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形式,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入选的童话(寓言)有46篇之多。
众所周知,童话是假定的非写实性儿童文学。较之一般的文学作品,由于多了“假定”和“非写实性”这两个前置条件,不少教师觉得童话课难教:假想成分太大,缺少现实性,处理不好童话中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难以落实。甚至有教师认为童话与“真”相对,容易误导小学生。
一、由“童话是假的”追问童话的真实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一文是个典型的童话。故事写得很凄美,也很动人。
教学时学生被深深吸引。当课堂进入到质疑环节时,有学生向教师提问,树已被锯断,可树根怎么还会说话。从问题中可以看出,其实孩子相信完整的树会说话,正像他毫不怀疑故事中的门先生能说话,他从本质上坚信童话的真实,只是存有树已锯断(代表树已死亡)、怎么还会说话的疑虑。谁知教师听了学生的问题后,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这是童话,童话是假的。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教师还用目.光扫视着全班学生,高喊一声:你们懂吗?
童话是以假定的形式来描写非现实生活的,即假定在这样的一个时空里,这样的一个非现实的情况、境况、世界中,发生了这样的故事。笔者认为,《去年的树》中的人物、行为、事情等都是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每个阅读者都为小鸟和树之间的这种真情实感而动容。而教师之所以喊“假”,很大程度上是这位教师尚没有真正认识到童话文本的“非写实性”,将现实生活逻辑和童话逻辑混为一谈了。
二、从童话逻辑中观照童话的真实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逻辑。日月运行,四季交替;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生命只有一次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逻辑。正如现实有现实的逻辑,童话,自然有童话的逻辑。
童话逻辑指的是童话中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规律。这种逻辑对应着儿童的心理,其显著的特点便是幻想。幻想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必须充分呵护的想象品质。这种品质在人类童年期表现得尤为出色。
童话逻辑重点表现在童话世界各种假定性事物的存在方式上。其实,文学都是假定的,不可能是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和小说等写实文学相比较,童话的非写实性与小说等写实性文学在“假定”度上有大小、深浅之分。小说等假定度小,或者是浅,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比较近似,我们就觉得真实;而童话的假定意识强烈、外露,再加上童话的非写实性、幻想性,如在现实生活中,狗是不会说人话的,而童话让狗像人一样说话就是非逻辑的……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一个人不能永远地生活下去,更不可能死而复生,可是童话中的个体生命却可齐天地,无生死。总之,在特定的假定前提下,一切现实的规律都可以打破,童话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不按生活本身的逻辑而存在。
由于认识不到童话的假定性,有的孩子会拿真实生活逻辑与童话逻辑一一对应。故而有学生认为树已砍掉,说明树已死亡,树根自然不能说话。其实,这里的树根和被砍走的树身,‘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棵树,而是作者假定的两个人。你可以将他们看做一对母子,或是一对朋友等等,总之,是树被砍走的目击者,见证人。其实,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只要告诉孩子:这里的树根和文中的树干、门先生一样,都是故事中的人,相信学生定能顿悟。
三、在童话教学中守护童话的真实
童话既非写实,那么童话教学中,尤其在童话作文中,要不要讲究真实性,这一点对童话非常重要。作为文学的一部分,童话毫不例外地追求艺术的真实。那么,如何体现童话的艺术真实?学者钱钟书对此作过这样的论述:“拟之三段论法,情节之离奇荒诞,比之大前提;然离奇荒诞之前提亦需贯串谐合,诞而成理,奇而有法。如既具此大前提,则小前提与结论必本之因之,循规矩以作推演。”对此话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童话中大前提可以假定,可以离奇,可以荒诞,但一旦设定了这个大前提,就必须“本之因之,循规矩以作推演”。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童话的真实性。童话的真实性涵盖着童话的人物、情节、细节、环境等方方面面,特别要把握好童话人物形象的物性真实和个性真实。
