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构建小学数学解题模型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00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模型就是通过对问题现象的分解,利用我们考虑得来的原理吸收一切主要的因素,略去一切不主要的因素,所创造出来的一副图画……”数学图形模型是指利用图形对变量间的关系作分析基础,构建图形将问题直观地表达出来,或将实际问题直接与几何知识、代数知识结合,求解问题。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依托于几何图形,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把最适当的认识方式变为学生所能掌握的形式,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模型;数形结合;数学图形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不仅仅是关于数的科学。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知识的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活动。数学模型是关于部分现实世界和为一种特定目的而作的一个抽象的、简化的数学结构,它能提供处理对象的最优决策。例如,历史上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典型的数学模型。在此,笔者首先给学生讲“植树问题”的过程。
  题目:同学们张开手,5个手指人人有,手指之间几个空,请你仔细瞅一瞅。
  笔者举起手来,张开五指,学生们模仿着笔者的动作,大声回答说:“四个空。”笔者告诉他们,“空”是俗话,数学上把“空”叫做“间隔”。然后,笔者接着问:“5个手指之间有几个间隔?”学生们齐声答道:“4个间隔。”此举叫做“配个原形”。“手”就是“手指”和“空”所代表的一类事物的数量关系的原形:5-1=4,即“手指数-1=间隔数”。
  笔者把这个式子板书出来,接着就又出了下面的题:
  题目:(种树)小朋友在一段路旁种了5棵树,这5棵树之间有几个间隔?若每个间隔长1米,这段路有多长?
  学生们一下就看出来了:5棵树之间有4个间隔,4个间隔共长4米。
  笔者紧接着就引导学生写出下式:5-1=4,即棵数-1=间隔数(两头都种树)。
  这实质上就是建构了空间一维直线上的点数和它们的间隔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看出,这个关系和手的情形是同样的。这种共同数量关系及其表达式就可以作为一种数学模型看待。
  然后,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扩展考察的范围:题目(钟打点)——小明家的钟会打点报时,5点钟打5下,4秒钟打完。按这样,你知道10点钟打10下需要几秒钟打完吗?
  笔者仍然引导学生先画图,打一下,画一个点,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时间观念用图形(线段和点)转化为空间形式来表达了。
  由图可见,5个点之间4个间隔,4个间隔是4秒,显然每个(时间)间隔是1秒。“5-1=4”也符合:点数-1=间隔数。进而得出:10-1=9(个间隔),从而得出打10下需要9秒钟打完。此时,笔者借机告诉学生,与前面题目中的“空间间隔”不同,这道题中的间隔叫“时间间隔”。此外,还可以继续扩展这一模型应用到其它的问题上。
  题目:1.(锯木头)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付锯工费用1元。如果把同样的另一根木头锯成13段,应付锯工费多少元?2.(上楼梯)小明家住五楼。他数了数两个楼层之间的楼梯共有10个台阶。他想知道自己从一楼上到五楼要上多少个台阶,你能帮他算出来吗?
  把这两题解答完后,师生一起回顾以上各题,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抽象出这类事物中共同的数量关系,仍以“植树问题”为代表,写成:棵数-1=间隔数(两头都有树)。
  按照习惯,我们就把这一类问题叫做“植树问题”。通过以上学习,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就可以运用这一模型进一步解决那些更为复杂的问题。如,57辆军车排成一列通过一座桥,前后两辆车之间都保持2米的距离。桥长200米,每辆军车长5米。从第一辆车头到最末一辆车尾共长多少米?
  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设法使学生建构起现代模式论的数学观,这也符合布鲁纳说的“从本质上说,一开始不是学习一种技能,而是学习一个一般观念,然后这个一般观念可以作认识后继问题的基础,这些后继问题是开始所掌握的观念的特例。这种类型的迁移应该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用基本的和一般的观念来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
  出于同样的考虑,当学生学了长方形的面积后,我们就可以把长(下转第23版)(上接第22版)方形作为数学模型来对待,就是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用长方形表示出其几何意义或以某种方式可以与几何图形建立联系,将题目中的条件及数量关系直接反映在几何图形中,然后在构造中寻求原题的结论。
  如,一辆汽车从城市开往山区,往返共用20小时,去时的时间是回来的1.5倍,去时的速度比回来的速度慢12千米,汽车往返共行多少千米?
  这里用长来表示速度,宽表示时间,构造一个“长方形”,问题就迎刃而解。
  触类旁通,只要具有类似计算长方形面积的乘法应用题都可以构造“长方形”模型来求解。在此略举几例,以示佐证。
  一是解平均数问题。例如,五(1)班数学期中考试平均分为78分,而男生平均分为75.5分,女生平均分为81分,求男女人数的比。
  二是解行程问题。例如,甲乙丙三人,甲每分走50米,乙每分走60米,丙每分走70米。甲乙从东村,丙从西村同时出发。丙遇到乙后2分钟又遇到甲,求东西两村的距离。
  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可构建下圖来求解。
  三是解测量古井问题。例如,用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三折来量,井外余4尺;把绳子4折来量,井外余1尺。求井深和绳子的长。
  由于井深就是每折的长度减去余在井外的长度,通过构建下图,假设井深为x米,得:(x 1)×4=(x 4)×3.
