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m0pl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物理新课程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初中物理新课程对知识内容的三级主题中的绝大部分条目明确提出了“通过实例”进行教学的要求。可见,物理新课程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不谋而合。目前,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物理教学方式已得到广泛认同。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做法和想法,愿能与您共勉。
  一、物理课堂教学中的生活教育策略
  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知教学、总结反馈、作业等几个基本环节构成一节完整的课堂学习;根据教学内容性质,我们又可以把物理课分为授新课、习题课、复习课、讲评课等。针对各种课型和课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可以充分利用生活化素材实施生活教育。
  1.新课引入中的情景生活化策略。一篇好文章,离不开好的开头,一节成功的课堂,更离不开美妙的新课导入、独到的情景创设。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有效的新课引入的功能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的课堂组织教学形式。
  2.解决问题手段生活化策略。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了解物理学及其相关技术发展的大致历程,知道一些重要的物理学家的事迹与成果,了解历史上一些重要的物理实验及其对科学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教学仪器和实验手段的出现,给物理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但是,部分太专业化实验器材的设计原理和材料选取,无形中也增大了学生与科学实验之间的距离。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要求:“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了,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为了能在科学实验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在实验设计和选取中,我们可以充分遵循学生在日常认知方式,尽可能选用生活常见器材设计实验和展开探究。
  3.物理问题设置生活化策略。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无论在授新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中,都离不开例题教学这一环节。
  传统教学中的例题呈现形式单一,很难让学生在新课导入和新知学习过程中存留的学习激情持续,为此,我在日常的这一教学环节中,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尽可能设置生活化题材作为例题呈现形式,学生的兴趣度能得到很好的强化。例如,在完成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新课学习后,我采用了如下的例题设计,收到了较好效果。
  在解决物理问题时,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物理学科的魅力,提高学习的兴趣。通过联系生活实例来解决问题,让单一的问题求解充满了生命力。来自生活情境中的物理问题更具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兴趣盎然的思考,还具有智力挑战性。
  4.巧设生活负教育情境,突破教育教学难点。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来教育受教育者,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教育,但是,有时生活也会跟我们“开玩笑”,它也会“骗人”。这样的“生活负教育”往往会形成一些教学难点,对此,我们仍然可以根据生活教育理念,巧设情境,突破难点。例如:学生在对“灯泡的亮度由哪些因素决定”的问题理解就是一个难点。为此,我做了下列教学设计。
  学生在学习武力之前,已经积累了不少对生活的感性认识,其中正确部分的认识有助于后续的物理学习,当然也有不少生活体验和感受是片面的,对我们的物理学习会有负面影响。作为物理教师,在面对这样的负教育生活素材时,需要借助于我们的教学机智,创设纠错情境,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学生的思维发生冲突,学生寻找错误原因的动机非常强烈,一旦错误被揭穿,必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实施生活教育策略的两点感悟
  1.广泛的生活素材选取使生活教育成为可能。我们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处处留心皆物理”,作为物理教师更应该从我做起。生活是完整的、全方位的,初中学生的生活也涉及到方方面面,有日常生活(含衣、食、住、行等)、学习生活(含阅读、运动等)、业余生活(含电影电视、娱乐、网络等)等。
  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孩子无时无刻不在经历着生动而有趣的生活情境。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这些生活情境中自然融合了物理学的力、热、声、光、电等多个领域的相关内容。作为素材的收集和创设者,避免仅限于日常生活中寻求素材支持。广义的生活概念给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素材宝库,为实际教学中实施生活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素材保障。
  2.正确处理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教师在教学设计是,多是因为先有教育教学才会用生活素材;但是,一旦进入教学的实施阶段,我们给学生呈现的逻辑顺序往往是先有了这样的生活题材才会引出今天的教育教学活动,即,教育源于生活。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以期达到教育有高于生活之目的。
  物理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物理教育要面向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生活经验及未来生活的发展趋势,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深刻感悟所学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产生追求科学的内在动力;让学生消除对科学的神秘感,增强对科学的亲近感。作为物理教学的实施者和实践者,理应以陶行知老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武器,设计、组织好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河北赵县第四中学)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改革中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教学中,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这一方面要求与当前农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相当多的学校,几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把目标指向了学生的分数,而不是指向本应该追求的学生的发展。显然,“应试倾向”的极端化明显违背科学精神,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期刊
高中教育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应试教育是各学校共同的努力方向,固然重要,但是少了素质教育的教育,就不是完整的教育。同样,素质教育实施不到位,达不到目的,仍然不是完美的,对人才的培养一样会产生负面影响。试想,我们的学生在学习阶段,连最起码的音乐课、美术课被改成英语课、语文课,有的学生甚至到了毕业还不认识简谱,五线谱更谈不上;美术课分不清油画、国画,或者说不认识齐白石,达.芬奇,毕加
期刊
语文教学正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教师身心俱疲,拼命备课、讲课、批改作业,甚至超负荷地增加语文练习及测试,另一方面学生则对支离破碎的语文解读、语文习题练习厌倦无奈,毫无兴趣。语文成绩表面分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则持续下降,不堪正视。究其原因,除了高考语文命题的指挥棒沉重地压得语文教学变形外,变形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也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形成了恶性循环!  年复一年的高考成绩攀高,日趋繁密机械的教
期刊
生活化德育是一个建基于价值引导与自主建构相统一的过程。生活化德育的价值引导是指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尊重儿童道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  用自己的情感热爱生活,促进儿童个体与周围的自然、社会的内在整合,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情感、态度、品德、知识和能力,从而为营造明丽的内心生活,建构坚实、丰富、光明的精神世界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从价
期刊
习作话题:  “从小到大,我们沐浴过多少爱呢?数不清。你对一直疼爱、呵护你的爸爸妈妈表达过爱吗?今天回家做一件事,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爱你的,然后跑到爸爸(或妈妈)面前,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我爱你!’实在不好意思的话,就写在纸上给他看。爸爸(或妈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试试看!哦,别忘了把整个过程记下来,让老师、同学一起来分享。”  习作摘要:  这是我选取的六位学生的习作片断:  习作一
期刊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物理情景是指物理问题经过理性思考后在人脑中形成的关于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等的反映,即表象。物理情景不完全等同于物理现象,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具象,是人脑对具体物理现象形象化的反映;二是概象,是人脑对某一类物理现象经过抽象概括后形成的模型化的形象。  可以看出,物理情景教学与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密不可分,它既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必要条件,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  一、物理情景教学的意义  现行
期刊
在英语学习中,有许多地方用主动表被动,这对许多中国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常常让他们感到不好学,不好掌握,在此小结一下。  一、 Need, want, require(要求,需要), deserve(应得,值得), be worth值得),not bear(经不住) 后面接doing主动表被动。  1.The book is worth reading. 这本书值得一读。  2.The old bu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江泽明语)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世纪需要创新的人才,创新的人才需要创新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思维、想像、质疑、释疑来提高自己善于获取知识的能力,逐步培养创新精神。如何在思想思想品德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
期刊
新的课程观正逐渐改变着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呈现给人们新的教学视野,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已为大势。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了使这些理念走进课堂,并内化为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我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  一、营造氛
期刊
超越、愉悦、角色和生成是表演的内在品质。表演和教学密切相关。教学具有表演性是人发展的内在要求。具有表演性的教学强调对学生心理的关怀和引领,强调教学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愉悦、超越、对话与体验,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过程,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雅斯贝尔斯说过:“人们为了寻求生命的答案,总是通过各种实践去不断变换身心自由释然的游戏,这种不断超越以求更新的活动可以说是倾听生命律动的行为。”教学就是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