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要尊重历史的差异性就必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人类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国际文化资源,历史教学的最大功能就是“以古鉴今”。当今世纪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与世界平台的互动也越来越频繁,使学生在感叹历史中洞悉“国际世界”的现实与历史的联系;使历史课堂变成学生了解国际社会的平台。教师也愈发的要教授学生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公民。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32-02
【正文】
最近,在一次偶然的资料查阅过程中,我读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李稚勇教授的一本著作——《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书中把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和中国的历史教育状况(主要是有关中学教育的),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的同时,还对有关国家的历史教育作了纵向的历史研究,提出了一种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与观点,贯彻“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基本思想与理念。职业的敏感性使我油然而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不就是历史新课程教学要追求的广度和深度吗?
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其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能放眼于世界的人才。
如何让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越发的意识到在教学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紧迫性。如何能做到这点,我做了如下几点反思:
一、让学生认识世界
在历史课堂上,我认为我们不妨也当当地理教师,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国家的地图。如:
这是古希腊的地形图,展示这样一幅地图,学生根据地图能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古希腊“海洋文明”的特点。通过视觉的感官,要比单靠听觉的轰炸,教学的效果要好上百倍。在此基础上,再展示一张中国地形图:
学生根据两图的对比,不难比较出“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显著差别。这样,我认为,如果在高中历史课的最初,就抽出一、两节课,让学生去记住世界、记住中国,并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世界地理意识,我相信,在潜移默化之中,也能拓展学生特殊的“国际”视野,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二、让学生融进世界
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融进去,诱出来。
“全面、深入、准确的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这正是历史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在我们对世界历史进行教学的同时,只有引导学生融入当时历史发生的时代,才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与本质。学史以鉴今,学生不仅应该学习中国历史,更要学习世界历史。全方位的掌握世界,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例如:我在教授“寻求中国的近代民主之路”这一专题时,一同引导学生复习“工业革命”、“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很快就与“19世纪后半期的资本主义潮流”建立联系,在更广的世界背景之中加深理解新知识。
三、让学生拥抱世界
在全球化进程之中,各国人民是一种共存、共荣的状态。以培养国家公民为目的的公民教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公民教育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品质的培养。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如何使学生具有世界意识,成为我现在不断思绪的问题。怎样把世界公民的教育融入课堂?我想利用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世界史的教学在新课标的人民版教材中,比重大大增加,我认为这就是我可以利用的世界公民教育的载体。历史教育的功用之一就是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例如:在“新航路开辟”一课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呈现一段材料: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政府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
(2)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材料,认识到:现代贸易与“三角贸易”的本质差异。理解马克思既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作用。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学习世界,拥抱世界,服务世界,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历史作为一门人文蕴意十分丰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我作为能够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接触世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机会,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余时间里,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拥抱世界,再成就未来。
历史教育必须融入国际视野,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用国际视野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结的世界公民。
参考文献
[1]李稚勇 《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姜艳 《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信使”》,《历史教学》
[4]徐新,周云华,丁林兴《论历史教学的国际化视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1
[5]王新香,赵恩仓《世界的中国,中国的世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4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国际视野
【中图分类号】G6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9-0032-02
【正文】
最近,在一次偶然的资料查阅过程中,我读到了上海师范大学李稚勇教授的一本著作——《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书中把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和中国的历史教育状况(主要是有关中学教育的),进行横向的国际比较研究的同时,还对有关国家的历史教育作了纵向的历史研究,提出了一种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与观点,贯彻“全球视野、本土行动”的基本思想与理念。职业的敏感性使我油然而生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这不就是历史新课程教学要追求的广度和深度吗?
教育国际化是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推动下,在国际教育贸易市场开放的前提下,世界各国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程度不断提高,各国教育相互交流,相互竞争,相互包容,相互激荡,共同促进世界的繁荣和发展,各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教育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手段和方法的采用等方面不仅要满足来自本国、本土的要求,而且要适应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新形势。其核心是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各国都想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本国的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出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培养出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能放眼于世界的人才。
如何让我们的高中历史教学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我越发的意识到在教学中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紧迫性。如何能做到这点,我做了如下几点反思:
一、让学生认识世界
在历史课堂上,我认为我们不妨也当当地理教师,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国家的地图。如:
这是古希腊的地形图,展示这样一幅地图,学生根据地图能直观、形象地了解到古希腊“海洋文明”的特点。通过视觉的感官,要比单靠听觉的轰炸,教学的效果要好上百倍。在此基础上,再展示一张中国地形图:
学生根据两图的对比,不难比较出“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显著差别。这样,我认为,如果在高中历史课的最初,就抽出一、两节课,让学生去记住世界、记住中国,并在以后的课程中不断地强化学生的世界地理意识,我相信,在潜移默化之中,也能拓展学生特殊的“国际”视野,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二、让学生融进世界
有人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融进去,诱出来。
“全面、深入、准确的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这正是历史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在我们对世界历史进行教学的同时,只有引导学生融入当时历史发生的时代,才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与本质。学史以鉴今,学生不仅应该学习中国历史,更要学习世界历史。全方位的掌握世界,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例如:我在教授“寻求中国的近代民主之路”这一专题时,一同引导学生复习“工业革命”、“明治维新”的相关知识,这样,学生很快就与“19世纪后半期的资本主义潮流”建立联系,在更广的世界背景之中加深理解新知识。
三、让学生拥抱世界
在全球化进程之中,各国人民是一种共存、共荣的状态。以培养国家公民为目的的公民教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学校公民教育还需加强对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和品质的培养。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如何使学生具有世界意识,成为我现在不断思绪的问题。怎样把世界公民的教育融入课堂?我想利用世界历史的教学内容。世界史的教学在新课标的人民版教材中,比重大大增加,我认为这就是我可以利用的世界公民教育的载体。历史教育的功用之一就是对人类文明而言,传承历史,延续文明;培养拥有全球意识的“地球公民”;汲取前人的智慧与教训,造福人类。
例如:在“新航路开辟”一课中,我做了如下设计:
首先,呈现一段材料:
材料一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
——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
材料二 三角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政府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馬克思《资本论》
英国资产阶级将被迫在印度实行的一切,既不会使人民群众得到解放,也不会根本改善他们的社会状况,因为这两者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但是,有一点他们是一定能够做到的,这就是为这两者创造物质前提。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国际贸易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现代贸易与历史上的三角贸易相比有何区别?
(2)结合材料,分析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二重性,并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材料,认识到:现代贸易与“三角贸易”的本质差异。理解马克思既揭露资本原始积累的罪恶,也充分肯定其发展生产力、奠定社会发展物质基础的作用。阐明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培养学生的世界公民意识:学习世界,拥抱世界,服务世界,实现自身的解放和全面发展。
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历史作为一门人文蕴意十分丰富的学科,在培养学生国际意识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优越性。我作为能够直接面对学生的一线教师,应该积极地为学生创造接触世界、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机会,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在课余时间里,让学生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认识世界、融入世界、拥抱世界,再成就未来。
历史教育必须融入国际视野,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用国际视野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中国情结的世界公民。
参考文献
[1]李稚勇 《历史教育学新论:国际视野中的我国历史教育改革》 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姜艳 《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信使”》,《历史教学》
[4]徐新,周云华,丁林兴《论历史教学的国际化视野》,《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5-1
[5]王新香,赵恩仓《世界的中国,中国的世界》,《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