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影响农村小学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队伍的稳定以及教育工作质量高低,对寒门能否出贵子起到关键作用,更间接影响农村发展的快慢。笔者深入农村,对随机抽取的部分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做了质化研究,从待遇、压力、性别、年龄、主副科、领导职位等方面对农村教师幸福感的现状做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质化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往往是一生追求的事业,因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往往决定其一生的生活质量。幸福感是会“传染”的,因此教师的幸福是其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一群学生的幸福,甚至对未来国人的幸福起决定性作用。如陶行知所说“幸福的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成功”。小学阶段,在每个个体的教育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五育”全面发展的时期,更是一生人格塑造的时期。从长远看,这个时期对学生人生追求的态度起的是奠基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的幸福感辐射意义最大。长期以来,教师被赋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然而教师像其他人一样,有其作为人的自身局限性,不能总是给教师放在与自己待遇不相匹配的道德制高点,教师的幸福感对家庭、学生、社会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是极其重要的,“幸福是人生中永恒的成就,它会成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也抹不掉的一层意义”[1],因此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应该成为教师的追求。最近以来,社会上一致认为教师职业收入稳定有保障,还有两个带薪长假,教书育人的工作还可以实现桃李满天下的人生价值,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却表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有相当比例出现职业倦怠感,幸福感不尽人意。本研究以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访谈了他们关于自身幸福感的看法,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希望可以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幸福感研究,提供分析的参考。从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看,研究农村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文献少之又少,大都是用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而幸福感是一种细腻的内心感受,这正是质化研究的优势所在。
二、概念界定
什么是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2]刘次林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3]檀传宝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有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和无限性。”[4]。结合上诉定义,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价。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质化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质化研究,主要采用有主题的访谈法和观察法。所谓质化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5]国外学者费舍(Fischer)认为质化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解释的和描述性的努力。它从特定情景中的参与者的角度来理解和描绘人的经验和行为。[6]。
与量化研究相比, 质化研究强调研究者从当事人的角度,在自然情景中与当事人进行积极的交往,比较适合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和特殊体验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分析和讨论,农村小学教师幸福感适合用质化研究。
(二)研究抽样
1.学校的选择
会宁县是一个自然地理差异大,民族文化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县城。本研究在全县离县城比较远的乡镇中随机选择样本,抽样原则是:在每个样本乡中随机选择农村的完全小学、不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调研的几所农村小学是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和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与县城小学明显不同,生源来自本乡和周边农村。近些年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部分学生因父母出外打工,属留守儿童类型。这些情况都给农村小学教师帶来教学和管理压力,进而影响其幸福感,选择这几所小学对于农村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具有典型性。
2.教师的选择
为了兼顾样本的代表性且限于本研究的人力、物力,最终在会宁县三个样本乡中随机抽取9名教师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为研究之便,分别将以上9名教师命名为教师A、教师B,教师I。另外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男女、主副科、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和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各六名进行有主题的集体访谈。
