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元认知水平 提高真探究能力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认知是个体对思维活动的自我体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习能力有重大指导意义。故本文以其为核心,从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以及加强元认知操作和指导三方面展开研究,实践证明效果良好。从一定程度上,学生凸显个性化学习,拓宽自主学习时空,增强多元化的理解以及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探究能力;教育教学
  中国分类号:G4
  随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理念的植入,本着探究式教学的展开,科学教育改革一刻也没停息过。然而,改革面前,学生真会自主探究了吗?学生真能主动思维,尝试独立解决问题了吗?相信许多老师一定经常在反思:我们的科學教育究竟想要教给孩子们什么?该如何去引导这些孩子?在长时间的寻求与尝试中,我发现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实现放手教育,引导学生真探究的有效途径。作为科学老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元认知能力呢?我从三方面进行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提高元认知学习的意识性
  在我国心理学界,十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对于学生的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萎靡的精神则会令人丧失斗志。所以良好意识的提高对元认知学习有助推作用。
  (一)提高学生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
  科学探究离不开材料,每一种材料也有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如:研究力的大小需要借助弹簧测力计;观察微生物需要用上显微镜……如果学生对实验常规材料及它的特点陌生,将会增加探究学习的障碍。因此,学生须有主动接触、了解材料的意识,让学生在熟悉中灵活地运用,不依赖老师提供材料,能自己寻找身边的材料,甚至改造材料为探究所用。
  提高学生掌握学习材料特点的意识性的策略:⑴巧用教室、实验室的空间,将实验材料展示出来,把科学实验材料和仪器融入孩子的课余生活中,潜移默化增加孩子对实验材料的了解。结合教学内容,提前展示实验教材并不定期更换。⑵通过建设“材料超市”,让孩子根据需要自主选择材料设计实验,选择中刺激孩子对材料的了解与运用,更好地激发探究欲,激活孩子的实验思路。⑶在学校每周的社团活动中融入一些与材料有关的活动,促进学生了解材料的意识。鼓励孩子积极的搜集身边的材料,适当根据所需进行材料改造,向同伴介绍材料知识。不但可以让孩子们更加了解材料,还能让他们喜欢科学,认真的对待科学,并把科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二)使用学习策略的意识性
  研究发现,符合学习客观规律和运用学习策略方法的学习,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几倍甚至几十倍。树立学习策略重要的意识更利于培养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因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思考:在解决任务之前可以采取哪些策略,哪种策略最佳,并有效的选择和运用。
  以观察记录一棵树为例,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通过哪些观察方法来完成观察任务,最初同学们想到了写观察日记、画图、拍照的方法。经过讨论大部分学生选了画图。当老师提出如果画图也看不明白该怎么办时,学生说可以口述解释或者在图上标注出来。
  感悟:此观察活动既要观察又要记录,三年级学生文字表述能力比较弱,有很多生字都不会写。如果按教材范例要求,难度太大,学生可能会因为记录的障碍而影响观察。这种情况下正好培养孩子的策略意识,让孩子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喜好选择有效策略,让画图结合标注代替文字,既直观清晰降低了难度,又能腾出时间让孩子更好地观察。久而久之,学生碰见类似的情况也会想一些好的策略解决。
  (三)培养探究学习中自我调节的意识性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思考。探究不仅仅是动手实验,更重要的是能助推思维。因此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敏锐判断出现的障碍、准确分析出现的原因,更能适时地进行调整的意识。以点亮小灯泡为例,常见现象:单一重复,不懂变通;胡乱尝试,不寻方法;偶然点亮,浅尝辄止。
  基于孩子强烈的探究欲,若加强自我调节意识,思维与实践相协调发展,更可加强成功的体验。具体见后面的“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详述。
  (四)激发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的意识性
  评价是判断个体特性价值的过程,个体活动需要有一定的评价,尤其是正面的评价。然平时教学中,常以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为主,往往忽视了学生自评。学生自评即反思自己的行为,找出缺点和不足,是教育评价的“促进学生发展”功能的最好体现。在主体性教育活动中,培养孩子对学习效果自我评价的意识可使学生充分体验成长的愉悦,发展健全的自我意识,促进其主动积极的思考,并将各种知识有效的纳入自我认知结构中去,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二、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
  研究表明,元认知知识极大的影响着元认知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元认知知识的认识,并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强化这些知识的应用。同时还应通过各种方式,诱发学生产生元认知体验,并不断提高这些体验的精确度,以提高元认知水平。
