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用语是化学特有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用语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学生易产生分化。在教学中采用什么策略帮助学生学生学好化学用语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化学用语 工具 分水岭 策略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特有的一种语言,化学用语不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用语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的国际通用语,化学用语的学习历来被公认为化学教学的“分水岭”。 化学用语成了不少学生通往化学之路上的“拦路虎”,学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初中化学用语主要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破这一难点呢?
一、重要性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化学用语学习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化学用语在整个化学用语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还要弄清各用语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元素符号相当于英语中的二十六个字母,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若干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同理由元素符号组成物质的化学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方程式。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理解了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含义才能为化学式的教学建立牢固的支撑点。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关键,元素符号要通过化学式来巩固,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不懂得化学式书写规则,就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无从谈起。化学方程式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方法性策略
元素符号教学时,弄清它的由来、掌握书写规则、明确意义、讲究方法、科学记忆。如书写规则:“一大二小”,课堂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①把元素符号,名称制成正反卡片,由名称→元素符号;再由元素符号→名称。进行比赛看谁记得准确。②让学生找大写字母相同小写字母不同的元素符号;再让学生找大写字母不同小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③进行猜谜语活动,如(1)六月天气(打一常见元素名称);(2)流水退尽礁石现(打一常见元素名称);(3)水上作业(打一常见元素名称);(4)血汗钱。(打一常见元素名称)
④把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名称和符号,金属活动顺序表按五个一组进行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H、He、Li、Be、B ;C、N、O、F、Ne;Na、Mg、Al、Si、P;S、Cl、Ar、K、Ca。
⑤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记忆元素符号: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⑥再通过阅读矿泉水、药品、可乐等商品的标签,看看它们含有有哪些元素?在应用中加深记忆。
⑦把常见的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表复制粘贴在化学课本的封面上,既方便了查阅,又充分利用无意识记。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兴趣浓、热情高、记忆快、记得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散性策略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时,都采用这种一策略。现在,这种策略在沪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得到了直接的体现,如在《开启化学之门》中就介绍了镁、铜绿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式。在第一、二章的化学反应文字式下方标注出物质化学式,采取这种分散性策略,提前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化学符号,避免了到第三章学习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后接着又学习化学式,化学用语过于集中的实际,分散了对化学用语记忆的量。到进入第三章教学时,学生对化学符号不再陌生,已经掌握不少化学符号了。也便于到第四章由文字式顺利向化学方程式过渡。
四、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策略
化学用语是抽象的符号,把化学用语与化学事实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动画、实验等直观手段。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名”、“实”互现。如学习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含义可借助图示说明符号的意义:
把化学式的教学要与具体物质结合起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与具体化学反应结合起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殊性,结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将宏观、微粒、符号三重表征融合为一体,突破化学用语教学困难,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铜→铜原子→铜的元素符号;
氢气→氢分子→氢气化学式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
五、及时归纳整理策略
学习化学用语一段时间后学生易混淆,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如: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共有六种:
①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几个原子如2O;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几个原子如O2;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如O2-;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如O-2
⑤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几个离子如2Cl-;
⑥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如2CO。
六、统筹性策略
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价以及对今后元素周期表奠定一个基础。元素化合价采用了口诀法记忆,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口诀:
