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如何引导小学生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析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认识。
关键词:音乐欣赏;选材合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步骤因循守旧,教学模式枯燥乏味
小学音乐欣赏课一般步骤是这样进行的:首先介绍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其次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再次让学生分段听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最后学生听赏完整的作品,熟记音乐主题。在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全盘包办、一讲到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也没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二)音乐背景强调过多,音乐本身体验不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音乐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而置“音乐”本身价值于次要的地位。而且叙述的语言过多,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到头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却一无所知。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三)教学方法缺乏情趣,教学设备品质不佳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仍是比较传统的。有时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设备,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了播放员的角色,在音乐播放中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而且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多数学校的视听设备不如家庭设备。,有些学校甚至投入不够或滞后,再好的音乐用低劣音响的播放也很难给人美的感受。
二、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一)选材要合理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小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也使非常必要的。拓展选择的音乐作品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二)教学手段要丰富多彩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
2、采用游戏形式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听赏《跳绳》中,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
3、采用故事形式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特点,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编了一个动物们过新年的故事,并结合图片和音乐边听边讲,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4、采用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
(三)教学方法要多种多样
1、聆听法
音乐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意义的听觉艺术,它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依赖于听觉传到大脑并作用于心灵,从而引起人们对音乐意境的联想和想象的,因此“听”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
2、律动法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玩。一堂欣赏课里,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捆绑了学生的手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的身体运动包括对音响和情感反应的一切基本要素。在大脑与活动着的身体之间必定存在某种直接反应,任何音乐都可以通过身体表演出来,并能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音乐内在美的细腻感受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情绪及情感的能力。因此,当学生欣赏完作品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通过表演展示学生对作品情感、内涵的掌握。
3、作品创作法
在音乐欣赏中,通过作品创作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音乐欣赏是一种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音乐存在着抽象、无语义等美学品格,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位学生都会根据音乐标题去创造自己所感受到的审美意象,是一种极其自由的审美享受。所以我常说音乐欣赏是一种“自由美”,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4、影视欣赏
影视是一门视听艺术,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音乐审美规律,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把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景,有滋有味的生活内容,制作成影视画面在课堂上展示。这样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学生从影视画面中听到画中音,感受到画中情,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发挥。从而拓展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自主创新,对于欣赏课教学也起到了辅助、丰富和深化的作用。
总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豆豆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探析2009年07期
[2]李玲玲小学音乐教学之我见2011年09期
[3]苏秀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010年08期
[4]刘晓蕊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2011年11期
[5]倪琪芳小学低龄儿童音乐欣赏教学手段的运用2008年23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选材合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步骤因循守旧,教学模式枯燥乏味
小学音乐欣赏课一般步骤是这样进行的:首先介绍作品背景及作者生平;其次让学生初听作品,感受形象。再次让学生分段听赏作品,分析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作用;最后学生听赏完整的作品,熟记音乐主题。在这种简单枯燥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全盘包办、一讲到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扼杀在萌芽状态。学生没能真正参与音乐欣赏活动,也没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二)音乐背景强调过多,音乐本身体验不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音乐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生平,而置“音乐”本身价值于次要的地位。而且叙述的语言过多,结果学生听了故事、强记了许多数字,到头来对于所欣赏的音乐却一无所知。老师一味主观灌输乐曲伟大的美名,或是特意为音乐做解释,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却未让学生在亲身欣赏的体验中直接有所感受。
(三)教学方法缺乏情趣,教学设备品质不佳
小学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所采用的教学仍是比较传统的。有时虽然使用了多媒体设备,但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了播放员的角色,在音乐播放中不作任何引导,放任学生神游太虚。而且在音乐欣赏教学的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多数学校的视听设备不如家庭设备。,有些学校甚至投入不够或滞后,再好的音乐用低劣音响的播放也很难给人美的感受。
二、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
(一)选材要合理
音乐作品必须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认真选择,做到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有情节到无情节,由比较熟悉到比较生疏。同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欣赏已不仅仅局限于音乐课堂上。实际上,小学生每天从家里和社会上所接受的音乐信息,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都要比音乐课堂上多得多。因此,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也使非常必要的。拓展选择的音乐作品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二)教学手段要丰富多彩
1、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形式
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和实物演奏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课二胡独奏《赛马》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让学生认识接触实物二胡,体会二胡的演奏方式,感受二胡的音色,从而引起学生欣赏的兴趣。接着,运用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利用观赏赛马的动画感受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音画结合,更加深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深度。
2、采用游戏形式
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听赏《跳绳》中,让小朋友们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
3、采用故事形式
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这一特点,结合音乐来编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编了一个动物们过新年的故事,并结合图片和音乐边听边讲,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4、采用表演形式
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如在欣赏《玩具兵进行曲》时可让学生在了解音乐故事内容后,跟随音乐,用神气的神态,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进及表演来表现玩具兵们可爱、顽皮的形象。而在音乐结尾部分,描绘小主人苏醒过来的时候,教师可引导学生用凌乱的“定格”动作来表现玩具兵们来不及回玩具箱、东倒西歪的尴尬形象。
(三)教学方法要多种多样
1、聆听法
音乐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意义的听觉艺术,它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依赖于听觉传到大脑并作用于心灵,从而引起人们对音乐意境的联想和想象的,因此“听”的参与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
2、律动法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胜、好玩。一堂欣赏课里,一味要求孩子们在掌握基础音乐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教学中进行这无异捆绑了学生的手足,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人的身体运动包括对音响和情感反应的一切基本要素。在大脑与活动着的身体之间必定存在某种直接反应,任何音乐都可以通过身体表演出来,并能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音乐内在美的细腻感受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使学生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情绪及情感的能力。因此,当学生欣赏完作品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想象,通过表演展示学生对作品情感、内涵的掌握。
3、作品创作法
在音乐欣赏中,通过作品创作可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音乐欣赏是一种自由的主体审美活动,具有独特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由于音乐存在着抽象、无语义等美学品格,所以在音乐欣赏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每位学生都会根据音乐标题去创造自己所感受到的审美意象,是一种极其自由的审美享受。所以我常说音乐欣赏是一种“自由美”,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自由的创作空间,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
4、影视欣赏
影视是一门视听艺术,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音乐审美规律,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把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景,有滋有味的生活内容,制作成影视画面在课堂上展示。这样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学生从影视画面中听到画中音,感受到画中情,在音乐的王国里自由地表现,自由地发挥。从而拓展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实现了自主创新,对于欣赏课教学也起到了辅助、丰富和深化的作用。
总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欣赏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豆豆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方法探析2009年07期
[2]李玲玲小学音乐教学之我见2011年09期
[3]苏秀完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2010年08期
[4]刘晓蕊如何上好音乐欣赏课2011年11期
[5]倪琪芳小学低龄儿童音乐欣赏教学手段的运用2008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