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研究的热点。扬州大学主动顺应时代的变革,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的号召,构建了契合学校发展实际,既能覆盖全体学生,又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集思维、品格、知识、实践四位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扬州大学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应准确把握学校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主动顺应时代变革,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加强与地区之间的合作,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实现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转型发展。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逻辑起点
  1.国家发展的创新驱动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将“创新驱动”作为首条基本方针,把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列为9项战略任务和重点之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创新,人是创新的关键因素,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人才驱动。唯有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才能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创新创业教育是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新型教育理念,其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必须植根于和服务于所在的区域经济环境。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驱动力,是国家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的一员,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职能和角色必须与时代性的社会运行方式相一致,需要在提供创新人力资源、培育创新文化制度、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助推区域经济的创新发展。同时,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搭建政府、企业、高校的桥梁,将高校中密集的科学技术资源和成果及时转化,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推动其转型升级。
  2.高校深化改革与创新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依然不少,如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机制等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实际,实验实习、实践实训环节相对薄弱,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单一,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均有待增强,学生、家庭和社会对学校教育改革的认同感不强。解决以上问题,迫切需要找准一个能够在更新教育理念、创新培养模式、推动内涵发展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就是面向全体学生、全体教师参与、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能够促进培养与需求、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紧密对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具有综合带动作用的一项全方位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
  3.大学生创业需求和个人发展
  随着高等学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从2001年到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114万增长至765万,大学生逐渐成为我国新的就业困难群体。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自主就业成为重要的解决办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曾指出:“培养首创精神和学会创业,应当是高等教育主要的关注点,目的是使毕业生更容易立业。高校毕业生不仅越来越少地被称为求职者,相反,他们将更多地被称为创业者。”高等学校应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熔炉”,在高校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按照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符合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目标,其蕴含的人才培养价值目标同整个时代相契合,同时也是缓解大学生就业的现实需要。
  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非一种急功近利的精英教育,而是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和全过程贯穿式的一种素质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意能力,使其拥有事业心、社会责任感、机会识别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敢于冒险、充满激情、充满智慧与创意的企业家精神,创造性地提升其素质,开发其潜能,发展其个性,逐渐成为拥有独立、自由而全面的创新人才。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并非以毕业生创办企业的数量来衡量和评估,而应以大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下,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个性完善和全面自由发展的成效来评估。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遵循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等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倾注了大量热情,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要看到,我国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历史较短,总体发展水平有限,创新创业教育的系统性和实效性有待進一步提高。尤其在理念认识上,对关键问题和个别概念缺乏深入思考,甚至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显得混乱。因此,我们需要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概念和主要问题进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更好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1.“创新”“创业”并重,整体推动并优化
  所谓创新教育,是以提升受教育者创新意识、开发受教育者创新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原则方法组成的教育实践体系。关于创业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创业教育是培养具有开创精神的人,而狭义的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从事商业活动综合能力的教育,使学生从单纯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目标取向上有一致性,都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功能作用上有同效性,创业教育使创新教育融入了创业素质的要求,创新教育注重的是对人的发展的总体把握,创业教育着重的是如何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教育层次或教育类型,而是一种渗透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观念,一种贯穿在教育实践中的原则方法,以及用这样的思想观念、原则方法建立起来的教育模式、活动、载体和具体实践。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将“创业创新教育”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和个性的人,包括对其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能力的培养”[1]。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本质上是一种素质教育,首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能力”需基于“创新精神”之上,创业的本质是创新。创新和创业难以分割,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简单交集或叠加,而是一个新的完整的概念,两者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是对创新教育或者创业教育的超越。因此,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厚此薄彼,而应双管齐下,整体推进。
  2.“术”“道”并重,植入创新创业基因
  将创新创业教育引入人才培养过程中,并非让学生一下子学会创新创业,而是让学生学会创新创业的方法和能力,拥有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赋予学生创新创业的潜能,或者说植入创新创业的基因。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传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绝非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创新创业教育要更大程度地体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的:“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2]高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应像制造产品一样设计、生产双创人才,而应该是破除阻碍双创人才成长的籓篱,营造有利于双创人才成长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应该将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品质植入学生体内,内化为学生的内在特质,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基因”。
  3.“师”“生”兼顾,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而非精英教育。只针对部分学生群体、只通过设立专门培训等形式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不能真正体现创新创业的内涵。创新创业教育应重视“面”的问题,做到覆盖全体学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3]。2010年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的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视频会议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唯有从主体上做到从面向少数学生向面向多数学生转变,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由点到面的转折[4],创新创业教育才会更加有意义,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才会最终实现。
  创新创业教育也不仅仅是针对学生的教育。有一种现象,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对学生的关注度普遍大于对教师的关注度。分层次的讲座论坛、细致到位的创业帮扶、热火朝天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平台,相比之下,对于创新创业师资的培养和服务则表现出出很大的不足。在师资配备上,高校更加注重“外引”,往往忽视了“内强”。创新创业师资力量的不足已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一块“短板”。创新创业教育不仅需要我们重视学生如何学,更要重视教师如何教、教什么的问题。唯有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做到“内强”和“外引”相结合,并逐渐从“外引”向“内强”过渡,同时完善引导和激励制度,才能全面提升教师创新教育创业水平、激发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热情。这是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力保证,是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的最关键因素[5]。