一氯、氢、钾、钠、银,二氧、钙、镁、钡和锌;一、二铜,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四碳、二、四、六硫变价分;铵根+1价、氢氧根、硝酸根-1价,硫酸根、碳酸根-2价。
离子符号的记忆安排在化合价学习之后统筹记忆,利用元素化合价记忆和书写离子的符号,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对应关系表:
学生在通过对比后发现: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正、负号相同,数值相等。书写时只要注意元素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离子数字(1省略不写)在前、正负号在后,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学生很快就记住二十种常见离子的符号并能正确书写。
七、简约性策略
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关键,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步骤简记为:先写符号,后标价;数值对角去交叉;约减之后,法则检验它。此法简单易行便于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简记为“写”、“配”、“注”三步简明扼要。
八、规律性策略
化学用语学习有规律可循,把握规律举一反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如几个原子、几个分子、几个离子的写法:①几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数字;②几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③几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
如化学式的读法与写法正好相反,许多物质的化学式是“名”、“式”互通的。如:四氧化三铁Fe3O4;五氧化二磷P2O5 ;氯化钠NaCl氢氧化钙Ca(OH)2等等。
如:铁、锌、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
Zn+H2SO4=ZnSO4+H2↑ Mg+H2SO4=MgSO4+H2↑
上述三个化学方程式具有相似性,只要掌握其中一个就能举一反三。利用规律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九、反复性策略
化学用语学习,发现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教学中不能强求学生一步到位。根据艾斯宾浩遗忘曲线规律,间隔一段时间做一些复习巩固练习。而要在不断的应用中加以巩固,逐步熟练,从而使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口诀透熟,应用不足,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专题进行训练,使之转化为学生的一项熟练技能。如:如在下表中写出由正价元素和负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十、实用性策略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专题训练中正确率高,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率低,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说明这些技能还没有内化为学生的素质,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内化。学生学习了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后,配平成了书写的难点,教师要教会学生配平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数法等等。如用得氧、失氧相等法配平此类方程式:
CO+Fe2O3——Fe+CO2,
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方程式,先配化合物中的原子,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加分数调整使单质中原子个数相等,再去分母;如C2H5OH+O2——CO2+H2O,把这些方法应用广、实用性强。
总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教师要通盘考虑,精心组织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和规范化的书写训练,在应用中巩固记忆,提高书写熟练程度。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九俊主编:《新课程问题解决丛书》 《中学教育学》
(作者单位:汉留镇初级中学 江苏省高邮市)
[关键词]化学用语 工具 分水岭 策略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特有的一种语言,化学用语不但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基础,而且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化学用语是学生第一次学习的国际通用语,化学用语的学习历来被公认为化学教学的“分水岭”。 化学用语成了不少学生通往化学之路上的“拦路虎”,学好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初中化学用语主要有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合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突破这一难点呢?
一、重要性策略
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明确化学用语学习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首先要弄清楚各种化学用语在整个化学用语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还要弄清各用语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元素符号是所有化学用语的基础,元素符号相当于英语中的二十六个字母,由二十六个字母组成若干单词,由单词组成句子。同理由元素符号组成物质的化学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方程式。只有记住了元素符号,理解了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含义才能为化学式的教学建立牢固的支撑点。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关键,元素符号要通过化学式来巩固,化学方程式要通过化学式来表示,不懂得化学式书写规则,就不能写出正确的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就无从谈起。化学方程式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这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方法性策略
元素符号教学时,弄清它的由来、掌握书写规则、明确意义、讲究方法、科学记忆。如书写规则:“一大二小”,课堂上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进行学习。①把元素符号,名称制成正反卡片,由名称→元素符号;再由元素符号→名称。进行比赛看谁记得准确。②让学生找大写字母相同小写字母不同的元素符号;再让学生找大写字母不同小写字母相同的元素符号。③进行猜谜语活动,如(1)六月天气(打一常见元素名称);(2)流水退尽礁石现(打一常见元素名称);(3)水上作业(打一常见元素名称);(4)血汗钱。(打一常见元素名称)
④把原子序数1~20的元素名称和符号,金属活动顺序表按五个一组进行记忆: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 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H、He、Li、Be、B ;C、N、O、F、Ne;Na、Mg、Al、Si、P;S、Cl、Ar、K、Ca。