1.物性真实。这一点,传统童话十分讲究。以拟人体童话为例。这类形象是将动植物、无生命体甚至是自然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作童话主角,赋予它们人的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评议等,加以人格化。从“物”的形象出发,写“物”的言动情思,按物的本性去经历。真实与否,以“物”为“准”。
仍以《去年的树》为例。在假定的这个故事里,通过小鸟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三次对话,既为故事情节的步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反映了小鸟不见树的悲痛欲绝、心急似焚的情感,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鸟“飞”这一物性特点。故事也以此为逻辑起点:小鸟一下从南方飞来找树,树根告诉他,树已被砍走,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就飞到山谷;门先生告诉小鸟,树已被运到村子去了,乌就飞到村子。同样,故事也写出树根和大门的物性特点,它们泥“树”木雕,不能行动。虽有惜树恋树之意,但终爱莫能助,眼睁睁地看着树被伐,被拉,被运走,被劈成火柴等。由于物性的真实,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仿佛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
2.个性真实。现代童话非常倡导个性真实。以超。人体童话为例。这类形象往往拥有神秘的法术、超人的能力,变幻莫测,创造奇迹,能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如小飞人、外星人、科学博士等,由于张扬了个性,突出了童话的游戏性,尤其令儿童向往。这类形象的物性特征仅仅只是作为区别于其他形象的表征而存在,而更多地与人类行为方式相接近。由于形象的超凡脱俗,这些童话的幻想性、荒诞性、离奇性极强,故事关注的不再是怎样保证动物形象如何不失真,而着重看重它们的个性刻画,童话逻辑的重心从“物性真实”转移到“个性真实”中来。
如童话《舒克与贝塔》中的舒克和贝塔两只小老鼠,能在天上开飞机,能在地上驾坦克。在皮皮鲁的帮助下,还创立了舒克贝塔航空公司。面对海盗三番五次的捣乱,机智勇敢的舒克和贝塔联手合作,战胜了海盗,让小动物们都过上了快乐平静的生活。故事很荒诞,也很有趣。这里的故事淡化了物性,夸张了个性。
其实,传统童话中,也有类似的追求。如童话《拔萝卜》里,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猫、小狗、小老鼠一起拔萝卜,这些形象充分摒弃了物性的真实,否则,小猫、小狗和小老鼠怎么可能一起拔萝卜呢?小猫不是要吃老鼠的吗?不会要和小狗打架吗?看上去很荒诞,儿童却觉得真实有趣。
当然,童话毕竟是非写实的,无需在每一个细节都依照物性真实和个性真实来展开,关键要“神似”,童话表现的人物、事件或整体关系与现实生活某一侧面形成同构,具有情感的可体验性。
自童话有史以来,关于其表现形式,多有争议。笔者以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相信童话,相信童话的美好,给孩子的感动是真的;相信童话的善良,给孩子的温暖是真的i相信童话的超然,给孩子的憧憬是真的。
众所周知,童话是假定的非写实性儿童文学。较之一般的文学作品,由于多了“假定”和“非写实性”这两个前置条件,不少教师觉得童话课难教:假想成分太大,缺少现实性,处理不好童话中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关系,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目标难以落实。甚至有教师认为童话与“真”相对,容易误导小学生。
一、由“童话是假的”追问童话的真实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去年的树》一文是个典型的童话。故事写得很凄美,也很动人。
教学时学生被深深吸引。当课堂进入到质疑环节时,有学生向教师提问,树已被锯断,可树根怎么还会说话。从问题中可以看出,其实孩子相信完整的树会说话,正像他毫不怀疑故事中的门先生能说话,他从本质上坚信童话的真实,只是存有树已锯断(代表树已死亡)、怎么还会说话的疑虑。谁知教师听了学生的问题后,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这是童话,童话是假的。为了强调自己的观点,教师还用目.光扫视着全班学生,高喊一声:你们懂吗?
童话是以假定的形式来描写非现实生活的,即假定在这样的一个时空里,这样的一个非现实的情况、境况、世界中,发生了这样的故事。笔者认为,《去年的树》中的人物、行为、事情等都是合情合理,真实可信的。每个阅读者都为小鸟和树之间的这种真情实感而动容。而教师之所以喊“假”,很大程度上是这位教师尚没有真正认识到童话文本的“非写实性”,将现实生活逻辑和童话逻辑混为一谈了。
二、从童话逻辑中观照童话的真实
世上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逻辑。日月运行,四季交替;只有播种才有收获;生命只有一次等等,这些都是现实生活逻辑。正如现实有现实的逻辑,童话,自然有童话的逻辑。
童话逻辑指的是童话中幻想与现实相结合的规律。这种逻辑对应着儿童的心理,其显著的特点便是幻想。幻想是一种立足现实生活,指向未来的一种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必须充分呵护的想象品质。这种品质在人类童年期表现得尤为出色。
