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稿的喜乐与哀愁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5454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脱”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比如脱衣服,脱稿。但是“拖”不是,比如拖布,拖稿。而我有幸在最后这个词汇上发挥天赋,成为一代卓有建树的“拖星”,每次发稿流程尾期,都会有几个人咆哮着向我袭来,说,Moss,你到底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交稿?什么时候……什么时候!什-么-时-候!
  
  当这次又拖稿六天之后,我不得不接受了老板对我Gossip的命题作文:“你就写写拖稿吧,从心理上研究一下拖延的心态,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办法。”随即发给我一些很学术的参考,我看了一会,觉得很苦恼,我绝对能写一篇“拖稿的一万条理由”,但是让我提出深刻的解决方案可做不到。我拖延是每次心理溃败到山穷水尽又发展出新境界的,拖到今天已经有了物我两相忘的境界。各位看官,这本杂志看到最后还是轻松些、平庸些,跟我一起共鸣——“原来这个家伙也这样”吧!
  拖延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比如我。我是到了上个月在开心网上做一个“你小时候怎么完成暑假作业”的投票,才知道原来我身边真有活人是“按日期每天做一页”和“一放假先写完”的。而且居然一些很爱玩的人也这样唉!我还以为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和我一样,放假先挑着把自己喜欢的口算和造句题写完了,然后把本一扔,到假期结束前三天才疯狂赶做应用题和作文呢!
  还有一种拖延是后天进化的。比如我有一个朋友,脑灵手快,但是他的老板总是喜欢精益求精,所以他完成得越快,越激发老板有了新的idea,要返工。到最后,他终于变成了一个拖延的人,最后一分钟给老板,逼他只能在A和B中选择了。
  也许是拖延久了,人就有一股散漫之气,曾经有一个编辑朋友,没打两次交道就在MSN上幽幽地问我,我怎么觉得你有张拖稿脸?我当时就感觉吃了一闷棍,心想这你也能看出来,我以后在圈子里怎么混!对方说我的上升星座在天蝎,是比较容易感知压力的星座,故有此怀疑。加上我的月亮星座在处女这样追求完美的星座,是不忌惮为了好好规划而延缓行动的。嗯,原来不是拖稿脸。是拖稿星盘。对于我这种人,我母亲有一个精妙的比喻,叫做:屎顶屁股门。
  最开始的时候,我以为我拖延是追求完美的性格所致,苦干完型效应,越想做好的事情越不敢完成,把自己越逼越紧张。但后来我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一个并不追求完美的朋友也和我一样拖延。我们有相同的病症:非要到只剩4个小时。却有6个小时的工作要完成时才开始行动,一旦抢回点时间,比如剩下3个小时,有3小时的工作了。就要停下来歇到只剩1个小时的时候才开始行动。玩得就是心跳。
  拖延之后的冲刺就好像一剂吗啡,属于“濒死边缘”的极端体验。那种肾上腺素分泌的感觉。说好听了,就好像电影《奔腾年代》里那只名叫海饼干的赛马,它从小跛脚懒惰,好在树下晒太阳,但是它却是上世纪20年代成绩最好的一匹马。若要海饼干夺冠,有这样一个诀窍,就是不要让它一路领先。而是在冲刺前的直道轻拉它的笼头,让它略减速,有一段时间眼睛能看到第二名正和它齐头并进。只要如此,一旦再加速,海饼干的速度就无可比拟。电影中有一段话大意如此:海饼干有颗骄傲的心,你要让它竞争,它天生为战斗而生。
  唉,我们老板看到我这么写一定气死了。记得一本名为《决不拖延》的书中这么写:一个员工曾经有过某一些拖延的行为,其实并不会导致多么严重的后果;真正能够导致严重后果的。是拖延成习并且竭力加以掩盖一为拖延寻找借口。
  但是我也不能写出解决原因啊,一旦写出来,以后老板就会说,你自己都知道怎么改了,为什么还不改呢?你还想不想干了?唉,写稿难,必须拖延啊!
