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开始全面推广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工作也在大力开展当中。音乐这样一门艺术化的课程也开始重视核心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广大教师开始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展开研究。本文以小学音乐课堂为立足点,论述了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介绍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几项策略,仅供广大教师们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音乐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知识型人才,而是塑造出具备艺术创造力、鉴赏力以及丰富艺术情感的人才,这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音乐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下,教师必须明确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
1.音乐核心素养内涵
音乐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鉴赏力、实践力、学习态度、审美体验、文化认知,这些是远超音乐知识和技能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不是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在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音乐作品有独特的理解,能够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波动,从文化、内涵及作品背景等角度去欣赏音乐,而不是机械的学唱[1]。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
2.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借助背景资料,丰富情感体验
学习一首歌曲,仅仅将歌词记忆下来并学会旋律是远远不够的,这显然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传达着丰富的情感,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到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只有学生的情感产生了波动,对作品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准确的演绎作品。
比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时,总有学生带着欢快的语气演唱,尽管歌词和曲调都准确,但这种演绎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而学生之所以会这样演唱,无疑是因为他们对歌曲的背景了解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以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讲述王二小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并给八路军放哨,最终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故事,学生们此刻将故事内容与歌词相对比,终于明白了应该如何诠释这首歌曲[2]。此时,学生们的心情沉重,再演唱歌曲时,不仅带有悲愤的情绪,还能够表现出浓浓的伤感,传达了该作品正确的情感基调。此外,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在学习《卖报歌》时,为弥补小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不了解的缺憾,教师为他们介绍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艰苦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激发出学生对卖报童的同情之感,揣摩如何去演唱歌曲才能表现出卖报童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
音乐作品与创作背景是不可分割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调整关注点,适当搜集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如此一来学生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具有传达信息与情感的作用。
2.2歌曲舞蹈结合,提升音乐理解力
小学生对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只不过很多时候,由于教师有限的理解局限了学生的想象,以至于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演唱歌曲是用一种静态的方式去诠释作品,表现出节奏和韵律,而舞蹈是借助肢体上的律动来表现出节奏,这是音乐实践的一种方式。小学生思考问题一般借助形象思维,教师口述讲解的知识,如果让他们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表现,一定能够让他们更快速的理解。通过歌舞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现音乐,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理解力与实践力。
《踩雨》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感非常强,教师可以通过编排舞蹈的形式来与学生们一起表现出歌曲欢快的节奏,在这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自由设计舞蹈动作,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现。比如,通过脚点地、拍手等方式来表现节奏。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在空拍处拍手的大胆设计,使歌曲的欢快气氛洋溢的更浓了[3]。
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特征,他们在听音乐时常常会情不自禁的扭动起来,或者摆动肢体,这是他们对节奏的感知力以及音乐表现力的体现,教师不必阻止,甚至应该主动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释放天性的同时,更充分的感受和理解音乐。
2.3作品对比欣赏,理解音乐文化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量音乐作品各自拥有不同的风格,既有富有民族代表性的歌曲,也有国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在风格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教师应该在作品鉴赏环节重点突出不同音樂作品间的风格及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正确接纳外国文化。
不妨运用对比鉴赏的方式,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山歌、少数民族歌曲、劳动号子等与国外经典作品《铃儿响叮当》等相对比,在巨大的音乐风格差异下,让学生感受文化在音乐中的体现,感受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魅力,深深感受到音乐在表现民族文化中具有怎样的代表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独有的戏曲京剧片段,走进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他们对艺术的热忱充分激发出来。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画面来辅助鉴赏音乐作品,让学生透过少数民族鲜艳的服饰感受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音乐作品。
3.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特别是针对小学生,为他们打下音乐素养的基础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必须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思路,重设教学目标,借助多变的方法和新颖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音乐理解力、鉴赏力、实践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落实到实践中。上述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些微小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燕艺.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北方音乐,2020,000(001):190-191.
[2]沈丽萍.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文学少年,2019,000(013):P.1-2.
