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才能薄发

来源 :阅读与鉴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ove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翻阅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二十多分的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中,与表达技巧有关的试题约占一半,分量之重,不容忽视。如果等到高考总复习时再加以分析总结,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如果我们细心地翻阅课本,也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很多文学类课文的课后思考题与高考阅读题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在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性教学,帮助同学们分析答题思路,积累表达技巧的有关知识。
  那么高考试题中到底是怎样命题的?经常涉及的表达技巧又有哪些呢?我们不妨进行一个分类整理。
  高考阅读题中必定会有一道题涉及到文章的结构技巧,分值一般4分。常见问题形式是:1.文章第某段写了什么内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作有什么意义。(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14题)2.某段文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09年北京卷《司马祠》)3.某物或某句话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09年天津卷《老屋》)
  被提问段落多为开头的段落、中间的过渡段或结尾段。解答这类题要针对具体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设置悬念、铺垫、伏笔、先抑后扬、激起读者兴趣等;中间段落常常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尾段一般是收束全文、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题。某物或某句话大多是贯穿的线索……
  另外一个技巧肯定与修辞手法有关,分值一般也是4分。常常这样设题:在某段文章中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这类试题往往会涉及对比、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判断清楚手法,然后点出有关的内容,最后答出表达效果。
  有时最后一道阅读题还会涉及表现主题的方法技巧。例如: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2009年天津卷《老屋》)这类问题往往与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古喻今、虚实结合、层层深入、对比、欲扬先抑等表现主题的技巧相联系,如果我们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当然有时候还会问及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人称的选用等技巧的作用,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像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的景物描写,肖像、神态、动作、心理的人物描写,仰视、俯视、远观、近瞧的视角这些术语绝对是非常熟悉的。像第一人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第二人称的亲切自然,仿佛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等作用都会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有机会进行渗透教育呢?当然可以了,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例。例如,在《祝福》中,我们可以强调开头结尾的照应、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对比凸显主题的作用;在《故都的秋》中,提醒学生注意开头总领全文的作用,“落蕊轻扫”段写景的角度,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结尾的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等等。在《荷塘月色》中,体会线索的作用,比喻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及次序,联想的作用,首尾的照应等。在《灯下漫笔》中讲过渡,在《边城》中看环境的映衬和虎耳草的寓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应未雨绸缪,在平时多研究高考命题内容及所涉及的语文能力,把它们落实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到面对高考时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其他文献
新课程不仅为教师留下更大的创造空间,还赋予课堂以活力和张力。如何在新课改中让课堂焕发活力,笔者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实践,谈谈粗陋的策略。    一、树立大语文观,实施同类教学    根据课改的要求:课堂上倡导树立大语文教材观,主张将教材,教参等基础性资源与教师的教育智慧、学生的课堂活动等生成性资源以及课堂与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等素材性资源有机整合,实施课堂教材的生成,使课堂真正变得鲜活
期刊
《纪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先生针对1926年段祺瑞执政府屠杀爱国人士的“三·一八”惨案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  “三·一八”惨案发生的当天,由当局控制的《国务院通电》称请愿学生、群众是“暴徒”,第二天的《临时执政令》进一步指控极少数著名共产党人、国民党人(如徐谦、李大钊、易培基等)“啸聚群众”,“散布传单,率领暴徒数百,袭国务院,泼灌火油,抛掷炸弹,手持木棍,袭击军警。各军警因正当防卫,以致互有死伤。
期刊
什么是问题教学法?依据美国实用主义心理学家杜威在1910年出版的《我们怎样思维》和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在《现代的课》中的观点,问题教学法可以作这样的界定: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出发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我发现去激发其智慧的潜能,培养其强有力的内在学习的动机,即把作为人的本质创造精神引发出来。教材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寻求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
期刊
要写好记叙文,就必须刻画好人物。只有人物活起来了,文章才能神采飞扬,情韵动人。如何让人物活起来呢?    一、细节处显精神    一个个传神的细节,犹如人身上的细胞,没有了它,人就失去了生命;文章少了细节,人物形象就失去了血肉和神采。作家李准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有着同样的作用。”正所谓“于细微处见精神”。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就是主人公
期刊
语文学科的作文板块因其在高考卷面上占有的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都是家长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老师们花气力最多的地方。可是每年高考后,很多考生的作文成绩似乎并不理想,作文教学的功效因而也常常招致社会非议。故如何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摆在每一位语文教师的面前。  高中生虽然涉世未深,但他们都处在一个追梦的季节,意气风发的年龄阶段,眼光敏锐、思维活跃,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再加
期刊
结构是文章表现形式的一个最主要问题。如果主题是“灵魂”,材料是“血肉”,那么结构就是文章的“骨骼”。没有坚实、强壮的骨骼,血肉固无所依附,灵魂亦无所寄托。没有完整、匀称的骨骼,或有头无尾,缺胳膊少腿,畸形变态,那也绝不是完整的篇章。所以,对于结构应给予高度重视,对于结构之美应进行执著追求。    一、完整连贯,转接轻妙    不管什么样的文章,都要求有一贯到底的思路,一脉贯通的逻辑。文章的部分与部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漂亮的女子总是让人多看两眼的。我们的作文,尤其是长于说理的议论文,怎样让人多看几眼,看了又看,看而难忘呢?这就需要运用靓丽的语言抓住读者的眼球。    一、巧用意象美化语言    议论文的写作归根究底是一个说理过程,如果能把抽象的逻辑推理转化为鲜活的意象,用形象的表达为人们提供思维想象空间,人们就会更认同你的观点,文章语言的文采也会随之而来。  1.形象诠释法。例如:论述对象:希望。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多年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问题,很多学生更是一提起作文就产生一种畏惧感。那么针对这种尴尬的局面,如何才能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有效地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
期刊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词组和短语。一般而言,成语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应用的,而且,大部分的成语是由古代沿用下来的,代表着一个故事或典故。因此,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既富有深刻内涵,又具有感情色彩的。  最近几年高考,成语一直是热点。以2009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为例,18套试卷中就有16套试卷考查了成语。由此可见,我们复习中不能忽视成语。  综合近几年各地语文高考试
期刊
在新课程体系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仲裁者、课堂的控制者,而是学生探究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和学生平等相处的伙伴,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知,生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过程,教学的一切方法﹑艺术都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来。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合作﹑双向交流的活动。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基础,是师生关系融洽的保证,是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