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具有声画结合,亦静亦动的特点,融思想性、趣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列宁曾指出“影视作品是最能教育人的艺术”,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将受到大学生的热烈欢迎,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强烈的影响。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过程中,特别是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时,教师可以在讲授抽象的基本理论同时,通过播放并分析一定量的影视作品或者片段,让学生在充分享受视听艺术的过程,生动形象接受并理解深奥抽象的理论,这样既迎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健康成长,又增加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接受并坚定的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与信仰。同时,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要注意教育过程中影视作品的主题主旨把握,内容紧扣教材理论,教学组织安排,教学效果的评介等问题思考。
关键词:影视作品;概论课教学;巧用
一、 影视作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于灌输式教学法,教学内容多是理论知识,总体概念是理论空洞枯燥,课堂沉闷单调,学生兴趣性不高。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激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信息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播放老师精心挑选并经过剪切的影视作品配合课堂讲授,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知、情、意、行有机整合的过程,而情绪体验是刺激学习的直接动力。影视作品将深刻的理性内涵用直观的影像、声音反应,运用影视作品创作手段将概论课所强调的抽象理论通过影视作品予以体现,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将说教式的思想理论教育大众化、通俗化,艺术化,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1]
二、影视作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 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建党初期的影视作品。
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民不聊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茫茫黑夜中寻求新的革命道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催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反映这个时期的电影有《少年毛泽东》、《日出东山》、《恰同学少年》、 《日出东方》、《我的1919》、《中国1921》、 《风华正茂》、《开天辟地》、《建党伟业》、《湘江北去》、《毛泽东去安源》、《我的法兰西岁月》等再现了无产阶级领袖早年的革命生活 。
2. 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
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促使共产党以更加独立的姿态,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探讨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反映这个时期的影视作品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长征》、《金沙江畔》、《突破乌江》、《万水千山》、《大渡河》、《四渡赤水》、《彝海结盟》、 《梅岭星火》、《同心》、《西风烈》等。抗日战争时期:是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反映这个时期的影视作品有:《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黄桥决战》《铁血江桥》、《赵尚志智取五常堡》、《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马本斋回民支队》、《夜袭》 、《彭雪枫纵横江淮》、《徐海东喋血町店》、《吕正操1942》等。
3、反映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初的影视作品。
1949年到1956年,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共产党以“民主协商”的方式与各民主党派和平共处,严防、打击部分不法份子的企图推翻新政权的活动,并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全国范围内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对于该历史时期的银幕反映,1989年的《开国大典》是代表作,《建国大业》也涉及到开国大典这段历史。不过,更多的电影作品,以间接的方式,表达新中国的建立带给广大人民的幸福。1950年的《白毛女》是典型的代表。其他影视作品有《丰收》、《李双双》、《暴风骤雨》、《葡萄熟了的时候》、《槐树庄》、《三年》、《凤凰之歌》等则反映了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農村生活,涉及到当时的土地改造或“四清运动”、农村建设等方面。反特务还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羊城暗哨》是其中的代表,还有近期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等。至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有《英雄儿女》、《上甘岭》、《激战无名川》、《长空雄鹰》等影片,反映了中朝两国共同的革命友谊。[2]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中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而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些作品则从正面的表现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歌颂。如《五朵金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等。《新的一代》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十大建筑”建设时的火热生活,《红色的火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期工业建设的成就。
4.反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影视作品。
