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课程资源开发真可谓是目前德育范畴内的一个热词,我在百度中搜索这个词条,出现了一百一十八万个结果,这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开发德育课程资源已经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并且认同的现象。究其原因,实在是与时俱进的结果,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变化给德育工作带来很多新的挑战,以往道德教育那种将“道德、品德从人的生活、社会生活中剥离出来”[鲁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想[J].人民教育,2002年增刊],把道德的形成、品德的培养作为一种孤立的现象,一种知识体系来对待的状况直接造成了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新课程改革应运而生,“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在具体课程资源开发实践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陷入一些误区。例如:因为某种需要而开发一些成年人看起来美好,却并不一定适合孩子的校本课程;在原有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孩子生活中的资源,再回过头来进行说教灌输;虚拟一些孩子生活中的情境,孩子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离学生生活,缺乏针对性;注重外在形式,缺乏有效性;存在着随意性,缺乏适应性。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了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开展德育工作,究其核心,就是要以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为德育的立足点。在三个贴近当中,我认为首先应该是贴近儿童,贴近实际必须是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贴近生活必须是未成年人的生活。
举个我在课堂中的例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课,因为上这课时刚好是世博会正热的时候,而世博会正是汇聚全世界高科技的盛会,于是世博会成了这堂课引入的课程资源。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在一所较先进的学校,班上一些孩子去到了世博会,没去过的孩子也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对世博会有所认识,课堂效果比较好;而在另一个班,很多孩子不是很了解世博会,搜集的资料对他们来讲也较为抽象,效果就打了折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强调:“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我个人认为德育不仅应该是贴近儿童,更应该走进儿童,进入到孩子的实际生活当中,去设置德育的目标,捕捉德育的素材,引发道德思考。目前我们的德育教材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改革,引领着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实践。作为一名具体使用教材的教师,我重点谈谈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1 童心——走进孩子生活的前提
我们在开发德育资源的时候,往往会带着成年人的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例如: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的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起?日本地震灾害要不要去帮助?这样一些问题很多是成人社会当中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孩子?适合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具体探讨的过程中从什么角度去把握,探讨到个什么程度都值得好好考虑。这要求我们有一颗童心,去思考孩子在想什么。前苏联著名的巴普雷什中学的校训是“要爱你的妈妈”,该校校长就是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校训贴出来以后,有人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说爱祖国爱人民呢?” 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作为孩子祖国和妈妈比起来,妈妈是天天陪伴自己生活的那个人,妈妈就是那个给自己吃喝,给自己讲故事的人,爱祖国就从爱妈妈做起吧!妈妈就在孩子们每天的生活里。
2 发现——敏锐捕捉孩子道德事件
在孩子的生活中经常都会发生一些道德事件,如:在别人的作业本上乱画;领东西不排队,争抢等等。这些事件最宝贵的特性就是真实性和普遍性,这样的事件也是最应该被引入到德育课程当中的。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小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街,见到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他要求妈妈捐100元钱,但妈妈只给了5元钱。这个小学生很不理解:这个残疾人这么可怜,为什么只给他5元钱呢?回家后妈妈告诉他:钱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给他的是妈妈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你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挣钱,当然也没有能力随便捐钱,等你长大挣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你自己的钱了。这个小学生经过反思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献爱心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献爱心。这些经过孩子真实体验过后得出的价值观的感受才是能让孩子终生不忘,并且终生受益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家长还应该成为孩子德育最重要的教育者,当然,在当今社会,如何进一步开发家长这个德育课程的资源,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 自然——无痕德育于生活之中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越隐蔽,教育的效果越明显”。当孩子们知道你要对他们进行思想说教的时候,效果已经打了一半的折扣。其实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此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我想作为德育工作者是不是也要跳出德育课程一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框框,课程不等于教材,课程也不等于课堂。这次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制度了新的课程标准,而非编制一套标准的教材,这是不是也告诉我们,只要能达到课程的标准就行,至于你是课堂上,还是在其它什么地方实现的并不重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在帮助解决孩子一些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在一些实践活动中,都可以碰撞产生出孩子的道德火花来。
我们要看到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意识到,德育不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开展德育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流。但我想:我们还要进一步让更多的家长,让更多的社会成员都具有育德的意识,担负起作为家长育德的责任,担负起社会育德的责任,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成员具备一些育德的能力,我们的社会未来会更加美好!
