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感受素质教育的无穷魅力

来源 :江西教育·管理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qiq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索与实践一:规划远景,丰富学校发展内涵
  
  2006年9月,九江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各部门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为主干,兼顾家长、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实施素质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了《九江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管理条例》,全面规划、组织、指导、评估学校素质教育实施与推进工作。
  该校及时更新办学理念,完善办学模式,五年前就把办学理念定位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和谐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资质和潜能,使学生身心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为其可持续性发展夯实基础”。在办学思路上,致力构建:“以人文精神见长,以科学文化显优,以创新实践成特”的办学模式,努力构建“诚信、勤奋、文明、超越”的校风,实现“品行优良有理想,自主发展有个性,思维活跃有创见,身心健康有活力” 的培养目标,从而使素质教育不再是空泛的概念和无力的口号,而是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
  2008年,该校又提出了“让教育充满思想、让生命承载希望、让校园溢满幸福”的办学理念,丰富了发展内涵。
  在践行办学目标的过程中,该校能及时修正近、远期发展规划,明确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目标。2005年该校提出了创建“以乒乓球、围棋为特色的优秀省级体传校”、“大力开展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内涵的素质教育示范校和“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师范类附属小学中有影响的区域性名校”这三类学校。该校由“九江师范附小”更名为“九江小学”后,又大胆提出要“借九江千年之灵气,乘九江发展之大势”,“立足九江、面向江西、眺望中国”,力争做九江基础教育界的最经典教育、最名优教育,做江西的品牌教育。
  
  探索与实践二:搭建平台,夯实践行物质基础
  
  近几年来,该校积极争取政府重视,投入近千万元,大力推动素质教育物质基础建设进程。
  首先,该校加快了功能教室的规划和建设。2004年5月,体艺楼竣工,重点解决了音体美等三门学科的教学场地问题;2007年10月,校园原教工2栋宿舍楼拆迁,在原址兴建3055平方米集信息技术、英语、科学、图书馆、电视台、小科技馆等多学科功能教室和实践场地为一体的科技楼。2008年暑假,该校投资15万元改造了新多媒体教室(微机教室)。学校现有功能教室25间,功能教室与班级教室的比例大于1∶2,从而将该校的功能教室建设提升到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水平,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平台。
  其次,该校重视“四网”并举,着力推动现代化教育进程。作为全国首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该校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在1996年建设了全市首个校园播控系统和首家校园电视。随后工作重点转移到创建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校园,建成了校园动态网站、班级网站、教师个人网站以及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时代特点显著的专题学习网站。积极鼓励业务骨干教师开设个人业务博客,使之逐渐成为学术交流最便捷、最有效的平台。
  
  探索与实践三:美化环境,凸显校园文化魅力
  
  1.重视管理文化建设,努力提升办学效能。在管理上,体现“依法治校,全员管理,深化改革,走精细化管理之路,打造阳光团队”,致力提升管理的执行力和效能,追求卓越品位。
  2.重视教师文化建设,塑造教师良好形象。每一名教师都要成为九江小学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该校把“培育优秀教师团队文化”视为教师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借助每年的师德师风月活动的开展及持之以恒的岗位业务比赛等塑造教师德高者的形象、博学者的形象、仪表美的形象,培育学生喜爱的“人类灵魂工程师”,造就一批省、市师德标兵和教学能手。
  3.重视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多年来,该校力争用文化引领来促进学生不断发展,鼓励学生自主力行、自主实践,关注学生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性发展。突出养成教育文化理念,坚持“师生自主、全面渗入、家校联动”的原则,增强养成教育效能,强化班级文化建设。一是构建 “班主任领导的核心文化”,凸显班主任工作的主导功能。二是构建“快乐成长的学生特色文化”,充分发挥好各班级及学生创建和感受文化的主观能动性。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倡导“我参与、我进步”的口号,让学生在愉悦现实的情景中体验生活,感染教育,激发情感,自我内化;努力办好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感恩节,让它们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真正舞台;努力打造3个高品位、特色化的学生文化团队,使之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快乐、自我成长的“殿堂”。
  4.努力营造品位高雅的育人环境,创设具有九江小学特色的校园文化,确保校园环境净化、绿化、美化,使每面墙、每条标语、每座雕塑、每条小路、每个角落都深寓文化内涵,使其鲜活,随时随处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探索与实践四:强化师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层次性的体现。制订《九江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2006—2010年愿景目标》,确定教师专业化发展各阶段目标。
  2.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精细化体现。该校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特点,制订《九江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分层管理方案》并加以落实,突出动态管理。
  3.创新灵活的教师专业发展运行机制。一是组建教师专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全面规划、组织、指导、评估全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工作。二是建立“校长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的保障机制,每年确保不少于10%的公用经费用于支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重点奖励专业化发展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学生。三是建立“导师制”,包括校内导师、市内导师、市外导师。四是构建立体化指导结构,已形成校领导小组、校外专家组、科研处、教研组、年级备课组5级指导网络。五是建立竞聘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落聘的教师要跟岗学习一年,课不满的教师不给予调选;每学期进行一次业务考试。六是倡导阅读,努力让校园充满书香文化的韵味。七是建立“搭建教师展示风采平台”的激励机制。该校除正面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外,还通过“红烛杯”系列竞赛、“我讲我的教育教学故事”、开设“日新之源讲坛”、举办学术沙龙等形式,为教师提供展示成果的机会。八是科研引领成长,迄今该校有国家级课题2个,省级课题3个,市级课题4个。
  
