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我们静下心来翻阅历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在二十多分的现代文阅读主观题中,与表达技巧有关的试题约占一半,分量之重,不容忽视。如果等到高考总复习时再加以分析总结,就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如果我们细心地翻阅课本,也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很多文学类课文的课后思考题与高考阅读题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在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性教学,帮助同学们分析答题思路,积累表达技巧的有关知识。
那么高考试题中到底是怎样命题的?经常涉及的表达技巧又有哪些呢?我们不妨进行一个分类整理。
高考阅读题中必定会有一道题涉及到文章的结构技巧,分值一般4分。常见问题形式是:1.文章第某段写了什么内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作有什么意义。(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14题)2.某段文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09年北京卷《司马祠》)3.某物或某句话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09年天津卷《老屋》)
被提问段落多为开头的段落、中间的过渡段或结尾段。解答这类题要针对具体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设置悬念、铺垫、伏笔、先抑后扬、激起读者兴趣等;中间段落常常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尾段一般是收束全文、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题。某物或某句话大多是贯穿的线索……
另外一个技巧肯定与修辞手法有关,分值一般也是4分。常常这样设题:在某段文章中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这类试题往往会涉及对比、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判断清楚手法,然后点出有关的内容,最后答出表达效果。
有时最后一道阅读题还会涉及表现主题的方法技巧。例如: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2009年天津卷《老屋》)这类问题往往与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古喻今、虚实结合、层层深入、对比、欲扬先抑等表现主题的技巧相联系,如果我们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当然有时候还会问及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人称的选用等技巧的作用,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像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的景物描写,肖像、神态、动作、心理的人物描写,仰视、俯视、远观、近瞧的视角这些术语绝对是非常熟悉的。像第一人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第二人称的亲切自然,仿佛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等作用都会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有机会进行渗透教育呢?当然可以了,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例。例如,在《祝福》中,我们可以强调开头结尾的照应、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对比凸显主题的作用;在《故都的秋》中,提醒学生注意开头总领全文的作用,“落蕊轻扫”段写景的角度,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结尾的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等等。在《荷塘月色》中,体会线索的作用,比喻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及次序,联想的作用,首尾的照应等。在《灯下漫笔》中讲过渡,在《边城》中看环境的映衬和虎耳草的寓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应未雨绸缪,在平时多研究高考命题内容及所涉及的语文能力,把它们落实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到面对高考时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
如果我们细心地翻阅课本,也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很多文学类课文的课后思考题与高考阅读题如出一辙,惊人地相似。因此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在高一高二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性教学,帮助同学们分析答题思路,积累表达技巧的有关知识。
那么高考试题中到底是怎样命题的?经常涉及的表达技巧又有哪些呢?我们不妨进行一个分类整理。
高考阅读题中必定会有一道题涉及到文章的结构技巧,分值一般4分。常见问题形式是:1.文章第某段写了什么内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作有什么意义。(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14题)2.某段文字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试作简要分析。(09年北京卷《司马祠》)3.某物或某句话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09年天津卷《老屋》)
被提问段落多为开头的段落、中间的过渡段或结尾段。解答这类题要针对具体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开头段落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设置悬念、铺垫、伏笔、先抑后扬、激起读者兴趣等;中间段落常常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结尾段一般是收束全文、点明中心、升华文章主题。某物或某句话大多是贯穿的线索……
另外一个技巧肯定与修辞手法有关,分值一般也是4分。常常这样设题:在某段文章中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来写事物?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009年全国卷《彩色的荒漠》)这类试题往往会涉及对比、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解答此类问题首先应判断清楚手法,然后点出有关的内容,最后答出表达效果。
有时最后一道阅读题还会涉及表现主题的方法技巧。例如:为凸显文章主旨,作者主要采取了什么表现手法?(2009年天津卷《老屋》)这类问题往往与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借古喻今、虚实结合、层层深入、对比、欲扬先抑等表现主题的技巧相联系,如果我们再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就会得到一个不错的分数。
当然有时候还会问及描写手法、描写角度、人称的选用等技巧的作用,只要我们平时注意积累,像正面描写、侧面烘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的景物描写,肖像、神态、动作、心理的人物描写,仰视、俯视、远观、近瞧的视角这些术语绝对是非常熟悉的。像第一人称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第二人称的亲切自然,仿佛面对面地交流,便于抒情等作用都会信手拈来、如探囊取物。
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是不是有机会进行渗透教育呢?当然可以了,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高中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都是很好的范例。例如,在《祝福》中,我们可以强调开头结尾的照应、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对比凸显主题的作用;在《故都的秋》中,提醒学生注意开头总领全文的作用,“落蕊轻扫”段写景的角度,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结尾的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等等。在《荷塘月色》中,体会线索的作用,比喻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写景的角度及次序,联想的作用,首尾的照应等。在《灯下漫笔》中讲过渡,在《边城》中看环境的映衬和虎耳草的寓意……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我们应未雨绸缪,在平时多研究高考命题内容及所涉及的语文能力,把它们落实到我们的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到面对高考时才能做到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