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希腊神话的人性情怀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gg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恩格斯曾经说过,“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在的欧洲。”内涵极为丰富的希腊文化包含了哲学、文学、建筑学、天文学等诸多方面,其中以希腊神话为核心对全人类的文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所体现出来的人性情怀、理想境界皆是人类文化的“奇迹”。本文通过对古希腊神话中保留的最原始、最初、最自然的人性原动力的研究,来揭示全人类对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不断的探索与追问。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  人性  情怀
   一个民族的人性展现,我们可以认为它是该民族在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品质和意识,是人类不断完善自身、升华品格、寻求终极关怀的内在要求和精神向度。人性的展现作为文化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历史积淀,代表着一个民族精神的内在的精华。
   回顾整个古希腊文明可以看出其出发点和对象是人,古希腊民族将人置于一个显要的高度来展现。希腊智者普罗泰戈拉有句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在这种文化土壤中产生的古希腊神话就呈现出张扬的个性、放纵的欲望、自由的追求的特征,而诸神多是人间的情色男女,他们的饮宴、战争、争吵描绘的就是人的社会、人的生活、人的肌体、人的本性。
   一  人性与神性的交融
   “诸神和人们的尘世之间的利益关系给希腊的神话打上了清楚的烙印,它使诸神下凡,具有人的模样和情欲。因此,崇拜者在需要的时候,只要伸出手去就能触摸到帮助他的神。”著名学者威廉·福克斯为我们描绘了希腊诸神人性化的倾向。
   在古希腊神话中,希腊人将自己信奉的神人性化为许多形式,并“把人抬到神的中间,神是人的最高典型”。因而神的形象和故事变的美丽动人,而具有人性气息。因此,古希腊诸神在性格和行为上均与凡人无异了,他们七情六欲俱全,所作所为均受欲望驱使,具有人性残忍、嫉妒等种种弱点,绝非圣贤之士。他们时而以人类朋友和卫道者的身份出现;时而又变的背信弃义、狡诈多疑、嫉妒成性、冷酷残忍。他们与世人共同维持着一种面似和谐的关系,对虔诚者引为自己的所爱,给予恩泽;对怠慢、冒犯者,引为仇敌,用尽心机与手段进行诅咒和报复,更以使其生不如死而后快。在十年浩劫的特洛伊战争中,奥林匹斯家族的诸神因各自恩怨分化成两队阵营,各自支持一方,使得战争越加复杂,耗时十年,死伤无数。在战场上,诸神处处护佑自己钟爱的英雄,对自己与凡间女子偷情所生的子女们更是关怀备至、极尽爱护,充满着人类的情感。众神之王宙斯是一个威严的统治者,一个家族的至尊,当看到自己的爱子萨而泊冬命丧沙场之际,竟流下了伤心的泪水。海洋女神忒提斯对阿基琉斯的母爱更是无微不至、真挚感人。当然,诸神一旦具有了人类的感情也就具有了种种弱点。阿波罗因为希腊战士侮辱了他神殿中的祭司而使希腊联军遍得瘟疫,死伤无数;尼俄柏因嘲笑勒托女神子女少,致使勒托的子女太阳神阿波罗和月神阿尔忒弥斯为了替母亲雪耻,竟毫不留情地将尼俄柏的六子六女尽皆射杀;风流的众神之王宙斯的王后赫拉嫉妒成性,无情的迫害自己的情敌,并以此作为自己矢志不渝的目标;厄科女神因向西索斯求爱被拒,竟惩罚这位美貌的少年爱恋上他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最后使其憔悴而死;智慧女神雅典娜、天后赫拉和性爱女神阿芙洛狄特为了争夺一个“最美丽的人”的称号,互不相让,用尽心机,最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将这个称号给予了阿芙洛狄特,性爱女神为了报答帕里斯,不惜拆散他人家庭,挑起战争。还有如宙斯的风流成性、阿瑞斯的残暴嗜血等。古希腊人相信:希腊神话中诸神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不择手段,诸神从来都不是以完美的道德形象出现,凡人的功业,人的荣耀达到顶峰时也是诸神降临灾难的开始。蒙受神恩并非幸事,因为神宠不会持久。诸神是有血有肉的有情生物,常常被欲望牵引,被异性吸引。行为轻浮放荡,其旺盛的欲望似乎永不停歇。他们干下了种种非法的勾当,欠下了笔笔的风流孽债。