[3]李斌.小学音乐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0,000(002):P.91-91.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
音乐教育的目标并不是培养知识型人才,而是塑造出具备艺术创造力、鉴赏力以及丰富艺术情感的人才,这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是相一致的。在音乐课程改革的风口浪尖下,教师必须明确音乐核心素养的内容,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渗透。
1.音乐核心素养内涵
音乐核心素养具体指学生的音乐理解力、鉴赏力、实践力、学习态度、审美体验、文化认知,这些是远超音乐知识和技能之上的更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不是外在的表现,而是内在的提升,具体表现为对音乐作品有独特的理解,能够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波动,从文化、内涵及作品背景等角度去欣赏音乐,而不是机械的学唱[1]。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出发。
2.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2.1借助背景资料,丰富情感体验
学习一首歌曲,仅仅将歌词记忆下来并学会旋律是远远不够的,这显然不是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传达着丰富的情感,教师需要带领学生深入到作品中,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只有学生的情感产生了波动,对作品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才能准确的演绎作品。
比如,在学习《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时,总有学生带着欢快的语气演唱,尽管歌词和曲调都准确,但这种演绎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而学生之所以会这样演唱,无疑是因为他们对歌曲的背景了解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以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讲述王二小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并给八路军放哨,最终被日本侵略者杀害的故事,学生们此刻将故事内容与歌词相对比,终于明白了应该如何诠释这首歌曲[2]。此时,学生们的心情沉重,再演唱歌曲时,不仅带有悲愤的情绪,还能够表现出浓浓的伤感,传达了该作品正确的情感基调。此外,教师还可以搜集一些与音乐作品相关的影视作品。比如在学习《卖报歌》时,为弥补小学生对当时时代背景不了解的缺憾,教师为他们介绍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艰苦生活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激发出学生对卖报童的同情之感,揣摩如何去演唱歌曲才能表现出卖报童对光明的未来充满希望的情感。
音乐作品与创作背景是不可分割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调整关注点,适当搜集音乐作品的背景故事,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如此一来学生也能够感受到,音乐作品具有传达信息与情感的作用。
2.2歌曲舞蹈结合,提升音乐理解力
小学生对音乐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只不过很多时候,由于教师有限的理解局限了学生的想象,以至于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演唱歌曲是用一种静态的方式去诠释作品,表现出节奏和韵律,而舞蹈是借助肢体上的律动来表现出节奏,这是音乐实践的一种方式。小学生思考问题一般借助形象思维,教师口述讲解的知识,如果让他们通过身体力行的方式去表现,一定能够让他们更快速的理解。通过歌舞结合的形式让学生自由的表现音乐,有助于提升学生音乐理解力与实践力。
《踩雨》这首音乐作品的节奏感非常强,教师可以通过编排舞蹈的形式来与学生们一起表现出歌曲欢快的节奏,在这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自由设计舞蹈动作,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表现。比如,通过脚点地、拍手等方式来表现节奏。学生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还进行了在空拍处拍手的大胆设计,使歌曲的欢快气氛洋溢的更浓了[3]。
小学生都具有好动的特征,他们在听音乐时常常会情不自禁的扭动起来,或者摆动肢体,这是他们对节奏的感知力以及音乐表现力的体现,教师不必阻止,甚至应该主动组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释放天性的同时,更充分的感受和理解音乐。
2.3作品对比欣赏,理解音乐文化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大量音乐作品各自拥有不同的风格,既有富有民族代表性的歌曲,也有国外的经典音乐作品,在风格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差异。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教师应该在作品鉴赏环节重点突出不同音樂作品间的风格及文化差异,增强学生的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正确接纳外国文化。
不妨运用对比鉴赏的方式,将富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山歌、少数民族歌曲、劳动号子等与国外经典作品《铃儿响叮当》等相对比,在巨大的音乐风格差异下,让学生感受文化在音乐中的体现,感受不同国家音乐文化的魅力,深深感受到音乐在表现民族文化中具有怎样的代表作用。同时,让学生学习我国独有的戏曲京剧片段,走进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将他们对艺术的热忱充分激发出来。当然,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画面来辅助鉴赏音乐作品,让学生透过少数民族鲜艳的服饰感受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音乐作品。
3.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特别是针对小学生,为他们打下音乐素养的基础尤为重要。新课程标准已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教师必须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模式,调整教学思路,重设教学目标,借助多变的方法和新颖的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音乐理解力、鉴赏力、实践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落实到实践中。上述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教师们提供一些微小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燕艺.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北方音乐,2020,000(001):190-191.
[2]沈丽萍.小学音乐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文学少年,2019,000(013):P.1-2.
[3]李斌.小学音乐课堂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策略探究[J].学苑教育,2020,000(002):P.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