农村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是怎样的,为何一样的环境中,有的老师感觉很幸福,而有的则不是,对此我们展开了质化研究。
四、研究的实施
(一)访谈调查
1.个体访谈,即访谈者和访谈对象一对一进行访谈,访谈内容速记,留作资料。基本情况如下:
A.我当教师三十三年了,现在是这学校的教务主任,教师职业压力大,家长不理解,但是自己喜欢这个职业,踏踏实实,与书本打交道,与学生打交道,变得很纯粹,当好一名教师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感觉很欣慰,希望能改善教师的住宿环境和教学设施。(该男教师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表情诚恳,自己的一生体现了教书育人的一生,苦乐皆有之。)
B.我是这学校唯一的英语老师,自己带了四个班,感觉工作量太大了,很累,除了教学工作外,还得应对频繁的检查听课考核,绩效工资特别不公平。(该女教师三十岁,但是面容显得沧桑,说话声音有些激动,显出不满。)
C.我是个语文老教师,教师总体感觉还算满意,培训机会也有,但是效果一般,工作量有些大,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偏向城市了,交通不便,周一到周五老师们都在学校,办公室住宿一间小旧平房,没啥娱乐措施。(该男教师大概五十岁,满脸皱纹,面容慈祥,语气诚恳。) D.迄今我已经干了二十九岁语文教师了,感觉就是辛苦、穷,学校食堂也没有,上完课了自己做饭,村里人对学术本身不认可,只看分数,培训搞形式,绩效工资是抽出一部分工资分配不合理,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感觉教育按这种模式走下去,就走上了绝路。(该男教师五十多岁,穿着极其朴实,一间小的屋子,一个床,一个办公桌,一个锅和两个暖壶,说话表情严肃,语气带一些叹息,显示出对教师职业的深深倦怠。)
E.我是这学校的英语特岗教师,和我在县城教书的同学相比较,村里不是太强调成绩,压力小一些,培训偶尔有,也有一定的效果,就是信息太闭塞,交通也不方便,家若离得远,就得一直住校。(该女教师二十七八岁,说话笑容满面,穿一红色卫衣,性格开朗,很有朝气。)
F.我是这小学的音乐老师,比较轻松,教学任务也不是太大,上音乐课就相当于让学生们放松一下,没啥硬性考评,自己也喜欢音乐,喜欢学生,总体感觉不错。(该女教师三十岁上下,穿着得体,表情开朗,语气轻松,看得出出她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G.这个小学硬件非常差,全校只有几台大屁股电脑,为了省电还是怕人弄坏基本不开。学校的老师基本没有啥培训,很多教师第一学历是中师,校长严肃刻板难沟通。(该男教师个子不大,满脸沧桑,话语中句句含怨。)
H.每年教师节我最开心了,能收到学生们亲手制作的贺卡和一声声祝福,如果学生们考的好,期末时候我也会比较开心,期末也意味着放假。估计不搞应试教育,幸福感要强得多。(该女教师三十五岁上下,很具亲和力,衣着得体,表情中流露出对学生的热爱。)
I.我是个副校长,感觉当教师还不错,参加教研活动我也乐意,职称评定权归乡教根据中心,根据教龄,教学能力测试,比较公平,就是教师回家不方便,住宿条件挺艰苦,希望改善一下。(该男教师四十岁左右,一生运动装,表情憨厚,面带笑容。)
对九位教师的建议进行归类1.提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让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发挥其聪明才智,消除职业倦怠。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3.责任主体互相配合,家长、教师、校长互相理解。4.多一些娱乐,少一些形式性的评比和检查。5. 强调教师自主性,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
2.集体访谈,形式是一对多集体访谈,主要从性别、年龄、主副科,职务方面对小学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集体访谈,一般老师放在一起访谈,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放在一起,这样避免了一般教师在领导面前不说实话的现象发生。教师们踊跃发言,饱含深情,让我们深深了解了作为农村教师的苦与甜。
五、研究结果
通过个体访谈,可以看出外在条件造成小学教师职业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有工作量过大、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学校硬件设备简陋、大量教学以外的工作任务、与家长的沟通不畅、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助于获得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身条件主要是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获得教师幸福感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减轻应试教育的压力,为外地教师提供生活帮助,另外学生的赞美和学生的进步最容易让教师获得幸福感。
通过集体访谈,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农村男教师幸福感低于农村女教师
原因分析:农村男老师在找结婚对象时,和老板、公务员、医生、干警等没法相比,甚至都不如农村一些有技术的农民受欢迎,比如司机,焊工,人们对农村男老师的印象就是穷酸扣。男教师往往是家庭的经济顶梁柱,但是男教师除了两千多块钱的基本工资其他收入没有,近来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其他的行业也是相形见绌,男教师的幸福感就更容易缺少。而女教师一般不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有个稳定工作,自己可以养自己,没有买房子等经济压力,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女教师认可度也高于男性。
2.农村青年教师幸福感低于中年教师
原因分析:青年教师刚取得教师职位,收入相对比较低,但是他们是需要结婚成家的一族,经济压力大。另外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较难将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应用实际教学,而且新教师也较难适应学校的工作安排,且对自己期望较高,因此心理幸福感最低。中年的教师,正在事业的上升发展阶段,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岗位或者职务,他们会更加努力去搞好工作,坚持当教师这份职业;此年龄段的教师工作时间较长些,有一定经济积累,已经成家,在收入福利这个维度的幸福感比青年教师高一点。
