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深入探索校企双方融合机制,合作培养适应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高职人才,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省级重点专业建设为契机,在政行企校合作平台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创新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了优化与重组。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顺利通过了专家组验收,在校企合作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
一、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从省内外遴选出87家具有代表性的水利水电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及设备制造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办学对象,由省水利厅牵头成立了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
学院以岷江流域为纽带,以都江堰千万亩灌区、百万千瓦装机、数十万公里渠系和数万名产业职工为支撑,在职教集团内优选出8家接受省水利厅直接领导的企事业单位与学院共同组建了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制订出章程和工作方案,全面参与学院管理、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管理委员会治学。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审议合作育人事项的执行情况,并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研究对策与措施。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学规划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合作、师资协调、目标与质量考核、培训与技术合作5个工作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为协同共育中心,从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各系成立校企合作部,具体制订合作方案与实施细则,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托5个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合作育人事宜。为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充分发挥和提升学院服务社会能力,学院又组建了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面向全省水利水电系统职工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蜀水文化宣讲工作。
学院构建的“三平台两中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平台,该平台的搭建有力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无界化的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突破了办学区域限制,拓展了合作办学思路,推进了政行企校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行业主导,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办学机制。
2.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分两个层次构建:一是较为松散的集团机制。通过邀请相关单位参加职教集团年会和就业工作双选会,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开展学术讲座,组织教师赴企业参观调研等。校方主要解决学生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单位资源问题,企业方主要解决人才招聘和产品宣传问题;二是联系紧密的大校园机制,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在大校园管委会的统一运作下,成员单位结合生产情况及时向学校发布实习项目,选派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为期一年的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程,选派技术骨干或生产负责人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与本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技能训练项目与评价标准,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学校则发挥智力优势,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成员单位开展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蜀水文化讲座和成人继续教育,为对方提供学术科研信息和指导咨询服务,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从事为期一年的工程实践,共同实施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签订详细的实施协议,在行政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构建了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人才培养中企业全程参与,实现了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创新
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依托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和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两大校企合作平台,组织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赴宜宾富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兴文县供电局、三合堰水电站等典型企业进行岗位群调研,掌握企业用人需求。
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确定技术技能培养目标,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并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对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人才培养保障条件进行系统设计,最后经人才培养合作工作委员会年会审议批准后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建了“一条主线、三层对接、五项提升、进阶入岗”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环境与生产环境对接,顶岗单位与就业单位对接。依据主要就业岗位设计了水电厂电气运行、电气一次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工程初步设计(扩大)和电力工程管理五个项目化教学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专项职业技能水平。一年级学生通过进入大校园参观与体验,了解水利水电行业及就业岗位相关情况,初步识岗;二年级学生通过项目化课程和专题讲座,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获得该职业应有的行业通用能力,逐渐近岗;三年级学生通过厂中校和校中厂针对就业岗位群开展的岗位职业能力专项训练,努力入岗;毕业前夕通过5个月的顶岗实习,达到顶岗要求。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全程体现了“企业参与、多方论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校企共育共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更符合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
2.课程结构改革与亮点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重组,与企业联合对课程进行开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前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职业能力要求逐级分解,构建课程能力培养体系,确定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形成相配套的课程结构(情境或模块、单元或环节),并根据具体任务确定课程内容,配以适当的载体和教学方法及手段,形成各种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该专业主要的课程结构如表所示。
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主要对应行业通用能力,突出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坚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由合作企业提供设备资料、图片、工艺流程等资源,融理论知识于真实的案例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对应行业专项能力,突出专项技能训练,全部采用项目化教学,项目源于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企业全程参与项目的选定和设计。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则对应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突出综合技能训练,配套实训条件的建设坚持生产性和先进性原则,训练标准完全按照生产标准要求,实训师资按双教师方式来配置,即实训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搭配完成实训项目指导工作,实现产学相结合。
新的课程体系由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群五个模块构成,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将专业技能培养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力提升了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能力。
三、结语
本文依托有效运行的校企合作平台――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与重组,在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与往届相比均有了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认可,本专业也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水利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家组验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DB/OL].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a31088/Document/1373573/137.?
[2]劉晓欢,郭 沙,彭振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5):21-23.?
