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教师宣布上作文课,学生便叫苦不迭;学生铺开稿纸,又无从下笔。其原因是:初中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和写作实践,但对写作尚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写作没有兴趣,因而导致学生整体写作能力较差、写作水平较低。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个体“需要”的表现形式和特殊倾向,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树立良好形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的形象主要表现在文学修养、语言修养、写作修养、人品修养等方面。教育心理学家潘菽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兴趣,往往会引起学生相应的学科兴趣。”语文教师必须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对文学作品进行生动、形象的分析,以此来烘托文学氛围,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语文教师的写作修养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起着更直接的作用。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
自己先写。这样做既让学生信服,又让学生有章可循。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和生命。无论感知体验,还是写作动机,都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写作教学应该通过情感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一种学习负担,而是一种表达需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三、多渠道收集素材,指导学生提炼材料
(一)建立图书角,提供各种读物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组织学生读书活动中,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对做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二)坚持每天“五词”,每周“一记一诗一故事”
近几年来,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记住五个词语,做到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灵活运用。这样下来,初中三年(包括假期)的时间,每位学生可以记住5400个词语。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背一首诗,讲一个故事。这样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走出校门,丰富自己
提倡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去了解社会动态,体悟世间冷暖,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材料、形象、思想、情感地积累,会对学生写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变教师命题为学生“找题”
命题作文是配合语文阅读教学而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固然的长处,但与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兴趣爱好往往不尽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写作训练上的心理障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据调查,学生喜欢的作文形式依次是:“自选题”占80%,“教师定范围但不定题目”占15%,而主张“教师命题”的只占3%,抱“无所谓”态度的也仅有2%。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学生的命题作文往往质量不高,而自选题作文却佳作不断。因此,教师在抓好命题作文的同时,应适当增加自选题目的写作,鼓励学生有感而发,写自己最想写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还可以只定范围、不定题目,让学生有选择和发挥的余地,乐而写之。这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较大的发挥,也就不再把写作文当成苦差了。
五、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长期以来,中学生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作、教师改评,这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法则。大多数学校对教师作文批改工作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规定,似乎批改得愈多,教学成绩就愈显著。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针对此种现象,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表扬为主法
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经常变化的,情感走势也常常表现为两极分化:取得成绩时非常兴奋;一旦失败,又陷入极端苦恼悲观之中。因此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转化其消极的情感。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尤其对于后进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生动等),教师也应加以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学生再次写作的欲望;对于不足的地方,则应委婉地提出改进建议,坚决避免冷嘲热讽,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互评互改法
引导学生互评互改,集思广益,明确修改方向,促进学生自改能力的提高。可让同桌互相修改,取长补短。对方批改后双方交换意见,共同商讨修改方法,然后根据商讨结果再次进行修改,这对双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
(三)自行修改法
此法是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基础方法。每次作文练习时,要求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先打草稿、列提纲、写正文,然后再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自改能力就会愈来愈强,写作技巧也会愈来愈成熟。
(四)批后自改法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采取只批不改的方法,把改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师指导的方向进行自改。采用批后自改的方式,便于做到从“扶”到“放”,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自觉性。教师要及时复查,落实修改要求。
(五)集体修改法
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文抄写在黑板上或印发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集体修改。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以及修改意见。采用此法时应注意:要选择中等程度的文章,能够启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给予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总之,在进行集体修改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手。
六、建立学生作文跟踪档案
近几年来,笔者每次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之后,都会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评,最后将学生作文存档,以便下次作文时着重解决上次作文遗留的问题。建立学生作文跟踪档案,有利于语文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写作中的得失,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好评,教师应理解学生这种正常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这种成就感。而成就感地不断积累,又将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一)介绍进步习作
结合讲评或辅导,有目的地介绍一些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但有一定进步或有可取之处的学生习作或作文片断,给予充分肯定,促使这些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二)开辟“优秀作文园地”
公开展览学生的优秀作文,既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又能产生激励作用。
(三)开展作文实践活动
