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专业教师企业脱产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所赋予的,教师通过实践得到了启发与收获,但同时存在着影响企业实践有效性的诸多因素。通过对“国培项目”的企业与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全程跟踪学员培训过程及训后实践成果转化,分析影响实践效果的关键因素,提出提高企业实践有效性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企业实践;专业教师;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4-0071-04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专项课题“职业院校教师企业实践培训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J/2013/10,课题主持人:马成荣)子课题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13-12-12
  作者简介:杨坤林,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00)教师;李杰,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00)教师;施向军,南京新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南京,210000)教师。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中提出2011—2015年,组织遴选2万名中等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以提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综合素质及技能水平。
  企业实践给职业院校教师带来很大的收获,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预想不到的问题和困难,除了教师自身有诸多困难不说,学校及企业也有着力不从心的感觉,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实践的效果。笔者追踪调研了2012年“国培项目”企业常州新誉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誉集团)及其参与实践的94名专业教师,以他们为案例,分析企业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学员的收获、企业实践成果的转化以及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策略。
  一、常州新誉集团企业实践案例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方式
  项目实践前省教育厅、企业(新誉集团)、培训教师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签署了四方协议,希望形成过程共管、互利互赢的教师培养机制。新誉集团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集团,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轨道交通、新能源、数控设备、现代物流、办公用品5项核心业务。集团总资产50亿元,拥有近20家子公司,员工5000余人。新誉集团在本次实践中承担了14个项目。参与教师94人,他们都是从事职教教育教学工作2年以上、35岁以下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
  (二)专业教师问卷调查
  为了能实际地了解企业实践项目的具体情况,本次研究对实践教师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涉及的内容包括实践教师的基本情况、企业实践接受性、适应性及参与度预期的目标、目标完成情况及对教学是否有帮助等方面。对专业教师发放问卷94份,回收85份。
  1.教师基本情况。
  实践教师分别来自全省13个城市,其中男教师65人,女教师29人,涉及专业有机电、数控、电子、汽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及物流等十余个专业。教师按专业及自己相关意愿被安排在电装、电器、空调、金加工、钣金、新瑞重工、焊接、物流及动能9个部门。培训采用全脱产形式,一师带多徒的模式,时间长达6个月。教师与企业工人一样每天4次考勤,整个暑期气温高达40度,教师们都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现由教师向岗位工人的角色转变。
  2.教师对企业实践接受性、适应性及参与度分析。
  本项是考察教师对企业实践的接受性、适应性及参与度的指标。图1分析显示,年龄、教龄、职称会对企业实践有较大的影响。年轻教师、教龄在5-10年的教师较能接受企业实践,适应性也较强,思想压力较小。教龄大、职称高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教师思想顾虑多,缺乏参加的热情。
  3.教师企业实践预期的目标。
  由图2可知,对实践的预期目标35%的老师选择在企业生产岗位上接受技能培训,提高操作技能;32%的老师想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17%的老师想了解行业、企业工艺流程及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10%的老师想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只有6%的老师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
  4.教师企业实践预期目标完成情况及实践内容对教学是否有帮助。
  图3显示,在预期目标是否完成及实践内容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方面,5%的教师认为全部达到目标,对教学有很大帮助;18%的教师认为没有达到,对教学无任何帮助;77%的教师认为部分目标达到,对教学稍有帮助。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认为企业实践是对教学有帮助的,但是我们也明显看到了少部分老师认为企业实践对教学没有任何帮助,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5.教师企业实践成果转化为教学实效的具体方面。
  教师企业实践的成果只有落到教学实处才能发挥真正的实效,国家培训政策希望教师到企业实践转化为教学实效,主要体现在:教师通过锻炼,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实现了教学理念突破、教学能力提升;了解企业操作规程、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新标准,提高专业实践能力;结合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调整专业设置,使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与企业需求同步;根据企业工作任务开发校本教材,更新教学内容; 将企业文化引入中职校园,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对接。但是事实上根据培训全程及后期的跟踪调研,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将企业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企业实践大部分还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二、企业实践的问题与困难分析
  (一)学校层面
