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们所提倡的“活动单导学”中的“合作”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从外在形式向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正因为如此,在合作中我们的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关键词 活动单导学 培养 课堂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在品德课堂中,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谈谈品德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的前移——能力的培養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超越了单一的“书本世界”,回归到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把学生从“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对知识习得的过程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文化等各种关系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享有更充分的自由思想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与心的解放。“活动”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真正使学习主体化、活动化。
我们提倡在预习时就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进社会,调查研究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当然,由于学生学业约束,在调查过程中不可能独自进行调查,所以把合作前移到课前,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教师只需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交由小组内参与讨论,从分工到具体实施,所有过程学生完全参与,提高了积极主动性。如在讲授四下第六课《我们的民风民俗》前,预设问题:春节时家里都开展了哪些有意思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小组内的学生先在小组内分别回忆,组内交流各自家庭开展的活动,找出有共性的活动,由组长分配具体同学回家后具体研究某一活动。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组长和其它组员在组内教授给这名同学研究的方法:如上网查询,访问家中老人等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调查访问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且变以前的被动预习为主动预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合作的方式——自主的探究
传统的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形结果。“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不仅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完成作业的优与劣,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在人文环境上,“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生关系。
我们所提倡的“活动”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从外在形式向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自学交流式。
品德教材中知识性的内容非常简单,这样的内容学习主要通过布置相关自学任务(主要是问题)让学生自学,再通过组内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避免了老师灌输式的一讲到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我们的民风民俗》中,“端午节”这一版块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组长组织组员阅读后交流重难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巩固这一知识,达到组内成员都熟练掌握的程度。
(二)活动体验式。
从激发学生活动欲望入手,指导学生利用已经占有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再现生活情境,逐步形成道德观念,再经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及习惯。整个过程,摒弃了空洞的说教、机械的灌输,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如三上《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中,在完成任务时,每一组领到一个任务,组内的同学通过齐心协力将任务完成后进行反思所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的说教来得有意义得多,学生的品德素养也就在这活动中得以提升。
(三)话题辩析式。
强调学生对生活现象讨论辨析,通过观念的碰撞,提高认识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和道德观。在模式操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体验,引出生活中的矛盾话题,引发学生进行讨论辨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从而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在学生懂得科学合理生活的基础上,再变被动的接受生活为主动的创造设计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过来再指导生活。如六下《生活中的电视》,组内成员分为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看电视好,一种认为看电视不好,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都能非常客观地对待这一问题,认识到电视的长处与短处。学生就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把原先家长老师认为的难题转化为行动,自觉地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看电视这一问题。
关键词 活动单导学 培养 课堂
“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有三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活动是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包括内在的思维活动、物质操作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在品德课堂中,实施“活动单导学”模式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学习愿望,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下面笔者结合具体课例谈谈品德课堂上的“合作学习”。
一、合作的前移——能力的培養
“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超越了单一的“书本世界”,回归到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目的是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或生活经历中发现问题,把学生从“书本世界”和封闭的知识体系中解放出来,把他们对知识习得的过程与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以及人与文化等各种关系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享有更充分的自由思想和自主学习的空间,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与心的解放。“活动”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真正使学习主体化、活动化。
我们提倡在预习时就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进社会,调查研究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当然,由于学生学业约束,在调查过程中不可能独自进行调查,所以把合作前移到课前,在小组内进行分工。教师只需提出一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交由小组内参与讨论,从分工到具体实施,所有过程学生完全参与,提高了积极主动性。如在讲授四下第六课《我们的民风民俗》前,预设问题:春节时家里都开展了哪些有意思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意义是什么?小组内的学生先在小组内分别回忆,组内交流各自家庭开展的活动,找出有共性的活动,由组长分配具体同学回家后具体研究某一活动。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组长和其它组员在组内教授给这名同学研究的方法:如上网查询,访问家中老人等等。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分工合作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调查访问的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且变以前的被动预习为主动预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合作的方式——自主的探究
传统的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形结果。“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不仅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完成作业的优与劣,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注重学生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学生的教育价值。在人文环境上,“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生关系。
我们所提倡的“活动”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从外在形式向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自学交流式。
品德教材中知识性的内容非常简单,这样的内容学习主要通过布置相关自学任务(主要是问题)让学生自学,再通过组内交流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突破难点,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避免了老师灌输式的一讲到底,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我们的民风民俗》中,“端午节”这一版块就采用了这样的方式,组长组织组员阅读后交流重难点,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巩固这一知识,达到组内成员都熟练掌握的程度。
(二)活动体验式。
从激发学生活动欲望入手,指导学生利用已经占有的学习材料,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再现生活情境,逐步形成道德观念,再经过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及习惯。整个过程,摒弃了空洞的说教、机械的灌输,真正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如三上《现在的我能做什么》一课中,在完成任务时,每一组领到一个任务,组内的同学通过齐心协力将任务完成后进行反思所得出的结论远比教师的说教来得有意义得多,学生的品德素养也就在这活动中得以提升。
(三)话题辩析式。
强调学生对生活现象讨论辨析,通过观念的碰撞,提高认识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和道德观。在模式操作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体验,引出生活中的矛盾话题,引发学生进行讨论辨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从而指导自己的实际生活。在学生懂得科学合理生活的基础上,再变被动的接受生活为主动的创造设计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反过来再指导生活。如六下《生活中的电视》,组内成员分为两种意见,一种认为看电视好,一种认为看电视不好,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始了辩论,通过辩论,同学们都能非常客观地对待这一问题,认识到电视的长处与短处。学生就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把原先家长老师认为的难题转化为行动,自觉地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看电视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