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发展酿造最甜的蜜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xiu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下午第二节课,我来到七年级三班上课,师生互礼后,发现一个女生在座位上抽泣,我赶紧跑去询问。原来,课间她后面的男生趁她不注意,把她的凳子拿开,她坐下时跌倒地上,头撞到课桌腿上,很痛。我连忙问有没有恶心的感觉,她说没有,四周的同学都笑了,我的脸色变了,提醒她如果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向老师反映。回到讲台边,我本想让那位男生找班主任,但没说出口。我虽不是班主任,但教师的责任提醒我必须要将今天的事情解决好。我调整了自己的情绪,联想到本课的课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決定将刚发生的事作为一个案例让学生去分析,讨论,进而学习概括本课主要内容。
  师(设疑导入):就刚才的事情,我想问同学们,我为什么要问受伤的同学有没有恶心、要呕吐的感觉?
  生:怕脑震荡。(一位学生的回答又迎来一阵笑声。我点点头。)
  师(叙述故事):同学们的笑声让我有点吃惊。下面我讲个故事。2004年4月6日,上午第一节课下,学生潘某用两手撑着两边桌子在练习荡秋千已是危险,刘某趁机在后面推了潘某一把,潘某失控头朝下摔在教室地面上,好长一段时间才爬起来。潘某回家后不想吃饭,一吃就呕吐,后经CT检查,脑中有淤血,如治疗效果不好,需要做手术清除淤血,还担心有后遗症。庆幸的是经过一星期的治疗,效果好,但就是这样,花去医疗费8000元,至今想起,还心有余悸。班主任因为管理不严,被学校处分,地点就是现在的教室。我就是那位班主任。类似这样的事,你们有没有听到、见到过?请说说。
  (学生思考交流,自由发言,互相补充。)
  师:刚才同学们的举例可以说是血的教训。估计同学们不会认为我刚才是小题大做了吧。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以今天实例中女生的身份想一想,事发后你会是什么感觉?
  (学生探究交流,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择优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请刚才的两位同学说说事发后的感受。
  女生:我不知道谁拉我起来,我到现在头还痛。(女生哭着,说着。)
  男生:她坐在地上,后来哭起来,我知道我玩笑开大了,我现在有点害怕了。
  师:我们要正确认识追逐打闹的危害;要防微杜渐,否则,真正有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当然,事情发生后,也不要慌,要及时向老师反映,以便及时处理。危及他人和社会安全的事当然不可以做,是不是开玩笑,叫绰号等只要不造成伤害的事就可以做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孔子是怎样说的。
   (学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师:基本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没有权利强加给别人。核心是“爱人”。实质是关心、帮助、尊重并理解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看似容易,但要做到还有一定的难度。怎样才能做到呢?
  (学生探究交流,择优发言,点拨补充。)
  师(归结提示):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必须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他人有没有强求我们干自己不喜欢的事?举例说明并叙述一下自己当时的感受。
  生:双休日,我作业做好了,妈妈还不让我看电视,还让我练字,看书。我就不高兴,看书也看不下去。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事要学会和父母交流。
  生:单词、短语我们会记了,可英语老师还让我们抄写20遍,我们反感。
  师:要用实际成绩去证明老师的有些做法是不合理的,也可以和老师提建议。在生活中,谁都不愿意干自己不爱干的事情,更不喜欢让他人来强迫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自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强求他人干他所不喜欢的事?要逐步学会宽容他人,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要学会换位思维,设身处地思考问题。
  生1:我平时就喜欢打打闹闹,小学里被老师批评了很多次,我总听不进去,今天我真明白了。
  生2:刚才那位女生哭时,我还笑,我这是把别人的痛苦当做欢乐,我真不应该。
  生3:我永远记住今天这一课,保证从今开始再也不做不尊重他人的事。
  师:心动不如行动。愿我们都成为爱的使者,让爱心汇聚,让温暖传递,用真情和奉献演绎人间博大的爱。
  二
  1.以人为本,为学生思想情感体验服务,酿造精品的蜜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学校和教师应结合本地和学生实际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真正发挥课程资源作用。教师开发和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就像蜜蜂酿蜜一样,要为学生酿造最甜的蜜。教师围绕课标酿蜜要坚持正确思想导向。思想性是思想品德课的根本性质和灵魂。教师围绕课标酿蜜更应该追求让学生在体验和锻炼中实现质感的升华。
  本节课教学中,“理解和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和意义”是教学目标之一;“从关心帮助周围的人做起,注意人生安全,培养良好的公德意识”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课的课程资源的选取注意为学生服务,注意了精品意识。在教学中从学生玩恶作剧的偶发事件入手来谈不关心他人、玩恶作剧的危害以及生命安全的问题;以“换位思考”、“实话实说”的学生活动来分析引导“如何避免影响他人的事发生”等现实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敞开心扉,让学生反思生活中的行为进而指导生活,并结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材内容加以引导。
  2.抓住教育实时机,及时实施智慧行动