  以2012年5月优质课评比《点亮小灯泡》一课为例。四年级学生对电初接触,对电流、正负电荷等概念陌生,让学生对抽象的电有一个全新的认知,执教难度大。因此,我们必须对本课执教的元认知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什么因素会影响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的;它们之间又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分析发现:一:让学生理解小灯泡亮了必须要有一个回路是关键,让学生理解电流的流动路线是难点。二:学生对小灯泡的结构又必须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三:小灯泡的亮灭还容易受到材料的影响。四:尽可能多的给孩子时间进行反复尝试。有了这些元认知知识,就能针对性的设计,让学生有充分的元认知体验。
  A(第一次尝试)课伊始先给孩子一些材料,让孩子初次尝试点亮小灯泡。
  B(第二次尝试)观察小灯泡。师:小灯泡的构造到底是怎样的?生交流观察到的内容。(课件展示:小灯泡的构造图)。师:这下面被遮盖住了,谁知到它肚子里面是怎样的?生:……。师:为了让大家看的更清楚,老师为大家提供了解剖了之后的灯泡。(向学生展示图片)小组观察解剖灯泡。你发现它内部结构是怎样的?生:灯泡有两个接口,两个金属棒是分开的,还有灯丝。师:你觉得电流是怎样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呢?可以尝试着画一画,并动手连一连(动手跟解剖过的小灯泡相连,直接连两个连接点)。   评:小灯泡内部构造通过解剖一目了然,降低了认知难度。让学生通过导线直接尝试与解剖的小灯泡连接,增大成功率,也便于学生理解)。
  C(第三次尝试)。再次尝试点亮小灯泡。要求学生再次将完整的小灯泡点亮。(无论亮或不亮,都用拼图摆出来,贴在纸上)。边巡视边请学生上台用模型摆出。(亮的贴一边,不亮的贴一边)。师:同学找到这么多点亮小灯泡的方法。仔細观察,它们的连接方法有没有相同的地方?生:都要走正负极(板书:两极)。都要经过两个连接点,(板书:两点)。两极和两点连起来就能点亮小灯泡。(板书:两极连两点)。师:为什么这样连就能点亮小灯泡?是什么使小灯泡发亮的?灯泡发亮时电是怎样流动的?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点亮小灯泡时电是怎样流的。师:谁愿意上来指指电的流动路径。
  小结:经过科学实验研究,发现电池里的电是从正极出来,经过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流过灯丝,经过另一个连接点,流到电池的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电路。点亮小灯泡。(边讲边出示电荷运动的视频图)。课接近尾声。
  D(第四次尝试)再给每位同学发一些导线,小灯泡和电池。尝试用尽可能多的方式点亮小灯泡,小组合作,尝试能否点亮两个或更多小灯泡。
  评:从元认知知识分析出发回归本位,利用阶梯式反复认知体验,降低了认知难度。让学生尝试点亮解剖灯泡——完整灯泡,分类观察连接方式,通过比较发现共同点解决回路的问题。此外用直观有效的视频方式呈现了电流流动的过程。帮助学生认知。
  有了先前的元认知知识,促成学生更好地元认知体验,达成了高效的认知目标,有效的培养了元认知能力。因此教师应尝试不断的传授学生的元认知知识的能力。
  三、加强元认知操作的指导
  元认知能力的培养还离不开针对性的指导。如:《运动与摩擦力》一课,舒老师巧妙地为12个组分别设计了3种“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燥程度”关系的探究表格,学生探究填写后,呈现展示。老师带学生一起观察比较三种表格各自的特点。舒老师巧妙地将指导渗透到表格中。分析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学习模仿设计一个“摩擦力与重力”关系的探究表格。这种模仿对比式的指导对学生以后的表格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培养了孩子观察、比较、交流、设计等多方面能力。此外,学习活动中,还应注重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对象和任务;讲究学习策略,善于根据学习材料的特点以及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增强自律,排除干扰。学习活动后,注意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如对自己的学习展开一个前测后测。对学习中出现的障碍,要培养学生通过自己的能力加以分析和及时补救。最后还要督促学生深入反思和总结,为日后类似的场合积累经验,此外吸取教训,避免再犯。
  四、结语
  元认知能力决定了人认知能力的高低。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以及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的作用。从小学到大学,学生学习能力的纵向发展来看,越早培养这种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真探究,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当然,这必然是一个充满艰辛的历程。
  叶圣陶先生曾言:“扶着小孩子走路,目的是让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所以,教师需要尽早的开展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培养、发展、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才能引导学生扎进科学进行真探究,培养出中国的“少年科学家”。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0年1982出版
  [2]冯忠良等,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8年4月10日印刷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 在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合作学习,能营造轻松自如的学习气氛、降低学生的焦虑感。教师对小组指导提供帮助,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形成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合作技能,以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关键字:合作学习小组;初中英语教学  中国分类号:G633.41  英语教学不仅是学生认知活动产生和形成的过程,而且也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情感相互交流与沟通的过程。英
期刊
