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医院感染检测、控制、管理是现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当今全球医务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与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密切相关;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与医院诊疗技术的发展相关;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因此,对医院来说,切实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关键词: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而且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而护理管理应该将预防医院感染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我院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规范护理行为,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护士是治疗、护理操作、消毒灭菌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者,护理行为的结果好坏无不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而必然的联系。特别是护士独立完成的夜晚操作是否按照无菌操作程序去做,在紧急抢救情况下是否所有的操作处置均符合要求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护理部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之中。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理论知识的教育,新护士必须经培训后考试合格才能上岗。
将护士行为规范、医院感染有关知识及本院常用消毒、隔离制度等内容下发到各护理单元,做到制度上墙、科内学习有记录。各病室均制定了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表,贯彻消毒隔离技术于每项护理操作规程之中,建立质量标准,实施人人过关考核,使各项操作正规化、过程规范化。
二、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普遍预防理念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从1983年起就阐述了普遍预防的观点,普遍预防的观点认为,所有的血液和体液均有感染性[3]。有研究表明,实施普遍预防可防止>30%针刺伤的发生,而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的比例更明显下降[3]。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开展普遍预防知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将所有患者都认为是感染性患者,所有血液或体液都认为是感染性物质,注意普遍预防措施的运用,掌握针刺伤的处理方法和报告制度,坚持做到标准预防、标准洗手、人人掌握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正确使用、毁形、消毒、处理方法等。增强普遍预防可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免遭感染的意识。
三、抓重要科室的同时,不放松普通科室的管理
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ICU等,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深入科室,实地考察,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无菌区、消毒区、污染区分隔明显,洁污分流合理,消毒隔离等各环节都按规范执行,其质控评价达标率高。而普通病房虽然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少,但如果不按规范操作,亦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抓重点科室护理管理的同时,不能放松对普通科室的管理。
(一)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是切断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它可以阻断感染途径,预防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受外源性感染。首先,护理人员应自觉养成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在进行每一项护理操作前后都应该规范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这是切断感染途径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次,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定时开窗通风,病房湿式清扫,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位终末消毒。对危重、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同时控制探视和陪护人员。
(二)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
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护理部与院感科一道分别制定了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从工作人员自身到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空气微生物监测及消毒等方面,均制定了考核标准,使各级护理人员的活动都在制度控制之下进行,定期考核,量化评分,及时反馈整改,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工作逐步完善。
(三)建立监控网络
医院感染管理成立三级组织,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本系统有关人员成立感染管理护理指挥系统三级监控网络,即病室护士长和监测员为一级管理,以部分护士长组成的消毒隔离质控小组为二级管理,护理部为三级管理。一级管理为自我监测,强调科室负责制,主要对病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灭菌物品的采样,消毒液浓度检测等,每月对检测不合格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二级管理是定期检查,按消毒隔离考核标准,逐条检查,检查时要求该病区护士长在场,当场评分,及时整改。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统一整改意见。三级管理则是随时监督,护理部人员每周有重点地检查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内容,下病房对护士正在进行的操作过程、一次性物品毁形情况、医疗垃圾的分类等实行随机检查。其目的主要是督导、教育,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提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医疗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但需要有质控标准,而且要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变被动执行标准为主动完成,同时完善的质控组织和扎扎实实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是护理管理措施得以实施的保证,而与院感科的通力合作则是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薛赤,池方峰,王成玉.普遍预防与重点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4-135.
[2]王宗升,刘金淑,韩全乡,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50-51.
[3]张小宏.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9-31.
