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东西学问大

来源 :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f07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那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事、小举动,可能会成为孩子品行教育中的漏洞。借还东西是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常见的事,但是,不正确的借还方法,不仅会导致同学矛盾,更会从这么一个小举动中折射出孩子的文明素养。所以,我们把生活中这些被我们忽视的小事拿出来,放大了,让孩子真实地感受到小举动彰显的是一个人的素养,引导孩子重视身边的小事,做好身边的小事,在点滴小事中践行《浙江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争做新时代的文明少年。
  谈话导入,揭示班会主题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聊一个我们平时学习生活中常见的话题,那就是借还东西。你都跟别人借过什么东西?借到了吗?
  (学生发言交流。)
  师:借东西看似是一件常见的小事,但也是大有讲究的,点滴小事中透露的是为人处世的大学问。
  借还东西,小举动大学问
  (一)如何借:有礼有法是文明。
  1. 分析原因,寻问题所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是怎么借东西的。
  (视频《借橡皮风波(上)》:做作业的时候,小明因为题目做错了,顺手拿了同桌小红的橡皮擦。小红一把夺回,质问:“为什么拿我的橡皮擦?你不是自己有橡皮擦吗?”小明恨恨地回了一句:“真小气!”)
  师:看了视频,你知道这对同桌之间发生了什么吗?
  生:小明没有经过同桌同意就拿她的橡皮擦,同桌不愿意。
  师:你们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小明没有成功借到橡皮擦?
  生1:小明没有征求同桌的意见就直接拿别人的橡皮擦。
  生2:小明没有解释借东西的原因和理由。
  生3:小明的语言很不礼貌,没有使用礼貌用语,还说同桌“太小气”。
  (板书:使用礼貌用语。)
  师:如果你是视频中的小红,你会把东西借给他吗?或者你看到有人用这样的方式借东西,你会怎么想?
  (学生绝大部分表示不会借,因为对方不礼貌的言行让自己感觉不被尊重。但是也有个别孩子表示会借,因为对方一定碰到困难了,需要帮助,所以应该借。)
  师:你能急他人之所急,是个大度宽容的人。如果对方借东西的时候用文明用语,征求你的意见,你是不是更愿意帮助他?
  生:是的。
  师:借东西的方式不文明,导致借不到东西,这是正常的,即使借到东西,也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善解人意的好人。但是,对方的宽容大度不能成为我们不文明的理由和借口,我們还是要先做好自己,做一个文明的人。
  师(引导小结):从刚才的交流中我们可以发现,真正会借东西的孩子一定会使用文明用语,提前征得对方的同意,并说明借东西的理由。所以,你看,借东西看似是小事,但是反映的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小事还小吗?
  2. 运用方法,文明借东西。
  师:同学们,这里有一些学具,老师请一名同学来当这些东西的小主人,谁愿意向他借东西?
  (同学们现场演示文明借东西的方法。)
  师:老师想采访你一下(采访被借东西的孩子),你为什么同意把东西借给他?
  师:其他同学呢?你们认为能把东西借给他吗?
  (同学们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如何还:有礼有度是诚信。
  1. 缺乏诚信,失去信任。
  师:刚才视频中的小明听到大家的讨论,知错就改,又一次向同桌借橡皮擦。大家看,这次他借到了吗?
  (视频《借橡皮风波(下)》:做作业的时候,小明因为写错字了,自己的橡皮擦又找不到了,于是他对同桌有礼貌地说:“不好意思,小红。我的橡皮擦找不到了,你能借我橡皮擦吗?”没想到,小红却直接拒绝了,说:“上一次你把我借给你的尺子弄丢了,借给你的课外书上你随意涂画,还有很多折页,说好周一还,可是到了周三都没有还,总是说忘带了。”)
  师:小明这次借到东西了吗?
  生(齐):没有。
  师:他这次没借到东西难道是因为没有用正确的借东西方法吗?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没有借到东西呢?
  (学生纷纷发表意见:小明把借来的物品损坏、丢失、没有按时归还。)
  (教师板书学生的发言要点。)
  (学生交流后,教师引导思考。当把别人的东西损坏、丢失或者不能按时归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补救呢?)
  2. 群策群力,提炼方法。
  师:请在下面三种情境中选择一种,在四人小组里分享你们的好办法,然后派两个代表来把你们的方法演一演。
  (①我不小心把同学借给我的课外书划破了,我该怎么做?怎么向同学解释?
  ②不小心把同学借给我的尺子弄丢了,怎么补救?并向同学解释。
  ③说好周一还给同学的课外书,结果忘记带来了,你会怎么和同学解释?
  四人小组讨论准备,并上台展示。)
  师(随机采访):你们用的方法是什么?
  (学生集体交流,提炼策略,教师引导小结:当出现遗失、损坏、不能按时归还这些意外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提出赔偿、主动修补、承诺及时归还等。)
  师:这些都是化解危机的好方法,其中,按时归还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有的时候真的一不小心就忘记了。你们有没有好的方法提醒自己按时归还呢?
  生:写提醒单放在醒目的地方,或者请别人提醒自己。
  教(引导小结):同学们,借东西体现的是文明,还东西彰显的是一个人的诚信。只有做到文明诚信,有借有还,才能再借不难。
  3. 诚信故事,榜样引领。
  师:老师特别想向大家介绍一个诚信的人,他就是季布。
  (观看视频《季布诚信的故事》。)
  师:同学们,季布的诚信给他带来了什么?   生:因为季布的诚信,他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人们主动冒险帮助他。他的诚信让他曾经的对手佩服他,重用他,让他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师:所以,还东西看似是一件小事,但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文明素养和诚信品质,我們还能说这是小事吗?
