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育教学是现阶段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进而,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既要认知德育教学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又要发现当前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以在不断总结和探究的过程中,真正将德育教学落到实处、落到小学生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以使学生在接受正规教育的过程中,获得自身德育素养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德育项目多元化的探究与实践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项目;多元化;探究;实践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许多社会的不良因素和消极影响也逐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今社会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行为认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特殊情况严抓德育,帮助小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收获一个快乐的小学时光。
一、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
核心素养的教育建立在学生的本质基础上,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要教育方向,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在此期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以此为基础的德育教育指导工作中,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教育培养。一是从生活角度,辅助学生逐渐形成较好的文明礼仪,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品格以及行为习惯,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相互学习,懂得感恩,并且培养其逐渐养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等。二是从社会角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心国家集体的发展,了解时政状态,具备基本的爱国与民族精神;同时,从发展的角度而言,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技术能力,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德育的培养过程中,应以其基本内涵作为教育培养的方向,以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教学的途径单一
受教育理念、教学安排和教学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学将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重点都寄托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上,而没有将其融入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各项校园活动的组织引领方面,而且也没有完全发挥出家庭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家长对德育教学的支持和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影响。这不仅造成了学校德育教学途径的单一,还造成学校德育教学内容的片面,使得德育教学形式化、表面化、孤立化,造成小学德育教学与学生德育言行的发展出现分离的状况,更难以达成“学以致用”的德育教学目标。
(二)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整个德育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有直接的教育职责,对小学生在道德思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班主任首先要能够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班主任的教学思想受到严重影响,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重视更多,导致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关注较少,使得整个德育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在德育工作缺失的基础上,小学生没有较好的榜样,使德育工作的开展陷入困境,导致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小学德育项目多元化的探究与实践
(一)让德育适性课程适合学生发展,实现与思政课、法治教育等学科的有机融合
德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且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德育与思政课、法治教育等学科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国家长期稳定。要坚持德育适性与教育适度的调和,在正视课程德育优势的同时,也要重视自适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适性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则和教育教学规则,以课程主体的认识为突破口,揭示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精神。德育适性课程应加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内容,并适度表述思政课中德育适性经纬的纵横交错,全方位推进德育适性课程与学科教育的高度融合。
(二)德育实践活动,优化班级管理的方式
德育主题的班会活动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选择合适的主题是重点,结合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合理分析,确保活动内容足够新颖,吸引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以“爱国”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中,这两字从一个整体的层面来分析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珍爱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在主题的选择上,从常规中寻找“创新点”,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将班会活动放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这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组织德育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际中成长,将德育活动中学到的爱国思想、集体意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从而达到高质量的结合效果。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效运用课外时间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德育,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区域不可喧哗,不能随地乱丢垃圾。在课余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德育,通过正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这也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这样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培养娇惯的学生学会吃苦耐劳;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四)结合德育适性教育模式,加强家校教育的聚合
德育适性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寻求德育适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适性”的主要价值不再是仅限于传授德育常识,而是将德育内化于心,实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行动习惯和思维能力。以“情境浸染、启智润德、实践内化”为主要特征的德育适性的实施方式,在于充分发掘校内外一切生活和学习中的德育价值,捕捉教材及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将教学内容置于社会生活环境中,产生浸润效果。孩子的成长就如同人造森林中树木的成长,直接不加干涉是不可行的。家庭教育的适性充满温情,而学校教育的适性,则更注重团体的协作。要结合沉浸教育和自主實践,提高德育适性的教育质量。
结束语
德育的培养体现在方方面面,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下,围绕学生的实际成长进行德育教育,从各角度、以不同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全方位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小学是德育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了有效推动班级规范化管理,教师需要时刻密切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及时加以指正。班主任教学工作的着重点应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德育与知识教育并重,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发展,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J].中国教师,2020(S1):175.
[2]孔庆翠.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分析[J].中国教师,2020(S2):91.
[3]崔娜娜,刘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39.
[4]周海燕.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7.
[5]曾艳,郑爱飞.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6.
