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考选考是一种新的高考形式,浙江省是全国高考改革试点之一,从2015年开始至今已经有四年的时间了。在历史考试部分,分为两个部分,学考题和加试题。学考题是对学生的学习水平的检验,在分值上很难拉开。但是加试题就可以更为直观地展现考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本文通过对往年的历史加试题进行分析后,得出题目的相关特点,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一定的备考策略。
关键词:高考历史;加试题;特点
引言:
高考全考是一种新型的高考模式,在近两年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最重要的特点是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考的高考科目。之后根据考生的成绩来选择未来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考核模式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过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师生都会出现一定的迷茫情绪,不知如何备考。而浙江省推行该高考制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备考经验上会更为丰富,对此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经验。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特点分析
(一)重视基础知识
在加试题部分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如,在2017年的33题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这部分是教材的基础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国制度的了解程度。虽然命题规则中也保留了相关史论与当前学者理论相结合的特点,为了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二)重视对知识点的整合能力
与其他省份的高考历史试卷不同,浙江省的高考历史试卷没有自选模块,在命题中,会体现选修与必修两个部分。浙江省的选修教材一般是选择三本,根据当年的历史考试情况决定。在2019年4月份浙江历史选考卷子中,可以明显地发现试卷的难度增加了,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就很难取得一个高分。选考题部分是对破坏历史遗产的后果分析,以及对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考查,如果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语言能力以及知识体系整合能力,在考试时就会六神无主。历史考试所考查的内容就是考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做题时要对题目举一反三,准确地抽取材料中的重要部分用作自用。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备考策略
(一)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是按照选修与必修两个部分构成的。通过对考试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集中在背诵部分。因此在备考中要结合教材,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将题目与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良好的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不管题型如何变化,都可以做到良好的知识迁移。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但是缺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主题复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通过多种题型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
(二)学习史料,提高学生综合实力
历史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对高考历史来说,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部分,但是也要结合一定的史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浙江省的备考特色一向是重视教材,这部分内容在全考加试题中也有体现。加试题与学考题不同,但是也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在乎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备考历史加试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史料的学习。通过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史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学习完整的历史知识后,教师可以安排多样化的活动,比如,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或者和同桌之间互相出题。不要求题目的严谨与科学性,仅针对学生自身的能力掌握程度,尽可能地将教材与相关史料相结合。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命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实力。
(三)整合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加试题分析,可以发现,高考历史加试题更重視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备考阶段,要引导学生自己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前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三维知识网络,依托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至少在历史教材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结合的,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关联性[2]。假设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就可以以时间轴的形式,将整个工业发展过程做成思维导图,在学习时可以做一张思维导图,在复习时可以重新制作一张思维导图。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导图内容,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中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因此要尽可能选择高效率、高回报的学习方式,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
结束语:
高考历史加试题部分所选择的题型以及知识内容都非常丰富,对学生能力考查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多项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教材充分的研读;其次,要结合一定的史料;最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学生在考试期间,才可以掌握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肖云豹. 近三年浙江历史选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56(11):58-59.
[2]试析高考历史试题中的材料分析题及相应的教学策略[D]. 重庆师范大学,2018,67(34):768-79.
关键词:高考历史;加试题;特点
引言:
高考全考是一种新型的高考模式,在近两年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最重要的特点是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考的高考科目。之后根据考生的成绩来选择未来报考的学校与专业。这种考核模式更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过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的出现,师生都会出现一定的迷茫情绪,不知如何备考。而浙江省推行该高考制度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备考经验上会更为丰富,对此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到一定的教育经验。
一、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特点分析
(一)重视基础知识
在加试题部分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比如,在2017年的33题中“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这部分是教材的基础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国制度的了解程度。虽然命题规则中也保留了相关史论与当前学者理论相结合的特点,为了考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
(二)重视对知识点的整合能力
与其他省份的高考历史试卷不同,浙江省的高考历史试卷没有自选模块,在命题中,会体现选修与必修两个部分。浙江省的选修教材一般是选择三本,根据当年的历史考试情况决定。在2019年4月份浙江历史选考卷子中,可以明显地发现试卷的难度增加了,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学生自身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历史体系,就很难取得一个高分。选考题部分是对破坏历史遗产的后果分析,以及对马克思与启蒙思想的考查,如果学生自身缺乏良好的语言能力以及知识体系整合能力,在考试时就会六神无主。历史考试所考查的内容就是考生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做题时要对题目举一反三,准确地抽取材料中的重要部分用作自用。
二、高考历史选考加试题备考策略
(一)结合教材,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材是按照选修与必修两个部分构成的。通过对考试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大多数集中在背诵部分。因此在备考中要结合教材,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可以快速地将题目与知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程度,良好的理解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不管题型如何变化,都可以做到良好的知识迁移。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科指导意见以及考试大纲,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所学知识。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但是缺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对知识的迁移,因此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主题复习活动,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以及通过多种题型对同一知识点的考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1]。
(二)学习史料,提高学生综合实力
历史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对高考历史来说,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部分,但是也要结合一定的史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浙江省的备考特色一向是重视教材,这部分内容在全考加试题中也有体现。加试题与学考题不同,但是也非常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在乎学生的学科素养。教师在备考历史加试题的过程中,要重视对史料的学习。通过布置一定的任务,学生在课下搜集相关史料,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在学习完整的历史知识后,教师可以安排多样化的活动,比如,学生自己给自己出题,或者和同桌之间互相出题。不要求题目的严谨与科学性,仅针对学生自身的能力掌握程度,尽可能地将教材与相关史料相结合。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命题能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综合实力。
(三)整合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从近几年的高考历史加试题分析,可以发现,高考历史加试题更重視历史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备考阶段,要引导学生自己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前期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建立自己的三维知识网络,依托于学生自身对知识点的理解,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至少在历史教材中,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都是相互结合的,一定时间内所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一定的关联性[2]。假设在学习工业革命时,就可以以时间轴的形式,将整个工业发展过程做成思维导图,在学习时可以做一张思维导图,在复习时可以重新制作一张思维导图。通过不断丰富自己的思维导图内容,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高中生的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因此要尽可能选择高效率、高回报的学习方式,快速地掌握所学知识。
结束语:
高考历史加试题部分所选择的题型以及知识内容都非常丰富,对学生能力考查也是多方面的,因此,在备考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多项能力的培养。首先,要对教材充分的研读;其次,要结合一定的史料;最后,通过自己的理解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学生在考试期间,才可以掌握良好的知识迁移能力,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肖云豹. 近三年浙江历史选考试题分析与教学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7,56(11):58-59.
[2]试析高考历史试题中的材料分析题及相应的教学策略[D]. 重庆师范大学,2018,67(34):7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