童话逻辑重点表现在童话世界各种假定性事物的存在方式上。其实,文学都是假定的,不可能是现实生活的照搬照抄,和小说等写实文学相比较,童话的非写实性与小说等写实性文学在“假定”度上有大小、深浅之分。小说等假定度小,或者是浅,与现实生活比较接近,比较近似,我们就觉得真实;而童话的假定意识强烈、外露,再加上童话的非写实性、幻想性,如在现实生活中,狗是不会说人话的,而童话让狗像人一样说话就是非逻辑的……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生命都是有限的,一个人不能永远地生活下去,更不可能死而复生,可是童话中的个体生命却可齐天地,无生死。总之,在特定的假定前提下,一切现实的规律都可以打破,童话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不按生活本身的逻辑而存在。
由于认识不到童话的假定性,有的孩子会拿真实生活逻辑与童话逻辑一一对应。故而有学生认为树已砍掉,说明树已死亡,树根自然不能说话。其实,这里的树根和被砍走的树身,‘不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棵树,而是作者假定的两个人。你可以将他们看做一对母子,或是一对朋友等等,总之,是树被砍走的目击者,见证人。其实,针对学生的提问,教师只要告诉孩子:这里的树根和文中的树干、门先生一样,都是故事中的人,相信学生定能顿悟。
三、在童话教学中守护童话的真实
童话既非写实,那么童话教学中,尤其在童话作文中,要不要讲究真实性,这一点对童话非常重要。作为文学的一部分,童话毫不例外地追求艺术的真实。那么,如何体现童话的艺术真实?学者钱钟书对此作过这样的论述:“拟之三段论法,情节之离奇荒诞,比之大前提;然离奇荒诞之前提亦需贯串谐合,诞而成理,奇而有法。如既具此大前提,则小前提与结论必本之因之,循规矩以作推演。”对此话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童话中大前提可以假定,可以离奇,可以荒诞,但一旦设定了这个大前提,就必须“本之因之,循规矩以作推演”。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童话的真实性。童话的真实性涵盖着童话的人物、情节、细节、环境等方方面面,特别要把握好童话人物形象的物性真实和个性真实。
1.物性真实。这一点,传统童话十分讲究。以拟人体童话为例。这类形象是将动植物、无生命体甚至是自然社会中的某些现象作童话主角,赋予它们人的情感、思维方式、行为评议等,加以人格化。从“物”的形象出发,写“物”的言动情思,按物的本性去经历。真实与否,以“物”为“准”。
仍以《去年的树》为例。在假定的这个故事里,通过小鸟和树根、大门、小姑娘的三次对话,既为故事情节的步步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线索,反映了小鸟不见树的悲痛欲绝、心急似焚的情感,更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鸟“飞”这一物性特点。故事也以此为逻辑起点:小鸟一下从南方飞来找树,树根告诉他,树已被砍走,拉到山谷里去了,鸟就飞到山谷;门先生告诉小鸟,树已被运到村子去了,乌就飞到村子。同样,故事也写出树根和大门的物性特点,它们泥“树”木雕,不能行动。虽有惜树恋树之意,但终爱莫能助,眼睁睁地看着树被伐,被拉,被运走,被劈成火柴等。由于物性的真实,整个故事给人的感觉,仿佛就像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一样。
2.个性真实。现代童话非常倡导个性真实。以超。人体童话为例。这类形象往往拥有神秘的法术、超人的能力,变幻莫测,创造奇迹,能做到常人无法做到的事,如小飞人、外星人、科学博士等,由于张扬了个性,突出了童话的游戏性,尤其令儿童向往。这类形象的物性特征仅仅只是作为区别于其他形象的表征而存在,而更多地与人类行为方式相接近。由于形象的超凡脱俗,这些童话的幻想性、荒诞性、离奇性极强,故事关注的不再是怎样保证动物形象如何不失真,而着重看重它们的个性刻画,童话逻辑的重心从“物性真实”转移到“个性真实”中来。
如童话《舒克与贝塔》中的舒克和贝塔两只小老鼠,能在天上开飞机,能在地上驾坦克。在皮皮鲁的帮助下,还创立了舒克贝塔航空公司。面对海盗三番五次的捣乱,机智勇敢的舒克和贝塔联手合作,战胜了海盗,让小动物们都过上了快乐平静的生活。故事很荒诞,也很有趣。这里的故事淡化了物性,夸张了个性。
其实,传统童话中,也有类似的追求。如童话《拔萝卜》里,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猫、小狗、小老鼠一起拔萝卜,这些形象充分摒弃了物性的真实,否则,小猫、小狗和小老鼠怎么可能一起拔萝卜呢?小猫不是要吃老鼠的吗?不会要和小狗打架吗?看上去很荒诞,儿童却觉得真实有趣。
当然,童话毕竟是非写实的,无需在每一个细节都依照物性真实和个性真实来展开,关键要“神似”,童话表现的人物、事件或整体关系与现实生活某一侧面形成同构,具有情感的可体验性。
自童话有史以来,关于其表现形式,多有争议。笔者以为,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相信童话,相信童话的美好,给孩子的感动是真的;相信童话的善良,给孩子的温暖是真的i相信童话的超然,给孩子的憧憬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