关键词:小学;德育项目;多元化;探究;实践
引言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许多社会的不良因素和消极影响也逐渐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当今社会小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行为认知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教育工作者应针对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特殊情况严抓德育,帮助小学生提升综合素质,使其健康成长,收获一个快乐的小学时光。
一、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
核心素养的教育建立在学生的本质基础上,以学生的学习发展为主要教育方向,尊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并在此期间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道德价值观念等。同时,在以此为基础的德育教育指导工作中,主要从两大方面展开教育培养。一是从生活角度,辅助学生逐渐形成较好的文明礼仪,使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品格以及行为习惯,能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尊重他人,相互学习,懂得感恩,并且培养其逐渐养成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等。二是从社会角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心国家集体的发展,了解时政状态,具备基本的爱国与民族精神;同时,从发展的角度而言,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使其掌握基本的技术能力,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德育的培养过程中,应以其基本内涵作为教育培养的方向,以促进小学生的德育发展。
二、小学德育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德育教学的途径单一
受教育理念、教学安排和教学实际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学将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重点都寄托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上,而没有将其融入其他各门学科的教学和各项校园活动的组织引领方面,而且也没有完全发挥出家庭教育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忽视了家长对德育教学的支持和对学生言传身教的影响。这不仅造成了学校德育教学途径的单一,还造成学校德育教学内容的片面,使得德育教学形式化、表面化、孤立化,造成小学德育教学与学生德育言行的发展出现分离的状况,更难以达成“学以致用”的德育教学目标。
(二)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导致整个德育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作为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有直接的教育职责,对小学生在道德思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班主任首先要能够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班主任的教学思想受到严重影响,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重视更多,导致在学生德育方面的工作关注较少,使得整个德育工作不能得到有效开展。在德育工作缺失的基础上,小学生没有较好的榜样,使德育工作的开展陷入困境,导致更加严重的恶性循环。
三、小学德育项目多元化的探究与实践
(一)让德育适性课程适合学生发展,实现与思政课、法治教育等学科的有机融合
德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而且必须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德育与思政课、法治教育等学科的有机融合,才能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国家长期稳定。要坚持德育适性与教育适度的调和,在正视课程德育优势的同时,也要重视自适教育、感恩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德育适性应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则和教育教学规则,以课程主体的认识为突破口,揭示其中包含的社会价值和文化精神。德育适性课程应加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色内容,并适度表述思政课中德育适性经纬的纵横交错,全方位推进德育适性课程与学科教育的高度融合。
(二)德育实践活动,优化班级管理的方式
德育主题的班会活动是提高班级管理质量的有效途径,选择合适的主题是重点,结合现阶段小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合理分析,确保活动内容足够新颖,吸引小学生的参与兴趣。以“爱国”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中,这两字从一个整体的层面来分析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如何加强小学生的思想教育,珍爱优秀的传统文化,这是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所以在主题的选择上,从常规中寻找“创新点”,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将班会活动放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这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需求。以现实生活为依据组织德育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实际中成长,将德育活动中学到的爱国思想、集体意识应用到班级管理中,从而达到高质量的结合效果。
(三)了解学生的心理成长状况,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
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成长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有效运用课外时间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实施德育,让学生知道在公共区域不可喧哗,不能随地乱丢垃圾。在课余生活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对学生实施德育,通过正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这也是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实施德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这样能更好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培养娇惯的学生学会吃苦耐劳;对于比较内向的学生,教师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更多的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班级组织的活动。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综合性发展。
(四)结合德育适性教育模式,加强家校教育的聚合
德育适性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寻求德育适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德育适性”的主要价值不再是仅限于传授德育常识,而是将德育内化于心,实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行动习惯和思维能力。以“情境浸染、启智润德、实践内化”为主要特征的德育适性的实施方式,在于充分发掘校内外一切生活和学习中的德育价值,捕捉教材及家庭、社会生活中的德育素材,将教学内容置于社会生活环境中,产生浸润效果。孩子的成长就如同人造森林中树木的成长,直接不加干涉是不可行的。家庭教育的适性充满温情,而学校教育的适性,则更注重团体的协作。要结合沉浸教育和自主實践,提高德育适性的教育质量。
结束语
德育的培养体现在方方面面,教师应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作用下,围绕学生的实际成长进行德育教育,从各角度、以不同形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全方位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水平。小学是德育的开端,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为了有效推动班级规范化管理,教师需要时刻密切了解学生的内心变化,及时加以指正。班主任教学工作的着重点应是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德育与知识教育并重,正确引导学生成长发展,这样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为一名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涛.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浅析[J].中国教师,2020(S1):175.
[2]孔庆翠.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分析[J].中国教师,2020(S2):91.
[3]崔娜娜,刘娜.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的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4):139.
[4]周海燕.对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德育的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7.
[5]曾艳,郑爱飞.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