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教育,本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是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激发其学习兴趣,说到底就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1 教与学相互依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的论著中,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指出:“教学改革更深层面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怎么学与怎么教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阅读内容,由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只有充分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离不开正确教学思想的指导和最佳教学方案的设定,而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同样也离不开教学思想这一教学灵魂的指导。所以,首先必须确定现代教学思想,要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改变过去落后的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协同活动的过程,“教”与“学”合而为一,“学”离不开“教”,“教”离不开“学”。它们是一个耦合的过程,就像两个齿轮一样,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教”和“学”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存在,否则,教师的教就成了自吹自擂的“独台戏”,学生只能是无头苍蝇一样地“自学”,学生只能是无方法地“死学”。假如教师盲目地以个人的讲替代学生的学,学生无所事事,学生就会厌学,并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烦以及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假如充分尊重并加以发扬,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地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极大地提高。
2 增强兴趣,提高吸引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不“领情”。政治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如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极大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机械地学习书本知识。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师很好的掌握教材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求我们教师去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学生课后多关心时事政治。这样,在讲清教材知识后,可以适当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杜绝放羊式的自习方式,充分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
3 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的。如果我们依旧一成不变地沿用陈旧的教学理念,那么广大教师势必会亦步亦趋,就会跟不上教育的发展,势必要慢慢地落后。因此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社会要求,遵循一定的教学原理和规律,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现代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新,提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储备。一名好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思想政治学科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它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定的教学境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学内容”要素代替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网络,能够提供智能、便捷的资料搜索服务,扩展教师学习时空;提供时事新闻,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缤纷世界,与时代同步;汇聚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精彩。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离不开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不仅能给学生以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而且,学生和教师会在这种乐意融融的环境中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被淘汰,教师应该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我想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1 教与学相互依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如何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的论著中,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伟长先生指出:“教学改革更深层面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怎么学与怎么教的问题。”在教学中,我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阅读内容,由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只有充分地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才能在上课中体现“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地位,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离不开正确教学思想的指导和最佳教学方案的设定,而最佳教学方案的设计同样也离不开教学思想这一教学灵魂的指导。所以,首先必须确定现代教学思想,要优化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改变过去落后的思想观念。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协同活动的过程,“教”与“学”合而为一,“学”离不开“教”,“教”离不开“学”。它们是一个耦合的过程,就像两个齿轮一样,紧紧地咬合在一起。“教”和“学”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脱离对方而存在,否则,教师的教就成了自吹自擂的“独台戏”,学生只能是无头苍蝇一样地“自学”,学生只能是无方法地“死学”。假如教师盲目地以个人的讲替代学生的学,学生无所事事,学生就会厌学,并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烦以及抵触情绪。反之,教师对学生的主体作用假如充分尊重并加以发扬,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地教学过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极大地提高。
2 增强兴趣,提高吸引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才得到安慰,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而在教师,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所以学生不“领情”。政治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如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极大成功的例子也很多。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机械地学习书本知识。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师很好的掌握教材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求我们教师去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学生课后多关心时事政治。这样,在讲清教材知识后,可以适当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索,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杜绝放羊式的自习方式,充分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
3 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社会在飞速地发展,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同样学生也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的。如果我们依旧一成不变地沿用陈旧的教学理念,那么广大教师势必会亦步亦趋,就会跟不上教育的发展,势必要慢慢地落后。因此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来上课,结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所以作为教师只有认清形势,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根据社会要求,遵循一定的教学原理和规律,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对学生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过程,“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现代学生的视野越来越宽,了解的信息也越来越新,提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储备。一名好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同时,思想政治学科极强的现实性与时代性,要求它的教学必须“与时俱进”,随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定的教学境况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重新调整、优化组合。因此,以灵活的“教学内容”要素代替相对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个必然的结果。网络,能够提供智能、便捷的资料搜索服务,扩展教师学习时空;提供时事新闻,有助于教师及时把握缤纷世界,与时代同步;汇聚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让教师的课堂教学更精彩。作为一名教师,要上好一堂课,离不开精深的专业知识水平。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生活中的情境,实现教学内容的直观化、形象化,不仅能给学生以真实自然、生动感人的美育,而且,学生和教师会在这种乐意融融的环境中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被淘汰,教师应该在同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我想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