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诵读文本的编辑与使用

来源 :文学教育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cl7705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诵读文本的开发是我校校本教材建设的特色之一。通过语文诵读校本课程内容、编排体例等的设计与编辑,探讨了其使用的方法和策略,并在实践中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建设了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文化。
   关键词:校本课程 诵读文本 编辑使用
   语文诵读文本的开发是我校校本教材建设的特色之一。为了更好地的建设诵读校本课程,我校成立了语文诵读资料精编课题小组。近年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编写了《语文课外古典诗歌诵读》《语文课外文言文诵读》等诵读课本,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两本校本教材是根据语文教材和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编写的课外阅读材料,对于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校本教材的推广使用,我们越来越感到这两本校本教材已经不能适合学生的诵读要求。学生急需一本既能既能提取课本背诵精华,又能拓展阅读的校本教材。课题小组经过认真讨论,确定了诵读文本的使用周期、编排体例、内容范围等编写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语文诵读文本。
   一.语文诵读文本的设计编辑
   1.编辑机构与分工
   在校委会的直接领导下,我们成立了“语文诵读文本编辑委员会”,由学校教务主任担任总编辑,语文教研组长担任责任编辑,主持编订工作。语文教研室主任筹建了“语文诵读文本编辑部”,下设三个编辑小组:七年级语文诵读文本编辑小组、八年级语文诵读文本编辑小组、九年级语文诵读文本编辑小祖。每个小组,选择四名语文老师,负责各分册的编辑工作。
   2.编辑人员的选择
   编辑人员的选择标准:首先要求教师带过两轮循环课,掌握义务制语文课程标准,熟悉语文各册的教学内容,清楚各册的编排体例和教学知识点;其次要知识渊博,经学经验丰富,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最后各小组至少具有一位省市级骨干教师,担任过省市级课题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编辑期数与分册
   我们编辑语文诵读文本的要求基本有两个:一是体积要小,便于学生随身携带;二是内容丰富,包含课内与课外的经典文本及相关知识,便于学生背诵积累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因此,我们把诵读文本分为十二分册。每学期两册,一学年四册;除去期中期末考试两周,每学期按照十八周时间编排,期中考试前九周编辑一册,期中后九周编辑一册。
   4.编辑内容与选择
   诵读文本的内容包括汉字听写词库、易错成语、课内外古诗文、现当代诗歌散文、名著常识、作文范文、文化知识等,与语文单元内容安排大致对应: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等,课外补充诵读资料符合相应学段教材和学生认知水平。教师要认真阅读语文教材,准确把握各册教材的知识点,精选课外诵读资料,统筹兼顾,既紧扣教材,又适度拓展。其中字音、成语不仅可以从相应的各课选择,也可以从中考高频考词中选择。
   5.编排设计与体例
   诵读文本按周编排,每周五天,共编排五天背诵资料。每周背诵内容与学生单元教学进度基本相同,也可以适当超前或滞后;每一单元编辑三周内容,每学期前半学期编辑九周内容,分别于语文教材第一、第二、第三单元内容大致对应;也可以根据中考考查知识点,适度超前编排内容。
   如:
   七年级语文诵读文本上学期第一分册第十一周目录:
   周一:古文:《诫子书》(诸葛亮)
   周二:素材积累(一)驴子脱“困”
   周三:易错成语(五)
   周四:名著知识之《西游记》(二)
   周五:现代诗歌:《错误》(郑愁予)
   八年级语文诵读文本上学期第一分册第九周目录:
   周一:汉字听写词库(二)
   周二: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周三:名著知识之《红星照耀中国》(四)
   周四:现代散文《丑石》贾平凹
   周五:作文范文:《激动人心的时刻》
   九年级语文诵读文本上学期第一分册第十一周目录:
   周一:《岳阳楼记》原文
   周二:《岳阳楼记》重点字词
   周三:《岳阳楼记》作者介绍
   周四:古诗句分类之“忧民”
   周五:议论文文体知识(四)
   二.语文诵读文本的制作使用
   1.诵读文本大小、厚度、重量要适宜,便于学生随手携带背诵。文本以32k纸一半大小为标准,便于学生装入衣服口袋;厚度为A4纸80页左右厚度;装订采用塑料夹活页装订,便于翻阅;封面设计要图文并茂,既突出文本主题,又凸显个性。
   2.诵读文本是按周编排,共有五天背诵内容,从周一至周五学生每天利用碎片化时间背诵有关资料,要求当天的内容当天完成。如果某一天因特殊原因没有完成任务,学生要尽快找时间弥补,周六或周日是弥补的最佳时间。
   3.學生在校可利用的碎片化时间主要有上午早操、课间操之前和下午大课间之前,学生在整队之后、活动之前可以拿出文本背诵;周一升旗活动开始之前,学生可以站立诵读。只要不影响学生正常休息,学生可以挤出任何时间完成诵读任务。
   4.学生在课外利用的碎片化时间主要有早上、中午上学路上和中午、下午回家路上。坐公交车往返校的学生,可以在车上翻阅背诵每天背诵内容;坐私家车往返校的学生也可以在车上诵读。步行往返校学生不允许在路上诵读,以保证交通安全。
   5.学生在午休和晚上诵读的碎片化时间主要有午饭之前、午休之前,可以利用五六分钟时间背诵;晚饭之前、晚睡之前和洗脚时间都可抓紧时间背诵一会儿。