作者:朱红剑(1974.12——):女,汉族,湖北大冶金山店卫生院,研究方向:医院感染护理
关键词: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管理中,很大部分与护理工作有关,而且护理工作与医院感染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因而护理管理应该将预防医院感染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我院护理部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健全制度,完善措施,规范护理行为,在控制医院感染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报告如下。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
护士是治疗、护理操作、消毒灭菌工作中的具体执行者,护理行为的结果好坏无不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而必然的联系。特别是护士独立完成的夜晚操作是否按照无菌操作程序去做,在紧急抢救情况下是否所有的操作处置均符合要求都关系到是否会发生医院感染,所以加强护士素质管理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因素。护理部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之中。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技术理论知识的教育,新护士必须经培训后考试合格才能上岗。
将护士行为规范、医院感染有关知识及本院常用消毒、隔离制度等内容下发到各护理单元,做到制度上墙、科内学习有记录。各病室均制定了基础护理操作流程表,贯彻消毒隔离技术于每项护理操作规程之中,建立质量标准,实施人人过关考核,使各项操作正规化、过程规范化。
二、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树立普遍预防理念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从1983年起就阐述了普遍预防的观点,普遍预防的观点认为,所有的血液和体液均有感染性[3]。有研究表明,实施普遍预防可防止>30%针刺伤的发生,而经皮肤黏膜接触感染的比例更明显下降[3]。护理人员每日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和分泌物,处于被病原菌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必须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开展普遍预防知识教育,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中,将所有患者都认为是感染性患者,所有血液或体液都认为是感染性物质,注意普遍预防措施的运用,掌握针刺伤的处理方法和报告制度,坚持做到标准预防、标准洗手、人人掌握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正确使用、毁形、消毒、处理方法等。增强普遍预防可保护医务人员及患者免遭感染的意识。
三、抓重要科室的同时,不放松普通科室的管理
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婴儿室、ICU等,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科,深入科室,实地考察,提出合理化建议,使无菌区、消毒区、污染区分隔明显,洁污分流合理,消毒隔离等各环节都按规范执行,其质控评价达标率高。而普通病房虽然导致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少,但如果不按规范操作,亦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在抓重点科室护理管理的同时,不能放松对普通科室的管理。
(一)消毒灭菌
消毒灭菌是切断感染性疾病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它可以阻断感染途径,预防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受外源性感染。首先,护理人员应自觉养成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在进行每一项护理操作前后都应该规范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这是切断感染途径最简单、最行之有效的措施。其次,加强病房环境管理,定时开窗通风,病房湿式清扫,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必须进行床单位终末消毒。对危重、高危人群实行保护性隔离,同时控制探视和陪护人员。
(二)制定消毒隔离考核标准
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护理部与院感科一道分别制定了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从工作人员自身到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空气微生物监测及消毒等方面,均制定了考核标准,使各级护理人员的活动都在制度控制之下进行,定期考核,量化评分,及时反馈整改,持续质量改进,使消毒隔离工作逐步完善。
(三)建立监控网络
医院感染管理成立三级组织,即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护理部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组织本系统有关人员成立感染管理护理指挥系统三级监控网络,即病室护士长和监测员为一级管理,以部分护士长组成的消毒隔离质控小组为二级管理,护理部为三级管理。一级管理为自我监测,强调科室负责制,主要对病区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和灭菌物品的采样,消毒液浓度检测等,每月对检测不合格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措施。二级管理是定期检查,按消毒隔离考核标准,逐条检查,检查时要求该病区护士长在场,当场评分,及时整改。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统一整改意见。三级管理则是随时监督,护理部人员每周有重点地检查消毒隔离中的某项内容,下病房对护士正在进行的操作过程、一次性物品毁形情况、医疗垃圾的分类等实行随机检查。其目的主要是督导、教育,以不断增强护理人员的无菌意识,提高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医疗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有效的护理管理可明显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不但需要有质控标准,而且要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变被动执行标准为主动完成,同时完善的质控组织和扎扎实实抓落实的工作作风是护理管理措施得以实施的保证,而与院感科的通力合作则是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的桥梁。
参考文献:
[1]薛赤,池方峰,王成玉.普遍预防与重点管理.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4-135.
[2]王宗升,刘金淑,韩全乡,等.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评价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50-51.
[3]张小宏.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调查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29-31.
作者:朱红剑(1974.12——):女,汉族,湖北大冶金山店卫生院,研究方向:医院感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