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读和默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种最重要的基本功,必须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高度重视。朗读不仅能够加深并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情操。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认知经验,提升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考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促进学生语文语感的形成。下面本文将从朗读时间、朗读兴趣、朗读方法三个方面探讨提升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能力;策略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要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涵、感悟情感、陶冶情操,从而提升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纵观当前小学语言朗读教学现状,朗读时间的缺失、朗读目标盲目、朗读方法死板、教师范读缺失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朗读教学作用的发挥。笔者得出以下四点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朗读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朗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首先必须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禁锢下,教师逐渐缩短了朗读时间,片面地将朗读看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教学活动,课文朗读一带而过、敷衍了事,或常常将朗读时间用作分析课文,剥夺学生朗读的机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扩充朗读训练课堂时间。此外在课堂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齐读或自由朗读的方式灵活分配朗读时间,尤其是在自由朗读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找熟悉感,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切勿敷衍了事。
二、激发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参与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热忱,营造宽松自由的朗读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朗读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到自信与快乐,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利用多媒体、录音、影响等手段营造朗读情景,让学生快速融入在朗读气氛中。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闭上眼睛,加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和思考,感受自然万物的魅力。教师范读是最直接的朗读教学指导方式,是拉近师生情感交流的工具之一。范读过程中要把握好轻重缓急节奏,调节好抑扬顿挫的语调。教学内容题材要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语气要富于变化,注重创建情感情境,正确把握文本内容的情感倾向,理清阅读文本的逻辑顺序和情感轨迹,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范读情境中增强注意力,并体会到语文文本的言语之美和情感之美。
三、教会朗读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情感地朗读
教师的朗读指导对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学生的朗读能力欠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指导不科学。在平时的朗读训练中,教师教授的朗读方法落后单一,不具备针对性,与实际的语文阅读内容的关联性不强,存在生搬硬套的嫌疑。有的教师只重视朗读技巧,却忽视学生的朗读情感的体验,最终使得学生朗读成为徒有其表却无情感内涵的状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创新朗读方法,加强对朗读训练的指导教学,对朗读中的技巧进行举例讲解,做到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让学生充分理解重音、轻音、停顿、节奏等的应用方法[2]。在现代文朗读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懂整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将自身带入到作品中,设身处地地寻找作者的情感轨迹,从而正确把握朗读的语速和语言表达。在诗歌朗读时,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分辨不同题材和思想内涵的节奏和情感计调,注意划分节奏,针对情感浓烈的地方适当用重音,从而放大朗读的情感表达效果。小学朗读教学中,有许多朗读技巧需要学生掌握,比如轻重音、停顿、语速的控制与运用等[3]。朗读技巧的运用关键在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因此正确运用朗读技巧的前提是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深入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制定好朗读的目标,善于运用各种标记符号对文章中的重音、停顿等进行标记。针对文中有些句子需要急速、紧张的语速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并示范朗读,针对一些情绪激昂、愉快、舒张的句子,声音要高亢、响亮一点;针对那些美好自然物的描写,语气要柔和舒缓一些。比如在《翠鸟》一文的朗读教学中,当独到描写翠鸟那种美丽、灵动、可爱的句子时,语气轻快而跳跃。当朗读翠鸟习性的时候,语气较重,可以将翠鸟那种灵敏的特征强调出来。
四、结束语
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朗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选取切合实际的朗读教材,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价值之处,感悟朗读教材的实质,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要能够以细心负责的态度精心指导学生朗读,重视朗读过程中的细节,教会学生基本的朗读技巧,从而通过有效的朗读将一篇篇魅力的字词句篇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开出思维活跃、丰富创新、语言优美的智慧花朵。除了开展以上朗读提升教学策略外,教师还必须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朗读习惯,选择一些情感丰富、韵律优美、含义深刻的作品进行朗读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3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EA2013-196)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卢一明.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4,27:63.
[2]邢艳萍.提高小学生个性化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4,12:79-80.
[3]张严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5,05:30.
