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学生的管理与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班主任一个人未免捉襟见肘。我们应以班主任为核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增强教育的影响力。
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背后大都存在问题家长,要想整合家长的力量,对家长的引导必不可少。班主任和学校应积极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教育,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家长为问题学生家长作报告。班主任通过家访了解学生,为家长支招。举办家长座谈会,邀请相关人士参与座谈,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增强问题学生家长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建立家校联络平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微信群等,及时联系家长,告之学生情况,对家长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和配合方法。
班级和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问题学生提供有氧环境。改变单一、只看分数的评价体制,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使问题学生有机会闪光,增强自信,创造转化的基本条件。学校和班级可以在学习上设进步之星,学习之外设岗位之星、助人之星、服务之星等,让问题学生感受到班级和学校对他们的肯定。
学校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构建支持网络,与当地派出所、法院、社区等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参观监狱,邀请法律人士讲座,举办模拟法庭等,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
根据问题学生的严重程度,可分三级“会诊”:一级“会诊”是班级层面,科任老师提供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习惯、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与教师的关系等信息,班主任提供学生的出勤率、日常表现、同学关系、家庭情况等信息。二级“会诊”为年级或学校层面,参加者为科任教师、班主任、德育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家长,心理教师提供学生的智力、性格、情绪、应对方式等心理测验结果,德育处展示学校的规章制度,家长描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家庭关系、父母期望、教养方式及结果。三级“会诊”增加校外人士参加,除科任老师、班主任及校内心理教师,还要有校外心理教师或精神科医生、家长,校外心理教师或精神科医生提供学生心理障碍的医学诊断和建议。每一级“会诊”之后,均需要拿出操作方案,若难以奏效再调整。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用接纳的态度对待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转化问题学生基本前提;其次,要宽容对待问题学生的问题,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信任和理解问题学生;最后,积极发掘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问题学生健康发展,督促他们不断进步。
班主任带着研究的态度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心态就会大不同,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探索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方法,要“慧”爱学生,宽而有度,严而有格,鼓励得当。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是通过班级团队建设融洽班内人际关系,形成合谐共进的班级环境,进而改变他们在集体中的关系、地位、角色等,重建个人信心,走上和谐自主发展之路。
渴望合群和从众的心理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如果一个班集体有共同的目标,师生关系融洽,集体奋发向上,那么问题学生也会因此受到感染,逐渐约束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班主任把班级活动及其责任分解细化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让问题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关系到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他就会摆正自己的位置。
班级团队建设需要系统思考,整体策划,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第一,科学组建团队,将问题学生化整为零。全班学生依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活动能力等综合衡量,将班级分成人数均等的若干小组,选出组长,制订小组的分工制度。小组不仅是班级最小的学习活动单位,也是班内竞争考核的基层单位。第二,团队座位区域化。一个小组一个区域,小组内部由组长依据考核排座,促进集体帮扶。第三,对团队成员的考核要设进步奖、守纪奖、贡献奖,将问题学生和小组成员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问题学生既有为团队争光的机会,又受到团队成员的制约,与团队共同奋斗,从而使他们之间产生“战友情”。
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包括:问题学生的资源、技能和目前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及成因的知觉和体验,以及问题学生如何能够最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第一,调整转化过程适应问题学生的资源。把问题学生看成是健康、有能力的人;与问题学生交流时,摆脱已有的转化模式,避免狭隘的心理建构或者理论建构限制对信息的注意和解释。第二,调适转化关系,给问题学生的资源和观点提供空间。把问题学生本身看作改变过程的一部分;确保问题学生的感受得到理解。第三,调适转化,适应问题学生的改变理论。把问題学生代入转化,转化者的理解、共情,使问题学生与转化者建立情感联系;问题学生在转化中有目标;问题学生与转化者统一转化目标和任务。
一线班主任大都靠经验转化问题学生,但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系统学习问题学生转化理论能够帮助班主任和教师关注实践中易于忽视的方面,构筑理论底气。
个案“诊疗”。个案“诊疗”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学生,其主要特点是因“生”施教,“对症下药”。个案“诊疗”追求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师的角色更像一个研究人员。个案“诊疗”就是对一个学生,一个班级或者一个教育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对策的过程。
