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引入进来,提高了农业种植的产量,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小麦种植而言,随着植保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小麦高产栽培的效果,对小麦种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原则进行分析,从拌种、土壤以及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护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确保小麦栽培中应用植保技术有效地提高种植产量,促进农业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植保技术;小麦栽培;高产;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022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了粮食的高产效果。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糧食品种,研究小麦的高产栽培深受农业部门的广泛关注。目前,随着先进的种植技术的引入,加上良好的种子管理,可以实现小麦高产栽培效果。在小麦栽培种应用植保技术,并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种植产量,促进小麦种植企业的发展。
1.小麦高产栽培种植保技术的应用原则
1.1质量与产量同步提高原则
在植保技术的应用中,可以实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种植户逐渐减少,人们对小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产和高效是当前农业种植的基本原则。为了满足人们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需求,农业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全新的小麦栽培技术,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提高小麦的种子管理,从而促进小麦栽培的高产与高品质,因此,在植保技术的应用中,应该遵循质量与产量同步提升的原则,实现高产小麦栽培效果。
1.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植保技术的应用时,同时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传统的小麦栽培技术中,由于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导致小麦的产量一直上不去,同时质量也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在开展全新的种植技术时,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引入先进的栽培技术,并更新生产设备,实现高产、高校的种植技术。首先在选种方面要慎重,选择优质和多抗特点的小麦品种,同时引入先进的栽培技术,并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绿色生产,同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科学地规划种植土地,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
2.植保技术在小麦栽培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对策
2.1小麦拌种阶段
在小麦的高产栽培环节中,拌种环节至关重要。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选种,保障小麦种子的成活率。小麦的品种有很多,并且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选种时要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土壤特征来选择适合的种子,为了达到高产的效果,需要选择稳定、抗倒伏的品种,以此来保障小麦的出芽率,并且也要确保适合小麦种植的气候特点。在播种时,应该将不饱和的小麦种子筛除,保障种子的均匀度,并实行分级播种,确保在田间的种植也能够均匀。同时,在选种时也要注重预防病虫害的能力,对种族进行抗病处理。
2.2土壤处理阶段
在小麦种子播种前,为了实现高产的效果,应该对土壤环境进行科学的处理,保证土壤内富含有机质,有机质的含量超过1.5%,并且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条件,同时,也要保证土壤中全磷和全氧的含量维持在0.1%左右,此外,还应该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例如,可以选取辛硫磷颗粒进行土壤的培养,实现每667平米3%的辛硫磷颗粒含量,同时搅拌均匀,挥洒在小麦的种植土壤中。在进行小麦种子时,也要注重深耕细作的特点,保证土壤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在小麦土壤的耕地时,也要确保耕地的深度不低于25厘米,有效地实现抗倒伏的效果,提高小麦的产量。
2.3病虫害预防阶段
病虫害预防阶段是小麦能否高产的重要环节,同时,小麦的病虫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壤因素、环境因素、温度等等多方面因素都会产生病虫害。其中,氮肥施洒过量会引发镑病,如果出现镑病,小麦的苗株上会出现褪绿和黄斑,并逐渐形成黑色粉堆。在对这种病虫害进行质预防和治理时,可以选择农药处理。在进行农药治理时,进行选择效能高同时残留地的药物,并且注意药物的用量和次数,有效的提高小麦病虫害的侵袭。同时,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把握病虫害的最佳控制时期,积极做好专业的防护措施,避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农药的施洒时,也要做好防护举措,带好专业的防护设备和防护服,根据科学的农药配比进行施洒,同时避免农药对机械设备的腐蚀,提高机械设备的寿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备受行业的瞩目,在植保技术的应用中,同时加强小麦栽培各环节的管理,能够有效地实现小麦种植的高效与高产效果,提高小麦种植的质量。同时也能改善小麦生长的环境,实现自然环境与农业种植的共同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种植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夏芳 . 浅谈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8):158.
[2] 张国民 . 探析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J]. 农技服务 ,2016(14):103.
[3] 张毅 , 徐进 . 植保技术在西安市小麦高产中的应用 [J]. 中国植保导刊 ,2010,30(1):17-18.