多姿多彩的现代生活使低年级的小学生见多识广。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强烈的表现欲、创造欲。我觉得作文的起步教学可以从这时抓起,让他们在说说笑笑、读读写写中萌生写作的兴趣,让学生们开开心心、自觉地练习写作。  一、遵循规律激发兴趣  低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敢想敢说的他们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可以尽情地编故事。虽然结构有些不合理,内容也很幼稚,但富有童趣、富有个性。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进行阐述,说明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进行快乐教学的必要性,接着就如何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引向“快乐”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总结在进行快乐作文教学时应注意的问题,希望本文能够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快乐教学  中国分类号:G623.2  引言:快乐教学法即不是一种教学观念,也不是某种教学方法,而是以正确教学思想为基础形成的
期刊
摘要:教师在教学记实作文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创设出学生亲身体验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是提高学生记实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关键字:生活、情境;习作  文以载道,文以记事,文以传情。文章是传播文化、信息、情感、知识、思维等的载体。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
期刊
摘 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攀升,掌握英语对中国人来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英语语言能力的重要环节,农村初中生由于平时对英语接触不多,基础较差,教学条件相对欠缺等原因,对英语接受能力差,容易丧失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提高农村初中生英语能力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农村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培養  中国分类号:G633.41  阅读是人们接受理解文字信息的
期刊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在师生观、教学观、学习观等方面都有创新之处,对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指导作用。该理论指导下的高职院校语文教学,在观念上,要把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在教学过程上,由被动传输式教学向主动建构式教学转变;在学习方式上,由学生个体独立学习向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学习转变。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 高职院校 ;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号:G718.5  马克思主义认为: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关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问题日益成为我国高校改革的重点。部分高校推行书院制管理模式,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提供了更为肥沃的“土壤”。丽水学院2012年开始推行书院制,取得了学校内部管理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双重效益。结合丽水学院管理实践,分析书院制背景下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实证研
期刊
【摘要】 小学中高年级正处于英语语言学习过渡的关键期,利用语境带动教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教师如何将教材中零散的单词、词组、句型等内容进行整合,并根据学生实际的语言水平,把主题单元作适当的整合。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的追求。本文想从语境和主题单元整合的课堂实践中说一说自己肤浅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境带动;内容整合;语用体验  中国分类号:G623.31  上海市英语教研专家朱浦老师曾说
期刊
摘要:生本理念主要是指以学生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生本理念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本理念,一方面,要以生为本,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要以学定教在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生本教育就像一缕春风,唤醒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本文主要从《语文课程标准》出发,着重探讨了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摘要]针对幼儿文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有效利用,提出了幼儿文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模型建立及有效应用数字资源的教学流程,旨在为当前的幼儿文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能改变教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效果上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幼儿文学;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效益  中国分类号:I058  在课堂实施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程所配备的资源,进行灵活的组织实施,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能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