其他文献
海龟与土鳖某种程度上像火星人与地球人,你要怎样平衡他们之间的关系?  我任职的公司已经成立几年了,创立了自己独立的品牌,员工也达到了300多人。业务刚刚开展时,权责没有那么明确,大家反而同心协力。随着公司业绩走强。人员迅速增长,内部沟通却渐渐出现问题。  今年,公司与一家大型知名网站深度合作一个网上商城,我也是参与者之一,全程跟踪谈判。该网站为我们新开辟一个商城频道,由我们负责进货、发货与客服,他
期刊
我后来仔细留心了一下,发现二线城市办事处的员工在能力和态度方丽与一线城市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还更突出。  这个形势,奇怪得很。一面是听到应聘者在叫找不到工作,另一面身边不少高管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在感慨人才难觅,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发出这样感慨的高管通常有一个共同点,要么身在北京,要么身在上海。不少大公司招聘都有误区,眼睛只盯着一线大城市。对,北京、上海确实人才济济,但这两城市总人口加起
期刊
招聘最为严苛的宝洁,也最为重视招聘后对员工的培养。这家公司强调全程培训计划,从职业技能到生活,从价值观到处世方式。连宝洁自己的员工都说,宝洁人到了哪儿都能一眼辨识出,因为他们太像了。    在维基百科的解释中,宝洁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日用品公司之一。从金霸王电池到飘柔洗发水,从纸巾到饮料食品,这个庞大的组织几乎占据了家庭中所有的空间角落。在2008年,宝洁是全球利润排名14位的公司,而中国市场在宝洁
期刊
从小一直以为“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工作久了才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工作的“一日之计在于夜”:常常要在晚上才把今天没有做完的事情补上,把明天要做的事情想清楚、写下来;而一年之计,则更多的是在于夏。  夏天学生毕业、新人入职、MBA们开学,同时窗外雷雨阵阵,雷声隆隆。这一切都联动着让人的大脑更容易陷入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担忧。“变化无常。无聊,不安。”这是帕斯卡尔在“论人的
期刊
作为候选人,你权衡过自己应聘某个职位的优势和特长后,可以直接联系相关公司的HR或者用人部门,即使不成,也只是丢了点儿面子的事儿。  “LEO你好。一周前我还是一名外企员工,现在遭遇裁员。目前有家公司职位非常吸引我。除了自己投送简历以外,我想主动联系猎头,请他看看是否可以举荐一下,如果主动联系,是不是很合适呢?”  这是我最近收到的一封信。那么,能否让猎头帮我们这些候选人推荐工作机会呢?  答案是:
期刊
领导者,和风细雨或是作风强硬都是可选项,你可以采取平和的方式,但不可以忘掉自己的原则;你可以管理手段凌厉,但是不要管到人家没有自由。    回想起来,确实有不少人评价过我强势,他们讲得很小心,但实际上我并不介意,因为“强势”这个词对我而言并非贬义。至少也算中性吧!  如果你去问我在群邑的同事,恐怕一半会评论我强势,一半反对:公司新人在我面前多简单的问题也敢问,多硬的制度也敢跳出来说,这时候我的角色
期刊
一个朋友招聘毕业生时告诉我,他最讨厌那种已经非常不像毕业生的毕业生,因为这种人想得太多了。已经懂得“潜规则”,你说可怕不可怕?    近两年,眼见着职场小说火起来。很是吸引眼球。职场人看多了职场小说,也难免会把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小说中的情节联系起来对号入座。其实对于大多数初入职场的菜鸟们来讲,选择好方向、踏踏实实地工作,要比钻研那些被媒体从《潜伏》里面炒作出来的花招手段更重要。我最近看的《白领突击》
期刊
第六讲:创意人的全能素质    是位置不对,客流量不大?是咖啡不好喝,价格太贵了?是室内装修太丑?是老板娘经营不善?一大堆理由罗列出来,除了室内装修和设计师有关,还有哪些设计方面的因素和小店的倒掉有关?    在PPAPER上海办公室的楼下,有一家叫做“爱巧克”的咖啡店,特色是出售很多优质巧克力。咖啡店装修、氛围以及咖啡品质都不错,店家商标更是漂亮。  爱巧克的老板是一位年轻女生,还有两个默默上班
期刊
这年头儿没有英才是会被埋没的,有能力的都浮在面儿上。    Jerry是我的邻居和酒友,上周和他吃饭时他聊起了找工作时的烦心事,总的来说就是“好货无人能识”。他在一家外资公司工作了整整十年,从小小的采购员晋升到了供应链总监的职位。老板都换了四五任,新上来的总裁往往要向他请教公司相关情况。Jerry工作感觉始终很好,但是最近遇到些事情却让他心生去意。决定开始找新工作。  Jerry的性格和工作性质导
期刊
第七讲 情绪与谈判    拍桌子、咆哮、苦笑、摇头,耸肩……谈判时对方的很多动作部是美国谈判书上明列着的标准动作,对方不过是“照表操课”而已,目的是让我们知难而退。所以我们最好的反应就是默默看着他,让他漠完就好。    在我的谈判课上,一个学生跟我讲了一个他遭遇的尴尬场面:  他是一个经理,有一次带属下一起参加某个谈判。没想到对方脾气非常暴躁,当着所有人的面指着他骂:“你简直在浪费我的时间!”让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