   然而正是这种神性的不完美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人性情感的神灵世界,一幅神人交合的风情画。诸神被赋予血肉丰富、真实可信的人物性格,是合乎理性,更是贴近人性的。神和人一样组合成为一个大家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整个奥林匹斯神族就是一个父权制的大家庭,宙斯就是大家长,而赫拉就是神界的第一夫人。
   然而,古希腊人的本意从来没有想过要刻画一种美满的家庭生活,而是以人类现实生活的幽默笔调去描绘它。夫妻的结合不是爱情的结合,而是利益、门第的结合。充满着无休止的争吵和猜疑、丈夫的不忠和暴戾、妻子的嫉妒和反抗、家庭成员的尔虞我诈。虽然拥有俊美外表和强大力量,但神此时却同凡人一样,神也有无法逃避的肉体的痛苦,如生育、先天缺陷等,也有精神上的折磨,如爱欲的伤痛、仇恨等。
   在这个神话世界中,古希腊人将“神场”放入“人场”之中,将神性与人性交融在一起,于是神话有了人性的灵魂,有了无穷的魅力。
   二  追求人性的自由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有这样一首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固,两者皆可抛。”处于原始社会的希腊人非常地崇尚自由,在他们的思想里具有浓郁的向往自由的精神。“不自由,毋宁死。”在古希腊人的自然生活中几乎没有什么道德制约性的规则,因此,从古希腊人创造的神话来看,诸神和英雄们也绝非圣贤、谦谦君子,并且都曾有过或放荡不羁、或风流成性、或惹事生非的经历。在他们的行为中,视道德和制约如无物。
   据此可见,古希腊神话是在没有太多对人性约束的土壤里生发出来的的文学作品。所以,古希腊神话中的人性的展示就表现为一种追求自由、反抗约束的精神。尽管这种自由是具有人类早期的、原始的特征,但是这种追求人性自由的精神更加体现了人的原始的欲望与本真的要求,而且这种要求随着时光的流逝开始变的越来越强烈。古希腊神话正是在这种追求人性自由、反抗约束的精神下成为研究人性的最初、最原始的标本。    在古希腊追求人性自由、反抗约束的精神背景下,希腊人的自我意识首先在这种精神下得到了肯定和发展。在古希腊神话中如果说存在着制约与规范的话,那也主要是神的意志和神的秩序。诸神和英雄们在服从神的秩序时,似乎更为强调自我。每位神与英雄都无法忍受他人忽视自己的存在。如在“金羊毛”的故事中,美狄亚在遭受伊阿宋的抛弃后,决心用残酷的手段来报复这个伤害自己、忽视自己的人。在杀死伊阿宋的新娘后,又毫不心疼地杀死了自己与伊阿宋的两个孩子来进行报复。美狄亚的报复不光是为了嫉恨伊阿宋的忘恩负义,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伊阿宋知道她的存在。此时此刻,自我的存在凌驾于一切之上。
   肯定自我,张扬个性是古希腊人在人类自由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它意味着个体自由的获得,从而也标志着古希腊人追求人性自由的确立。
   为了实现真正的自由,古希腊神话中的诸神不余遗力地向前迈进,在肯定自我之后,开始了对加注在他们身上的各种约束和规则进行不断的反抗和破坏。世俗中的规则和禁忌本来就是为约束人的自由而定的。反抗约束即是向往自由,超越规则即是获得自由。
   为了自由,诸神和英雄们按照自己的性格和要求,表现自己,采取行动。虽然在有些故事里也显示出某种限制和禁忌,但故事的结果是他们从来不会违背自己的性格而屈从。作为正义化身的诸神我们暂且不说,那些为了个人意志与肉体欲望而反抗约束、破坏规则的诸神就有许多。作为神的最高代表宙斯,本来应该是崇高与完美的化身,但他却不断与其他女神和凡间女子偷情,到处风流,无视神族的禁忌。完成“十二件大功劳”的赫拉克勒斯在战斗中竟然敢于挑战神的意志伤害天神,他在夺回革律翁牛群时,“第一夫人”赫拉赶来凑热闹帮倒忙,于是赫拉克勒斯毫不怜香惜玉,一箭射过去,射伤了赫拉。由此可见,诸神和英雄们的行为的确不能用常人的标准来衡量,在他们的个人意志和肉体欲望的支配下,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约束他们的。他们完全超越了规范和约束,并因此达到了行动的自由。
   其实,当时也并非完全没有道德的约束,阿克泰翁因偷看女神洗澡而被变成一只鹿,后被恶狗撕碎;赫拉对宙斯的行为非常的气愤,常常指责、破坏宙斯的“好事”,而宙斯也无可奈何。可见古希腊神话中还是有一些规范和约束的成分,只是他们并不是刻意的使用这些规范来约束诸神,有的还给予他们最大限度的宽容甚至至高的荣誉。
   三  尊重人性、张扬欲望