个案“诊疗”的步骤:第一步,收集资料,包括个人成长史、家庭情况、特殊经历、在班表现,必要时运用心理测试方法,如早期记忆、词语联想、梦、画五项图等。第二步,教育“会诊”,参加人员有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学校相关人员。“问诊”:询问学生情况;分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问题;对策:从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第三步,完成“诊疗”报告,包括假设症状及成因,日常观察和心理测试的结果,以及初步制订干预措施。第四步,实施和反馈,实施过程中观察疗效,依据反馈,随时修正和改进。 个案“诊疗”的注意事项:第一,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第二,避免“态度挂帅”。第三,先问“为什么”。第四,学会用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第五,“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第六,“确诊”时,要考虑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以免“这人得病,那人吃药”。第七,“确诊”后,制订具体的“治疗”措施。第八,根据反馈,及时评估“诊疗”效果。
成功教育,即通过转变观念和改进方法,教师帮助学生成功,让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它是追求發现和发展学生潜能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终身教育,是追求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进度,从而使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从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发现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地争取新的成功;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不断得到改善;重视学生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成功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追求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成功教育的基本策略:注重尝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强调自主,让学生在动态思维中创造性地学习;倡导互动,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及角色意识;开放时空,为学生拓展创造空间;完善评价,培养健全人格以唤回教育的人文性。
震憾教育,是对感化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教育设计聚焦于教育目的。第二,教育者的心灵受到感动或者震动。第三,教育的效果在一瞬间实现。
震撼教育在实施中有四种策略:第一种,极致行为策略,教育者采用一些极端的行为方式,使学生产生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第二种,相反预期策略,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完全出乎学生的预期,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认知和情感冲突,以达到教育目的。第三种,自然惩罚策略,指的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体验并承担自己所犯错误带来的后果。注意:教育者不实施直接惩罚。第四种,高峰体验策略,教育者创设适当的情境,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产生高峰体验。
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非一朝之功,须长期坚持,按步骤分阶段实施。
第一步,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及本人情况。重点了解学生每次违纪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分类判断。
第二步,营造关爱氛围,教师要团结全班同学关爱问题学生,化解抵触心理,创造转化的基本条件。
第三步,唤醒进取之心,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强化,让他感觉到“我也行”。
第四步,低起点、小步子提出规范要求。比如,对于一个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先要求他完成个别学科作业,及时给予鼓励,过一段时间再提出新的要求,巩固一个,新增一个。
第五步,跟进常抓不懈,问题学生每天放学前,都要把一天的行为向老师汇报,每周结束后提交一份思想汇报。
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交叉,持之以恒,逐渐转化。
问题学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成长的磨刀石,也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
一般来讲,问题学生背后大都存在问题家长,要想整合家长的力量,对家长的引导必不可少。班主任和学校应积极开展家长学校专题教育,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和家长为问题学生家长作报告。班主任通过家访了解学生,为家长支招。举办家长座谈会,邀请相关人士参与座谈,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增强问题学生家长教育好孩子的信心。建立家校联络平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通过微信群等,及时联系家长,告之学生情况,对家长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和配合方法。
班级和学校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为问题学生提供有氧环境。改变单一、只看分数的评价体制,构建多元的评价机制,使问题学生有机会闪光,增强自信,创造转化的基本条件。学校和班级可以在学习上设进步之星,学习之外设岗位之星、助人之星、服务之星等,让问题学生感受到班级和学校对他们的肯定。
学校加强道德和法治教育,构建支持网络,与当地派出所、法院、社区等建立联系,组织学生参观监狱,邀请法律人士讲座,举办模拟法庭等,加强对问题学生的法治观念教育。
根据问题学生的严重程度,可分三级“会诊”:一级“会诊”是班级层面,科任老师提供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习惯、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学习成绩、与教师的关系等信息,班主任提供学生的出勤率、日常表现、同学关系、家庭情况等信息。二级“会诊”为年级或学校层面,参加者为科任教师、班主任、德育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家长,心理教师提供学生的智力、性格、情绪、应对方式等心理测验结果,德育处展示学校的规章制度,家长描述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家庭关系、父母期望、教养方式及结果。三级“会诊”增加校外人士参加,除科任老师、班主任及校内心理教师,还要有校外心理教师或精神科医生、家长,校外心理教师或精神科医生提供学生心理障碍的医学诊断和建议。每一级“会诊”之后,均需要拿出操作方案,若难以奏效再调整。
教师:树立正确的问题学生观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用接纳的态度对待问题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是转化问题学生基本前提;其次,要宽容对待问题学生的问题,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信任和理解问题学生;最后,积极发掘问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促进问题学生健康发展,督促他们不断进步。
班主任带着研究的态度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心态就会大不同,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探索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方法,要“慧”爱学生,宽而有度,严而有格,鼓励得当。
班级:团队建设,优化问题生生存空间