1978年年底,全党的工作重心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电影艺术方面,中国电影经历了文革结束到八十年代初的逐步恢复期,八十年代后不但呈现出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第六代同堂的局面,还进行了新中国后的商业电影的尝试;《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画皮》、《长江七号》等商业电影的出现与成熟,中国电影进入了多元化的新阶段。[3]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国涌现了《编辑部的故事》、《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公关小姐》等作品,使得“影视剧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甚至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大众叙事消费模式”。 反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影视作品还有:《苦恼人的笑》、《秋菊打官司》、《青红》、《山乡书记》、《巴山夜雨》、《大阅兵》、《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考试一家亲》、《三峡好人》《马背上的法庭》等。
三 、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注意的问题。
1、高校审美教育管的缺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播放影视作品时,许多学生更关注故事情节、演员阵容、制作水准等表象因素,却不乐意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关心作品与德育的相关性,如播放《建国大业》的时候,很多同学特别是女生是在点数出场的“星星”,而不是在关注作品的内容史实和建国不同路线的斗争等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的从观赏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审美实践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难以感受革命历史厚重和革命道路的艰辛,从而难以在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播放影视作品内容的取舍处于教师自由掌握状态,不同风格的老师喜好不同,缺乏统一的选择标准。加之影视作品的题材、内容和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影片中不适合的情节、镜头运用和对白也并不适合在课堂播放。如果不加选择与审查,势必会造成与思想政治教育适得其反的效果。
2、防止影视的过分娱乐化。
学生对于课堂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喜爱程度远高于课下自主观看。很多学生把课堂放映主旋律影视作品视作是一种课堂小憩或娱乐,将课堂视作电影院。影视作品的气势恢宏的画面、演员阵容和演技和“笑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同样是红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学生更乐于接受有追星和偶像参演,没有心中明星参演的红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同学们没有任何兴趣。这种有娱乐化倾向的观影有悖于课堂播放主旋律影片的初衷,甚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严肃感消退。
3、教师课堂的组织缺乏
通过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很多的思政课教师在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之后没有设置讨论环节,教师若未设置讨论环节,往往使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停留于表面,不能很好的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加之,主旋律影视作品播放时间较长,其中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只占整个影视作品的一小部分,如果不加剪辑的播放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使教学失去内容的连贯性,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还有就是播放的主旋律作品与课程结合不紧密,教学效果的评介标准也没有确立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然,普通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柳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7(02)
[3]蔣东玲,侯英.浅析影视文学对大学生的社会教育功能[J].电影文学,2008(04)
关键词:影视作品;概论课教学;巧用
一、 影视作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于灌输式教学法,教学内容多是理论知识,总体概念是理论空洞枯燥,课堂沉闷单调,学生兴趣性不高。面对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激增,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信息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通过播放老师精心挑选并经过剪切的影视作品配合课堂讲授,可以极大的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程吸引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针对性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学家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上是受教育者知、情、意、行有机整合的过程,而情绪体验是刺激学习的直接动力。影视作品将深刻的理性内涵用直观的影像、声音反应,运用影视作品创作手段将概论课所强调的抽象理论通过影视作品予以体现,让学生们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将说教式的思想理论教育大众化、通俗化,艺术化,更易于为学生所接受。[1]
二、影视作品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 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建党初期的影视作品。
进入十九世纪中叶,由于封建统治腐败和西方列强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黑暗,经济凋敝,社会残破,民不聊生。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相继失败,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茫茫黑夜中寻求新的革命道路,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催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反映这个时期的电影有《少年毛泽东》、《日出东山》、《恰同学少年》、 《日出东方》、《我的1919》、《中国1921》、 《风华正茂》、《开天辟地》、《建党伟业》、《湘江北去》、《毛泽东去安源》、《我的法兰西岁月》等再现了无产阶级领袖早年的革命生活 。
2. 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抗日战争的影视作品。