3.农村主科教师的幸福感低于非主科教师
原因分析:因为是主科,社会、学校、家长等对他们的要求与期待也更高。批改作业、月考,评比;非主科教师受到关注低,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少,但他们在薪酬福利上与主科老师相差不大。同时,非主科老师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的机会更多,他们可以用心去感受教学的魅力。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体美等老师地位不断提高,使得非主科教师更容易感受幸福感。
4.普通农村教师幸福感低于担任领导职位的农村教师
原因分析:普通农村教师每天与学生打交道,工作压力大,家长难沟通,同事不理解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们发泄的渠道几乎没有,考试成绩不好了还得受到领导的批评,但是领导一般不带课,不参与评比,压力相对比较小,而且可以运用的资源相对多一些,比较自由,在学校中是管人的人,甚至心情不好可以批评下边的人。
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学校应配合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符合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路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名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給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7]。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幸福感的源泉。
(一)加速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小学教育科研活动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展开,叶澜教授说:“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教师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发展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8]。因此要通过小学一线教师在课堂中的研究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幸福,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深刻的感受到学校中主人翁的地位。 (二)加大上级部门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转移支付,提高其待遇
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存在重心过低的问题,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补偿性投入,完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体制,对农村小学教师配置必要的福利,多关注青年教师,帮他们度过难关。
(三)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被看成是一种出于职业良心的职业,一种幸福体验的职业,那么,他就是有人情味的“自己本身”,但如果教师只从别人的评价中来获取“幸福”,就是缺乏对职业内在价值的追求。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反思,认识到教师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教师生活本身。
(四)营造社会支持氛围和积极的工作氛围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学生、家长要理解,校长要建立通畅的渠道让教师反馈问题,学校帮助教师在客观认识压力存在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定位自己的目标,确立合理的自我期望。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而是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一个人如果体会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他随之就会产生幸福感。”,阿德勒将生活的意义同幸福感联系了起来。[9]
此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沟通和互相关爱的人文环境,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来增强教师工作的主人翁精神,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教师幸福感不是由单个因素决定的,需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形成合力。“幸福是由人的知识和智慧决定的,知识是使人德行趋向完美所必须的。”[10]因此农村一线教师要立足校本研究,以学校为沃土,以课堂为基石,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在一种民主高效开放的研究机制下实现自身发展,体现教师幸福。
[参考文献]
[1]赵汀阳著.论可能的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13
[2]http://baike.so.com/doc/5741762.html
[3]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4).
[4]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2).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Fischer C.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psychologists.Aca-demic Press,Elservier Inc,2006.