  4.“结果”“过程”兼顾,形成创新创业教育长效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绝非是一种可以短期速成的教育,那种希望在短期内明显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毕业生中涌现大批“企业家”的想法是不现实的。然而,受功利主义影响,通过急于建设一些“孵化园”“创新创业学院”来显示业绩,或者用各类比赛成绩等指标来衡量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教育部門对高校的评判也局限于此,导致高校关注的是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结果,而对于结果的形成机制重视不够,尤其是对于如何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等,因实行起来难度大、成果不易显现而被忽视。
  教育不是像造机器和盖房子那样立竿见影, 而是通过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其具备未来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知识、技能和创造力[6]。面向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非单纯鼓励学生弃学创业,而是通过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发展竞争力,提升学生开拓创新的自主创业能力,使学生具备将来面对不同职业所需的各种知识、素质和技能。
  目前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研究并不多,第三方评价还在起步阶段,指标取舍存在主观性和不科学性,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全面、公正的评价。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正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充分认识其在推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以系统的眼光审视创新创业教育的各环节,在政策体系、保障体系、教学体系等方面逐步建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检测和评价体系。
  三、扬州大学“四位一体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被中央领导同志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坚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结合学校“多学院、多学科、多校区、大规模”的特点,形成了校内资源有序联合、校地校企深度联结、第一第二课堂有效联动,创新创业双创融汇、专业创业相互融合、“三联三融”创新创业工作机制;构建了契合学校发展实际,既能覆盖全体学生,又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需求的,集思维、品格、知识、实践“四位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1.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全面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关键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教育对象身上植入创新创业的基因,使创新创业实践随时可以被唤起。思维、品格、知识、实践“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指通过传授科学的双创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研究和应用知识能力;通过拓展双创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欲望、胆识、信心、眼界;通过构建科学的双创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素养;通过强化双创的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水平。通过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开展扎实的专业知识教育、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等手段,逐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出视野开阔、反应敏捷、善于学习、勇于创业的高级创新专门人才。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双创课程体系
  一是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成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并将创新创业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推行学分制教学改革,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修订创新创业实验班人才培养方案,针对试点班的学生制订了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开展大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招生工作。
  二是充分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和内涵,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在课程设置上,确立创新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将创新教育课程的设置纳入必修的范畴,将创新教育融入通识教育以及专业教育中。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立特色创新课程,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层次构建不同覆盖面的创新课程体系。努力构建面向全体学生、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的创新课程体系。
  3.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教学与考核方式
  一是深入实施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09年,学校在所有专业推进“卓越计划”,实践课时高于教育部规定9学分 ,将能力的培养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之中,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国际合作的协调育人机制正逐步形成。
  二是加强通识教育。通过开设辅修专业、开设全校性通识实验、设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学分等手段,促进文理交融,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能力。成立创新创业实验班,建立跨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
  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学校从2006年起开展研究性教学改革,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的小班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逐步实现课堂教学由讲授为主向指导学生独立地学习与研究为主的转变,由知识传授为主向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通过改革学生学业评价方法,做到从面向结果到注重过程的转变,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4.强化创新创业实践,构建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
  “大学可以鼓励学生加强创新精神的培养,但在创业知识能力方面,学校只能做到一半,另一半还要靠学生到实践中去锻炼,到学校外面的创业实践中去摸爬滚打才能完成”[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校一方面充分重视实践环节的开展,另一方面注重抓好过程管理,建立各个实践环节的质量评价标准,并纳入到学院工作考核指标体系,有效地推动了工作的开展。
  一是构建资源优化、内外融通、运行高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专业实验室、虚拟仿真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创客空间建设,促进各类科研和教学实验平台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积极整合校外资源,依托地方科技园、软件园、产业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二是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大创计划校级网络管理平台,形成国家、省、校、院四级大创项目实施管理体系;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学科竞赛,以竞赛为抓手,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力;进一步探索提升学科竞赛参与度的有效之法,融学科竞赛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挖掘具有潜力的创新人才;建立完善的竞赛激励机制,营造积极参与、人人争赛的良好氛围,扩大学科竞赛的参与面,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目的,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5.营造创新创业文化生态
  学校在工作中努力构建“上中下游”相互结合、共同融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文化体系。在上游,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学校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较好的创新创业课程,并且建立了一批较为专业的课程师资。在中游,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紧贴实际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活动,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联动互补。在下游,形成“闭合式”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平台。充分依托各方力量,拓展与校外创业空间的相互合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搭建舞台。
  学校重视创新创业社团建设,注重文化引领和示范引领,成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等各类具有活力的学生创新创业类社团,有重点、分层次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营造了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6.完善创新创业支持保障體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学校把创新创业工作放在服务学校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推进。《扬州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质量”的目标,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各环节。
  二是健全工作机制。2016 年学校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负责统筹各方资源,协调落实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教务部门着力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共青团组织着力创新创业校园活动,学工部门着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的工作协同机制。学校根据工作需要,在创新创业学院、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苗圃安排专人专岗负责创新创业工作。学校年度财务预算设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专项经费。
  三是完善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学院牵头做好第一课堂相关工作,全面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力促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教育;校团委协同教务处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相关工作,力促大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洗礼成长;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学校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工作,力促“学涯、职涯、生涯”规划教育。
  7.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
  学校坚持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依托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开展面向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和讲座;实施大学生创业“百千万工程”,聘请百名创业导师、培育千名创业新锐、融入数万元创投基金。
  参考文献:
  [1]王贤芳,孟克.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之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2(2):118-120.