关键词:植保技术;小麦栽培;高产;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6-022
引言
农业作为我国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我国种植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了粮食的高产效果。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糧食品种,研究小麦的高产栽培深受农业部门的广泛关注。目前,随着先进的种植技术的引入,加上良好的种子管理,可以实现小麦高产栽培效果。在小麦栽培种应用植保技术,并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的种植产量,促进小麦种植企业的发展。
1.小麦高产栽培种植保技术的应用原则
1.1质量与产量同步提高原则
在植保技术的应用中,可以实现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稳步提升。目前,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农业种植户逐渐减少,人们对小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高产和高效是当前农业种植的基本原则。为了满足人们对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需求,农业部门应该积极开展全新的小麦栽培技术,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提高小麦的种子管理,从而促进小麦栽培的高产与高品质,因此,在植保技术的应用中,应该遵循质量与产量同步提升的原则,实现高产小麦栽培效果。
1.2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在植保技术的应用时,同时也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传统的小麦栽培技术中,由于设备和技术都比较落后,导致小麦的产量一直上不去,同时质量也达不到理想状态,因此,在开展全新的种植技术时,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积极引入先进的栽培技术,并更新生产设备,实现高产、高校的种植技术。首先在选种方面要慎重,选择优质和多抗特点的小麦品种,同时引入先进的栽培技术,并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绿色生产,同时注重自然环境的保护,科学地规划种植土地,提高小麦种植的产量。
2.植保技术在小麦栽培各个环节中的应用对策
2.1小麦拌种阶段
在小麦的高产栽培环节中,拌种环节至关重要。首先要进行科学的选种,保障小麦种子的成活率。小麦的品种有很多,并且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选种时要结合种植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土壤特征来选择适合的种子,为了达到高产的效果,需要选择稳定、抗倒伏的品种,以此来保障小麦的出芽率,并且也要确保适合小麦种植的气候特点。在播种时,应该将不饱和的小麦种子筛除,保障种子的均匀度,并实行分级播种,确保在田间的种植也能够均匀。同时,在选种时也要注重预防病虫害的能力,对种族进行抗病处理。
2.2土壤处理阶段
在小麦种子播种前,为了实现高产的效果,应该对土壤环境进行科学的处理,保证土壤内富含有机质,有机质的含量超过1.5%,并且满足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条件,同时,也要保证土壤中全磷和全氧的含量维持在0.1%左右,此外,还应该对土壤进行药剂处理,例如,可以选取辛硫磷颗粒进行土壤的培养,实现每667平米3%的辛硫磷颗粒含量,同时搅拌均匀,挥洒在小麦的种植土壤中。在进行小麦种子时,也要注重深耕细作的特点,保证土壤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在小麦土壤的耕地时,也要确保耕地的深度不低于25厘米,有效地实现抗倒伏的效果,提高小麦的产量。
2.3病虫害预防阶段
病虫害预防阶段是小麦能否高产的重要环节,同时,小麦的病虫害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土壤因素、环境因素、温度等等多方面因素都会产生病虫害。其中,氮肥施洒过量会引发镑病,如果出现镑病,小麦的苗株上会出现褪绿和黄斑,并逐渐形成黑色粉堆。在对这种病虫害进行质预防和治理时,可以选择农药处理。在进行农药治理时,进行选择效能高同时残留地的药物,并且注意药物的用量和次数,有效的提高小麦病虫害的侵袭。同时,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把握病虫害的最佳控制时期,积极做好专业的防护措施,避免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同时在农药的施洒时,也要做好防护举措,带好专业的防护设备和防护服,根据科学的农药配比进行施洒,同时避免农药对机械设备的腐蚀,提高机械设备的寿命。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人们对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国农业的发展中,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备受行业的瞩目,在植保技术的应用中,同时加强小麦栽培各环节的管理,能够有效地实现小麦种植的高效与高产效果,提高小麦种植的质量。同时也能改善小麦生长的环境,实现自然环境与农业种植的共同发展,促进我国农业种植水平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夏芳 . 浅谈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J]. 农民致富之友 ,2017(8):158.
[2] 张国民 . 探析植保技术在小麦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J]. 农技服务 ,2016(14):103.
[3] 张毅 , 徐进 . 植保技术在西安市小麦高产中的应用 [J]. 中国植保导刊 ,2010,30(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