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够全面整合、具有个性化的备课是一名教师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保证。认真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同时,也为达成高效思品课堂提供了重要前提。教师备课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功,教师备课能力的深浅,方向的正偏,备课技巧的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确保备出高质量的课是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先决条件。笔者认为,要备好课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备好课标,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拟的被动学习方式,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二、备好教材,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要在新理念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编者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三、备好学生,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知道学生该学什么。这样才能保证在更大程度上获得学生的配合,进而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四、备好教法,突出改革创新意识
“教无定法”,但“教有常法”。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慎重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空间,优化课堂教学。
五、备好自己,扬长避短
在备课时,不要忘记考虑一下自己,怎样才能做到: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巧妙地组合,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程序,随机应变、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教法。另外,教师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利用好教材,以便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这一切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和预设,才能使自己扬长避短,才能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要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备好预设,预见生成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就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动态过程,主动设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课前预先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或提出一个有很强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一种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好预设,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以教材为基点,预设并形成教学中使用的教案(即“有形教案”)。其次,教师在自己的头脑中,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设想怎样围绕教学计划去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和情况(即“无形教案”)。 因此,教师的预设不仅仅是以文本的形式表现,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是非文本式的存储于教师心中的架构。
七、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备质量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单打独斗”的个人备课活动,是集本学科教师集体智慧于一体的备课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 的今天它显得尤为重要。 集体备课采用的就是“头脑风暴”的原理,集中众人的智慧使我们的教学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集体备课按照具体流程操作。除主备人外,其他备课组成员要先个人备课,写出备课提纲;接着在主备人组织下进行集体民主讨论,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认识,包括教学进度、学习检测、重难点等;再次,每位教师上课后要活用集体备课成果,适当的调整部分内容,因材施教;最后下课后要在一起评课,反思慎独,发现不足,以期进步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说:“在上课之前,我只用了十五分钟时间写教案,但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这种用整个生命备课的精神值得广大教师追求。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九中学)
一、备好课标,体现新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尊重学生个性和独特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着眼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他们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化了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改变单一的记忆、接受、模拟的被动学习方式,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二、备好教材,整合各种教育资源
教材是无数专家用心血与经验编写而成,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载体。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要在新理念指导下,认真钻研教材,掌握教材的重难点,理解编者意图,理清教材的知识结构,同时要关注热点问题,将课本与时事政治紧密结合,充分挖掘各种教育资源,选取一些具有鲜活价值的生活资源为教学服务、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三、备好学生,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宗旨。这就要求我们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知道学生该学什么。这样才能保证在更大程度上获得学生的配合,进而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
四、备好教法,突出改革创新意识
“教无定法”,但“教有常法”。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慎重地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教师备教法既要熟练掌握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更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学科特点,实施自主参与、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并且在备课中挖掘和发挥不同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空间,优化课堂教学。
五、备好自己,扬长避短
在备课时,不要忘记考虑一下自己,怎样才能做到:对各种教学因素,科学地选择、巧妙地组合,有轻有重、有主有次地进行程序,随机应变、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教法。另外,教师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有效地利用好教材,以便在教学中充分张扬自己的个性,创出自己的特色来。这一切都提前做好了准备和预设,才能使自己扬长避短,才能使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要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搭配,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六、备好预设,预见生成
新课标强调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就要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备课时要精心设计课堂的动态过程,主动设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课前预先设计一个引人入胜的导语,或提出一个有很强现实生活背景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一种悬念,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做好预设,首先,要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以教材为基点,预设并形成教学中使用的教案(即“有形教案”)。其次,教师在自己的头脑中,预设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再设想怎样围绕教学计划去处理、解决这些问题和情况(即“无形教案”)。 因此,教师的预设不仅仅是以文本的形式表现,但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是非文本式的存储于教师心中的架构。
七、发挥集体智慧,提高集备质量
备课是教师教学中的基环节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备课,是被教学理论和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备课形式,它明显优于“单打独斗”的个人备课活动,是集本学科教师集体智慧于一体的备课活动,在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新《课程标准> 的今天它显得尤为重要。 集体备课采用的就是“头脑风暴”的原理,集中众人的智慧使我们的教学有所改革,有所创新。
集体备课按照具体流程操作。除主备人外,其他备课组成员要先个人备课,写出备课提纲;接着在主备人组织下进行集体民主讨论,集思广益,统一思想认识,包括教学进度、学习检测、重难点等;再次,每位教师上课后要活用集体备课成果,适当的调整部分内容,因材施教;最后下课后要在一起评课,反思慎独,发现不足,以期进步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在学校工作了33年的历史老师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观摩课,邻校的一位教师问他:“你的每一句话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请问,你花了多长时间来准备这堂课?”历史教师回答说:“在上课之前,我只用了十五分钟时间写教案,但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这种用整个生命备课的精神值得广大教师追求。
(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九中学)