[7]王炳華,一个对教学充满幸福的人[J].江苏教育,2012,(4)。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师之友,2004,(1)
[9]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0]孙英.幸福论[M].人民出版社,2004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质化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教师职业往往是一生追求的事业,因此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往往决定其一生的生活质量。幸福感是会“传染”的,因此教师的幸福是其一个家庭的幸福,是一群学生的幸福,甚至对未来国人的幸福起决定性作用。如陶行知所说“幸福的教师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成功”。小学阶段,在每个个体的教育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五育”全面发展的时期,更是一生人格塑造的时期。从长远看,这个时期对学生人生追求的态度起的是奠基的作用,因此小学教师的幸福感辐射意义最大。长期以来,教师被赋予“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然而教师像其他人一样,有其作为人的自身局限性,不能总是给教师放在与自己待遇不相匹配的道德制高点,教师的幸福感对家庭、学生、社会产生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是极其重要的,“幸福是人生中永恒的成就,它会成为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也抹不掉的一层意义”[1],因此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过一种幸福而完满的生活应该成为教师的追求。最近以来,社会上一致认为教师职业收入稳定有保障,还有两个带薪长假,教书育人的工作还可以实现桃李满天下的人生价值,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却表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有相当比例出现职业倦怠感,幸福感不尽人意。本研究以甘肃省会宁县部分农村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实地访谈了他们关于自身幸福感的看法,再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希望可以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的幸福感研究,提供分析的参考。从当下新课程改革的背景看,研究农村小学教师幸福感的文献少之又少,大都是用测量方法和统计方法,而幸福感是一种细腻的内心感受,这正是质化研究的优势所在。
二、概念界定
什么是职业幸福感?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2]刘次林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3]檀传宝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具有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和无限性。”[4]。结合上诉定义,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对自己职业生活满意度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价。
三、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质化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质化研究,主要采用有主题的访谈法和观察法。所谓质化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5]国外学者费舍(Fischer)认为质化研究是一种反思性的、解释的和描述性的努力。它从特定情景中的参与者的角度来理解和描绘人的经验和行为。[6]。
与量化研究相比, 质化研究强调研究者从当事人的角度,在自然情景中与当事人进行积极的交往,比较适合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和特殊体验进行细致、动态的描述、分析和讨论,农村小学教师幸福感适合用质化研究。
(二)研究抽样
1.学校的选择
会宁县是一个自然地理差异大,民族文化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县城。本研究在全县离县城比较远的乡镇中随机选择样本,抽样原则是:在每个样本乡中随机选择农村的完全小学、不完全小学和中心小学。调研的几所农村小学是所处的区域经济环境和地方对教育的投入与县城小学明显不同,生源来自本乡和周边农村。近些年来,由于地区经济发展,部分学生因父母出外打工,属留守儿童类型。这些情况都给农村小学教师帶来教学和管理压力,进而影响其幸福感,选择这几所小学对于农村教师幸福感的研究具有典型性。
2.教师的选择
为了兼顾样本的代表性且限于本研究的人力、物力,最终在会宁县三个样本乡中随机抽取9名教师进行一对一深度访谈,为研究之便,分别将以上9名教师命名为教师A、教师B,教师I。另外在每个学校随机抽取男女、主副科、青年教师和中年教师,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和不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各六名进行有主题的集体访谈。
农村小学教师的幸福感是怎样的,为何一样的环境中,有的老师感觉很幸福,而有的则不是,对此我们展开了质化研究。
四、研究的实施
(一)访谈调查