办文学社、手抄报、班级日报等,举行作文比赛,把好的学生习作推荐到报刊发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以上努力,笔者班上出现了“三少三多”的好势头:讨厌写作的少了,视写作为乐趣的多了,原先不少学生将课外练笔视为负担,不愿多写,现在节假日都自觉地写了多篇作文交给教师批改;认为没什么可写的少了,下笔千言的多了;学生的劣作少了,佳作多了。原先语句不通、辞不达意的学生作文渐渐变得语言流畅、中心明确,原先基础好的学生则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兴趣是写作成功的钥匙,只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是个体“需要”的表现形式和特殊倾向,是促进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因此,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树立良好形象,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语文教师的形象主要表现在文学修养、语言修养、写作修养、人品修养等方面。教育心理学家潘菽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兴趣,往往会引起学生相应的学科兴趣。”语文教师必须运用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对文学作品进行生动、形象的分析,以此来烘托文学氛围,从而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另外,语文教师的写作修养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起着更直接的作用。教作文,必须自己会作文;要学生写,必须
自己先写。这样做既让学生信服,又让学生有章可循。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情感是写作的动力和生命。无论感知体验,还是写作动机,都与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写作教学应该通过情感的培养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感到写作不是一种学习负担,而是一种表达需要,是感情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写作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
三、多渠道收集素材,指导学生提炼材料
(一)建立图书角,提供各种读物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在组织学生读书活动中,指导学生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并对做得好的学生予以表扬。
(二)坚持每天“五词”,每周“一记一诗一故事”
近几年来,笔者要求学生每天记住五个词语,做到读准字音、正确书写、理解词义、灵活运用。这样下来,初中三年(包括假期)的时间,每位学生可以记住5400个词语。每周要求学生写一篇周记,背一首诗,讲一个故事。这样不仅积累了写作素材,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走出校门,丰富自己
提倡学生有计划、有组织地去了解社会动态,体悟世间冷暖,感知祖国的大好河山。“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材料、形象、思想、情感地积累,会对学生写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四、变教师命题为学生“找题”
命题作文是配合语文阅读教学而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其固然的长处,但与学生的生活积累和兴趣爱好往往不尽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写作训练上的心理障碍,挫伤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据调查,学生喜欢的作文形式依次是:“自选题”占80%,“教师定范围但不定题目”占15%,而主张“教师命题”的只占3%,抱“无所谓”态度的也仅有2%。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学生的命题作文往往质量不高,而自选题作文却佳作不断。因此,教师在抓好命题作文的同时,应适当增加自选题目的写作,鼓励学生有感而发,写自己最想写的文章,写出真情实感。还可以只定范围、不定题目,让学生有选择和发挥的余地,乐而写之。这样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了较大的发挥,也就不再把写作文当成苦差了。
五、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
长期以来,中学生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作、教师改评,这几乎成了天经地义的法则。大多数学校对教师作文批改工作做出了具体而细致的规定,似乎批改得愈多,教学成绩就愈显著。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费力不讨好”。针对此种现象,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表扬为主法
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经常变化的,情感走势也常常表现为两极分化:取得成绩时非常兴奋;一旦失败,又陷入极端苦恼悲观之中。因此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转化其消极的情感。教师要努力发现学生写作中的闪光点,尤其对于后进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如:一个词语用得好,一个句子写得生动等),教师也应加以肯定和表扬,以激发学生再次写作的欲望;对于不足的地方,则应委婉地提出改进建议,坚决避免冷嘲热讽,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互评互改法
引导学生互评互改,集思广益,明确修改方向,促进学生自改能力的提高。可让同桌互相修改,取长补短。对方批改后双方交换意见,共同商讨修改方法,然后根据商讨结果再次进行修改,这对双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都有好处。
(三)自行修改法
此法是训练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基础方法。每次作文练习时,要求学生根据作文要求先打草稿、列提纲、写正文,然后再运用所学方法进行修改和补充。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自改能力就会愈来愈强,写作技巧也会愈来愈成熟。
(四)批后自改法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采取只批不改的方法,把改的任务交给学生,让他们根据教师指导的方向进行自改。采用批后自改的方式,便于做到从“扶”到“放”,逐步提高学生写作的自觉性。教师要及时复查,落实修改要求。
(五)集体修改法
选择带有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作文抄写在黑板上或印发给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集体修改。在讨论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以及修改意见。采用此法时应注意:要选择中等程度的文章,能够启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给予引导,但不能越俎代庖。总之,在进行集体修改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人人动脑,人人动手。
六、建立学生作文跟踪档案
近几年来,笔者每次认真批改学生的作文之后,都会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耐心细致地给学生讲评,最后将学生作文存档,以便下次作文时着重解决上次作文遗留的问题。建立学生作文跟踪档案,有利于语文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写作中的得失,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写作中出现的问题。
七、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好评,教师应理解学生这种正常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这种成就感。而成就感地不断积累,又将促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写作兴趣,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形式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一)介绍进步习作
结合讲评或辅导,有目的地介绍一些虽然整体水平不高,但有一定进步或有可取之处的学生习作或作文片断,给予充分肯定,促使这些学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二)开辟“优秀作文园地”
公开展览学生的优秀作文,既让其他学生学习借鉴,又能产生激励作用。
(三)开展作文实践活动
办文学社、手抄报、班级日报等,举行作文比赛,把好的学生习作推荐到报刊发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通过以上努力,笔者班上出现了“三少三多”的好势头:讨厌写作的少了,视写作为乐趣的多了,原先不少学生将课外练笔视为负担,不愿多写,现在节假日都自觉地写了多篇作文交给教师批改;认为没什么可写的少了,下笔千言的多了;学生的劣作少了,佳作多了。原先语句不通、辞不达意的学生作文渐渐变得语言流畅、中心明确,原先基础好的学生则更上一层楼。
由此可见:兴趣是写作成功的钥匙,只有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