  [2]蔡元培. 蔡元培谈教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5.
  [3]滕大春,王桂.外国教育通史[M].第6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
  [4]姜嘉乐. 走向前沿的模式创新30年中国工程教育模式改革案例集萃[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5]刘振忠等.影响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因素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3):3—35.
  [6]卢宝臣. 创新创业教育视阈下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7):140-141.
  [7]潘懋元,刘丽建,魏晓艳选编.潘懋元高等教育论述精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管理沟通”慕课课程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如何构建适应新时代大学生学习诉求的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新模式:从互联网教学新思维出发,本文首先提出了“量、亮、靓”三个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学设计理念;结合学科内涵和课程定位,提出了“学术性、普适性、趣味性、应用性”的教学目标,在学理的基础上让更广大的目标人群爱看、爱学、会用;创立了“场景化教学、卡通动画、影音资料、话题讨论、微信平台、嘉宾座谈”的多种信息
期刊
摘要:上海市高校专业评估工作立足上海地方高校专业发展实际,重点学习借鉴第四代评估理论,逐步构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协同自主”专业评估模式。本文着重分析了在这一评估模式下,在专业评估理念、评估主体、评估实施、评估结果、评估效应等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对新一代教育评估理论促进专业内涵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上海市高校;协同自主评估;第四代评估理论;专业内涵建设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库巴和林肯的《
期刊
摘 要:公共卫生人才是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实现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的关键人力资源。“预防医学专业”本科教育是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最重要的渠道。本文回顾了中国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学)的教育发展历史,并以四川大学、复旦大学等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为例,分析了我国该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四川大学在新形势下开展预防医学本科课程改革的实践。  关键词:预防医学;本科;人才培养;课程  2
期刊
摘 要:教师发展体系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英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建立教师教学促进机构,迄今为止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完备的教师发展制度和工作体系。本文以牛津大学学习中心为例,通过对其组织架构与中心目标、活动开展与评估奖励、发展优势与成效进行剖析,从完善政策和财政保障制度、优化组织与管理、充实教师发展内涵和倡导人文关怀、树立服务教师理
期刊
摘 要:“大学语文”课开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但如何开设,怎样建设,却始终未得到充分研究和重视。基于中国知网(CNKI)数据检索,发现有关“大学语文”的研究没有引起充分重视。提倡开设,但不研究,或不充分研究,或不进行有深度、有高度的研究,这都是影响课程建设的大问题。为调动专家、教师积极性,提出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进行课堂教学—教材编写—教学研究“三位一体”的“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思路,对“
期刊
摘 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学校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本文提出了构建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制度创新、实践环节“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并以内蒙古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例,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体现并逐步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各环节。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高等学校全面
期刊
摘要:目前,在线教育成为国内外高等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建立与此相适应的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对于规范有序地实施在线课程、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具有关键作用。随着我国高校在线开放课程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学分认定与学分管理工作作为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摆在了在线教育课程建设中突出的位置。一些高校逐渐开始试点在线课程学分认定,并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
期刊
摘要:新型工业化社会呼唤复合型法律人才,除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知识和清晰的法学思维之外,强调法学毕业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跨领域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培养这样的法律人才需要法学教育解放思想,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改革,宏观层面包括拓宽专业口径和相关资源的结构性调整,微观层面涉及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等具体环节。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以战略、协同、务实为理念引导,致力于借力
期刊
摘要:“慕课”背景下的“遗传学与社会”课程教学内容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教学组织形式采用“课内+课外”和“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模式,课外包括线上学习和线下讨论与实践,课内则以讨论、互动为主,建立了“教师引导”与“学生引导+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模式,使修课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理性思维能力、融会贯通能力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慕课;生命科学:通识教育;教学变革  
期刊
摘要:2016年工程教育认证国际研讨会围绕“成果导向教育与工程教育认证”“工程教育认证的最佳实践”“工程教育及认证体系的创新与多样性发展”三个主题进行了专题研讨,给我国工程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文章提出,我国工程教育应推行基于“复杂问题解决”“回归工程”的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成果导向;复杂问题:回归工程  2016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