然而,在具体课程资源开发实践过程中,我们难免会陷入一些误区。例如:因为某种需要而开发一些成年人看起来美好,却并不一定适合孩子的校本课程;在原有教学思路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孩子生活中的资源,再回过头来进行说教灌输;虚拟一些孩子生活中的情境,孩子说的一套做的一套。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有真正理解德育回归生活的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远离学生生活,缺乏针对性;注重外在形式,缺乏有效性;存在着随意性,缺乏适应性。
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到了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开展德育工作,究其核心,就是要以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为德育的立足点。在三个贴近当中,我认为首先应该是贴近儿童,贴近实际必须是贴近未成年人的实际,贴近生活必须是未成年人的生活。
举个我在课堂中的例子: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科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课,因为上这课时刚好是世博会正热的时候,而世博会正是汇聚全世界高科技的盛会,于是世博会成了这堂课引入的课程资源。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在一所较先进的学校,班上一些孩子去到了世博会,没去过的孩子也通过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对世博会有所认识,课堂效果比较好;而在另一个班,很多孩子不是很了解世博会,搜集的资料对他们来讲也较为抽象,效果就打了折扣。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强调:“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因此,我个人认为德育不仅应该是贴近儿童,更应该走进儿童,进入到孩子的实际生活当中,去设置德育的目标,捕捉德育的素材,引发道德思考。目前我们的德育教材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改革,引领着我们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实践。作为一名具体使用教材的教师,我重点谈谈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1 童心——走进孩子生活的前提
我们在开发德育资源的时候,往往会带着成年人的眼光去审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现象。例如:在社会上引发热议的老人摔倒要不要扶起?日本地震灾害要不要去帮助?这样一些问题很多是成人社会当中值得反思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是否适合孩子?适合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具体探讨的过程中从什么角度去把握,探讨到个什么程度都值得好好考虑。这要求我们有一颗童心,去思考孩子在想什么。前苏联著名的巴普雷什中学的校训是“要爱你的妈妈”,该校校长就是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校训贴出来以后,有人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说爱祖国爱人民呢?” 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作为孩子祖国和妈妈比起来,妈妈是天天陪伴自己生活的那个人,妈妈就是那个给自己吃喝,给自己讲故事的人,爱祖国就从爱妈妈做起吧!妈妈就在孩子们每天的生活里。
2 发现——敏锐捕捉孩子道德事件
在孩子的生活中经常都会发生一些道德事件,如:在别人的作业本上乱画;领东西不排队,争抢等等。这些事件最宝贵的特性就是真实性和普遍性,这样的事件也是最应该被引入到德育课程当中的。曾经见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个小学生和妈妈一起逛街,见到一个乞讨的残疾人,他要求妈妈捐100元钱,但妈妈只给了5元钱。这个小学生很不理解:这个残疾人这么可怜,为什么只给他5元钱呢?回家后妈妈告诉他:钱是妈妈辛辛苦苦挣来的,给他的是妈妈的钱,不是你自己的钱。你现在还小,没有能力挣钱,当然也没有能力随便捐钱,等你长大挣了钱就可以自由支配你自己的钱了。这个小学生经过反思后,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我们献爱心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凭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这才是真正的献爱心。这些经过孩子真实体验过后得出的价值观的感受才是能让孩子终生不忘,并且终生受益的。从这个角度上说,家长还应该成为孩子德育最重要的教育者,当然,在当今社会,如何进一步开发家长这个德育课程的资源,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3 自然——无痕德育于生活之中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越隐蔽,教育的效果越明显”。当孩子们知道你要对他们进行思想说教的时候,效果已经打了一半的折扣。其实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此早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主张。我想作为德育工作者是不是也要跳出德育课程一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框框,课程不等于教材,课程也不等于课堂。这次新课程改革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制度了新的课程标准,而非编制一套标准的教材,这是不是也告诉我们,只要能达到课程的标准就行,至于你是课堂上,还是在其它什么地方实现的并不重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在帮助解决孩子一些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在一些实践活动中,都可以碰撞产生出孩子的道德火花来。
我们要看到越来越多的德育工作者意识到,德育不再是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开展德育工作已经逐渐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流。但我想:我们还要进一步让更多的家长,让更多的社会成员都具有育德的意识,担负起作为家长育德的责任,担负起社会育德的责任,让更多的家长和社会成员具备一些育德的能力,我们的社会未来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