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生,我总觉得手脚冰凉,是不是‘宫寒’?”
“医生,我每次来例假小腹胀痛,是不是‘宫寒’?”
“医生,我备孕很久没怀上,广告说是因为‘宫寒’,要怎么治疗?”
“医生,我好像是‘宫寒’,韩剧里说的症状我都有,吃点什么能改善一下?”
门诊上诸如此类五花八门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每到此时,我都觉得医生多在媒体“亮相”,为群众辟谣扫盲非常必要。近年来,“宫寒”频频出现于患者口中,俨然成了妇科疾病的“罪魁祸首”,然而,果真如此吗?
防“宫寒”不如防“湿热”
寒乃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可以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血行不畅,表现在妇科疾病中可见月经色暗、量少、迟至,甚至闭经。另一方面,寒凝血瘀可阻碍阳气的运行,如阳气不能通达于手足肢体末节,无法温养这些部位,则表现出手脚冰凉、怕冷的现象。如阳气不能温养胞宫、血脉,则可致胞宫寒冷,排卵延迟,甚至不排卵,从而影响精卵结合,导致不孕。诸如此类,因寒致病的妇科疾病,虽可列举一二,但临床所见,更需慎防的却是“湿热”。
女子每逢经期、妊娠期、生产期、产后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产道开放、防御力较差之时,更易感染邪毒,以“湿热”居多。用西医的讲法解释,就是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另外,妇产科手术损伤也是感染的重要途径,术前准备充分与否、消毒是否严格、患者体质强弱、术后护理是否合理、预防感染和抗感染治疗是否规范等,都十分重要。随着妇产科手术的增多,女子感染湿热邪毒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反观“宫寒”的致病率,与之相比则低很多。因此,“宫寒”虽然会表现为一系列妇科病症状,但绝不至于谈之色变,将其看作妇科疾病的“元凶”。
判断“宫寒”,不能以偏概全
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在中医辨证上,就是要抓住主证,剔除“混淆视听”的表证。举例来说,一女性患者,因月经异常就诊,表现出一派寒象,如手足冰冷、面色青白等,但是详细询问得知,她喜欢喝冷饮,不畏寒而怕热,察其舌质暗红,脉象细数。究其本质,当属热邪致病,中医基础理论将此归纳为“阳盛则阴”“热胜则寒”。因此,如果仅仅根据体表的寒相,如手脚冰凉等,就判断为寒邪致病是不科学的,“宫寒”的判定依据也就成了无根之萍,缺乏真实性。针对“宫寒”进行的治疗,自然无法显效,严重的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变生他病。
所谓“宫寒”流产,多因肾虚
近年来自然流产和反复流产率逐年上升,还有异位妊娠、生化妊娠、胚胎停育等不良妊娠所造成的流产也明显增多。很多患者来就诊,刚坐下没交谈几句,就归咎于自己“宫寒”。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流产在中医看来主要还是以“肾虚”为主证,且夹杂着各种兼证,如气滞血瘀、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痰湿凝滞、湿热瘀结、阳虚水泛等,是个很复杂的病证群。现代妇产科研究结果提示,流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精卵结合的异常所造成,其中精子质量占主导地位,卵子质量次之,提供孕育的母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即我们常说的“母体因素”。母体因素可以是子宫因素、输卵管因素、卵巢因素、激素分泌异常等,均可导致母体不适合孕育胚胎以致流产,而常说的“宫寒”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引起流产的主要因素。
小“宫寒”大学问,是否为“宫寒”还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来“明辨是非”“洞察本质”,切不可偏听偏信。唯有抓住主证,對症治疗,才有利于疾病康复。
“医生,我每次来例假小腹胀痛,是不是‘宫寒’?”
“医生,我备孕很久没怀上,广告说是因为‘宫寒’,要怎么治疗?”
“医生,我好像是‘宫寒’,韩剧里说的症状我都有,吃点什么能改善一下?”
门诊上诸如此类五花八门的问题,令人啼笑皆非。每到此时,我都觉得医生多在媒体“亮相”,为群众辟谣扫盲非常必要。近年来,“宫寒”频频出现于患者口中,俨然成了妇科疾病的“罪魁祸首”,然而,果真如此吗?
防“宫寒”不如防“湿热”
寒乃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之一,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可以阻碍气血运行,导致血行不畅,表现在妇科疾病中可见月经色暗、量少、迟至,甚至闭经。另一方面,寒凝血瘀可阻碍阳气的运行,如阳气不能通达于手足肢体末节,无法温养这些部位,则表现出手脚冰凉、怕冷的现象。如阳气不能温养胞宫、血脉,则可致胞宫寒冷,排卵延迟,甚至不排卵,从而影响精卵结合,导致不孕。诸如此类,因寒致病的妇科疾病,虽可列举一二,但临床所见,更需慎防的却是“湿热”。
女子每逢经期、妊娠期、生产期、产后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产道开放、防御力较差之时,更易感染邪毒,以“湿热”居多。用西医的讲法解释,就是容易感染细菌、病毒等。另外,妇产科手术损伤也是感染的重要途径,术前准备充分与否、消毒是否严格、患者体质强弱、术后护理是否合理、预防感染和抗感染治疗是否规范等,都十分重要。随着妇产科手术的增多,女子感染湿热邪毒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反观“宫寒”的致病率,与之相比则低很多。因此,“宫寒”虽然会表现为一系列妇科病症状,但绝不至于谈之色变,将其看作妇科疾病的“元凶”。
判断“宫寒”,不能以偏概全
透过现象看本质,体现在中医辨证上,就是要抓住主证,剔除“混淆视听”的表证。举例来说,一女性患者,因月经异常就诊,表现出一派寒象,如手足冰冷、面色青白等,但是详细询问得知,她喜欢喝冷饮,不畏寒而怕热,察其舌质暗红,脉象细数。究其本质,当属热邪致病,中医基础理论将此归纳为“阳盛则阴”“热胜则寒”。因此,如果仅仅根据体表的寒相,如手脚冰凉等,就判断为寒邪致病是不科学的,“宫寒”的判定依据也就成了无根之萍,缺乏真实性。针对“宫寒”进行的治疗,自然无法显效,严重的还会加重病情,甚至变生他病。
所谓“宫寒”流产,多因肾虚
近年来自然流产和反复流产率逐年上升,还有异位妊娠、生化妊娠、胚胎停育等不良妊娠所造成的流产也明显增多。很多患者来就诊,刚坐下没交谈几句,就归咎于自己“宫寒”。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流产在中医看来主要还是以“肾虚”为主证,且夹杂着各种兼证,如气滞血瘀、肝郁气滞、阴虚火旺、痰湿凝滞、湿热瘀结、阳虚水泛等,是个很复杂的病证群。现代妇产科研究结果提示,流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精卵结合的异常所造成,其中精子质量占主导地位,卵子质量次之,提供孕育的母体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即我们常说的“母体因素”。母体因素可以是子宫因素、输卵管因素、卵巢因素、激素分泌异常等,均可导致母体不适合孕育胚胎以致流产,而常说的“宫寒”只是原因之一,并不是引起流产的主要因素。
小“宫寒”大学问,是否为“宫寒”还需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来“明辨是非”“洞察本质”,切不可偏听偏信。唯有抓住主证,對症治疗,才有利于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