   当人性与神性相互交融,并且这种人性也得以在自由的发展时,古希腊神话的人性内涵又给我们展示了另一个突出的层面——对人性的尊重和对欲望的张杨,特别是对人的各种肉体自然的欲求都给予充分的认同和最大限度的宽容。
   在《苟子·礼记》中说:“性者,本始之朴也。”《苟子·性恶》中还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谓之伪。”从这几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人性,是自然天成的,是在自然中存在的一种本性和根性。而在后天形成的东西已经不是人性的本真实质了。
   古希腊神话作为最原始、最初文明中的产物,其诸神和英雄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需求与欲望也就是人性的本质显现了。
   在古希腊追求人性自由的背景下,人们的个性意识最先呈现出来了。在希腊神话中,诸神和英雄们的个性各不相同,如宙斯的好色风流、赫拉的嫉妒、阿瑞斯的嗜血、雅典娜的好胜等。这种个性意识并不为人们所反对,相反,被人们平静的接受着。人的个性代表着人的本质,古希腊神话中对个性的肯定实际上就是对人性的肯定。肯定了人的个性,实际上也就是肯定人的自主。所以,诸神是在自由的环境中充分的发挥个性和享受个性的。
   古希腊神话对人性的张扬还表现在对人的欲望和需求的肯定和认同上。小爱神厄洛斯为了自己的欲望违背了自己母亲的命令不肯杀害与自己母亲一样美丽的普绪科。在“金苹果”的故事里,三位女神分别向帕里斯许诺了权力、财富、美女和智慧作为她们得到金苹果的回报,对帕里斯的许诺说明三位女神对人的欲望是充分的理解的。她们的许诺也确实是人类最为主要的本性,后来帕里斯为了一个女人,为了自己的欲求,引发了十年的战争,也把特洛伊推向了灭亡。纵观整个古希腊神话,诸神和英雄们为了自己的欲求不断地拼杀、争斗,且丝毫不觉有什么问题。这些事实,使我们看到了希腊人对人的欲望的充分肯定和认同。他们认为人的所有欲望都是正常需求。
   放纵个人的欲望,满足个人的要求从不被认为是可耻的事。美狄亚出于对伊阿宋的爱背叛了自己的国家和父亲,但在希腊人心目中却对她这种行为进行歌颂。而当伊阿宋另结新欢时,美狄亚出于仇恨,杀死自己的孩子与那位新娘,希腊人对这种残酷的、变态的行为表示出的只有同情。此时此刻,在这里,有的只是赤裸裸的个人主义。他们不要求人们做出牺牲,相反倒是尽可能地来满足自己。这种人性本质是我们在其他民族的神话中并不多见的。
   诸神和英雄们在这种追求人性自由的环境中,在这种个人主义欲望的驱使下,尽情地给我们演绎着人性的情怀。古希腊神话也因这些富有人性、人情的诸神而变得格外浪漫、美丽。
  参考文献:
  [1] 孟节:《文明之旅》,沈阳出版社,2003年版。
  [2] 谢选俊:《神话与民族精神》,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 雷蒙德·范·奥弗:《太阳之歌——世界各地创世神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李立功,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助教)
其他文献
摘要 反讽是西方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极具学术内涵的重要诗学范畴。白先勇以反讽的思维方式,运用“直接矛盾式反讽”方法,通过今与昔、理想与现实、灵与肉、永远与死亡的错位关系解读百态人生、探索生命意义,建构起充满复杂内蕴的反讽叙事范式。小说文本不仅具有语言层面的修辞反讽,更体现出厚重深刻的存在意义上的哲学反讽精神。  关键词:白先勇 小说 反讽   白先勇以其浓厚的情感色彩、深刻的生命体验、独特的个性魅
期刊
摘要 《白鹿原》流露出叙述者一定的性别偏见,本文将从男性意识中的女性地位、女性形象的文化意蕴、叙述者对性与道德关系的处理三个方面来剖析小说中的男权文化意识。  关键词:《白鹿原》 中国男权文化 女性地位 文化   一 男性意识中的女性地位   一个社会文明水平的程度,其中一个指标便是女性解放的程度,抑或说是社会中两性关系的平等、和谐度。中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了现代转型,但是在白鹿原一样
期刊
摘要 本文通过河西走廊石窟寺与墓室壁画的影像分析,确定河西走廊一带地域建筑所具有的独特形式——“坞堡”,以及丝绸之路西域与河西地域民居文化在地域建筑交融中的体现,研究目的在于追溯河西丝绸之路段,地域民居建筑保护的文化延伸,有利于地方物质文化研究的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河西走廊 壁画 地域民居  河西走廊沿线石窟寺遗存丰厚,尤其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期——隋唐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都达到高峰。作为