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转化问题学生一定要在集体中通过集体进行。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是通过班级团队建设融洽班内人际关系,形成合谐共进的班级环境,进而改变他们在集体中的关系、地位、角色等,重建个人信心,走上和谐自主发展之路。
渴望合群和从众的心理是转化问题学生的关键。如果一个班集体有共同的目标,师生关系融洽,集体奋发向上,那么问题学生也会因此受到感染,逐渐约束和改变自己的不良行为。
班主任把班级活动及其责任分解细化到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让问题学生感觉到自己的一言一行实实在在地关系到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他就会摆正自己的位置。
班级团队建设需要系统思考,整体策划,建立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第一,科学组建团队,将问题学生化整为零。全班学生依学习成绩、行为表现、活动能力等综合衡量,将班级分成人数均等的若干小组,选出组长,制订小组的分工制度。小组不仅是班级最小的学习活动单位,也是班内竞争考核的基层单位。第二,团队座位区域化。一个小组一个区域,小组内部由组长依据考核排座,促进集体帮扶。第三,对团队成员的考核要设进步奖、守纪奖、贡献奖,将问题学生和小组成员的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问题学生既有为团队争光的机会,又受到团队成员的制约,与团队共同奋斗,从而使他们之间产生“战友情”。
个人:基于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
问题学生的主观框架包括:问题学生的资源、技能和目前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及成因的知觉和体验,以及问题学生如何能够最好地达成自己的目标。
第一,调整转化过程适应问题学生的资源。把问题学生看成是健康、有能力的人;与问题学生交流时,摆脱已有的转化模式,避免狭隘的心理建构或者理论建构限制对信息的注意和解释。第二,调适转化关系,给问题学生的资源和观点提供空间。把问题学生本身看作改变过程的一部分;确保问题学生的感受得到理解。第三,调适转化,适应问题学生的改变理论。把问題学生代入转化,转化者的理解、共情,使问题学生与转化者建立情感联系;问题学生在转化中有目标;问题学生与转化者统一转化目标和任务。
理论:基于理论的教育对策
一线班主任大都靠经验转化问题学生,但经验有一定的局限性,系统学习问题学生转化理论能够帮助班主任和教师关注实践中易于忽视的方面,构筑理论底气。
个案“诊疗”。个案“诊疗”从学生出发,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帮助学生,其主要特点是因“生”施教,“对症下药”。个案“诊疗”追求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教师的角色更像一个研究人员。个案“诊疗”就是对一个学生,一个班级或者一个教育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并给出对策的过程。
个案“诊疗”的步骤:第一步,收集资料,包括个人成长史、家庭情况、特殊经历、在班表现,必要时运用心理测试方法,如早期记忆、词语联想、梦、画五项图等。第二步,教育“会诊”,参加人员有科任教师、班主任和学校相关人员。“问诊”:询问学生情况;分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有什么问题;对策:从学生、家长、教师三方面提出解决方法。第三步,完成“诊疗”报告,包括假设症状及成因,日常观察和心理测试的结果,以及初步制订干预措施。第四步,实施和反馈,实施过程中观察疗效,依据反馈,随时修正和改进。 个案“诊疗”的注意事项:第一,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第二,避免“态度挂帅”。第三,先问“为什么”。第四,学会用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第五,“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第六,“确诊”时,要考虑问题到底出在谁身上,以免“这人得病,那人吃药”。第七,“确诊”后,制订具体的“治疗”措施。第八,根据反馈,及时评估“诊疗”效果。
成功教育,即通过转变观念和改进方法,教师帮助学生成功,让学生尝试成功,逐步达到学生自主成功。它是追求發现和发展学生潜能的教育,是追求学生自我教育的终身教育,是追求学生多方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成功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和进度,从而使教育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操性和实效性;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从学生原有基础出发,发现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充满信心地争取新的成功;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使学生的非智力品质不断得到改善;重视学生自信心、意志力、成就动机的培养。成功教育的目标是追求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追求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成功者。
成功教育的基本策略:注重尝试,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强调自主,让学生在动态思维中创造性地学习;倡导互动,确立新型师生关系及角色意识;开放时空,为学生拓展创造空间;完善评价,培养健全人格以唤回教育的人文性。
震憾教育,是对感化教育的一种有效补充。它有三个特征:第一,教育设计聚焦于教育目的。第二,教育者的心灵受到感动或者震动。第三,教育的效果在一瞬间实现。
震撼教育在实施中有四种策略:第一种,极致行为策略,教育者采用一些极端的行为方式,使学生产生一种从没有过的体验,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第二种,相反预期策略,教育者的教育行为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完全出乎学生的预期,从而在学生心中产生认知和情感冲突,以达到教育目的。第三种,自然惩罚策略,指的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情境设置,使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体验并承担自己所犯错误带来的后果。注意:教育者不实施直接惩罚。第四种,高峰体验策略,教育者创设适当的情境,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产生高峰体验。
步骤:问题生转化的五个环节
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是多年积累形成的,有一定的顽固性,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非一朝之功,须长期坚持,按步骤分阶段实施。
第一步,全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家庭及本人情况。重点了解学生每次违纪的起因、经过、结果。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分类判断。
第二步,营造关爱氛围,教师要团结全班同学关爱问题学生,化解抵触心理,创造转化的基本条件。
第三步,唤醒进取之心,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和强化,让他感觉到“我也行”。
第四步,低起点、小步子提出规范要求。比如,对于一个不完成作业的学生,先要求他完成个别学科作业,及时给予鼓励,过一段时间再提出新的要求,巩固一个,新增一个。
第五步,跟进常抓不懈,问题学生每天放学前,都要把一天的行为向老师汇报,每周结束后提交一份思想汇报。
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相互交叉,持之以恒,逐渐转化。
问题学生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班主任成长的磨刀石,也是班主任工作艺术的集中体现。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