  1.制度不健全,缺乏监管评价机制。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指出,学校要按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要求制订本单位教师企业实践的实施方案,做好组织、管理和指导工作;学校管理人员要定期到企业进行考察、调研。但笔者发现6个月的企业实践过程中鲜少有学校对参训的教师进行走访、过程管理及监控,大多是“放散羊”,学校把企业实践作为应付上级领导的任务在执行,缺乏推进教师企业实践的整体安排、具体举措及评价机制,学校考核教师也只是流于“收总结,听汇报”的形式,并没有将企业实践纳入年终考核、职称晋升、专业带头人及出国进修等评选的重要参考条件,未能激励教师愉快地投入、积极地参与。   2.学校环境具有局限性,实践成果转化困难。
  通过实践过程教师了解了行业的需求、企业的用人标准及工作流程,但是由于学校环境的局限性往往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以实践中某计算机专业教师为例,他在实践中负责设计产品的包装,从接待客户、作品设计、按要求进行作品修改到最终产品的交付一套完整的过程都体验了,培训结束返校后他所授的课程为图形图像处理,他试图模拟企业的场景,尝试那套过程,但是没有客户、没有经济的压力,学生根本无法体会到市场的竞争,似乎又回到了那个单纯的课堂。
  (二)企业层面
  1.企业立场、需求不同,教师实践存在局限性。
  企业的本质是追求效率、降低成本,创造经济效益。在组织管理上企业主要表现出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然实践前企业、政府、学校及教师签署了四方协议,企业也提前设计了培训方案,但笔者发现实践过程中企业为了追求最高的利润,大多是将实践教师安排在无足轻重、不影响生产的岗位上,因为如果给教师关键岗位,他们并不一定能胜任,当经过企业精心培训能上岗时,也许教师的企业实践就要结束了,他们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因此企业大多采用的是一师带多徒的培训模式。企业的师傅与学校的老师毕竟不同,学校的教师是想尽办法毫无保留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师傅是靠手艺吃饭的,他们会有所保留,还要考虑到师傅的工作效率,因此很多时间教师只能呆在车间的休息场地了解一些工艺流程、目视管理及企业文化等,大多数教师关心的操作技能及新产品开发并没有学到,师傅也只是起到管理、考勤教师作用。
  2.企业担心核心技术泄密,缺乏深度的校企合作模式。
  深度校企合作模式表现为企业需要学校高素质人才参与产品研发,学校需要企业培养专业师资、提供岗位需求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及开发校本课程等,但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技术是企业的核心,他们既担心教师没有研发的能力,又担心核心技术泄露被竞争对手获取。因此实践过程中企业并没有安排教师到企业研发部,也没有安排教师研发的项目。
  (三)教师层面
  1.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态度矛盾。
  企业实践政策的出台让教师有机会走出学校,了解企业的工艺流程、用人标准等,企业的培训方案也比较丰富,但具体实施中发现大部分教师期望的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及产品的研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教师对企业实践的期望值也逐渐下降。
  2.实践任务不明确,教师缺乏自我价值认同。
  实践开始前企业并没有调研教师的培训需求便设置岗位,有的教师被安排的任务就是打杂,与自身专业无丝毫关系,技术含量低;有的教师被安排随便看看、不允许动手操作,这些现象让教师不得不对企业实践的价值产生怀疑。
  3.配套措施不完善,教师思想负担大。
  《意见》中明确规定教师企业实践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培训费、差旅费等相关费用的支付,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执行,目前大部分参加企业实践教师的学校都实行了绩效考核制度,笔者调研了几个学校的教师,待遇不尽相同,有的学校有一套完善的实践激励制度,教师参与积极性高,但有的学校教师培训返校6个月只报销了一次来回路费,绩效的工作量也是按学校的基本工作量考核,学校并没有将此项工作列入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主要工作的必要条件,使得参加实践教师的思想负担较大。
  三、促进专业教师企业实践的思考
  (一)进一步完善企业实践配套制度,设置监管、评价机制
  1.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都对企业实践制度作了相关规定,政府部门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给予相关合作企业税收、信贷等方面的优惠条件。
  2.学校建立监管、激励及评价机制。
  学校应设立专门机构制订企业实践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师进行过程监管、走访、考核、登记及评价机制,出台激励政策,将企业实践与教师专业发展、绩效考核、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评选等紧密相连,让教师由被动的“要我去”变成主动的“我要去”,确保企业实践工作落到实处。
  (二)提升教师下企业实践的价值感与自觉性
  参与实践的青年专业教师往往都是刚从大学毕业没有几年,他们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际岗位的锻炼,企业实践让专业教师能够接触企业岗位,可以向一线的师傅学习操作技术,利于教师了解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但是部分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工作成果没有体现出价值,就产生了消极怠工的现象,对企业实践失去信心。事实上,教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并没有换位思考,也没有进行角色转变,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由于其特定的性质,参加企业实践应当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多方位地寻找学习的机会体现自身的价值。
  (三)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1.明确实践内容,制订具体的实践计划。
  实践内容由企业、学校和教师三方共同决定。学校要明确教师的培养目标,企业要事先做好实践教师的情况调研,听取学校、教师的意见,结合学校、教师的水平及需求拟定实践计划、方案及实践预期成果,因才实践,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能力。
  2.企业实践与项目开发、课题研究相结合。
  专业教师可以带着项目开发、课题研究进企业,企业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资源,要提供真实的岗位给教师,让教师真正参与生产、经营、管理、企业研发及技术革新等。这样可以解决教师下企业实践的盲目性问题,又可以增强教师成就感。教师可以将项目开发、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成校本教材,应用于教学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3.切实抓好企业实践后期成果转化。
  教师企业实践的最终目的是要回到教育教学,及时将实践收获带到教学中的教师可以模拟生产实际教学,营造真实的工作气氛,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转化为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缩短学校学习与企业要求的距离,使学生一毕业就能较快适应企业岗位,将企业实践真正落到实处。   4.注重实践后的经验总结。
  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企业要严格管理,对教师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技能水平及工作成效等加强考核。学校要与企业定期沟通,必要时有所调整。企业实践结束后要组织有效的经验总结,如企业实践的技能收获、学校与企业的差距总结,实践环节的不足总结等,起到示范辐射效果,为后期实践提供借鉴。
