日。因为今年刚好是约堡大学建校十周年,这一天约翰内斯堡大学四个校区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参与到一场热闹非凡的庆典中来。按照惯例,大家会热热闹闹地聚在主校区,一起欣赏学校特邀乐队表演的精彩节目,聆听学校大校长的讲演祝词,品尝风味不同的南非小吃,为困难学生提供各种捐助,甚至还可以申请现场的展台,推销各种自制的特色产品。  那个时候,约翰内斯堡
期刊
一、后进生的概念及转化的意义  (一)后进生的概念  国务院在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可能就是对合格学生的一个很好的定义和标准。因此,从以上几方面来衡量学生,研究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后进生是指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差或者某些方面相当差的学生。其思想
期刊
【设计思想】  按以往的教学思想学习这一课时,应是老师先选取几个图片,进行一下示范,然后学生“依瓢画葫芦”,按照老师的要求把各个功能用一次,等遇到真正需要处理的图片时,学生往往不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功能。新课程理念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要让学生有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主动地去探究知识的内涵,而不是被动地等待。  遵循以上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我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希
期刊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解读也许还不是非常透彻到位,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谈一谈对《标准》四个基本理念的具体理解和实践。  首先,“师德为先”,突出师德要求。“学高为尚,身正为范”,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也提出“为人师表”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要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身示范,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期刊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基本特征,并且已经直观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认识直线图形到认识圆这样的曲线图形,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图形与几何”的学习经验,而且也能给学生探索学习的方法注入一些新的内容,并使他们的空间观念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此,安排了两个层次的学习活动。第一层次,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圆。教学中,我首先呈现了学过的几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13课《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一、以“人物形象”为取向的文体观  不在情节上啰嗦,只在形象上感悟解读。  二、以“唤醒意会”为取向的主题观  在常态阅读的基础上,唤醒、提示、传递、激活、启示、引领,让沉睡的语文意识觉醒。  【教学目标】  一、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通过研读对话感受小男孩的机智勇敢,并能用恰当贴切的表情和语
期刊
案例背景:  《散步》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玲珑剔透、秀美隽永、意蕴丰富、充满诗意的叙事散文。文章通过家庭生活中一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来表现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折射出亲情和人性的光芒。研习新课时,我决定打破常规,把教学重点放在品味文章的语言和深层意蕴上,引导学生在品味、鉴赏、运用中完成对文章的解读。  案例描述: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聆听《散步》的配乐朗诵,用心去感受在这次平凡而
期刊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例1和例3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知识,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特征;通过观察、想象、操作实物使学生建立起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