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因“开放”而美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只有带着兴趣去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否则不但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什么样的数学课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呢?我认为,开放式课堂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开放式课堂,让学生个性得到尽情张扬;没有机械灌输,有的是主动的生成,有的是幸福的体验;使学生成长过程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在民主、平等、 和谐的课堂中彼此分享成功与喜悦,共同分担困惑与苦恼。开放式课堂中,学生向问题和障碍这一座座山峰发起思维上的冲峰,知识积累和学习经验不断地被激活,他们走进学习的殿堂 ,享受求知的快乐、思考的快乐和创造的快乐。这样的课堂,不只是吸引,更多的是喜欢,因为开放式课堂已成为学生的课堂,是学生展现成长美丽享受成长快乐的幸福乐园。那如何践行呢?我在‘三角形三边关系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下面分三方面进行阐述。
  开放式课堂——数学问题在思维碰撞中产生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在争辩的基础上引发了认知冲突,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例如,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一课,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特征之后,开展探究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的活动。我先设疑:“任意三条线段一定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学生讨论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再通过折吸管初步感知。请将饮料吸管任意折成三段 ,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实践操作后,我提问:“有同学操作了一次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有的同学更改几次才成功,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学生展示失败作品,思考:怎样才能使它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组织学生交流汇报。生1:如果上面折成的两段短的吸管连起来与长的相等就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了。生2:我不同意,因为上面俩段短的连起来与长的相等时,组成的图形就是重合 。生3:我的观点是只有上面俩段短的吸管连起来大于下面长的,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学生通过折饮料吸管,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观点冲突的过程,产生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
  开放式课堂——数学知识在探究情境中建构
  荷兰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学习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在开放式课堂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巧设情境,引导学生经历探究、 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更具体地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因折吸管产生了三种不同观点时,我说:“老师好为难呀!有的同学认为折成两段短的吸管接起来与长的相等时可围成一个三角形,也有的同学反对,还有的同学认为折成两段短的接起来大于长的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然而这只是我们的猜想,不是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那就需要我们用实验来检验,可怎样实验呢?”生:“用小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短不同的十根小棒(取整厘米数)任意取三根拼三角形,并记录小棒的长度,对拼成与不拼成的各种情况在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时,教室里热闹起来,大家抢着说,有的说够不着;有的说不好摆……直到有个学生激动地走上讲台说:“老师我可以做个对比”这时学生才安静下来。他在投影仪下边操作边说:“我把3厘米和4厘米的俩根短小棒先接起来,和9厘米这根最长小棒放在一起,结果中间缺了,怎么都接不上去;再看另外三根小棒,我同样把3厘米和4厘米俩根短小棒先接起来,再配上7厘米长的小棒,中间拱不起来,围不成三角形;现在我把7厘米的小棒换成5厘米的,结果这俩根短小棒的总长度超出了,要使俩个端点连起来,刚才的接头就必需拱起来,就围成了三角形。”经过他这样一对比操作,加上有条理的说明,很多学生点头赞同。这时又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也就是说三角形较短俩边的和必须大于最长的边。”我和同学都情不自禁的鼓掌。“怎么进一步证明呢?”“用加法计算。”就这样学生们又在小组中讨论开了……很快得出结论:“在三角形三条边中,较短俩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这比书上的结论“三角形中俩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又提升了一个高度。
  上述教学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学习方法、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得到培养,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开放式课堂——数学品质在课堂上提升
  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提问,学生思考,而这节课上有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了。“老师 ,我这根吸管长14厘米,如果分成三段(取整厘米),围成三角形,有几种围法?”我没想到学生会把目光又落回吸管上,而且提这么有价值的问题,把我的当堂训练环节打乱了,其他学生都陷入沉思。响应的学生更是妙语惊人:“老师,这吸管先分成6厘米和8厘米俩段,再把8厘米分成两段就可以了。”我发现部分学生似有所悟,说:‘“可以呀”“赶紧写下来,比比谁的写法多?”“如果把剩余的8厘米分成1厘米和7厘米也不行,其他都行”一語道破天机……
  学生在这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自觉地、主动地提出问题,多途径解决问题,科学求实地总结规律,愉悦生动地提高能力,既培养了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学习个性,又培养了求异、求新、求奇的创新意识。数学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试想: 这样的课堂,何愁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解放学生的双手、思想,把数学学习看做是一种活动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构建知识网络,充分展现自我,享受成长快乐。这样的课堂将焕发出迷人的魅力。
其他文献
在参加杭州市第九届教改之星评选时,我执教了一节《角的练习课》,在磨课上课过程中,整理了一些思考。  一、数学教材分析  关于"角"的知识,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排两次学习,一次在第一学段,一次在第二学段。课程标准中对于第二学段"角的度量"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二、学生常见错误  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受两个角的特殊位置的影响,看似∠1将
【摘要】 探究式学习便是这样一种学习认知的过程,它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问题为载体,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话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类似于科学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探究、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探究式引导 创设情境要素 创造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
【摘要】 通过整理、对比、分析近三年浙江高考化学卷的内容和特点,提出了高三化学复习教学中的一些启示,从而能对整个高三化学复习教学过程中的方向的把握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归纳、总结、反思,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在实践中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最终也能提高高三化学复习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浙江化学卷复习教学启示  我省实施新课程已整整5年,在新课程下实施的新高考也已满3年。对比
思想政治的教学是我国基础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初中阶段是人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发挥很大作用。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大都处于十二、三岁,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高度活跃,对事物的认识也逐渐有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初中思想教学义不容辞。其中,促进初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不仅使得教学
【摘要】批改数学作业是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环节,既是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获取老师对自己的学习评价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的改革应包括作业批改的改革,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教与学双方的信息反馈,影响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调控。  【关键词】初中数学作业批改方法改革  当前随着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批改存在的弊端,现行的
【摘要】2004年2月26日,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德育工作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时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其中某些不利因素给青少年成长造成了不良影响。在互联网上传播暴力、色情内容,散布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人隐私,充当“黑客”……所有这些,都对学校教育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德育教育提出了严峻的
在余文森教授的《课堂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他提出上好一节课的标准是能力导向、先学后教、简明便捷、低耗有效。即  ①以能力为目标(为纽带、为归宿)(知识与能力关系的重建)  ②以学生为基础(为中心、为主线)(教与学关系的重建)  ③以教师为指导(为促进、为引领)(积极的价值引领)  ④以教材为凭借(为内容、为提高)(立足于教材,对教材知识和内涵的深度挖掘)  ⑤以简明便捷(低耗有效)为特征(
【摘 要】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活动的目的。课堂改变,学生才能发展。好的课堂努力地让教学回归儿童,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学生火热的思考,让学习变成探究知识的快乐旅途--以学定教,点亮课堂。  【关键词】以学定教 成就学堂 成长  "所有不把孩子当人的教育,无论多么花枝招展,都是坏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核心永远是人的发展。"如教育家陶西平所说,学生的发展永远是教育活动的目的。新课改大背景下,课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用“体验、认识、感悟”等过程性目标动词来刻画学生品德形成的过程,体现了在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实施活动教学的迫切性。  【关键词】活动体验 实践  活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生命,是学生知识习成和技能掌握的最有效方式。《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把基本
《新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的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因此,口语交际课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日常语文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口语交际时“金口难开”或者“惜字如金”。如何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才能使学生“妙口生花”呢?  一、创设情境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