期刊
摘要 鲁迅凭借极具先锋性的《故事新编》一书,通过对历史的消解与重构,运用新历史主义、陌生化书写、戏拟和反讽等多种艺术手法,着眼于他对生命本身的深刻体验和对改造国民精神的深切愿望,将现代主义小说推上了一个史无前例的高度。《故事新编》以其叛逆性、独创性、时空性,引起了学术界对其超越个体价值的普遍性意义研究。本文通过分析典型文章的创作主旨、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剖析鲁迅对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内聚焦是指热奈特划分的聚焦类型之一,在内聚焦叙事中,叙述者就是人物。本文分析门罗的短篇小说《播弄》中的内聚焦叙事,指出这种叙事模式使得女性经验得以言说,人物内心的秘密花园得以展示。  关键词:《播弄》 内聚焦 可靠叙述   聚焦,是指叙事时采用的眼光或视点,也就是关于“谁看”的问题。叙述学家们对于“谁看”的术语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视点、叙述视角、叙述情境、叙述样式、叙述焦点等。热奈特
期刊
摘要 约翰·厄普代克是美国著名作家,很多评论者都折服于他非凡的文学禀赋,甚至称他为“天才”,但同时他也是颇受争议的作家之一。短篇小说集《长路难行》被看作是厄普代克擅长的婚姻小说之一,探讨的主题是家庭婚姻问题。厄普代克通过这一系列小说真实地反映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婚姻的种种窘境和矛盾,同时也揭示了战后美国社会的变迁对家庭婚姻关系的巨大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家庭婚姻危机及其形成原因,还讨论了婚姻生活反映的
期刊
摘要 《洛丽塔》中的亨伯特既有道德欠缺、人格不完善的一面,也有孤独地追寻着内心梦想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欧洲保守精神与美国式现实生活两种维度的冲突。通过对亨伯特性格特征与命运的分析,纳博科夫的精神世界也就清楚地展现出来。  关键词:《洛丽塔》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内心世界   作为一名早年就开始流亡生活的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所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与母语的隔绝。
期刊
摘要 20世纪美国黑人文坛的重要作家理查德·赖特作品以自然主义风格见长,但是在其短篇小说中,作者在秉承其一贯的自然主义风格的同时,在刻画人物心理、运用象征技巧以及对时空体的处理上,又都表现出现代主义风格的影响。本文从分析短篇小说《即将成人》的现代主义艺术风格入手,结合黑人社会历史研究视角,解析赖特短篇小说艺术风格背后的民族主题。  关键词:理查德·赖特 短篇小说 现代主义艺术风格 民族主题  
期刊
摘要 《红字》中男女主人公逾越了社会规范,社会以表象—符号的方式对他们进行了惩罚,同时无处不在的规训力量也对他们的行为规范做出了各种限制,成功地打造出了驯顺的肉体。面对诸多巧妙而强大的惩罚机制和规训手段,海斯特和丁梅斯代尔仍然吹响了抗争的号角,但是结局可悲,说明人类对于规训社会的抗争只能是一次次徒劳的征程。  关键词:《红字》 规训 惩罚   小说《红字》以17世纪中叶殖民地时期的美国为背景,
期刊
摘要 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所坚持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极具反叛精神,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格格不入的。艾略特代表作品《米德尔马契》着重描写了发生在4个人身上的五段婚姻,但其所渗透出来的婚姻观仍然偏向于保守型。基于女性心理的考虑,艾略特是崇尚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但在现实面前,她仍然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以金钱和地位为目的的婚姻,甚至认为女性想要从婚姻中得到满分的幸福,就应该安于平淡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