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幼儿“奇思妙想”的点灯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奇思妙想”释义为奇妙的想法和思想。幼儿园中班孩子,根据其身心发展特征,开始进入“形象期”,他们对表现自己的经验、情感和想象有明确的目的,会用简单形状逐渐深入地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因此,让幼儿以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把绘画创想活动渗透到各个领域当中,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创造力。本文从“奇思妙想”意义篇、“奇思妙想”实践篇、“奇思妙想”内容篇等方面入手,探索幼儿园中班开展“奇思妙想”绘画活动,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完善幼儿的个性,让幼儿在审美情趣的形成过程中得到良好的熏陶。
  关键词:奇思妙想;绘画创想活动;探索
  一、 “奇思妙想”意义篇
  “奇思妙想”的绘画创想活动,它是利用新颖独特的作画工具,有目的大胆地进行想象绘画创作活动。它区别于传统的刻板模式化美术活动,没有范画,没有画得好不好,没有画得像不像的标准,它摆脱以往传统的重技能轻体验的观念,意在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为幼儿创设相适应的环境,投入新颖的作画工具,让幼儿尽情地有目的地创造,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创造的乐趣,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完善幼儿的个性,促使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二、 “奇思妙想”实践篇——开展绘画创想活动的实践
  (一) 奇思妙想之“作品欣赏”
  1. 单纯性绘画作品欣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中班幼儿喜欢欣赏多種多样的艺术形式和作品。开展“奇思妙想”绘画创想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带领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绘画作品,给每个幼儿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在给幼儿选择欣赏的作品时,可以是色彩鲜艳、新颖、具有创意或者比较富有个性的绘画作品,可以从网上、画册上搜寻欣赏的素材,引导幼儿一同去欣赏、去感受绘画作品蕴含的丰富的创造力、想象力。
  2. 体验式绘画作品欣赏
  在作品欣赏的教学实践中,除了单纯性的绘画作品欣赏,还有一种形式——体验式绘画作品欣赏。先搜寻名家的名画,例如画家米罗、毕加索等一些作品。再引导幼儿对名画进行赏析、评价,视觉得到冲击的基础上,留给幼儿一点时间,满足他们跃跃欲试的心理。幼儿将逐渐意识到绘画都有不同的风格与特色,明白世界上是没有一模一样的画,绘画就是表达自己心里所想的,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
  (二) 奇思妙想之“妙手生画”
  “奇思妙想”的绘画创想活动,它应该来源于生活。因此探索适合中班年龄段幼儿的内容时,选取的活动内容应该要有层次性、趣味性,贴近幼儿的生活。中班年龄的幼儿相比小班的时候,他们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想象的内容也比以前丰富。但是他们对表象的积累不够丰富,画的了解与掌握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根据幼儿特点:我们将围绕——点、线、几何图形等想象绘画活动;通过玩色活动,让幼儿进行创意画;参与废旧物品的收集,在进行添画,让废旧品成为一件艺术品。
  1. 点、线(· ——)大作战,促幼儿自由布局和描绘能力
  由于是刚刚开始进行“奇思妙想”的绘画创想活动。所以一切从吸引幼儿的兴趣开始,比如选择先从点、线、图形的教学入手,从基础开始,慢慢培养孩子的自由布局和描绘的能力,让幼儿学习大师是如何布局的。布局的方法,例如:横向式构图、斜线式构图、“V”形构图……开拓幼儿的思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们感受“奇思妙想”带来的乐趣与奇妙。
  2. 色彩()对对碰,提升幼儿想象与创造能力
  (1) 上色方式的不同
  在上色的过程中,丢弃传统画中的蜡笔勾线笔,采用喷壶、小树叶、报纸、抹布、钢丝球等材料。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材料,但是用于绘画活动的上色工具,却是比较独特、新颖的。像《香香的树》美术活动中,可以利用家里过期的咖啡与喷壶的完美结合,把纸贴在墙面上,幼儿利用喷壶,在纸上喷洒咖啡时,咖啡液流出一条条的痕迹,让幼儿自由添画,变成一棵棵有趣的树,画面飘出的香味和新颖的作画方式,让幼儿十分感兴趣,而且还是废物利用,让幼儿养成环保意识。
  (2) 绘画步骤()的改变
  以前总是让幼儿先画好轮廓再上色,而在这个阶段,可以开始让幼儿先将画面上填满色彩,再进行轮廓的勾画。开始时可以每次都采用一种不同的上色工具让幼儿作画,像抹布拖色画,就是在纸面上,随意放上各种颜料,利用抹布对纸上的颜料进行拖色,并且告诉他们在拖色的过程如果碰到其他颜色的颜料就要停止或者是绕开。然后拖色完毕之后,让他们找找有什么小动物藏在了里面,然后用棉花签蘸取黑色的颜料把轮廓与眼睛描绘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开拓,视野得到了开阔,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三、 “奇思妙想”内容篇——开展绘画创想活动的内容
  (一) 与主题活动结合
  主题教学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非常流行的一个趋势。主题教学相比任务驱动显得更生动,活泼,也更能体现出教师对课程认识的深度,知识的广度。通过“奇思妙想”美术活动与教学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将“奇思妙想”绘画创想活动渗透于主题当中,鼓励幼儿大胆的想象,开心的参与美术创造活动中。
  (二) 整合多领域创作
  在组织幼儿参加多种多样于身心有益的活动中,都渗透着美术教育,它屏弃了以往的单一教学,它们之间是相互支撑互相促进的。例如将美术与音乐结合,让幼儿听一听海浪发出的声音,然后画出波浪线,(波浪需要相互线交)表现这时候大海的画面。这不仅开阔了幼儿的视野,而且拓宽了幼儿的审美空间,还对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是想象。而“奇思妙想”绘画创想活动,正好满足了这一点。使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再是枯燥的线条、单一的模式,而是包含许多天马行空的想象。在开展“奇思妙想”绘画活动之后,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了,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挥,出来的作品都有个人的特色。“奇思妙想”,在充满创造的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潜力,用他们的双手创作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作品,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里自由地翱翔!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01.