   6.根据文本的诵读内容对诵读有不同要求。对于课内的古典诗文和要求背诵的现代文及其片段要求学生必须熟练背诵,深刻理解;对于课外补充的古典诗文、现代诗歌等,鼓励学生熟读成诵,耳熟能详,不求整齐划一,可以不求甚解;对于易错字词、哲理佳句、易错成语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对于名著知识、文体常识、传统节日等则要求通过诵读,达到基本背诵即可。    7.可以开设班级、年级诵读指导课。教务处给每个班级每周安排一节诵读课,要求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诵读文本。或研究诵读方法,或展开讨论。这样,一方面给学生传授了诵读的技巧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互相交流,激发了学生背诵兴趣,保证了诵读活动科学有序的进行。
   8.学生选择背诵的时空不同,诵读的内容也应有相应的调整。在晃动的往返车上读书,一般背诵比较简短的内容。如汉字听写词库、哲理佳句、易错成语、名人对联、素材积累和简短的诗歌等。早操、课间操之前和下午大课间,便于学生大声诵读,可以背诵课内外的古诗和文言;在午休、晚睡前可以诵读比较长一些的诵读资料,如现当代散文、作文范文,这些文章适宜在安静的环境下阅读欣赏。
   9.对于利用碎片化时间诵读文本的建议只是指导性意见,不是硬性规定。我们主要针对那些不会安排时间、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学习的同学提出参考性意见,指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利用碎片化时间的习惯。学生也要在诵读文本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背诵效率,逐步形成个性化的诵读习惯,提高诵读效率。
   10.教师要经常利用碎片化时间检测诵读文本的效果,提醒激励学生投入到背诵活动之中。教师可利用早读时间检查学生课内古诗文背诵、易错成语和名句积累等情况,除了教师亲自检查,也可以邀请已经背会的同学在早读期间检查其他同学的背诵效果;对于文本补充的其他课外古诗词、文学常识和名著知识等可以通过课前三分钟和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检测;也可以在班内或者学校内开展诵读大赛活動,可以是诗词背诵大赛,也可以是汉字听写大赛、成语大赛、名著知识竞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
   三.语文诵读文本的使用效果
   1.诵读文本作为学校校本教材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对其组织编写、制作使用,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校本教材建设,带动了学校其他科目的校本教材建设,推动了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2.诵读文本的精华是课内外古诗词的诵读。通过诵读古典诗歌,背诵《千字文》《弟子规》等经典章节,学习古人的文明礼仪,接受儒家思想熏陶,内化自己的文明行为,大力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3.诵读文本基本涵盖了语文学段考试的所有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大有裨益。通过文本诵读,既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如字词的积累、成语的辨析、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的积累;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
   4.通过诵读文本的指导使用,学生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诵读文本,既让学生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又拓展了语文学习的外延;既让学生感受得了时间的珍贵,又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这对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教师通过语文诵读文本的编辑,促使教师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钻研了语文教材,梳理了中考知识点,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学生通过语文诵读文本的使用,掌握了教材的基础知识,提高了语文能力,传承了民族传统文化;学校通过诵读文本的编辑使用,开发了富有个性化的校本教材,打造了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模式批判与超越[J].任家熠.基础教育课程.2020(02).27-34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一种缺乏陪伴的状态,因此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他们自主性的阅读有利于帮助他们疏解心情,缓解内心的痛苦。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农村留守的自主阅读方面的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针对相关的问题提出一定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留守儿童 自主阅读 问题 改进 新课程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处于一种缺乏陪伴的状态,因此他们的内心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问题。通
内容摘要: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优秀知识文化的融会贯通,而阅读向来是能够增长知识阅历,培育良好性格的有效途径。初中语文教学扎实语文基础知识的重要阶段,语文学科也同样是初中教学中的基础性学科之一,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应用技能,对于学生成长活动和学习发展将会有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在阅读环节当中充分渗透作文练笔,以阅读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升,借助对于优秀文物的阅读,有效强化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