  探索与实践五:鲜活教育,让课堂灵动起来
  
  一方面,该校严格执行教育部课程设置。6年前就率先在全市从一年级起开设英语课。2008年秋季在三年级尝试开设舞蹈课,并积极探索全校开设乒乓球教学和在少数班级开设围棋教学实验。另一方面,研发了具有校园文化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即:阅读与积累、生活与数学、艺术与欣赏、阳光体育四个板块,实现了国家、地方、学校课程的相互补充。
  注重课堂的主渠道作用。注重融洽师生关系,优化学习情境,努力构建活跃、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构建“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乐于实践”的学习模式,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善学者”;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努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探索与实践六:多几把尺子,评价出学生的自信
  
  该校要求教师能承认学生的差异,善待学生差异,多进行“千人千面”、“大以大成,小以小成”的教育。
  对学生的评价,该校采取了四种原则:一是整体性评价与局部性评价相结合,如《九江小学学生素质教育成长手册》就是对学生全面性的评价,评选“希望之星”“口算大王”“小演奏家”“小管家”等则是对学生的单项评价;二是终结性评价与随时性评价相结合,除每学期(或每学年)末对学生进行评价外,更看重学生过程性成长,只要学生在个性特长和其他发展上有肯定之处,就及时评价、宣传学生的进步;三是集体评选和个人申报相结合,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向班级申报荣誉称号,由班级和学校德育处认定,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自我教育,促进自主发展;四是评价主体由单个向多个发展,扩展到教师、学生、家长、学校有关部门等。
  近几年来,由于该校坚定不移地实施素质教育,创建省级素质教育示范校,学校的发展与师生的成长出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态势令人鼓舞。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贯彻体育条例工作先进学校、全国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北京2008奥运会特别贡献奖、全国中小学棋类教学实验课题研究先进基地、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园电视和优秀节目评比金奖、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省青少年学生读书教育活动先进学校、省级和谐校园等。
其他文献
大概念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基于学习者和数学核心概念的需求,对教材内容、教学资源重新进行优化与组合,以结构化的学习活动推进组织教学。我们以人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单元为例,重新梳理教学序列,关注学科内知识的整合,通过多元途径突破学习重难点,注重学生对大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以期达成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一、整体教学前置思考  (一)整体思维视野下的单元序列重组  国内教材关于运算定律单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当今,小学教育界此起彼伏的改革思潮,或多或少受到《教育的目的》的影响,接受它的滋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教育的目的》这本奇书自然可以见仁见智。之所以用《通向“诗和远方”的教育》为题来评论这本书,是因为该书作者高远清明的思想、海纳百川的学养向我们传递了一股教育生涯中罕有的激情。按说这是一本专业性较强的教育书籍,但从字里行
期刊
《小英雄雨来》(节选)收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者管桦说,雨来的形象是抗日战争时期冀东少年儿童的一个缩影。那个年代的民兵、老人、妇女、少年儿童,都在为保卫祖国家园与敌人顽强斗争。教材选文具有篇幅长、序号分层的鲜明特点,笔者的教学设计围绕“通过列小标题读懂长课文”和“聚焦第四部分,体悟雨来的小英雄形象”展开,通过小组合作、读演结合、联想补白等方法,借助思维导图、改编剧本及丰富的图文、音像
期刊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共收录革命文化类课文40余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为小学语文阶段第一个革命文化主题单元,相较于之前零散分布的单篇课文,落实好此主题单元的语文要素更具挑战性。革命文化课文教学长期存在因时代、社会变迁等因素所导致的价值认同不足、情感体悟不深、思维发展不够等诸多困境,严重影响了语文学科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达成。项目化学习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分析、探究
期刊
《军神》是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革命课文,写了刘伯承年轻时有一次眼睛负重伤后,来到沃克医生的诊所治疗,坚持不用麻醉剂,忍受巨大痛苦接受手术的故事。课文着力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故在教学中笔者以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称赞的句子贯穿课堂始终,以三幕话剧的形式呈现课文内容,由扶到放,引导学生关注刘伯承的动作、语言、神态,把握人物内心,感受军人特质,感悟军神形象。  一、课前谈话,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62~63页例5、“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探索乘法分配律的过程,建构相应模型,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活动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增强符号意识,体会数学表达的严谨、简洁,感悟模型思想。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积
期刊
近期笔者观摩了特级教师俞正强执教的“面积的认识”一课,深受启发。我们在教学这节课时,教学设计一般是指向学生“接受学习”,而俞老师的课堂教学指向“深度学习”(如表1),其意义不在于使学生马上掌握计算面积的方法,而在于使学生深刻理解面积的概念。“面积”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学生常常会与“体积”“周长”等概念混淆。追本溯源,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面积”的本质特征和属性。教学中,俞老师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
期刊
前不久,读到《中国青年报》刊发的卢建斌老师的《应该允许公开课不完美》一文(见该报2020年4月27日教育圆桌版),笔者对这一观点深表赞同。事实上,任何一堂课都不可能完美,总会存在一些瑕疵。但是,文中所举的两个实例却不太恰当。无论是卢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遇到学生突如其来的提问,还是于漪老师在公开课上甫一开场便碰到“障碍”,均非卢老师所说的“瑕疵”,而是值得称道的亮点。  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当然要看教师
期刊
啃了三个星期的《童年论》,又望望身边的一个个精灵古怪的七八岁的孩童,再捯饬一下家里三四岁的上蹿下跳的小男孩,我不禁问道:儿童到底是个什么生物?  一代代的人试着去理解儿童,慢慢地去接近儿童,却始终已经不再是儿童,也全然不知身为儿童的感受。研究者把儿童看作小白鼠,用一堆数据来解释儿童。教师,往往手里端着一个班级,而不是三四十个儿童。父母,早已不记得自己曾经也不喜欢被牵着鼻子走。唉,儿童到底是个什么生
期刊
在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为培养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出积极的贡献。教育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能否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成长,教育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各级各类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