  [2]《家教世界·下半月》,2013(04).
  作者简介:
  方晨晨,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宁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运营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就宁德市户外运动俱乐部的组织形式、营销模式、经营业务和会员管理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影响宁德市的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因素有:户外安全和风险意识的缺失;户外产品同质化以及户外运动市场的无序竞争。建议:加强户外运动的专业人才培养;开发出特色产品,创新宣传模式;加强对户外运动俱乐部的行政監督与管理。  关键词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应本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构建,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模式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且广受欢迎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问题式教学;盐类水解;盐溶液;酸碱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多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无
摘要:人类继承了祖先具有的完善、提高自我的、能让我们免遭奴役、掌握自己命运的潜能,作为老师,帮助学生完善人格,激发这种潜能,实现真正的自我教育。  关键词:完善人格;挖掘潜能;自我教育  1971年,人类学家在澳大利亚一个封闭的小岛上发现了一个由27人组成的原始部落,这里的人们过着与几百万年前的祖先几乎完全相同的生活,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没有愤怒、不公与暴力,他们从出生就那么平等,他们是一个爱好和平的
摘 要:新课程改革后,高二下学期的语文课要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这本书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但是已经上过这门课的老师反映,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并不大,甚至还有一些抵触或排斥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我一直在思考,一是怎么能提高学生课上思考的兴趣,二是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思想依然活在现实生活中,是生活中仍然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  关键词:《先秦诸子选读》;兴趣;激发  新课程改革后,
摘要: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因循守旧,新课程的实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教育,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老旧教学想法和教学模式很难改变,只留下新课程理念的空壳,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我们教师亟须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此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水平、主观想法为基础,来改变和创新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完成新课标确立的关于历史课具体目标的同时,提升现在教师的教学
摘要:数学一直是学生们学习的重要课程,其对学生思维外显以及实践研究能力的发展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影响。本文具体分析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能力的方法,采取以静制动,促使学生本真学习,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外显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外显;培养方法  我国之所以要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其最主要的目的便是要促进传统应试教育改革,以逐步深化对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当前,正是基于我国所开展的新课程改
摘要:以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发现历程和假说演绎法作为教学线索组织实施教学,关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使学生能沿着科学家探究的脚步,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自由组合定律;假说演绎法;教学设计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
摘要:本文以高中物理必修二“天体运动”的教学片段为例,在面积定律教学中借助于物理与地理两门学科共通的桥梁知识,进行了学科间横向联系的尝试,以期有助于教师巧妙利用各学科知识间的联系辅助教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得以提升,跨学科素养得以提高。  关键词:桥梁知识;学科联系;知识迁移;跨学科素养  一、 引言  关于物理与其他学科联系教学,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范小玲
摘 要:无论学生在哪里学习,历史都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历史不仅可以让学生知晓社会的发展之路,体会生活的变迁以及知识的演变,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些指导性作用,通过了解和借鉴历史的经验或教训,在学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上取得更加顺利的捷径。人们将过去的事物称为历史,不记住历史的国家或企业是没有活力和发展前途的。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用科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够知晓历史,而且可以借鉴历史,而不是通过死记硬背
摘 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它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和各种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通过培养自信心来转化小学体育学困生,帮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充满信心,从而促进学困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自信心;学困生;转化  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无数的心理研究和大量事实证明,信心是一个人良好心理素质中非常重要的因素,它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