  实践导行,做文明小学生
  1. 学习规范,提高认识。
  师:能借会还也是小学生必备的品质,《浙江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第13条就明确提出:使用他人东西先征得同意,借东西及时归还。每个小学生都要能做到。我们一起大声读一读,把它记在心里。
  (学生齐读。)
  2. 合理运用,做文明学生。
  师:我们不仅要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到行动中。碰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①教师出示杭州公交公益伞照片:你们知道这把伞和我们家里的伞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你使用后,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②别人不肯把东西借给你,你应该(
其他文献
星耀六班的孩子刚进初中不久,彼此比较生疏,班级凝聚力不够。我通过此主题班会活动,促使学生认识到小组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自己和自己所在小组存在的优缺点,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让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快速融入新的集体,形成班级凝聚力,营造出团结向上、诚信阳光的班级氛围。  活动准备  1. 男女主持人各一名。  2. 乒乓球若干,筷子每人1双,小纸盒6个。  3. 课前搜集一些自己为班级所做的好事及其他同学
问题学生的管理与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班主任一个人未免捉襟见肘。我们应以班主任为核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增强教育的影响力。  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背后大都存在问题家长,要想整合家长的力量,对家长的引导必不可少。班主任和学校应积极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教育,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家长为问题学生家长作报告。班主任通过家访了解学生,为家长支招。举办家长座谈会,邀请相关人士参
语文成绩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高考的总分,而作文成绩的多少又决定了语文成绩的高低。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不可能一蹴而就、一鸣惊人,它取决于考生多方面的能力,如审题立意能力、选材构思能力、行文布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而这些能力的形成,不仅要靠考生平时的日积月累为之“蓄能”,同时还要靠长期勤学苦练造就的“硬功”。从这点上说,写作之“冰”确非“一日之寒”。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一些写作方面的策略,学习一些简便
工作多年后,很多班主任會处于职业生涯的瓶颈期,这困扰着大多数班主任的再发展。有人做过影响班主任幸福度的调查,排在前列的因素是“繁忙,琐碎,疲惫不堪”,这种工作状态容易让班主任慢慢产生倦怠感。  语文教育专家、情景教学的首创者李吉林老师送给青年教师“学、思、行、著”四字“成长经”,我认为这四个字也是班主任工作的“还新术”。学习,让班主任焕发新魅力  班主任工作虽然有规律可遵循,但每天面对的学生都有变
在传统思维中,班级管理是以教师管理、学生被管理为模式开展起来的。以班级座位调整为例,每一次班主任主导下的座位调整,学生都是怨声载道。那么,如何跳出班主任主导下的班级管理,进入一个学生自律的新天地呢?  问题学生“发配边疆”  曾几何时,对于班上的“捣乱分子”,我一般会“发配边疆”——将其座位调至教室最后一排。什么时候“改邪归正”了或下次考试进步了30分,将重回“中原”,否则就“老死在边疆了”。  
旺角:旺角是九龙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有能抵达香港各个角落的小巴。通菜街这个经典机位的招牌下总能看到一排排停在这里的红Van(香港的红色专线小巴)。弥敦道:要说香港街上那款车最多,必然是这款头顶“TAXI”灯的丰田老皇冠。日日夜夜都可以见到它们穿行在香港的横街窄巷。佐敦:招牌是香港标志性的视觉文化。在没有社交媒体的时代,一家店铺要想在这样高密度的世界里存活下来,一块吸睛的招牌必不可少。太子:一家制作
某日中午自习时,我在教学楼巡视,忽然从楼上传来很大的争吵声和吆喝声。有学生告诉我,是某班有个女生在教室里抽烟被班主任看到,两人吵起来了。  我迅速上楼,只见女生一只手死死地抓着教室的后门框,班主任郝老师使劲拽着女生的另一只手,试图将女生往门外扯。瘦弱的班主任已经气喘吁吁,不停喊着:“松手,今天你一定要跟我到办公室去!”  我走过去,平和地说:“郝老师,你别拉她了。”郝老师听到我的话,松了手,生气地
唉!又扣分了!  当我打开大队委的日常检查记录表时,看到这样一条:六(5)班,扣一分,原因:路队吵闹。这一问题我在班级里已经强调过很多次了,但是没有太大作用,扣分还是家常便饭,看来得换方法了。现在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要想解决问题,还是要从孩子的认识抓起。  上课铃响了,我走进教室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我们班因为路队吵闹又被扣分了。”说完之后,我没有再讲话,而是观察同学们
今天,小马又闯祸了。  组长小齐整理大伙交的作业时,发现少了小马的,就到其座位上去索要,谁知小马起身一路小跑躲到了教室旁边的女厕所里,厕所里面的女生惊恐地跑了出来。小马自鸣得意地在女厕所里冲着门外的小齐做鬼脸。小齐铁定了心不肯离去,小马就将厕所里的水龙头拧开,找准角度挤压着水对着外面的小齐打起了水仗。  正准备走进教室收作业的我,被一路狂奔来告状的学生撞了个满怀。我急匆匆地赶往现场,满脸是水的小齐
人类对于色彩的追求自古从未停歇。从人类在自然界中提煉出颜色,色彩便开始在人类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摄影师对色彩的应用也是对话自我疗愈心灵的过程。摄影中的色彩控制具有什么样的魔力?色彩与视觉心理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彩色摄影的进阶与提升是否有捷径?这是一些常说常新的话题——下面结合世界上一些优秀摄影家的经验,带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特约专家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摄影专业硕士生导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