[3]张 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
一、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1.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从省内外遴选出87家具有代表性的水利水电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及设备制造企、事业单位作为合作办学对象,由省水利厅牵头成立了四川水利职业教育集团。
学院以岷江流域为纽带,以都江堰千万亩灌区、百万千瓦装机、数十万公里渠系和数万名产业职工为支撑,在职教集团内优选出8家接受省水利厅直接领导的企事业单位与学院共同组建了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制订出章程和工作方案,全面参与学院管理、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管理委员会治学。管理委员会每年召开一次年会,审议合作育人事项的执行情况,并对暴露出的问题提出研究对策与措施。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学规划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合作、师资协调、目标与质量考核、培训与技术合作5个工作委员会,常设办事机构为协同共育中心,从实践育人和文化育人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各系成立校企合作部,具体制订合作方案与实施细则,在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依托5个工作委员会组织实施合作育人事宜。为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充分发挥和提升学院服务社会能力,学院又组建了四川水利人才教育基地,面向全省水利水电系统职工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和蜀水文化宣讲工作。
学院构建的“三平台两中心”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的主要平台,该平台的搭建有力促进了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无界化的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突破了办学区域限制,拓展了合作办学思路,推进了政行企校的深度合作,形成了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行业主导,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办学机制。
2.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分两个层次构建:一是较为松散的集团机制。通过邀请相关单位参加职教集团年会和就业工作双选会,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开展学术讲座,组织教师赴企业参观调研等。校方主要解决学生参观实习、顶岗实习和就业的单位资源问题,企业方主要解决人才招聘和产品宣传问题;二是联系紧密的大校园机制,实现学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
在大校园管委会的统一运作下,成员单位结合生产情况及时向学校发布实习项目,选派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为期一年的兼职教师指导实训课程,选派技术骨干或生产负责人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与本专业教师共同制定技能训练项目与评价标准,共同开展科研课题申报。学校则发挥智力优势,根据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成员单位开展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蜀水文化讲座和成人继续教育,为对方提供学术科研信息和指导咨询服务,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从事为期一年的工程实践,共同实施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
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通过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签订详细的实施协议,在行政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下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构建了互利互惠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人才培养中企业全程参与,实现了校企双方的深度融合。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创新
为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依托四川水利职教集团和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两大校企合作平台,组织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赴宜宾富源发电设备有限公司、兴文县供电局、三合堰水电站等典型企业进行岗位群调研,掌握企业用人需求。
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和行业、企业技术专家与专业教师共同研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确定技术技能培养目标,构建项目化课程体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设计。并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对实训条件、师资队伍等人才培养保障条件进行系统设计,最后经人才培养合作工作委员会年会审议批准后形成《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该人才培养方案立足于对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创建了“一条主线、三层对接、五项提升、进阶入岗”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训环境与生产环境对接,顶岗单位与就业单位对接。依据主要就业岗位设计了水电厂电气运行、电气一次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电气工程初步设计(扩大)和电力工程管理五个项目化教学课程,有针对性地提升专项职业技能水平。一年级学生通过进入大校园参观与体验,了解水利水电行业及就业岗位相关情况,初步识岗;二年级学生通过项目化课程和专题讲座,强化职业技能训练,获得该职业应有的行业通用能力,逐渐近岗;三年级学生通过厂中校和校中厂针对就业岗位群开展的岗位职业能力专项训练,努力入岗;毕业前夕通过5个月的顶岗实习,达到顶岗要求。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全程体现了“企业参与、多方论证”的指导思想,体现了校企共育共管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更符合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需要。
2.课程结构改革与亮点
根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与重组,与企业联合对课程进行开发,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前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将职业能力要求逐级分解,构建课程能力培养体系,确定课程标准,进行课程教学方案设计,形成相配套的课程结构(情境或模块、单元或环节),并根据具体任务确定课程内容,配以适当的载体和教学方法及手段,形成各种教学文件及教学资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能力培养。该专业主要的课程结构如表所示。
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主要对应行业通用能力,突出基础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坚持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由合作企业提供设备资料、图片、工艺流程等资源,融理论知识于真实的案例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对应行业专项能力,突出专项技能训练,全部采用项目化教学,项目源于主要就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企业全程参与项目的选定和设计。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则对应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突出综合技能训练,配套实训条件的建设坚持生产性和先进性原则,训练标准完全按照生产标准要求,实训师资按双教师方式来配置,即实训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搭配完成实训项目指导工作,实现产学相结合。
新的课程体系由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和选修课程群五个模块构成,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将专业技能培养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有力提升了毕业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接轨”能力。
三、结语
本文依托有效运行的校企合作平台――四川水利职教大校园,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构建了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在此基础上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创新,对课程结构进行了大量的优化与重组,在校企合作进行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与往届相比均有了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得到了学校和合作企业的认可,本专业也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和水利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专家组验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DB/OL].http://www.scio.gov.cn/ztk/xwfb/2014/gxbjhzyjyggyfzqkxwfbh/xgba31088/Document/1373573/137.?
[2]劉晓欢,郭 沙,彭振宇.“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其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25):21-23.?
[3]张 良.职业素质本位的高职教育课程构建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