  教学是一个充满变数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课前预设不到的事情,称作意外生成。面对这些,教师要及时捕捉教学中的“亮点”,针对教学实际运用教育机智灵活调整教学预案,在动态生成中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这种极品的“蜜”闪耀着师生智慧的光芒,使师生在生成的课堂上焕发生命的活力。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教学计划因为偶发事件而更改,经过课堂教学实践检验后,笔者觉得还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上课的内容不是很紧凑;教材的处理显得呆板,急促;课堂教学时间显得比较仓促,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以后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得到不断补充和完善。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关系,感受家乡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热爱之情”。本着这一精神,学校编写了《海安——我可爱的家乡》这一校本教材。该教材浓缩海安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历史变迁、众多人物典故和改革开放以来海安经济建设巨大成就。用好这一教材,既帮助学生了解家乡发展变化,更培养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真情实感。   一、欣赏家乡美丽风
期刊
“教育成功=教学过程+反思”,“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向专家型教师发展。笔者以2009年一堂牛津英语7A Unit 3 Integrated Skills公开课来阐述对教学实践进行的反思。  一、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反思  1.教学目标的完成,是否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师施教的准绳。教师的课堂行为必须围绕它展开,同时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师生情感、知识之间的互动交流。那么,教师要怎样组织教学才能使学生既乐于交流、又善于交流、终得益于交流呢?笔者以“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才能娴熟的运用平视、仰视、俯视来和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  一、平视——把学生当朋友,使学生乐于交流  在师生完成有序数对概念教学后,有一个小练习:如何表示红马的位置?(见图1)   ■  生1:(3,6)。  生2:(2,5)。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教师常常抱怨难教,学生则抱怨难写。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文教学应该渗透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甚至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只有多方面长时间的努力,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一步步提高。  一、注重平时积累  作文必须要有相关的素材,不然就会出现常见的学生皱着眉头东一句西一句的拼凑现象。这样写出的作文可以想象是如何的无趣,更别说立意新颖,语言优美。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头脑中
期刊
一  社会的进步,教育投入的加大,使得学校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备,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走进了中小学校,使得教学样式更加丰富多彩,语文视频课也更多开展起来。  什么样的视频课才是合格的语文视频课呢?毋庸讳言,如今的视频课存在如下几种误区:一是政治型,很多视频内容德育性很强,教师开设视频课很大程度上成为了育人的政治课;二是消遣型,视频课无教学目标,无训练要求,课堂气氛自由散漫。基于上述困惑,笔者本学期做了几次
期刊
“让每个孩子拥有幸福人生”是学校一直秉承的办学理念。为此,学校严格按照山东省办学规范要求开齐上好各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其中之一。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组织下,由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实践和学习的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尝试。  一、开发课程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气和魂魄,没有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就成了一个空壳。因此,要在实践活动中逐渐让
期刊
《圆》是苏教版五年级(下)教学内容。由于引入参数圆周率π,加上圆内容丰富,题型众多,数值计算量大,学生解题计算出错率明显偏高。  在一次单元练习之后,笔者专门对计算出错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获得了初步的结论,并在此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症施教,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计算出错原因分析  1.习惯性操作出错  答题和计算的过程中,由于习惯性操作(包括读题、书写、誊抄)或习惯不好导致出错。
期刊
美术教学,一直有一个误区,就是追求“像”。把“像不像”视作衡量学生美术习作的首要标准;把能不能教学生画出“像”的作品视作衡量美术教师教学质量的首要标准。有一个画苹果的“三国故事”:美国学生画苹果,教师拎来苹果一筐,由学生拿一个作画;日本学生画苹果,教师髙擎鲜果一个,让学生瞻仰一番,便去作画;中国学生画苹果,是由老师先画一个,交代先画左后画右,这里涂红,那里涂绿……结果中国学生笔下的苹果最像苹果,日
期刊
一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所谓赏识就是充分肯定学生,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气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一个贪玩调皮的学生,之所以再次奋进,就是因为”赏识”
期刊
阅读教学是课改教学的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如何把阅读教学渗透于教学中,是每一位语文老师深化阅读教改的一个重要原则。根据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要完成这一目标,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雅俗共赏的一部巨著,深具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近日品读,不禁感叹曹雪芹先生广博学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