  企业实践给了中职教师巨大的触动,理论和实际有一定的距离。职业教育是一种技能性教育,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中职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中职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是必需的,应当坚持执行下去,而且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做法进行经验总结,提高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有效性,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陈向阳)
  Research and Reflection on Secondary Vocational Teachers’
  Corporate Practice: A Case Study
  YANG Kun-lin
其他文献
为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勃发学校发展活力,我们常州市从2003年开始,确立了以制订和实施三年发展规划为主要载体的学校主动发展的战略。在这一战略实施的过程中,各校积极探索自身发展的目标和路径,主动变革教育实践,千方百计集聚各种变革力量,学校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勤业中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该校原来是一所比较有名的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低下,生源大量流失,教师士气不高。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经过近10年的努力
空闲时,经常与同事们一起谈论小学生道德行为的话题,每次谈论,我总是要讲到自己亲身经历的那件事情:  那天我上完课从五楼下来,走进办公室刚想坐下来批本子,却发现红笔忘在教室的讲台上了,于是就立即起身走出办公室去取笔。当来到一楼前的乒乓桌旁时,看见我班几个男生正在打球,于是我朝一名正在打球的男生喊了一声“××到班上去把我丢在讲台上的那支红笔拿下来!”话音刚落,就听见旁边的男生起哄叫道:“你倒霉喽!”“
生命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生理机能的成长受生命基因密码的影响,生命的生长就是身体内的基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一种排序。人类基因研究组正在探究生命体内通过基因重组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秘密。精神生命的成长也是如此,也有其成长的密码。教育的价值旨在破译生命成长的密码,通过基因的重组,促进个体潜能充分发展。当下的学校教育更多的是关注知识教育,并没有去探究生命成长密码。这些年来,洪泽县实验小学以“教育即成长”作为自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传统德育模式已不适应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中职学校应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德育路径,开设微型德育课。中职学校开发微型德育课程,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陶冶道德情感,增强职业意识,提升人文素养,进而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中职学校;微型德育课程;构建;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9-0026-03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运用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和针对性教学理论,探索构建针对性课堂教学的策略,使得课堂教学贴近学生成长的“最近发展区”,解决学生学习活动存在的“真实”和“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达到以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最少的必要精力、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每个学生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和谐协调发展。  关键词: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针对性课堂;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摘要:职业教育德育考试考核方法尚存考试考核知识化、脱离生活实际、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偏离受教育者群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惯性;二系“职业教育本质上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就是要培养“职业人”的功利性。  关键词:职业教育;德育;考试考核方法;问题;原因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
摘要:教育科研是对教育规律的探索和把握,它对于指导和推动教育实践、促进教师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的主导因素,唯有具备较高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教师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苏州新区实验小学20年的发展证明,大力夯实教育科研基础,纵深研究教育科研课题,有效推广教育科研成果,是依托教育科研助推学校发展的有效路径
摘要:唐志华校长以教育家的眼光和胸怀,带领全校教职工立足百年老校优良传统,以“办人民满意的高质量特色职业教育”为目标,倡导“现代职业淑女”教育,培养“现代职业淑女”,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人。他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现代职教女校之花。  关键词:叙事报告;唐志华;现代职业淑女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7-0066
摘要:数字化背景下的教育理论刊物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实,数字化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有教育理论刊物只有积极应对,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明确崭新使命,发挥固有优势,加强协作创新,共建数字平台等,才能共展宏图。  关键词:数字化;教育理论刊物;走向;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7-0057-02  2013年9月16-18日,由中国教育
摘要: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可以建构的,运用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在这样的理论假设下尝试建构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教学模式,以人本主义理念为核心,以学生认知过程、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为依据,建构学习活动过程;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确定教师的教学活动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