1.个体访谈,即访谈者和访谈对象一对一进行访谈,访谈内容速记,留作资料。基本情况如下:
A.我当教师三十三年了,现在是这学校的教务主任,教师职业压力大,家长不理解,但是自己喜欢这个职业,踏踏实实,与书本打交道,与学生打交道,变得很纯粹,当好一名教师要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看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感觉很欣慰,希望能改善教师的住宿环境和教学设施。(该男教师头发花白,精神矍铄,表情诚恳,自己的一生体现了教书育人的一生,苦乐皆有之。)
B.我是这学校唯一的英语老师,自己带了四个班,感觉工作量太大了,很累,除了教学工作外,还得应对频繁的检查听课考核,绩效工资特别不公平。(该女教师三十岁,但是面容显得沧桑,说话声音有些激动,显出不满。)
C.我是个语文老教师,教师总体感觉还算满意,培训机会也有,但是效果一般,工作量有些大,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偏向城市了,交通不便,周一到周五老师们都在学校,办公室住宿一间小旧平房,没啥娱乐措施。(该男教师大概五十岁,满脸皱纹,面容慈祥,语气诚恳。) D.迄今我已经干了二十九岁语文教师了,感觉就是辛苦、穷,学校食堂也没有,上完课了自己做饭,村里人对学术本身不认可,只看分数,培训搞形式,绩效工资是抽出一部分工资分配不合理,作为一名老教师,我感觉教育按这种模式走下去,就走上了绝路。(该男教师五十多岁,穿着极其朴实,一间小的屋子,一个床,一个办公桌,一个锅和两个暖壶,说话表情严肃,语气带一些叹息,显示出对教师职业的深深倦怠。)
E.我是这学校的英语特岗教师,和我在县城教书的同学相比较,村里不是太强调成绩,压力小一些,培训偶尔有,也有一定的效果,就是信息太闭塞,交通也不方便,家若离得远,就得一直住校。(该女教师二十七八岁,说话笑容满面,穿一红色卫衣,性格开朗,很有朝气。)
F.我是这小学的音乐老师,比较轻松,教学任务也不是太大,上音乐课就相当于让学生们放松一下,没啥硬性考评,自己也喜欢音乐,喜欢学生,总体感觉不错。(该女教师三十岁上下,穿着得体,表情开朗,语气轻松,看得出出她对这份职业的热爱。)
G.这个小学硬件非常差,全校只有几台大屁股电脑,为了省电还是怕人弄坏基本不开。学校的老师基本没有啥培训,很多教师第一学历是中师,校长严肃刻板难沟通。(该男教师个子不大,满脸沧桑,话语中句句含怨。)
H.每年教师节我最开心了,能收到学生们亲手制作的贺卡和一声声祝福,如果学生们考的好,期末时候我也会比较开心,期末也意味着放假。估计不搞应试教育,幸福感要强得多。(该女教师三十五岁上下,很具亲和力,衣着得体,表情中流露出对学生的热爱。)
I.我是个副校长,感觉当教师还不错,参加教研活动我也乐意,职称评定权归乡教根据中心,根据教龄,教学能力测试,比较公平,就是教师回家不方便,住宿条件挺艰苦,希望改善一下。(该男教师四十岁左右,一生运动装,表情憨厚,面带笑容。)
对九位教师的建议进行归类1.提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让教师在校本研究中发挥其聪明才智,消除职业倦怠。2.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3.责任主体互相配合,家长、教师、校长互相理解。4.多一些娱乐,少一些形式性的评比和检查。5. 强调教师自主性,重视孩子兴趣的培养。
2.集体访谈,形式是一对多集体访谈,主要从性别、年龄、主副科,职务方面对小学老师的职业幸福感进行集体访谈,一般老师放在一起访谈,担任领导职务的教师放在一起,这样避免了一般教师在领导面前不说实话的现象发生。教师们踊跃发言,饱含深情,让我们深深了解了作为农村教师的苦与甜。
五、研究结果
通过个体访谈,可以看出外在条件造成小学教师职业不幸福的原因,主要有工作量过大、应试教育的升学压力、学校硬件设备简陋、大量教学以外的工作任务、与家长的沟通不畅、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等;有助于获得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自身条件主要是教师专业发展,有助于获得教师幸福感的外部条件主要有减少与教学无关的工作,减轻应试教育的压力,为外地教师提供生活帮助,另外学生的赞美和学生的进步最容易让教师获得幸福感。
通过集体访谈,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农村男教师幸福感低于农村女教师
原因分析:农村男老师在找结婚对象时,和老板、公务员、医生、干警等没法相比,甚至都不如农村一些有技术的农民受欢迎,比如司机,焊工,人们对农村男老师的印象就是穷酸扣。男教师往往是家庭的经济顶梁柱,但是男教师除了两千多块钱的基本工资其他收入没有,近来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相对于其他的行业也是相形见绌,男教师的幸福感就更容易缺少。而女教师一般不是家里经济的主要来源,有个稳定工作,自己可以养自己,没有买房子等经济压力,社会对义务教育阶段女教师认可度也高于男性。
2.农村青年教师幸福感低于中年教师
原因分析:青年教师刚取得教师职位,收入相对比较低,但是他们是需要结婚成家的一族,经济压力大。另外由于刚刚参加工作缺乏教育教学经验,较难将学校学习的专业知识应用实际教学,而且新教师也较难适应学校的工作安排,且对自己期望较高,因此心理幸福感最低。中年的教师,正在事业的上升发展阶段,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岗位或者职务,他们会更加努力去搞好工作,坚持当教师这份职业;此年龄段的教师工作时间较长些,有一定经济积累,已经成家,在收入福利这个维度的幸福感比青年教师高一点。
3.农村主科教师的幸福感低于非主科教师
原因分析:因为是主科,社会、学校、家长等对他们的要求与期待也更高。批改作业、月考,评比;非主科教师受到关注低,工作压力和工作量少,但他们在薪酬福利上与主科老师相差不大。同时,非主科老师在课堂上自由发挥的机会更多,他们可以用心去感受教学的魅力。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推进,音体美等老师地位不断提高,使得非主科教师更容易感受幸福感。
4.普通农村教师幸福感低于担任领导职位的农村教师