内容摘要:对外汉语课堂是汉语教师传播知识与文化的主要舞台,与国内的课堂教学相比,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更加复杂,在真实的对外汉语课堂中会因课堂内部或外部因素引发非预设性事件而使教学过程发生动态的变化,从课前准备、课上恰当应对和课后反思提升三方面更好地处理好课堂非预设性事件是我们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对外汉语 非预设性事件 对策   “未雨绸缪,防范为先”这句话对对外汉语课堂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
内容摘要:广西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邻的省份,与东南亚各国的交往历来十分密切,教育交流也十分频繁,每年来广西留学地东盟学生众多。螺蛳粉作为广西地域饮食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文化和经济价值。在此,本文特意选取了“螺蛳粉”这一地域饮食文化符号,尝试挖掘其中所蕴含的资源,并将其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丰富语言课和文化课的内容和形式,并借助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激发留学生汉语学习兴趣,通过教学促进广西和东盟国
内容摘要:全日制的教育硕士人才,对于国家的教育储备十分重要,他们在专业发展、实践研究和教育教学等方面的能力很强,极大地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基础教育革新和发展。对于“地域文化”课程资源进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提高教育硕士的实践能力,增强教育硕士的竞争力。   关键词:教育实践能力 语文校本课程 地域文化 东坡文学 惠州西湖   一直以来,改革课程内容都是教育改革的重点。语文科目的革新重心逐步从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多模态话语分析是Kress和Van leeuwen在Hallidy的系统功能主义语言学和视觉图像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三意义方面意义对电视广告的图像进行多模态分析。本文以芬必得电视公益广告之《光华学校篇》作为分析对象,通过对此案例的语言、图像、声音等元素的分析,指出多模态非线性方式出现的广告语篇中多种符号模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共建意义,为多角度阅读广告的意义提供启示。
内容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我国民族优秀的情感经验以及美学精神,对于现代艺术来说,古代文学艺术中呈现出的最高成就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当中。经典作品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因此拥有无与伦比的教学价值。但是经典作品的阅读往往较为困难,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本文主要针对于在古代文学经典作品教学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古代文学 经典作品 阅读教学   教学改革
内容摘要:2016年山西中考语文试题较之前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其试题最大的特点是设置了一系列的情境:“美文栏目的推荐”指向名著导读,提升思维深刻性,培养审美情感;“图文并茂综合”指导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注重跨学科综合,渗透传统文化;“主题班会的开展”迁移到口语交际,发展思辨能力,贯彻表达交流共享的理念。这三类情境试题的设置聚焦课程标准要求,落实核心素养内容,对构建语文情境课堂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内容摘要:针对语文素养,可以说是一个有著丰富内涵的概念,其中包括正确理解能力和口头运用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提出和实施,其中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指的就是语文能力,一个完整的语文素养包含了很多内容,如:语文知识、学习习惯以及人文素养和语言积累等。对于人的一生,这可以说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一个过程,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关系到语言学习效果,同时对于与外界的沟通能力也
内容摘要:文化负载词受各民族风俗习惯、社会文化、地理环境、思维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同时也是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本文将从民俗文化和社会文化个两个方面来分析和探讨傈僳族民间故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傈僳族 民间故事 文化负载词 翻译   在所有语言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具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即文化负载词。文化负载词是指标志某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