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nny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电工》课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在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培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师资力量有限、实训资源匮乏,《建筑电工》课程普遍偏理论、轻实践。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建筑电工》精品课程的建设实践,促进学校专业教师的交流合作,建成建筑电工实训考核基地。同时完成教学资源的开发共享,建成良好的评价反馈体系,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取得了一定成果。
  关键词:中职;《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实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77
  0前言
  《建筑电工》课程主要培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掌握和运用建筑电工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分析和解决建筑电工相关技术问题的实际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建筑电工事业的最新发展和应用前沿,为从事专业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的专业素质。通过对建筑现场常见电气故障、事故隐患与事故案例的分析和解读,在实训、实习等实践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阶段很多中职学校都开设了土木水利类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和加工制造类机电相关专业,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通常出现《建筑电工》课程套用机电专业教师和实训设施的情况。由于教师对于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现场管理、建筑电动设备等了解不深,导致现阶段的《建筑电工》课程授课内容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常用低压电器、照明线路安装、电工仪表使用等,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配电、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现场危险环境因素与雷电防护及施工现场的用电管理等就一知半解。
  依托就业调查的反馈,目前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建筑电工课程与岗位标准严重脱节,毕业生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通常不能满足《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大纲(试行)》的岗位要求。《建筑电工》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毕业学生对现场施工专用电动设备设施认知和操作技能的缺失,导致了工作效率低下,也成为了安全施工的不确定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从四个方面着手开展《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
  1开发教学资源,实现理实一体
  北部湾职业技术學校建筑教研组与机电教研组通力合作,整合现有的师资力量,形成教学资源库,有针对性地培养有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建筑电工。选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编写的《土木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细节丛书》之一《建筑电工》作为教材。根据教材分章节制定教学计划、制作课件、编制实训任务书,同时整合动画演示、场景视频等内容形成一个高效的教学资源库。统筹制定《建筑电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按章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要求、重点与难点,每次实验课的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实施步骤设计。在教材选定、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制定、实训室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上统一思想、分工合作,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调查论证,共同完成任务。采用特种专业培训教材作为课程教材,并以此教材为依据建立教学资源库,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多维度开发《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资源,形成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电子课件、教学任务书、模拟动画视频等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方法上采用任务式教学法,将《建筑电工》实训课程分为十个工作任务,采用将工作任务与知识点结合的任务式教学法推进实训教学。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动画和视频等讲授知识点、演示操作过程和组织开展实训,让课堂教学变得形象、直观、易解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训法、协作学习、问题解决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中主要通过任务导向、演示观摩、操作练习等教学方法。各授课教师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标准要求,结合授课学生的特性,精心设置课程标准、授课计划,通力合作开发《建筑电工》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友好合作氛围。通过任务导向的教学,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实现讲训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增强建筑电工教学实效。
  2建设实训基地,强化实训组织
  近年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筑工程施工学生多为依靠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学习电工知识,实训场景与工作环境相差甚远。依托自治区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的改造,为培养合格的建筑人才奠定基础。通过调查学校及自治区内中职学校《建筑电工》课程实训开展情况,了解现有实训条件与专业需求的差距。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了解建筑电工操作证培训情况,商讨联合建设建筑电工实训室事宜,进行联合培训考核。
  通过调研和咨询,制定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方案,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招投标工作,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同时积极制定实训室管理制度,结合专业发展情况凝练实训室文化。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情况,以精品课程建设推动建筑电工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室管理体系和文化氛围。利用学校争取到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建立建筑电工实训室,与机电学部现有的机电技术实训中心形成互补关系,搭建教学实训的硬件环境。同时加强实训室的管理,形成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实训室文化,更好地为建筑电工课程教学服务。在此基础上,充分联系本市在建工程项目,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实习,积累建筑电工实践经验。
  不断完善《建筑电工》实训教学体系,加强实训教学环境的建设与管理,利用学校重点建设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契机,建成建筑电工实训室并形成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文化氛围。逐步建成了接近施工现场设施设备的建筑电工实训室,改善实训环境,设计与实训设施设备相适应的学习任务书。
  3建立评价体系,推动教学改革   对于《建筑电工》这样的技能课程,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建立了一个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理论水平评价、设备认知评价、操作能力评价、创新应用评价及授课效果评价五大方面。使之能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成绩以及课程的理解和创造性等应用能力做出有效评价。
  参考职业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结合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实际,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面向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职业素养的综合评价体系,形成评标价标准、评价表、评价报告等,科学、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状况和教学实施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并激发教师传道授业的进取心。同时通过调查研究、选派培训、相互促进、形成成果等形式完善《建筑电工》课程组教师的教研机制,为推进《建筑电工》课程改革提供强劲动力,为提高《建筑电工》课程教学质量奠定坚实基础。在反复的改革和强化下,《建筑电工》课程的理论知识不断夯实,学生操作技能水平不断提高,教师授课及企业用工满意度均显著提升。
  4形成教研机制,助力教师成长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力推动了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专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教学、教研新常态。本课程的教师队伍年轻、富有朝气、有创新精神。在精品课程建设期间,我们逐步建设成一个人员稳定、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队伍。加强教学科研能力训练与实践,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实训教学和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整合,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相互听课、评课、分析、总结、提高的教研体制。
  教研组根据“统筹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责任管理機制,将相关内容配给教研组教师并设定完成时限,教研组定期开会检查、分析、总结项目完成进度,确保项目顺利完成。引导电工专业教师与建筑专业教师深入交流、通力合作,形成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评课、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的教研制度。同时,教研组对精品课程相关经费制定一个经费预算、经费使用监督及效率评估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经费规划合理并按建设要求分步、及时足额投入,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2015年以来,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将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设定为重点建设专业,投入500万元进行专业实训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学校将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的重点内容,目标是推进“学部-专业-课程”的规范化模式的建设,通过重点专业、重点实训室和精品课程的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与精品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促进教学与教研的相互融合。
  《建筑电工》精品课程建设大大促进学校机电学部与艺术学部教师的交流与合作,在教学理念碰撞和实践中形成新的教研成果,两学部教师人数占全校教师的50%。本课题在学校2014、2015级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专业推行,直接受益学生800多人。同时通过积极联系钦州市住建委培训中心,建成实训室运用到建筑电工操作证的培训和考核上,每年培训建筑电工600多人次。
  通过建设建立起教学资源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传承、修正和完善,并逐步向市内兄弟学校辐射、与自治区内外相关学校交流。《建筑电工》课程精品课程建设让更多的教师自如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自主地完成《建筑电工》课程的学习,为建设祖国的明天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克凤.建筑电工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2006,(S1).