原因分析:普通农村教师每天与学生打交道,工作压力大,家长难沟通,同事不理解的事情时有发生,他们发泄的渠道几乎没有,考试成绩不好了还得受到领导的批评,但是领导一般不带课,不参与评比,压力相对比较小,而且可以运用的资源相对多一些,比较自由,在学校中是管人的人,甚至心情不好可以批评下边的人。
六、提升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建议
学校应配合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制定符合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路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经典名言:“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給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7]。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教师幸福感的源泉。
(一)加速农村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小学教育科研活动要密切关注教师的生活状态和职业生存方式,围绕教师专业发展展开,叶澜教授说:“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教师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发展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8]。因此要通过小学一线教师在课堂中的研究来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幸福,将教师从繁重的机械性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让教师真正成为教育智慧的创造者,深刻的感受到学校中主人翁的地位。 (二)加大上级部门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转移支付,提高其待遇
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存在重心过低的问题,中央和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小学教师的补偿性投入,完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体制,对农村小学教师配置必要的福利,多关注青年教师,帮他们度过难关。
(三)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被看成是一种出于职业良心的职业,一种幸福体验的职业,那么,他就是有人情味的“自己本身”,但如果教师只从别人的评价中来获取“幸福”,就是缺乏对职业内在价值的追求。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反思,认识到教师不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教师生活本身。
(四)营造社会支持氛围和积极的工作氛围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压力大,学生、家长要理解,校长要建立通畅的渠道让教师反馈问题,学校帮助教师在客观认识压力存在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我,科学定位自己的目标,确立合理的自我期望。认识到课堂教学不是完成别人交付的任务,而是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一个人如果体会到了生活的真正意义,他随之就会产生幸福感。”,阿德勒将生活的意义同幸福感联系了起来。[9]
此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和谐沟通和互相关爱的人文环境,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来增强教师工作的主人翁精神,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提高教师幸福感不是由单个因素决定的,需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形成合力。“幸福是由人的知识和智慧决定的,知识是使人德行趋向完美所必须的。”[10]因此农村一线教师要立足校本研究,以学校为沃土,以课堂为基石,解决发生在学校现场的教学问题,在一种民主高效开放的研究机制下实现自身发展,体现教师幸福。
[参考文献]
[1]赵汀阳著.论可能的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13
[2]http://baike.so.com/doc/5741762.html
[3]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4).
[4]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2).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Fischer C.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psychologists.Aca-demic Press,Elservier Inc,2006.
[7]王炳華,一个对教学充满幸福的人[J].江苏教育,2012,(4)。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师之友,2004,(1)
[9]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0]孙英.幸福论[M].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