【关键词】小学生;朗读能力;策略
朗读作为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是学生综合语文素质中的重要内容。小学生要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内涵、感悟情感、陶冶情操,从而提升语文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纵观当前小学语言朗读教学现状,朗读时间的缺失、朗读目标盲目、朗读方法死板、教师范读缺失等问题接踵而至,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朗读教学作用的发挥。笔者得出以下四点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一、重视朗读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
朗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教学方法,首先必须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充分重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然而在传统应试观念的禁锢下,教师逐渐缩短了朗读时间,片面地将朗读看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教学活动,课文朗读一带而过、敷衍了事,或常常将朗读时间用作分析课文,剥夺学生朗读的机会。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合理分配课堂时间,扩充朗读训练课堂时间。此外在课堂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齐读或自由朗读的方式灵活分配朗读时间,尤其是在自由朗读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找熟悉感,在朗读中提高自己的情感感知能力,切勿敷衍了事。
二、激发朗读兴趣,提高学生朗读参与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热忱,营造宽松自由的朗读环境,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朗读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尽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到自信与快乐,善于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利用多媒体、录音、影响等手段营造朗读情景,让学生快速融入在朗读气氛中。比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示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闭上眼睛,加上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和思考,感受自然万物的魅力。教师范读是最直接的朗读教学指导方式,是拉近师生情感交流的工具之一。范读过程中要把握好轻重缓急节奏,调节好抑扬顿挫的语调。教学内容题材要选取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的内容,语气要富于变化,注重创建情感情境,正确把握文本内容的情感倾向,理清阅读文本的逻辑顺序和情感轨迹,用自身的情感感染学生,震撼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范读情境中增强注意力,并体会到语文文本的言语之美和情感之美。
三、教会朗读方法,让学生有目的、有情感地朗读
教师的朗读指导对于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当前学生的朗读能力欠缺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教师指导不科学。在平时的朗读训练中,教师教授的朗读方法落后单一,不具备针对性,与实际的语文阅读内容的关联性不强,存在生搬硬套的嫌疑。有的教师只重视朗读技巧,却忽视学生的朗读情感的体验,最终使得学生朗读成为徒有其表却无情感内涵的状态。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创新朗读方法,加强对朗读训练的指导教学,对朗读中的技巧进行举例讲解,做到生动形象、具体可感,让学生充分理解重音、轻音、停顿、节奏等的应用方法[2]。在现代文朗读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读懂整篇文章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将自身带入到作品中,设身处地地寻找作者的情感轨迹,从而正确把握朗读的语速和语言表达。在诗歌朗读时,教师要注重教会学生分辨不同题材和思想内涵的节奏和情感计调,注意划分节奏,针对情感浓烈的地方适当用重音,从而放大朗读的情感表达效果。小学朗读教学中,有许多朗读技巧需要学生掌握,比如轻重音、停顿、语速的控制与运用等[3]。朗读技巧的运用关键在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因此正确运用朗读技巧的前提是充分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深入感悟文章的思想情感,制定好朗读的目标,善于运用各种标记符号对文章中的重音、停顿等进行标记。针对文中有些句子需要急速、紧张的语速时,教师要重点指导,并示范朗读,针对一些情绪激昂、愉快、舒张的句子,声音要高亢、响亮一点;针对那些美好自然物的描写,语气要柔和舒缓一些。比如在《翠鸟》一文的朗读教学中,当独到描写翠鸟那种美丽、灵动、可爱的句子时,语气轻快而跳跃。当朗读翠鸟习性的时候,语气较重,可以将翠鸟那种灵敏的特征强调出来。
四、结束语
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中之重,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朗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它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选取切合实际的朗读教材,充分挖掘材料中的有价值之处,感悟朗读教材的实质,善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要能够以细心负责的态度精心指导学生朗读,重视朗读过程中的细节,教会学生基本的朗读技巧,从而通过有效的朗读将一篇篇魅力的字词句篇扎根在学生的心灵深处,从而开出思维活跃、丰富创新、语言优美的智慧花朵。除了开展以上朗读提升教学策略外,教师还必须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朗读习惯,选择一些情感丰富、韵律优美、含义深刻的作品进行朗读训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项目基金:本文系2013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 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EA2013-196)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卢一明.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4,27:63.
[2]邢艳萍.提高小学生个性化朗读能力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4,12:79-80.
[3]张严冰.如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5,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