  四是解盈亏问题。例如,一些人共同分担购买小船的钱,如果其中10人后来决定不参加,余下的人每人要多分担1元。当实际付款时,又有15人退出,最后余下的每人又要多分担2元。求原先是多少人?
  这题相对复杂些,但只要抓住所构建图中的“等积”关系列方程,答案就自然有了。
  在数学能力竞赛中,许多题目只要注意构造模型,初看无从下手的题目会变得简单、明了。例如,通过构造“极端”模型,从问题的最简单状态或最多的情况入手,探索解题方法。如(1)计算:
  (2)某人上楼梯的本事有三种:一步一级、一步两级、一步三级,他要从楼下上到10级台阶的楼上,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这两题都可以从最简单的“极端”去考虑。
  另外从数点格求积得到启示,可以构造“网格”模型来解题。如,(1)正六边形ABCDEF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M、N、P分别是所在边的中点,求三角形MNP的面积。(2)长途公共汽车有甲、乙两个终点站,汽车要用4小时才能驶完全程。从上午6时开始,每隔1小时从甲乙两站同时发出一辆汽车,最后一辆车是在下午4时出发。从甲站出发的汽车司机最多能看到多少辆迎面驶来的从乙站开出的车?最少呢?这两题只要构造下面的“网格”图,题目就显得非常容易了。
  从这些鲜活的例证中,我们真正领略到了“数形结合,构建解题模型”的意义和价值,也应证了布鲁纳说的“智力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为经验的顺序构造易于解释的模型,紧接着的命题就是把最适当的认识变为幼小学童所能掌握的形式……学生一旦熟悉了那个适当形式,便能继续掌握更有效能、更精确的认识和使用知识的形式。”相信通过笔者以上的抛砖引玉,今后的教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布鲁纳的期待——“把最适当的认识方式变为幼小学童所能掌握的形式”。
  参考文献:
  [1]连秀云,刘来福.模型解题法(初中数学)[M].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10.
  [2]史宁中.数学结合与数学模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唐振华,张旭芳.数学结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20.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频繁,英语使用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能只注重于看和写,或只局限于应付各类考试,听和说的培养一样重要。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才能够具有更好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本文主要指出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积极探讨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现状;策略  英语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在学习英语的过
【摘要】红色资源场景蕴含丰富的学习经验,是幼儿教育的活教材,也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补充和拓展。本文以三元里抗英纪念馆为例,探究出幼儿园红色德育课程如下路径,分析场景教育特点和蕴含价值,挖掘核心品德,设计实施活动,品德践行评价。  【关键词】红色德育;红色资源;实践探究  新修订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次将“德”提到首位,提出用德育引领幼儿全面发展。幼儿园品德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等问题要
鲁迅总是力争使沉睡的人们从源于生命根底的内在精神危机中走出来,从背对虚无的无力感和脆弱性中走出来。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他的投枪和匕首在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是却是“悲剧”。细读他的小说,人们便会得出其小说的总模型一一悲剧链,即以叙述那“吃人”的现实中主人公的悲剧旅程,揭示他们的灵魂,解剖他们的世界观,批评他们的人生,而后“赐”于他们一个灰色的归宿。  正如物质受到屈辱,精神受到戕害靠“精神胜利法”自居最后
【摘要】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班主任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既对学生的引导均应奉行以德育人的教育理念,还需结合实际提升自身素质及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树立起良好的班级氛围,以实现德育理念。本文旨在通过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的一些方法研究,以期对德育理念的践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爱;德育;素质教育  一、寓“爱”于细微之处,推进素质教育  素质教
一、活动背景  (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发布的《關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开展校内劳动。要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组织校外劳动。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鼓励家务劳动,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
【摘要】课堂小练笔不受篇幅、命题的限制,与阅读教学和学生生活结合更紧密,教师可准确选择落笔点,恰当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课堂小练笔灵活性强,训练形式多样,可读写结合、迁移运用;可填补空白、再现形象;可设置悬念、生发情节;可围绕主旨、再组文本。温情点拨,让学生个性张扬,更能促使学生主体探索。  【关键词】积累为奠;找准契机;领悟写法;温情点拨  作文教学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
【摘要】笔者在实践中意识到劳动教育对转变“问题学生”产生的积极作用。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帮助“问题学生”重塑正面形象、增强集体归属感、提高自控能力、改善学习状况、滋养平和情绪,使其萌生感动之心,凡事做到认真细致、感恩惜福,闪现自身光芒,由此带动班级风气的好转,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  【关键词】劳动教育;问题学生;光芒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进行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简单的英语词句进行交流。目前,英语教学已经受到普遍重视,英语教学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但是大多数教师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取得的效果一般。新课标要求教师改变思想观念,抓准初中英语听、说、读、写训练的问题,寻找针对性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读写;训练  英语属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学校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场所,在开展劳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功能。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要求,要把法治思想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摘要】德育是我国现阶段所倡导的重要教育,开展德育非常重要。从生命视角开展德育,呼唤德育教学回归生命的本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小学生都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本文主要探究从生命教育视角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德育;生命视角;教学  随着我国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的德育。通过德育可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小学德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