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促使共产党以更加独立的姿态,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运用马列主义的理论来探讨中国革命的实践,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中国革命的性质问题,以独创性的内容和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无产阶级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新课题。反映这个时期的影视作品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长征》、《金沙江畔》、《突破乌江》、《万水千山》、《大渡河》、《四渡赤水》、《彝海结盟》、 《梅岭星火》、《同心》、《西风烈》等。抗日战争时期:是1937年7月7日~1945年8月15日中国抵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抗日战争对中国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战争过程中民众的国家观念得到了增强,战争的胜利极大的提高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反映这个时期的影视作品有:《西安事变》、 《七七事变》、《黄桥决战》《铁血江桥》、《赵尚志智取五常堡》、《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马本斋回民支队》、《夜袭》 、《彭雪枫纵横江淮》、《徐海东喋血町店》、《吕正操1942》等。
3、反映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初的影视作品。
1949年到1956年,这是新中国成立的初期。共产党以“民主协商”的方式与各民主党派和平共处,严防、打击部分不法份子的企图推翻新政权的活动,并出兵朝鲜,抗美援朝,全国范围内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进入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对于该历史时期的银幕反映,1989年的《开国大典》是代表作,《建国大业》也涉及到开国大典这段历史。不过,更多的电影作品,以间接的方式,表达新中国的建立带给广大人民的幸福。1950年的《白毛女》是典型的代表。其他影视作品有《丰收》、《李双双》、《暴风骤雨》、《葡萄熟了的时候》、《槐树庄》、《三年》、《凤凰之歌》等则反映了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的農村生活,涉及到当时的土地改造或“四清运动”、农村建设等方面。反特务还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一部分,《羊城暗哨》是其中的代表,还有近期热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潜伏》等。至于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有《英雄儿女》、《上甘岭》、《激战无名川》、《长空雄鹰》等影片,反映了中朝两国共同的革命友谊。[2]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中国进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而进行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些作品则从正面的表现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歌颂。如《五朵金花》、《大李、小李和老李》等。《新的一代》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十大建筑”建设时的火热生活,《红色的火焰》反映了社会主义初期工业建设的成就。
4.反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影视作品。
1978年年底,全党的工作重心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电影艺术方面,中国电影经历了文革结束到八十年代初的逐步恢复期,八十年代后不但呈现出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第六代同堂的局面,还进行了新中国后的商业电影的尝试;《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投名状》、《画皮》、《长江七号》等商业电影的出现与成熟,中国电影进入了多元化的新阶段。[3] 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中国涌现了《编辑部的故事》、《渴望》、《北京人在纽约》、《公关小姐》等作品,使得“影视剧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甚至成为一种最重要的大众叙事消费模式”。 反映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影视作品还有:《苦恼人的笑》、《秋菊打官司》、《青红》、《山乡书记》、《巴山夜雨》、《大阅兵》、《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都不能少》、《考试一家亲》、《三峡好人》《马背上的法庭》等。
三 、影视作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注意的问题。
1、高校审美教育管的缺位。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播放影视作品时,许多学生更关注故事情节、演员阵容、制作水准等表象因素,却不乐意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关心作品与德育的相关性,如播放《建国大业》的时候,很多同学特别是女生是在点数出场的“星星”,而不是在关注作品的内容史实和建国不同路线的斗争等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不能很好的从观赏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审美实践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难以感受革命历史厚重和革命道路的艰辛,从而难以在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播放影视作品内容的取舍处于教师自由掌握状态,不同风格的老师喜好不同,缺乏统一的选择标准。加之影视作品的题材、内容和制作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影片中不适合的情节、镜头运用和对白也并不适合在课堂播放。如果不加选择与审查,势必会造成与思想政治教育适得其反的效果。
2、防止影视的过分娱乐化。
学生对于课堂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喜爱程度远高于课下自主观看。很多学生把课堂放映主旋律影视作品视作是一种课堂小憩或娱乐,将课堂视作电影院。影视作品的气势恢宏的画面、演员阵容和演技和“笑点”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同样是红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学生更乐于接受有追星和偶像参演,没有心中明星参演的红色类题材的影视作品,同学们没有任何兴趣。这种有娱乐化倾向的观影有悖于课堂播放主旋律影片的初衷,甚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的严肃感消退。
3、教师课堂的组织缺乏
通过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是很多的思政课教师在播放主旋律影视作品之后没有设置讨论环节,教师若未设置讨论环节,往往使学生对于影视作品的理解停留于表面,不能很好的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加之,主旋律影视作品播放时间较长,其中与教学有关的内容只占整个影视作品的一小部分,如果不加剪辑的播放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使教学失去内容的连贯性,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还有就是播放的主旋律作品与课程结合不紧密,教学效果的评介标准也没有确立等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然,普通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7
[2]柳礼泉,张红明.“红色影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亮点[J].思想教育研究,2007(02)
[3]蔣东玲,侯英.浅析影视文学对大学生的社会教育功能[J].电影文学,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