  [2]李巧鱼.《建筑电工与电气设备》教学中的逻辑分析[J].科技资讯,2014,(31).
  [3]王重润,李恩,赵冬暖.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J].高教论坛,2010,(02).
  [4]张振明,张鑫.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
其他文献
摘要:实践性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貿易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之后探究了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
期刊
摘要:对比分析了市场营销类课程的各种实践教学模式,重点论述了“以岗位就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的特色;同时以广东理工学院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案例,深入研究了该模式的构建过程和实现的途径。  关键词:岗位就业;市场营销;实践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84  1营销类课程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分析  1.1市场营
期刊
摘要: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战略,但是河北省环京津贫困带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精准扶贫是尽快实现贫困地区脱贫的新思路,而产业是农业扶贫的有效载体。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带来的机遇入手,来探讨农业产业精准扶贫的基本思路。提出要进行京津冀农业产业扶贫统筹规划、加强区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产业以及加强农业产业扶贫的人才配給。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农业产业;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以“新常态经济”为背景,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分析,构建了“三层次、四模块、五平台、六要素、实创结合”实践教学长效机制,以期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较强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创新;能力实践;教学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1.089  
期刊
摘要:在当今社会,转基因技术被广泛应用,伴随而来的有质疑,有争论,甚至引起舆论性恐慌。未来,对转基因概念進一步推广是有必要的。  关键词:转基因饲料;陆川猪食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0.027  1问题背景  伴随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转基因饲料进入人们的食物链。食物作为拥有深厚社会、文化背景的生活必需品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众多互联网金融行业迅速崛起,其在存款利率、支付方式及收益可见等方面更具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顾客转向互联网金融行业。该现象对传统国有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国有银行的转型与完善迫在眉睫。国有银行中的一线柜员在人数上占有最大比重,柜员的基本素质与服务质量对银行长期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基于ISO10015标准,以HD农行为例,总结归纳了目前该行柜员的培训现状,
期刊
摘要:自2015年起,我国的供给侧改革开始逐步实施,其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我国的消费外流问题。去年10月,我国对化妆品消费税进行调整,实行“一免一减”,这也是改革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从消费对象、购买方式等多方面对化妆品消费稅下调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了国内品牌自主创新、政府深化税制改革、实体商家发挥竞争优势等建议。  关键词:化妆品消费税;消费外流;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
期刊
摘要: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以武汉市60家中小企业为样本,分析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自助式融资方式运用的不同程度以及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在企业经营初期,企业主融资、延迟付款、应收账款管理的运用程度高,资源共享、投资最小化运用程度次之,政府补助金运用程度最低,随着企业不断地发展,企业主融资和延迟付款运用程度下降,应收账款管理运用程度上升,且变化幅度较大,资源共享、投资最小化和政府补助金运用程度无显著变化。
期刊
摘要:以“互联网+”为背景下的常德市农民合作社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多个角度分析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信息化应用现状,探讨了影响合作社财务信息化普及率低的9个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四个大的方面:政府支持服务、财务信息化投入、财务信息化使用及财务信息化实施者素养都是影响互联网+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信息化普及的主要因素,其中前三者影响度最大,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信息化
期刊
摘要:崇左市是2003年区别于南宁独立成市,作为一个新型的贸易城市,位于中国广西的最西南部,直接和东南亚各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调研过程中,其中也有一部分是越南人或是老挝人。她们长居此地,在此成家立业,经营谋生,已经被本土人同化。东南亚的教育水平远远落后于中国,但是在崇左市的乡村来说,比较中国其他省,教育设施设备,教学人才,教育观念等都是落后的。甚至是比较于整个广西,崇左市乡村妇女接受的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