⑤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记忆元素符号: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⑥再通过阅读矿泉水、药品、可乐等商品的标签,看看它们含有有哪些元素?在应用中加深记忆。
⑦把常见的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表复制粘贴在化学课本的封面上,既方便了查阅,又充分利用无意识记。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兴趣浓、热情高、记忆快、记得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散性策略
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时,都采用这种一策略。现在,这种策略在沪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上册得到了直接的体现,如在《开启化学之门》中就介绍了镁、铜绿水、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化学式。在第一、二章的化学反应文字式下方标注出物质化学式,采取这种分散性策略,提前给出了一些物质的化学符号,避免了到第三章学习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后接着又学习化学式,化学用语过于集中的实际,分散了对化学用语记忆的量。到进入第三章教学时,学生对化学符号不再陌生,已经掌握不少化学符号了。也便于到第四章由文字式顺利向化学方程式过渡。
四、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策略
化学用语是抽象的符号,把化学用语与化学事实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动画、实验等直观手段。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名”、“实”互现。如学习元素符号及附加数字的含义可借助图示说明符号的意义:
把化学式的教学要与具体物质结合起来,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与具体化学反应结合起来。根据化学学科的特殊性,结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将宏观、微粒、符号三重表征融合为一体,突破化学用语教学困难,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如:铜→铜原子→铜的元素符号;
氢气→氢分子→氢气化学式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
五、及时归纳整理策略
学习化学用语一段时间后学生易混淆,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如:化学符号中数字的意义共有六种:
①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几个原子如2O;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几个原子如O2;
③元素符号右上角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如O2-;
④元素符号正上方数字——表示元素化合价如O-2
⑤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几个离子如2Cl-;
⑥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几个分子如2CO。
六、统筹性策略
原子结构、离子结构的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解元素化合价以及对今后元素周期表奠定一个基础。元素化合价采用了口诀法记忆,元素及原子团化合价口诀:
一氯、氢、钾、钠、银,二氧、钙、镁、钡和锌;一、二铜,二、三铁,
三铝、四硅、五氮、磷;二、四碳、二、四、六硫变价分;铵根+1价、氢氧根、硝酸根-1价,硫酸根、碳酸根-2价。
离子符号的记忆安排在化合价学习之后统筹记忆,利用元素化合价记忆和书写离子的符号,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对应关系表:
学生在通过对比后发现:元素化合价与离子的正、负号相同,数值相等。书写时只要注意元素化合价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离子数字(1省略不写)在前、正负号在后,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学生很快就记住二十种常见离子的符号并能正确书写。
七、简约性策略
化学式是化学用语的关键,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化学式步骤简记为:先写符号,后标价;数值对角去交叉;约减之后,法则检验它。此法简单易行便于学生掌握。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简记为“写”、“配”、“注”三步简明扼要。
八、规律性策略
化学用语学习有规律可循,把握规律举一反三,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如几个原子、几个分子、几个离子的写法:①几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数字;②几个分子:化学式前加数字;③几个离子:离子符号前加数字。
如化学式的读法与写法正好相反,许多物质的化学式是“名”、“式”互通的。如:四氧化三铁Fe3O4;五氧化二磷P2O5 ;氯化钠NaCl氢氧化钙Ca(OH)2等等。
如:铁、锌、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H2↑
Zn+H2SO4=ZnSO4+H2↑ Mg+H2SO4=MgSO4+H2↑
上述三个化学方程式具有相似性,只要掌握其中一个就能举一反三。利用规律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九、反复性策略
化学用语学习,发现学生学得快,忘得快;教学中不能强求学生一步到位。根据艾斯宾浩遗忘曲线规律,间隔一段时间做一些复习巩固练习。而要在不断的应用中加以巩固,逐步熟练,从而使学生达到会写、会读、会用化学用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口诀透熟,应用不足,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专题进行训练,使之转化为学生的一项熟练技能。如:如在下表中写出由正价元素和负价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十、实用性策略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专题训练中正确率高,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率低,没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说明这些技能还没有内化为学生的素质,需要在实践中逐步内化。学生学习了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后,配平成了书写的难点,教师要教会学生配平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如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奇偶数法等等。如用得氧、失氧相等法配平此类方程式:
CO+Fe2O3——Fe+CO2,
有单质参加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方程式,先配化合物中的原子,后在单质化学式前面加分数调整使单质中原子个数相等,再去分母;如C2H5OH+O2——CO2+H2O,把这些方法应用广、实用性强。
总之,对化学用语的教学,教师要通盘考虑,精心组织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形式激发、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要加强方法的指导和规范化的书写训练,在应用中巩固记忆,提高书写熟练程度。在化学用语教学中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九俊主编:《新课程问题解决丛书》 《中学教育学》
(作者单位:汉留镇初级中学 江苏省高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